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測脂肪機?先試康文署免費測脂!2025年9大選購要點及測脂肪磅推薦全攻略
想準確掌握自己的增肌減脂進度,但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測脂肪機感到無從入手?在您決定花費數百甚至上千元之前,不妨先試試康文署及全港各區提供的免費專業體質分析服務。本文會先帶您了解如何善用這些免費資源,獲取如體脂率、肌肉量、內臟脂肪等關鍵數據,並提供全港免費測脂機地點及正確使用教學。當您體驗過單次測量的價值後,我們將深入探討為何一部家用測脂肪磅是您長期健康管理的必備工具,並為您送上2025年最新的9大選購要點全攻略,從測量原理、準確度、數據全面性到智能App功能,助您全方位剖析,並根據不同需求推薦多款高質素的測脂肪磅,讓您無論是健身達人、健康新手還是家庭用戶,都能找到最適合的選擇。
不想立即花錢?先試用康文署等全港18區免費專業測脂機
在考慮入手一部家用測脂肪機前,不妨先體驗一下專業級的測量。其實,康文署及其他機構已在全港十八區體育館內設置了免費的專業測脂機,讓市民可以隨時了解自己的身體組成。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讓你親身體驗脂肪測量器提供的數據,了解哪些指標對你最重要,再決定是否需要一部私人的測脂肪磅。
了解免費測脂機可提供的專業數據
這些專業級的脂肪機,提供的數據遠比一個普通體重磅豐富。它們能幫你揭示體重數字背後的秘密,讓你更全面地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
體脂率:評估肥胖的關鍵指標
體脂率是指身體脂肪重量佔總體重的百分比。相比只看體重或BMI,體脂率是評估肥胖更準確的指標。因為即使兩個人體重相同,脂肪與肌肉的比例也可能完全不同,而體脂率能直接反映你體內脂肪的真實水平。
肌肉率:提升基礎代謝的核心
肌肉率則顯示身體肌肉佔總體重的比例。肌肉是身體消耗熱量的主要引擎,肌肉率越高,基礎代謝率通常也越高,代表身體在靜止時也能燃燒更多卡路里。想養成易瘦體質,提升肌肉率是關鍵的一步。
內臟脂肪指數:預警心血管疾病風險
內臟脂肪是圍繞在腹腔器官周圍的脂肪,從外表不一定看得出來。這個指數過高,與心血管疾病、二型糖尿病等健康問題有密切關聯。定期監測內臟脂肪指數,是預防潛在健康風險的重要參考。
身體年齡:綜合評估你的生理狀態
身體年齡是根據你的基礎代謝率、體脂、肌肉量等多項數據,綜合計算出的一個生理狀態評估。如果你的身體年齡比實際年齡年輕,代表你的身體狀態很好。反之,就是一個提醒,告訴你是時候多加注意健康了。
其他重要指標:BMI、蛋白質、皮下脂肪等
除了以上幾項核心數據,這些測脂機通常還會提供BMI、蛋白質水平、皮下脂肪率、骨量、身體水分等多種指標,讓你從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身體組成,為制定健康計劃提供更完整的資訊。
全港免費測脂機地點一覽(包括康文署測脂肪機)
目前,你可以在以下體育館的健身室內找到這些免費的自我體質測試站。
香港島地點 (灣仔、中西區、東區、南區)
