「支力」點打?4步完整「攰」字倉頡教學,附速成、粵拼及拆碼動畫圖解

成日講「好攰」,但到要打字時,先發現唔識打個「攰」字?只記得係「支」加「力」,結果用倉頡或速成試極都錯?唔使再靠複製貼上!本文將提供最完整的「攰」字輸入教學,由倉頡的「分體字」原理講起,透過4步拆解法及動畫圖解,讓你徹底學識「攰」字的倉頡碼「十水大尸」(JSKS)。同時,亦會附上速成碼「十尸」(JS) 及粵拼輸入法,幫你以後輕鬆打出呢個常用字。

倉頡輸入法:「十水大尸」(JSKS)

想知道常見的「支力」點打,使用倉頡輸入法可謂最精準的方法,它的完整碼是「十水大尸」(JSKS)。「攰」字是一個標準的左右分體字,拆碼原理相當直接:左邊的字首「支」,取其首碼「十」與尾碼「水」;右邊的字身「力」,則取其首碼「大」與尾碼「尸」。將這四個碼依序組合,就能輕鬆打出這個字了。

速成輸入法:「十尸」(JS)

如果你習慣使用速成輸入法,打出「攰」字就更加快捷。速成的取碼邏輯建基於倉頡,只需要取其首碼與尾碼。因此,對應倉頡碼「十水大尸」,速成碼就是第一個的「十」和最後一個的「尸」,組成「十尸」(JS)。輸入後,你通常在選字表的第一或第二個選項,就能找到「攰」字。

粵語拼音輸入法:gui6

對於熟悉粵語拼音的用家而言,要解答「支力點打」這個問題就非常直觀。「攰」字的粵語讀音是 /gui/,屬於第六聲(低入聲)。因此,在大部分粵語拼音輸入法中,只需輸入「gui6」,便能準確找到。部分輸入法系統可能無須輸入聲調數字,單靠「gui」亦有機會在候選字列表中找到它,不妨一試。

倉頡點拆「攰」字?由原理學起的分體字教學

想知道「支力」點打,就要從倉頡的拆字原理入手。要成功拆解「攰」字,關鍵在於理解倉頡輸入法的一個核心概念,就是「分體字」。只要掌握了這個原理,很多看似複雜的字都會變得簡單。

核心原則:認識倉頡「分體字」

分體字定義:可清晰分割為左右或上下結構

倉頡在拆字時,首先會判斷字的整體結構。如果一個字可以很清晰地分割成左右兩部分,例如「明」(日+月),或者上下兩部分,例如「想」(相+心),這類字在倉頡中就被歸類為「分體字」。「攰」字正是一個典型的左右分體字。

分體字取碼規則:字首取首尾、字身取首中尾

分體字的取碼規則非常固定。字的第一部分,我們稱為「字首」,最多只取它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字碼。而字剩下的部分,則稱為「字身」,最多可以取它的第一個、中間和最後一個字碼。這個規則是拆解所有分體字的基礎。

實戰拆解「攰」:四步學識「支」+「力」

理解了分體字的原理後,我們就可以用這個規則,一步步實戰拆解「攰」字,讓你輕鬆學會支力點打的方法。

步驟一:判斷字形結構(左右分體)

第一步,觀察「攰」字。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它是由左邊的「支」和右邊的「力」組合而成。所以,它是一個左右分體字。根據定義,「支」就是字首,而「力」就是字身。

步驟二:拆解字首「支」(取首碼「十」、尾碼「水」)

第二步,處理字首「支」。根據規則,字首取首尾兩個碼。「支」這個字形,最頂部的筆劃是「十」,所以首碼就是「十」。最底部的「乂」字形,在倉頡字根中對應的是「水」,所以尾碼就是「水」。組合起來,「支」的取碼就是「十水」。

步驟三:拆解字身「力」(取首碼「大」、尾碼「尸」)

第三步,輪到字身「力」。字身的結構比較簡單,所以同樣取首尾碼。「力」字形的第一個部分,可以看成是字根「大」。而最後帶勾的筆劃,對應的字根則是「尸」。所以,「力」的取碼就是「大尸」。

步驟四:組合完整倉頡碼「十水大尸」

最後一步,就是將字首和字身的碼順序組合起來。字首「支」的碼是「十水」,字身「力」的碼是「大尸」。將它們合併,就得到「攰」字的完整倉頡碼「十水大尸」(JSKS)。

視覺化學習:「攰」字拆碼動畫與常見錯誤分析

理解支力點打的方法,除了掌握原理,視覺化的學習同樣十分重要。單靠背誦編碼很容易忘記,但透過圖像化的拆解過程,便能將知識更深刻地記在腦中。以下將透過模擬動畫的描述和剖析常見錯誤,助你徹底掌握「攰」字的輸入技巧。

動畫教學:「攰」字拆碼過程一看就懂

想像一個動畫畫面,「攰」字在正中央。首先,字體清晰地分裂為左右兩部分:「支」和「力」。左邊的字首「支」被放大,頂部的「十」字先亮起來,對應的首碼「十」(J) 就會出現。接著,焦點轉到下方的「又」,它會變形並對應至倉頡字根「水」(E),成為「支」的尾碼。這樣,字首「支」的編碼「十水」(JE) 就完整了。

