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需要帶什麼?2025終極懶人包:10大必備用品清單+5款新手應避免的裝備
準備好享受游泳樂趣,卻在執拾行裝時感到茫無頭緒?游泳裝備看似簡單,但從泳衣、泳鏡等基本用品,到香港公眾泳池必備的五元硬幣,一旦遺漏任何一項,都可能影響整個體驗。本篇「終極懶人包」為你整合了2025年最完整的游泳用品清單,詳列10大必備裝備,並特別指出5款新手應避免的用品,助你避開常見誤區。不論你是習泳新手、一家大細親子樂,還是只想輕鬆暢泳,跟著這份清單準備,就能輕鬆出發,萬無一失。
核心游泳裝備:4大游泳必備用品清單
開始學習游泳,首先要解答的問題就是「游泳需要帶什麼?」。其實裝備清單可以很簡單,我們先從四件最核心的必備品說起。只要準備好這幾樣,你就可以輕鬆踏出游泳的第一步。這份清單會詳細介紹游泳要帶什麼,讓你準備充足。
1. 合適的泳裝(泳衣/泳褲)
為何必備:合身泳裝能減少水阻,提升游泳舒適度。
一件合身又舒適的泳裝,是享受游泳樂趣的基礎。它不僅能讓你活動自如,更重要的是貼身的設計可以大大減少在水中的阻力,讓你的動作更流暢,學習時也自然事半功倍。
如何按場合選擇?
休閒嬉水 vs. 正規習泳:沙灘褲與緊身泳褲在功能上的分別。
如果你只是到沙灘玩水,寬鬆的沙灘褲或設計花俏的比堅尼當然沒有問題。不過,如果是為了正規學習或訓練,選擇便有所不同。寬鬆的沙灘褲布料多,下水後會變得沉重並且產生很大水阻,嚴重影響腿部動作的練習。
女士泳裝建議:一件頭或運動型兩件頭的穩定性優點。
女士學習游泳,建議選擇一件頭(連身)泳衣或運動型設計的兩件頭泳衣。這類泳衣的包裹性和穩定性較好,可以讓你專注於划水和踢腿動作,不會因為動作過大而出現移位或走光的尷尬情況。
男士泳裝建議:為何應選擇緊身泳褲作為標準訓練裝備。
對於男士來說,緊身的三角或平腳泳褲是標準的訓練裝備。它的優點是貼合身體,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水阻,讓你在水中感受到更直接的推進力,有助於掌握正確的泳姿。
兒童泳裝選擇:按性別、舒適度及功能挑選。
為兒童挑選泳裝時,首要考慮的是舒適度和活動的便利性。選擇尺碼合適、材質柔軟的款式,確保泳裝不會過緊或摩擦皮膚。男童可選平腳泳褲,女童則可選活動方便的連身泳衣。
特殊功能泳裝
防曬衣:戶外游泳必備,選擇UPF40+的重要性。
如果常在戶外游泳,一件防曬衣(Rash Guard)就非常重要。它能有效阻擋紫外線,保護皮膚免受曬傷。選購時可以留意標籤上的UPF(紫外線防護指數),選擇UPF40+或以上的產品能提供更佳的防護效果。
保暖衣:冬季或室內暖水池適用,Neoprene物料的保暖原理。
在天氣較涼的季節或部分水溫偏低的室內池,穿上保暖衣可以讓你游得更舒適。它通常由Neoprene(氯丁橡膠)物料製成,原理是在皮膚和保暖衣之間鎖住一層薄薄的水層,再利用你的體溫將這層水加熱,從而達到保暖效果。
保養技巧:游泳後立即用清水沖洗,去除氯氣以保護衣物彈性。