- 灣仔區:港灣道體育館 (灣仔港灣道27號)
- 中西區: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 (西營盤東邊街北18號)
- 東區:鰂魚涌體育館 (鰂魚涌街38號鰂魚涌市政大廈6至7樓)
- 南區:黃竹坑體育館 (黃竹坑道168號)
九龍區地點 (觀塘、油尖旺、九龍城、深水埗、黃大仙)
- 觀塘區:彩榮路體育館 (觀塘彩榮路58號彩福邨第三期)
- 油尖旺區:大角嘴體育館 (大角嘴福全街63號大角嘴市政大廈5至7樓)
- 九龍城區:佛光街體育館 (何文田佛光街18號)
- 深水埗區:荔枝角公園體育館 (荔枝角荔灣道1號)
- 黃大仙區:彩虹道體育館 (黃大仙彩虹道150號)
新界區地點 (北區、荃灣、屯門、元朗、沙田、大埔、葵青、西貢、離島)
- 北區:保榮路體育館 (上水百和路19號)
- 荃灣區:荃灣體育館 (荃灣永順街53號)
- 屯門區:兆麟體育館 (屯門兆麟街19號屯門兆麟政府綜合大樓2至5樓)
- 元朗區:元朗體育館 (元朗馬田路52號元朗文化康樂大樓3樓及4樓)
- 沙田區:圓洲角體育館 (沙田銀城街35號)
- 大埔區:東昌街體育館 (大埔東昌街25號大埔東昌街康體大樓地下及3樓)
- 葵青區:林士德體育館 (葵涌興芳路176號)
- 西貢區:調景嶺體育館 (將軍澳翠嶺路2號)
- 離島區:坪洲體育館 (坪洲寶坪街6號)
如何正確使用公共脂肪機?圖文步驟詳解
要得到準確的數據,正確的使用方法很重要。過程其實非常簡單,只需跟隨以下幾個步驟。
準備工作:除下金屬物品與赤腳測量
測量前,先除下身上的手錶、手飾、鎖匙等金屬物品。然後,脫下鞋襪,赤腳站上儀器的金屬電極片上。因為儀器是透過微弱電流測量身體電阻,金屬物品會干擾電流,而襪子則會阻礙電流通過。
輸入個人資料:年齡、性別、身高
儀器需要根據你的基本資料來進行計算。在螢幕上依照指示,輸入你的年齡、性別和身高。準確輸入這些資料,是確保分析結果可靠的基礎。
採用正確姿勢:雙手緊握手把,站立不動
雙手分別緊握左右兩邊的手把,手臂伸直並與身體保持一定距離。雙腳站直,平穩地站在腳踏的電極片上。測量過程中保持靜止不動,直至儀器顯示測量完成。
獲取報告:掃描二維碼下載詳細數據
測量完成後,儀器螢幕會顯示一個二維碼 (QR Code)。使用智能手機掃描這個二維碼,就可以下載一份詳細的電子報告,方便你儲存記錄和追蹤身體狀況的變化。
提升測量準確度的專業建議
想讓測量結果更具參考價值,選擇合適的測量時機,並且避免一些特定情況,可以大大提升數據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最佳測量時機:早上起床、排尿後、進食前
建議在每天固定的時間和狀態下進行測量,而最佳時機是早上剛起床、上完廁所後、吃早餐和喝水之前。這時候身體經過整夜休息,體內水分處於一天中最穩定的狀態,測量結果的誤差最小。
應避免的情況:運動後、大量飲水或進食後、淋浴後
應避免在以上情況後立即測量。因為劇烈運動會導致身體水分大量流失,影響導電率。而大量飲水、進食或淋浴後,體內水分會暫時增加,同樣會干擾生物電阻抗分析的準確性,導致數據出現偏差。
從單次報告到持續追蹤:為何你需要一部家用測脂肪磅?
