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總受傷?4步無痛深蹲終極教學,告別腰痛膝痛!
為何你總會深蹲受傷?互動式自我檢測找出根本原因
深蹲受傷的問題,其實很少是意外,通常都源於一些我們未曾察覺的動作細節。要解決深蹲腰受傷或膝蓋疼痛,第一步不是尋找神奇的治療方法,而是像偵探一樣,找出問題的根本所在。接下來,我們會透過一個簡單的自我檢測,幫助你了解自己的動作模式,找出導致受傷的真正原因。
深蹲受傷風險自我檢測:錄下動作,找出你的問題
拿出你的手機,從正面和側面分別錄下自己進行徒手深蹲的過程。這是最客觀直接的方法,可以讓你清楚看見平時感受不到的動作盲點。錄製完成後,請放慢速度播放,並對照以下四個常見的錯誤模式,看看自己有沒有出現這些情況。
A. 膝蓋向內夾(膝內扣)
在下蹲或站起的過程中,你的膝蓋有沒有不自覺地向內靠攏?這個現象稱為「膝內扣」。很多人好奇深蹲傷膝蓋嗎?這就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膝內扣會對膝關節內側的韌帶與軟骨造成巨大壓力,是導致膝蓋疼痛的常見元兇。
B. 下蹲時腳跟提起
觀察側面影片,當你蹲到最低點時,腳跟是否離開了地面?腳跟提起會讓身體重心過度前移,將壓力全部集中在膝蓋前側,同時也代表你的身體穩定性不足,或是腳踝活動度可能受限了。
C. 上半身過度前傾(鞠躬式深蹲)
在站起來的瞬間,你的臀部是否比肩膀上升得更快,讓上半身像在鞠躬一樣向前傾倒?這個「鞠躬式深蹲」會將大部分的重量壓力從腿部轉移到下背部,這正是造成深蹲腰受傷的主要技術錯誤。
D. 骨盆向一側偏移或旋轉
從正面或背面觀察,你的臀部在下蹲時有沒有明顯地偏向左邊或右邊?這種偏移通常代表身體兩側的肌力或活動度不平衡,導致某一側的關節承受了不成比例的壓力,長久下來便可能引發單邊的髖關節或膝蓋疼痛。
三大深蹲受傷根源:技術、肌力與活動度全解析
看見了動作問題後,我們需要進一步探究背後的原因。深蹲受傷的根源,通常可以歸納為三大範疇:技術、肌力與關節活動度。這三者環環相扣,任何一環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整個動作的品質與安全。
技術與姿勢錯誤:拆解膝蓋內扣、臀部啟動失敗與核心不穩
技術層面的問題,指的是你還未建立正確的動作順序與控制能力。例如,膝蓋內扣可能是因為你沒有主動將膝蓋向外推的意識。鞠躬式深蹲則源於沒有學會用「髖關節」先行啟動,而是單純地屈膝,加上核心肌群沒有全程收緊以穩定軀幹。
肌肉力量失衡:臀肌無力、核心不足如何導致代償
當主要負責發力的肌肉(如臀大肌)力量不足時,身體為了完成動作,便會尋找其他肌肉來「代償」。例如,臀肌無力會導致大腿內側肌肉過度用力,將膝蓋向內拉,造成膝內扣。核心力量不足,則無法在負重時維持脊柱穩定,身體只好用下背部的肌肉死撐,增加了腰部受傷的風險。
關節活動度不足:腳踝與髖關節受限的連鎖效應
有時候,即使你的技術知識正確,肌力也足夠,但身體的「硬件」限制了你。最常見的是腳踝與髖關節活動度不足。如果腳踝活動度受限,下蹲時小腿無法足夠前傾,身體為了保持平衡,腳跟就只能提起,或者上半身過度前傾。同樣,髖關節太緊也會讓你無法蹲到理想深度,並可能導致骨盆翻轉(Butt Wink),增加腰椎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