每次游泳後,記得立即用清水徹底沖洗泳裝。這樣可以洗掉池水中的氯氣和鹽分,防止它們侵蝕泳衣的彈性纖維,延長泳裝的壽命。
2. 保護眼睛的泳鏡
為何必備:提供清晰水底視野,保護眼睛免受池水化學物刺激。
泳鏡是不可或缺的裝備。它讓你在水中能清楚看見四周環境,增加安全感。同時,它也像一道屏障,保護你的眼睛,避免因接觸池水中的氯等化學物質而引起不適或敏感。
初學者選購指南
成人與兒童泳鏡:兒童泳鏡無需昂貴,但需確保防漏。
為小朋友選購泳鏡,不需要追求昂貴的款式。最重要的是確保泳鏡的密封膠邊能夠貼合他們的臉型,做到完全防漏。一副會入水的泳鏡,反而會讓他們對游泳產生壞印象。
近視泳鏡的迷思:解釋一般度數無需特別購買的原因。
如果你有近視,可能會猶豫是否需要購買有度數的泳鏡。一般來說,如果近視度數不深(例如三百度以下),普通泳鏡已足夠應付。因為水本身有折射作用,你在水底看到的景物會比實際近一些,視野清晰度通常不成問題。
密封性測試:輕壓鏡片感受吸附力,確保貼面不漏水。
選購時有一個簡單的測試方法:將泳鏡輕輕按在眼窩上,不需要戴上頭帶。如果它能產生輕微的吸附力並短暫停留在臉上,就代表這副泳鏡的形狀適合你的臉型,密封性良好。
使用前準備:在家中預先調校鼻樑與頭帶鬆緊度。
新的泳鏡,建議先在家中調校好鼻樑扣和頭帶的鬆緊度。頭帶的鬆緊度應該是「略緊」,太緊會讓眼部不適,太鬆則容易入水。預先調校好,去到泳池就可以立即使用,省卻不少時間。
保養技巧
保護防霧層:切勿觸摸或擦拭鏡片內部,起霧時用池水輕輕沖洗。
泳鏡鏡片的內側通常都有一層防霧塗層,非常脆弱。切記不要用手指或毛巾去觸摸或擦拭內部。如果游泳時起霧,只需將泳鏡輕輕拉開,用池水沖洗一下鏡片內部即可恢復清晰。
正確存放:用後清水沖洗,陰乾並存放於泳鏡盒內。
每次用完後,用清水沖洗泳鏡,然後放在陰涼處自然風乾。完全乾透後,最好將它放回原裝的泳鏡盒內,這樣可以防止鏡片被刮花或因受壓而變形。
3. 保護頭髮的泳帽
泳帽的三大功能
衛生與保護:收納長髮保持泳池清潔,保護頭髮免受氯氣損害。
戴泳帽首先是為了衛生。它能將頭髮好好地包裹起來,防止脫落的髮絲影響池水清潔。同時,它也能有效隔離池水,保護你的頭髮和頭皮,免受氯氣的直接傷害。
提升表現:減少水阻,對進階游泳者尤其重要。
對於希望游得更快的進階者來說,泳帽的作用就更明顯了。一個平滑的泳帽能減少頭部在水中的阻力,讓你的游泳姿態更符合流線型,從而提升速度。
安全識別:選擇鮮豔顏色,有助救生員快速定位。
選擇一個顏色鮮豔的泳帽,其實也是一個簡單的安全措施。在人多的泳池或戶外水域,鮮豔的顏色能讓你在水中更加顯眼,萬一發生意外,救生員也能更快地發現你的位置。
材質選擇指南:尼龍(布帽)、乳膠、矽膠的分別及適合人群。
市面上的泳帽主要有三種材質。尼龍(布帽)質地柔軟,穿戴容易,適合頭髮較短的初學者或兒童。乳膠泳帽較薄及貼服,但彈性較小。矽膠泳帽的防水效果和耐用性最好,彈性也較佳,是目前最主流的選擇。
4. 毛巾或索水布
功能與重要性:游泳後迅速擦乾身體,防止著涼。
游泳上水後,體溫會因水分蒸發而迅速下降,所以準備一條毛巾或索水布,迅速擦乾身體,是防止著涼的重要一步。