在康文署等地方試用過專業的測脂肪機,獲得一份詳盡的身體報告後,你可能會思考下一步。單次測量固然有參考價值,但要真正掌握健康,持續的數據追蹤才是關鍵。這就是為何擁有一部家用的測脂肪磅,會是你健康管理旅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單次測量不足以反映真實身體狀況
我們的身體是一個動態系統,體重、體脂、水分等數據每天都會因為飲食、作息、甚至荷爾蒙水平而有輕微波動。只依賴一次性的測量結果,就像只看一張照片就判斷一部電影的好壞,容易產生誤解。可能你測量那天剛好身體水分較少,令體脂率顯得偏高,又或者前一天運動過度,影響了肌肉數據。單一的數據點,難以呈現你身體的真實全貌。
長期追蹤數據變化,掌握身體趨勢
擁有一部家用的脂肪測量器,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建立一個穩定的測量習慣,例如每天早上起床後測量。當你把這些數據串連起來,就能夠看到一條屬於你自己的健康趨勢線。體脂率是正在緩慢下降,還是停滯不前?肌肉量有沒有穩定增長?這條趨勢線遠比任何一個單獨的數字更有意義,它能客觀地告訴你,你的身體正朝著哪個方向前進。
驗證飲食與運動計劃的成效
你開始了一個新的健身計劃或調整了飲食餐單,要如何確定方向正確?持續的數據監測就是最直接的答案。一部準確的測脂機可以告訴你,體重的變化是來自脂肪的減少,還是寶貴肌肉的流失。當你看到體脂率下降而肌肉量維持甚至上升時,這就是計劃有效的最佳證明。如果數據不如預期,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提醒,讓你和你的教練或營養師可以及早調整策略。
建立恆常監測習慣,隨時掌握健康
將測量身體數據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刷牙洗臉一樣自然。這個簡單的習慣,能讓你對自己的身體變化更加敏感。當數據出現異常波動時,你可以及時反思近期的生活習慣,找出潛在問題。這種隨時掌握健康主導權的感覺,是單次或偶爾的測量無法比擬的。一部好的脂肪機,就是你最忠實的健康夥伴。
一部家用測脂機如何惠及全家?
一部功能全面的測脂肪磅,不僅是你個人的健康工具,更能成為守護全家健康的中心。
多用戶模式,關心每位家庭成員健康
現時市面上的智能測脂機,大多支援多用戶自動識別功能。只需設定一次,磅便能根據體重等數據分辨出是哪位家庭成員,並將測量結果獨立傳送到各人的手機應用程式中。你可以藉此關心父母的內臟脂肪指數,或者與伴侶一同設定減脂目標,互相支持,讓健康成為一家人的共同話題。
抱嬰模式等附加功能,滿足不同生活場景
除了核心的測量功能,不少測脂機也加入了貼心的生活化設計。例如「抱嬰模式」,讓你可以抱著嬰兒或寵物站上磅,系統會自動減去你的體重,計算出寶寶或毛孩的重量,方便記錄他們的成長曲線。這些實用功能,讓脂肪機的角色超越了單純的健康監測,更能融入日常,滿足不同家庭成員和生活場景的需求。
如何挑選最適合你的脂肪測量器?9大關鍵選購要點全攻略
市面上的測脂肪機五花八門,要找到一部真正適合自己的脂肪測量器,確實需要做足功課。想從單次在康文署測脂肪機的報告,進階到持續的個人健康追蹤,選購一部家用測脂機就是你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會拆解選購脂肪機的9大關鍵要點,助你由內到外,全面了解如何作出明智選擇。
選購前必讀:認識測脂核心原理 (BIA)
在挑選之前,先花一分鐘了解測脂機的運作心法:生物電阻抗分析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IA)。這項技術是現時絕大部分家用測脂肪磅的核心。
電流如何分辨脂肪與肌肉?