畫面隨後轉到右邊的字身「力」。這個字根同樣被拆解,上半部分對應首碼「大」(K),而右下角的一點則對應尾碼「尸」(S)。最後,四個碼「十」、「水」、「大」、「尸」按照順序組合,螢幕上就顯示出完整的倉頡碼「十水大尸」,並成功打出「攰」字。整個過程流暢清晰,讓人輕易理解分體字的取碼邏輯。

避開拆碼陷阱:常見錯誤與原因剖析

雖然「攰」字的拆碼原理直接,但在實際操作時,初學者總會遇到一些常見的「陷阱」。了解這些錯誤的成因,有助於鞏固記憶,避免再犯。

錯誤示範一:漏取「支」的尾碼「水」

最常見的錯誤,是將「支」字的首碼「十」取出後,便忽略了其尾碼。許多人直觀上未能將下方的「又」辨認為倉頡字根「水」(E),於是只取了「十」,導致編碼不完整。這個問題源於對倉頡輔助字形不夠熟悉。只要記住「又」這個形態對應「水」,便能解決這個拆碼難點。

錯誤示範二:誤判字根或取碼順序

另一種情況是搞錯了取碼的先後次序,或對字根判斷有誤。例如,因為「力」字看起來簡單,可能只取了「大」(K) 而遺漏了那一點所代表的「尸」(S)。又或者,即使取對了所有碼,卻將字身「力」的碼「大尸」放在字首「支」的碼「十水」之前。倉頡輸入法嚴格遵循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的拆字順序,必須先完成字首「支」的取碼,再處理字身「力」,才能得出正確的「十水大尸」組合。

活學活用:「攰」字相關分體字練習區

學懂了支力點打之後,相信你對倉頡的分體字原則已經有了基本概念。現在,我們小試牛刀,透過兩個常見的漢字練習,鞏固一下剛學到的拆碼技巧,看看你是否能舉一反三。

練習挑戰一:請拆解「謝」字

首先挑戰「謝」字。它和「攰」字一樣,是一個清晰的左右分體字。

  • 字形結構: 左右分體
  • 字首分析 («言»): 左邊的「言」是字首,按照規則取首尾碼。它的首碼是頂部的「卜」,尾碼是底部的「口」。所以字首取碼為「卜口」。
  • 字身分析 («射»): 右邊的「射」是字身,最多可取三碼,即首、中、尾碼。它的首碼是「身」,中間部分是「手」,尾碼則是「寸」。所以字身取碼為「身手寸」。
  • 組合: 將字首和字身組合起來,「謝」字的完整倉頡碼就是「卜口身手寸」(IVSHI)。

練習挑戰二:請拆解「明」字

第二個挑戰是「明」字。這個例子能幫助你理解當分體字的部件本身就是一個完整字根時,情況會更加簡單。

  • 字形結構: 左右分體
  • 字首分析 («日»): 左邊的「日」是字首。由於「日」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倉頡字根,所以直接取碼「日」。
  • 字身分析 («月»): 右邊的「月」是字身,同樣地,「月」也是一個完整的倉頡字根,因此直接取碼「月」。
  • 組合: 組合起來,「明」字的倉頡碼就是「日月」(AB)。這個練習正好說明,當部件是基本字根時,取碼過程就會直接許多。

關於輸入「攰」字的常見問題 (FAQ)

學會了「攰」字的拆碼原理後,您可能還對支力點打存有一些疑問。我們整理了幾個常見問題,希望能一次過為您解答,讓您更熟練地處理這個字。

手機和電腦打「攰」字的方法一樣嗎?

是的,方法完全一樣。無論您使用的是Windows電腦、Mac、iPhone或是Android手機,倉頡、速成和粵拼等輸入法的編碼邏輯都是統一的。因此,「攰」字的倉頡碼「十水大尸」(JSKS) 或速成碼「十尸」(JS) 在任何平台上都通用。唯一的分別可能在於不同鍵盤軟件的介面設計,但核心的輸入方法並無不同。

倉頡三代和五代打「攰」字有分別嗎?

沒有分別。對於「攰」這個字,第三代和第五代倉頡的取碼完全相同,都是「十水大尸」。因為「攰」是由「支」和「力」這兩個基本部件組成,它們的拆碼方式在倉頡的演變中沒有改變。雖然倉頡三代和五代在處理某些特殊字或輔助字形時存在差異,但對於「攰」字,您可以放心使用相同的編碼。

除了倉頡/速成,還有其他快速方法嗎?

當然有。如果您不熟悉倉頡或速成,還有幾個非常方便的方法可以選擇:
1. 粵語拼音輸入法:直接輸入粵拼「gui6」,這是對廣東話使用者而言最直觀的方法。
2. 手寫輸入:現今大部分智能手機和電腦都支援手寫功能。假如忘記了拆碼,直接在手寫板上寫出「攰」字即可,辨識率相當高。
3. 語音輸入:啟用鍵盤的語音功能,然後直接讀出「攰」的讀音,系統就能自動轉換為文字,十分快捷。

有沒有幫助記憶「攰」字拆碼的口訣?

創作口訣是個很好的記憶方法。您可以從字義或字碼兩方面入手:
* 從字義出發:將「攰」字理解為「用盡持的量」,當身體的支撐力耗盡時,自然就會感到疲憊。這個聯想能幫助您記住字形結構。
* 從倉頡碼出發:將「十水大尸」(JSKS) 編成一個有趣的故事,例如「字路口浸,有殺到,走難好!」這種生動的畫面能加深您對字碼的印象。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