材質比較:傳統棉質毛巾 vs. 索水布(吸水布)的優劣。
傳統的棉質毛巾親膚舒適,但體積較大,濕水後也較重。近年流行的索水布(或稱吸水布),由PVA等特殊物料製成,它的優點是吸水力極強,而且體積小巧輕便。只需將它擰乾,便可重複使用,非常適合游泳人士。
衛生注意:毛巾需保持清潔,切勿共用以防交叉感染。
個人毛巾必須保持清潔,並定期清洗。最重要的一點是,絕對不要與他人共用毛巾,因為這是傳播細菌或眼疾(如結膜炎)的常見途徑。保持個人衛生,是對自己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輔助及個人護理用品:提升游泳體驗與舒適度
除了核心裝備,考慮到游泳需要帶什麼時,一些輔助和個人護理用品也十分重要。它們能讓整個游泳過程更順暢,並且提升運動後的舒適感。
5. 個人衛生及便利用品
防滑拖鞋:在更衣室和池邊行走時兼顧防滑與衛生。
泳池的更衣室與池邊地面經常濕滑,穿上一對鞋底有坑紋的防滑拖鞋,可以大大減低滑倒的風險。同時,在公眾地方行走,拖鞋也能隔絕雙腳與地面的直接接觸,避免足部感染細菌或真菌,是保障個人衛生的簡單方法。
防水袋:用以分隔乾濕游泳裝備,保持袋內乾爽。
游泳後,濕透的泳衣、泳帽和毛巾需要一個獨立的存放空間。準備一個防水袋,便可以將這些濕掉的用品與袋中其他乾爽的物品,例如手機、銀包和乾淨衣物完全隔開,讓你輕鬆整理行裝,不用煩惱濕氣影響其他隨身物。
清潔用品:建議攜帶三合一洗頭沐浴露,方便去除身上氯氣。
池水中的氯氣和化學物質雖然有消毒作用,但會殘留在皮膚和頭髮上,引致乾燥甚至敏感。因此,游泳後必須徹底清潔身體。建議攜帶一支旅行裝的三合一洗頭沐浴露,一瓶就能完成從頭到腳的清潔,既方便又能有效洗走身上的氯氣味,保持皮膚和髮質健康。
6. 游泳後補給與護理
水樽:解釋游泳時補水的重要性,即使在水中也會流汗。
很多人以為在水中游泳就不會流汗,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游泳其實是一項全身運動,身體同樣會流失水分。如果在運動期間沒有適時補充水分,身體有機會出現脫水,甚至引致抽筋。因此,記得自備水樽,在游泳前後補充充足水分。
健康小食:游泳後30分鐘內補充能量,恢復體力。
游泳消耗大量體力,運動後身體的能量儲備會下降。在游泳後30分鐘內,適量補充一些容易消化的健康小食,例如一隻香蕉、能量棒或餅乾,有助迅速補充身體所需的醣分,幫助肌肉恢復,讓你更快回復體力。
潤膚膏:游泳後為皮膚保濕,舒緩氯水帶來的乾燥感。
即使在游泳後已徹底沖身,池水中的化學成分仍可能令皮膚流失水分,變得乾燥緊繃。沖洗乾淨並擦乾身體後,為全身塗上潤膚膏,可以即時為皮膚補充水分,鎖住濕氣,舒緩因池水引起的乾燥感,是保護皮膚的重要一步。
香港公眾泳池專用:入場及儲物貼士
7. 儲物櫃用品
除了基本的泳具,去香港公眾泳池游泳需要帶什麼特別物品呢?以下是一些專為本地泳池而設的實用貼士,了解清楚就能更輕鬆自在。