BIA的原理其實很直接。當你赤腳站上測脂機,它會發出一股極微弱、人體無法感應到的安全電流。這股電流會穿過你的身體。因為人體不同組織的導電能力有別,肌肉富含水分,導電性高,電流就像在高速公路上暢通無阻;相反,脂肪幾乎不含水分,導電性差,電流通過時會遇到較大阻力。脂肪機就是透過測量這股「電阻值」,再配合你的年齡、性別、身高和體重等資料,透過內置的方程式,精算出體脂率、肌肉量等數據。
四點式 vs 八點式:準確度的差異
你可能會發現,市面上的測脂機有兩大類。最常見的是只有腳踏板的「四點式」測脂機,電流主要在下半身循環。這種設計簡單方便,但推算上半身及軀幹數據時,準確度可能會稍有偏差。
另一種是附有手握把的「八點式」脂肪測量器,雙手雙腳合共八個電極點。電流能夠貫通全身,包括四肢和軀幹,從而更精準地測量各個部位的脂肪和肌肉分佈。如果你是健身愛好者,或者想獲得更全面的身體數據,八點式會是更理想的選擇。
專業級雙頻測量技術的優勢
部分高階型號會採用「雙頻」甚至「多頻」BIA技術。它們會使用高、低兩種不同頻率的電流進行測量。低頻電流難以穿透細胞膜,主要測量細胞外的水分;高頻電流則可以穿透細胞膜,測量細胞內的水分。結合兩種數據,測脂機就能更準確地區分體內的水分、肌肉和脂肪,大大提升分析結果的可靠性。
選購要點 1:測量準確度與醫療認證
一部測脂機最核心的價值,就是準確度。
參考是否以DEXA黃金標準校準
在醫學界,DEXA(雙能量X光吸收儀)是測量身體組成的「黃金標準」。雖然家用測脂機無法達到醫療級儀器的精準度,但不少優質品牌會標明其產品的演算法是以DEXA的數據作比對和校準。選擇這類產品,代表其數據的參考價值相對更高。
留意是否具備醫療器材認證
某些地區會將精準度較高的測脂機列為醫療器材管理。如果產品持有相關的醫療器材認證,例如美國FDA或歐盟CE認證,這代表它的準確性和安全性都經過了更嚴格的審核,是信心的保證。
選購要點 2:測量數據的全面性
不同的脂肪機,提供的數據項目差異很大。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決定需要多詳細的報告。
基礎指標:體重、BMI、體脂率、肌肉量
這幾項是所有測脂機的基礎功能,適合日常監測體態變化的入門使用者。
進階指標:內臟脂肪、骨量、身體年齡、基礎代謝率
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這些進階指標非常重要。特別是「內臟脂肪」指數,是評估心血管健康風險的關鍵參考。
專業指標:肌肉品質、分部位數據(四肢、軀幹)
對於健身人士或追求精準訓練效果的用戶,「分部位數據」可以讓你清楚了解四肢和軀幹的肌肉與脂肪分佈,有助調整訓練計劃。而「肌肉品質」則是更進階的指標,評估肌肉的健康狀態,而不僅僅是重量。
選購要點 3:智能App與數據同步便利性
現代的測脂肪磅大多支援連接手機App,方便你長期追蹤數據。
藍牙 vs WiFi 自動同步的便利性
藍牙連接需要在測量時打開手機App才能同步數據,步驟稍為繁複。而支援WiFi連接的型號,則可以在你測量後自動將數據上傳到雲端,你隨時打開App都能看到最新記錄,便利性大增。
App的圖表分析與長期追蹤功能
一個好的App不只是記錄數字。它應該能將數據轉化為簡單易明的圖表,讓你一眼看出長期的身體變化趨勢。有些App更會提供個人化的健康建議,幫助你達成目標。
選購要點 4:品牌信譽與用家口碑
選擇有良好信譽的知名品牌,產品質素和數據準確性通常更有保障。在購買前,不妨多花時間瀏覽大型購物網站或討論區,參考其他用家的真實評價和使用體驗。
選購要點 5:價格預算與性價比分析
測脂機的價格範圍很廣,由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價格主要反映在測量技術的精準度(如八點式、雙頻)、數據的全面性以及智能功能的完善程度上。建議先設定預算,然後在預算範圍內,尋找功能最符合你需求、性價比最高的型號。
選購要點 6:原廠保固與售後服務
電子產品難免會遇到問題。選擇提供原廠保固的產品,並了解清楚保固期限和條款。如果品牌在本地設有維修中心或客戶服務熱線,當產品需要維修或你有疑問時,就能得到更快捷的支援。
選購要點 7:硬件設計與材質(電極片、防滑)
細節決定體驗。留意磅面的材質是否易於清潔、底部是否有穩固的防滑設計。電極片的材質和大小也會影響導電效率,一般來說,面積較大的不鏽鋼電極片會有更佳的測量穩定性。
選購要點 8:家庭適用性(多用戶自動辨識)
如果你計劃與家人共用測脂機,具備「多用戶自動辨識」功能的型號會非常方便。它能儲存多位家庭成員的資料,當不同人站上磅時,機能根據體重等數據自動識別用戶,並將測量結果記錄到對應的帳戶中。
選購要點 9:實用附加功能(心率監測、小物件稱重)
部分型號還提供額外的實用功能。例如在測量體脂的同時監測靜止心率,有助評估心臟健康。有些測脂磅更設有「小物件稱重」模式,方便你秤量包裹或寵物,一物多用,提升產品的日常實用性。
2025年測脂肪機/測脂肪磅推薦:從入門到專業級型號全面評比
市面上的測脂肪機選擇眾多,從基礎功能到專業級數的型號都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測脂機,才能有效幫助你持續追蹤健康。在試用過康文署測脂肪機後,若你已決定添置一部家用的脂肪測量器,以下的全面評比將會根據不同需求,為你推薦各個級別的精選型號。
專業級精準之選 (適合健身愛好者、追求精準數據者)
對於認真看待健身成果,或希望深入了解身體每一分變化的朋友來說,一部能提供精準、詳細數據的脂肪機至關重要。這些專業級型號的測量技術更貼近健身室的專業儀器,能為你的訓練與飲食計劃提供最可靠的數據支持。
推薦型號A:Tanita RD-545 八點手握式,分部位測量皇牌
Tanita作為測脂肪磅的領導品牌,其RD-545絕對是家用級別中的皇牌。它採用了八點式測量技術,即雙腳四個電極,加上手握把上的四個電極,讓微電流能完整流遍全身。這種測量方式能獨立分析你的軀幹、左臂、右臂、左腿、右腿的脂肪率與肌肉量,讓你清晰掌握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平衡狀態,對於修正訓練姿勢、針對性強化弱點非常有幫助。
推薦型號B:Tanita RD-545 獨家肌肉品質分析,專業運動員首選
同樣是Tanita RD-545,它還有另一項獨家技術,就是「肌肉品質(Muscle Quality)」分析。肌肉不是只有「量」的多少,更有「質」的好壞。這個指標能評估肌肉纖維的狀態,反映肌肉的密度與力量潛能。對於追求運動表現的專業人士或資深健身者而言,這項數據能更深入地評估訓練成效,確保增肌的同時,肌肉品質也同步提升。
高性價比智能之選 (適合日常健康管理者、新手入門)
如果你是剛開始關注身體組成,或者希望透過智能設備輕鬆管理日常健康,高性價比的智能測脂機就是你的最佳選擇。它們通常具備藍牙或WiFi連接功能,能自動記錄數據,並透過App提供清晰易懂的圖表分析,價格也相對親民。
推薦型號C:小米 Xiaomi 體脂秤 S400 雙頻測量技術,數據自動上傳雲端
小米Xiaomi體脂秤S400的最大賣點,是將專業級的「雙頻BIA技術」帶到入門級價位。它使用高、低兩種頻率的電流進行測量,能更準確地區分細胞內外液,大大提升了體脂率、水分率等數據的準確度,媲美價格高昂的專業脂肪機。測量數據會透過藍牙自動同步到米家App,方便你隨時回顧,追蹤長期變化。