五元硬幣 ($5 Coin):康文署泳池儲物櫃上鎖機制及退款方式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轄下的大部分公眾游泳池,其儲物櫃都採用投幣式設計。你需要準備一個五元硬幣,投入櫃門的鎖膽後便能上鎖並取出鎖匙。當你游泳後回來解鎖,硬幣會自動退還,這是一個按金機制,並非收費。
特別注意:提醒觀塘游泳池需用二元硬幣的特殊情況
凡事總有例外,觀塘游泳池就是一個特別例子。這個泳池的儲物櫃需要使用二元硬幣,所以如果你計劃前往該處,記得要準備好正確的硬幣。
自備掛鎖:作為儲物櫃的額外保安選項,分析不同鎖類利弊
假如你忘記帶指定硬幣,或者想為個人物品增添多一重保障,自備掛鎖是一個很好的替代方案。大部分泳池的儲物櫃設計都兼容掛鎖。你可以選擇傳統的鎖匙鎖,它的優點是簡單易用,但就要小心保管鎖匙。另一種是密碼鎖,好處是無需攜帶鎖匙,但要確保自己能記牢密碼。你可以根據個人習慣,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鎖具。
8. 入場支付方式
八達通卡 (Octopus Card):公眾泳池入場費的主要支付方式
目前,香港公眾游泳池最方便快捷的入場方式,就是使用八達通卡。在入口閘機輕輕一拍即可付款,省卻排隊購票和找換零錢的時間。雖然部分場地仍然接受現金,但使用八達通卡絕對是主流選擇,能讓你的游泳體驗有一個暢順的開始。
親子及兒童游泳:額外裝備清單
帶小朋友一同享受游泳樂趣,總是令人期待。討論到親子活動時,許多家長都會思考小朋友游泳需要帶什麼額外用品,才能讓他們玩得開心又安全。除了基本的泳衣和泳鏡,一些輔助裝備確實能讓初學游泳的小朋友更快上手,享受水中樂趣。
9. 兒童習泳輔助裝備
浮板 (Kickboard)
浮板是習泳過程中常見的輔助工具。它的主要用途是讓小朋友的雙手有承托,可以專心練習腿部的踢水動作。需要特別留意的是,浮板是訓練用品,它的浮力有限,並不是用來救生的工具,所以家長在旁看顧絕不能鬆懈。
背漂 (Back Float)
背漂是繫於兒童背部的小浮具,能夠有效地輔助小朋友增加身體浮力。這有助於他們建立在水中的安全感,更容易放鬆身體去感受浮水的狀態。不過,背漂的一個小缺點是可能讓小朋友產生依賴,所以在適當時機,教練會建議逐漸減少浮板數量,幫助他們學習自主浮身。
浮臂/水袖 (Arm Bands)
浮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水袖,是套在小朋友手臂上的充氣浮具。它能提供穩定的浮力,幫助小朋友在水中建立初步的信心,敢於嘗試移動身體。選購時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必須按照兒童的體重來選擇合適的尺寸,這樣才能確保浮力足夠並且安全。
10. 嬰幼兒游泳特別需要
游泳尿布 (Swim Diaper)
如果家中有嬰幼兒,特別是還未懂得控制大小便的小寶寶,那麼游泳尿布就是下水前的必備用品。它專為水中活動設計,能有效防止排泄物外漏,維持泳池的公共衛生。普通的即棄尿片吸水後會變得非常笨重,而且容易脫落,所以不能夠用來代替游泳尿布。
游泳初學者注意:5款應避免攜帶的裝備
11. 為何不建議攜帶以下裝備?