推薦型號D:Omron HBF-222T App功能完善,用戶界面友好易用
Omron作為知名的醫療設備品牌,其產品的可靠性毋庸置疑。HBF-222T這款測脂肪磅,其配套的「OMRON connect」App在用戶體驗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的界面設計簡潔直觀,能將複雜的身體數據轉化為清晰的趨勢圖表,即使是初次接觸的用戶也能輕鬆上手。App能讓你一目了然地看到體重、體脂率、內臟脂肪等關鍵指標的變化,是培養長期健康監測習慣的好幫手。
家庭共享入門之選 (適合一般家庭、長者使用)
若購買測脂機是為了關顧全家人的健康,特別是家中有長者或不熟悉智能手機操作的成員,那麼操作簡單、顯示清晰的型號會是首選。這些脂肪機專注於核心功能,使用方便,讓健康管理變得輕鬆無負擔。
推薦型號E:Beurer BF183 操作簡單,大螢幕顯示,多用戶記憶功能
德國品牌Beurer的BF183是一款非常適合家庭使用的入門級脂肪測量器。它最大的優點是設有一個超大的LCD顯示螢幕,數字清晰易讀,長者無需戴上眼鏡也能輕鬆查看結果。它支援多用戶自動辨識功能,最多可儲存10位用戶的資料。家庭成員只需站上磅,它便能自動識別身份並顯示對應的數據,無需每次手動選擇,非常方便。
測脂機常見問題 (FAQ) 及數據解讀行動指南
關於脂肪測量器的常見疑問
家用測脂肪磅準確嗎?與健身室專業儀器有何差別?
很多人都會好奇,家用的測脂肪磅數據可信嗎?其實,家用脂肪機與健身室或康文署測脂肪機等專業儀器,在測量原理和精準度上確實存在一些分別。
大部分家用測脂肪磅採用「四點式」測量,電流只會經由雙腳通過下半身,然後儀器再根據演算法去估算全身的數據。這種方式簡單方便,但結果可能會有偏差。而健身室常見的專業儀器,則多數採用「八點式」測量,即雙手和雙腳都需要接觸電極片。電流會貫通全身,能夠分別測量四肢和軀幹的數據,提供的分析自然更加全面和準確。
簡單來說,家用測脂肪磅非常適合用來觀察長期的身體趨勢變化,關鍵在於保持在固定條件下測量。如果你想獲取一個當下更精準的身體數據,使用健身室的專業脂肪測量器會是更好的選擇。
為何測量結果每天都不同?
「為何昨天的體脂率是25%,今天卻變成26%?」這個情況十分常見。測脂機採用的生物電阻抗分析法(BIA)對身體的水分含量非常敏感。肌肉含水量高,電阻低;脂肪含水量少,電阻高。儀器就是靠這個原理來估算身體組成。
因此,任何影響身體水分的因素,都會導致測量結果出現波動。例如飲水量、進食、運動出汗、甚至淋浴後皮膚濕潤,都會改變身體的電阻值,從而影響最終數據。所以,單日的數字升跌參考價值不大,我們應該專注於觀察長期趨勢。建議在每天相同時間和狀態下測量,例如早上起床、排空身體後、進食早餐前,這樣得出的數據才最具可比性。
植入心臟起搏器或懷孕可否使用測脂機?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安全問題。如果你體內植入了心臟起搏器或其他電子醫療儀器,請絕對不要使用任何透過BIA原理運作的測脂機。雖然儀器釋出的電流非常微弱,但理論上仍存在干擾醫療儀器正常運作的風險。
對於懷孕的女士,雖然電流本身對胎兒沒有影響,但在懷孕期間,身體的水分、血液量等都會出現巨大變化,BIA演算法並非為這種特殊生理狀況而設計,所以測量出來的體脂率等數據會非常不準確,無法真實反映身體狀況。部分脂肪機設有「孕婦模式」,該模式下只會測量體重。
為何體重相同,體脂率會相差甚遠?
體重是一個很具迷惑性的數字。兩個人即使身高體重完全相同,身形和健康狀況也可以截然不同。關鍵就在於身體組成,即肌肉和脂肪的比例。
肌肉的密度比脂肪高,同樣重量的肌肉,體積遠比脂肪小。假設有兩位同樣是60公斤的女士,一位經常做運動,肌肉量高、體脂率低,她的身形會顯得結實、有線條。另一位則缺乏運動,肌肉量低、體脂率高,即使體重一樣,身形看起來也會比較鬆弛。這就是為何我們不應只關注體重數字,使用測脂肪機去了解自己的體脂率,才是評估健康和體態更科學的方法。
如何解讀報告並制定行動計劃?
「內臟脂肪」等級過高怎麼辦?飲食與運動建議
內臟脂肪是圍繞在腹腔器官周圍的脂肪,它與許多慢性健康問題息息相關。如果報告顯示你的內臟脂肪等級偏高,可以從飲食和運動兩方面入手調整。
飲食方面,首先要減少精製碳水化合物(如白飯、麵包)和含糖飲品的攝取。同時,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量,多吃蔬菜、全穀物,並確保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例如雞胸肉、魚、雞蛋和豆製品。
運動方面,帶氧運動是消除內臟脂肪的有效方法。建議每星期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快步走、跑步、游泳或單車。將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加入你的運動計劃中,效果會更顯著。
「肌肉量」不足如何改善?蛋白質攝取與阻力訓練指引
肌肉不只影響外觀,它更是提升基礎代謝率、維持身體機能的核心。想有效增加肌肉量,關鍵在於「飲食」和「訓練」的結合。
飲食上,必須確保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因為蛋白質是構建肌肉的原材料。一般建議,有增肌目標的人士,每天可攝取每公斤體重1.2至1.7克的蛋白質。你可以從雞肉、魚、蛋、牛奶、乳酪、豆腐等食物中獲取。
訓練方面,阻力訓練是刺激肌肉生長的必要條件。這包括使用啞鈴、槓鈴、器械,或者進行掌上壓、深蹲等自身體重訓練。建議每星期安排2至3次針對全身主要肌群的訓練,並遵循「漸進式超負荷」原則,逐步提升訓練強度,肌肉才會持續成長。
「身體年齡」大於實際年齡?逆轉生理時鐘的3個策略
報告上的「身體年齡」是脂肪測量器根據你的基礎代謝率、肌肉量、脂肪率等數據,與數據庫比對後得出的綜合生理狀態評估。如果數字比你實際年齡大,這是一個提醒你需要多加關注身體健康的訊號。你可以透過以下三個策略來逆轉它。
- 優化身體組成:這是最直接的方法。努力降低體脂率和增加肌肉量,基礎代謝率會隨之提升,身體年齡的數值自然會下降。
- 提升心肺功能:定期進行帶氧運動,例如跑步、游泳等,可以強化心臟和肺部功能,改善血液循環,讓身體機能更年輕。
- 調整生活習慣:確保充足的睡眠、學會管理壓力和保持均衡飲食。這些看似簡單的生活細節,對維持荷爾蒙平衡和整體健康有著深遠影響,最終也會反映在你的身體年齡上。
如何利用數據,有效追蹤增肌減脂進度?
測脂肪磅最大的價值,在於提供數據讓你進行長期追蹤,從而客觀地評估你的努力是否見效。你應該關注的是數據的長期趨勢,而不是每天的微小波動。
你可以同時觀察幾個關鍵指標的變化。例如,當你發現體重下降,同時體脂率也下降,而肌肉量保持不變甚至微升,這就是非常理想的減脂進程。相反,如果體重和肌肉量一同快速下降,可能表示你的飲食或訓練方式需要調整。
善用智能測脂機連接的手機應用程式,它會將你的數據繪製成圖表,讓你對身體的變化趨勢一目了然。定期回顧這些數據,它們會告訴你目前的計劃是否有效,幫助你作出更明智的調整,讓增肌減脂之路走得更穩、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