除了清楚了解游泳需要帶什麼,知道哪些裝備其實會阻礙學習也同樣重要。市面上有些游泳用品看起來能提供安全感,但對於真心想學好游泳的朋友來說,它們反而可能成為你的絆腳石,甚至養成難以改正的壞習慣。讓我們逐一分析,為何以下幾款裝備不建議出現在你的游泳袋中。
游泳圈 (Swim Ring):妨礙學習正確泳姿並產生依賴性。
游泳圈最大的問題在於,它會讓你的身體在水中維持一個垂直的姿勢,這與游泳時講求的水平漂浮姿態完全相反。長期使用會讓你難以掌握正確的身體平衡和流線型,並且會對其浮力產生強烈依賴,一旦拿走游泳圈,便會因為失去支撐而感到恐慌,大大拖慢學習進度。
潛水鏡及呼吸管 (Diving Mask & Snorkel):其設計不適用於學習游泳換氣。
潛水鏡的設計是完全覆蓋鼻子,讓你只能用口呼吸。這對於學習游泳換氣是一個致命傷,因為正規的游泳呼吸技巧,講求在水中用鼻子穩定呼氣。使用潛水鏡會讓你無法練習這個關鍵技巧。而呼吸管則讓你無需轉頭就能呼吸,完全繞過了學習換氣的過程,對掌握游泳節奏沒有任何幫助。
救生衣 (Life Jacket):對學習游泳沒有訓練意義,可能帶來錯誤安全感。
救生衣是為緊急情況設計的救生工具,它的超強浮力會將你的上半身強力托出水面,讓你無法感受身體在水中的自然浮力。穿著它,你幾乎不可能做出正確的游泳動作。更重要的是,它會給予一種錯誤的安全感,讓你忽略了學習自救和水中求生技能的重要性。
蛙鞋 (Fins):不適合初學者基礎訓練,且大部分公眾泳池禁用。
蛙鞋是進階泳者用來增強腿部力量或提升速度的訓練工具。初學者需要先掌握基礎的打水動作和腳腕的靈活性,過早使用蛙鞋會干擾你感受正確的踢水發力點,形成不正確的肌肉記憶。此外,香港大部分公眾泳池為了安全起見,是禁止泳客使用蛙鞋的。
嬰兒游泳頸圈:存在潛在安全風險,強烈不建議使用。
這款產品近年引起極大爭議,許多兒科專家和游泳教練都指出其潛在的安全風險。嬰兒的頸椎非常脆弱,游泳頸圈可能對其造成壓力。而且,一旦頸圈滑脫或漏氣,後果不堪設想。為了嬰幼兒的安全,應選擇親子共游或由專業教練指導的方式,而非依賴這類存在安全隱患的產品。
游泳用品常見問題 (FAQ)
即使準備好一份詳盡的清單,清楚知道游泳需要帶什麼,到了泳池現場,總會有些突發的小狀況或疑問。我們整理了幾個游泳新手最常遇到的問題,逐一為你解答,讓你的游泳體驗更順暢無阻。
Q1: 如果去游泳忘記帶五元硬幣怎麼辦?
解決方案:可於泳池閘口找換、詢問職員或使用自備掛鎖。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情況,解決方法其實很簡單。大部分康文署泳池的閘口職員都樂意幫忙找換,或者你可以試試詢問更衣室的職員。另一個更穩妥的做法,是自備一個掛鎖,這樣就不再需要依賴硬幣,更加方便。
Q2: 每次游泳後都必須用洗頭水和沐浴露嗎?
必要性解釋:池水中的氯會損害髮質和皮膚,徹底清洗是重要的護理步驟。
答案是肯定的,這一步絕對不能省略。泳池水為了消毒,含有氯和其他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會殘留在你的頭髮和皮膚上,長期下來會令髮質變得乾旱脆弱,皮膚也可能感到乾燥或痕癢。所以,每次游泳後徹底用洗頭水和沐浴露清洗,是保護髮質與皮膚非常重要的一環。
Q3: 如何正確存放濕透的泳衣和毛巾?
處理建議:使用防水袋暫存,並回家後盡快取出清洗晾乾,避免發霉。
游泳後,最佳的處理方式是先將濕透的泳衣和毛巾輕輕擰乾,然後把它們放入防水袋中,這樣就可以跟乾爽的物品完全隔開。不過最重要的一步,是回到家後要盡快將它們從袋中取出,立即用清水清洗並放在通風處晾乾,這樣才能有效避免濕氣引致的霉菌和異味。
Q4: 近視二百度的初學者,需要買有度數的泳鏡嗎?
專業建議:低度數近視一般無需特別購買,可先試用普通泳鏡感受水底清晰度。
對於二百度左右的近視,一般來說並非必需馬上購買有度數的泳鏡。因為水的折射會稍微放大影像,而且在泳池中主要需要看清池邊和水道線,對視力的精細度要求不高。建議可以先嘗試佩戴普通的平面泳鏡,親身感受一下水底的清晰度是否足夠。如果覺得視野模糊影響到安全感或學習進度,屆時再考慮購買也不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