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症纏身?「無痛食物」抗炎飲食終極指南:食對8種天然止痛藥,戒絕5類致炎元兇

關節痛、周身骨痛、甚至長期頭痛是否已成為您生活的一部分?當您發現止痛藥只能短暫紓緩,痛症卻反覆發作,或許問題的根源並非在於「痛」,而是體內潛藏的「慢性發炎」。這種持續的低度發炎,正是許多頑固痛症背後的真正元兇。要從根本告別痛症,關鍵在於調整飲食,撲滅體內的「無聲火災」。這篇「無痛食物」抗炎飲食終極指南,將為您詳細剖析如何透過食物的力量,打造「無痛體質」。我們將為您揭曉8大有如「天然止痛藥」的超級食物,並點名必須戒絕的5類致炎元兇,助您透過調整日常餐單,重拾無痛自在的生活。

慢性疼痛的根源:為何「抗發炎飲食」是天然止痛關鍵?

身體揮之不去的痛楚,其實可以透過調整飲食來改善。挑選合適的「無痛食物」,正是實踐「抗發炎飲食」的第一步。這個飲食方法並非什麼神秘偏方,而是有科學根據的天然止痛策略,從根本處理慢性疼痛。

剖析痛症成因:身體「慢性發炎」如何引致持續疼痛?

釐清慢性疼痛與體內長期「慢性發炎」的直接關聯

許多持續不斷的疼痛,根源都指向體內一種看不見的狀態——「慢性發炎」。急性發炎像是身體的正常警報系統,例如傷口紅腫,是提醒我們受傷了。但是,如果這個警報系統失靈,長期處於微弱但持續的戒備狀態,免疫系統就會不斷釋放發炎物質。這些物質會刺激神經,導致我們感覺到無休止的疼痛。這就是慢性疼痛與慢性發炎最直接的關係。

探討生活壓力、環境因素如何加劇身體的發炎反應

現代都市的生活模式,往往是這種體內「火災」的催化劑。持續的心理壓力、睡眠不足、甚至空氣污染等環境因素,都會令身體釋放更多壓力荷爾蒙,擾亂免疫系統的平衡。這些因素就像不斷為體內的發炎火種添柴,使發炎反應加劇,疼痛的感覺也變得更加強烈和頻繁。

何謂抗發炎飲食?打造「無痛體質」的食療核心

解釋抗發炎飲食如何從根源調節免疫系統,降低發炎水平以達致止痛效果

抗發炎飲食的核心理念,就是透過攝取特定的營養素,從根本調節我們的免疫系統。它並不是直接「止痛」,而是為身體提供滅火的工具。例如,某些食物富含的抗氧化物和Omega-3脂肪酸,能夠中和體內引致發炎的自由基,並且抑制發炎物質的產生。這樣一來,免疫系統就不會過度反應,身體的發炎水平自然會降低,從而釜底抽薪地紓緩疼痛。

強調揀選「無痛食物」不僅是天然止痛方法,更能預防其他相關疾病

因此,策略性地選擇餐盤上的「無痛食物」,不僅是一種有效的天然止痛方法,更是一項長遠的健康投資。當身體的慢性發炎得到控制時,不單是疼痛問題得以改善,許多與發炎相關的都市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風險也會隨之降低。這意味著,打造「無痛體質」的同時,你也在為整體的健康建立一道堅固的防線。

8大必吃「無痛食物」:打造您的個人化抗發炎餐單

要建立一個抗炎體質,選擇合適的「無痛食物」是第一步。這些食物富含各種天然抗炎成分,能夠從根本改善身體的發炎狀態。現在就為您介紹8大類關鍵食物,讓您輕鬆打造專屬的個人化抗發炎餐單。

1. Omega-3深海魚類:高效抗炎的天然止痛藥

Omega-3的抗炎機制:如何直接抑制體內致炎物質,從根源紓緩痛症

Omega-3脂肪酸就像身體內的滅火隊,它能夠直接抑制體內產生發炎反應的物質,同時製造出幫助身體消炎的荷爾蒙。這個過程直接從根源上減輕炎症,有效紓緩因發炎引起的各種痛症。

推薦魚類:三文魚、鯖魚、沙甸魚

選擇富含油脂的深海魚是攝取Omega-3的最佳途徑。三文魚、鯖魚和沙甸魚都是極佳的選擇,它們不僅Omega-3含量高,體積較小也代表重金屬積聚的風險較低。

飲食建議:每週理想攝取頻次,以達至最佳抗炎效果

為了達到理想的抗炎效果,建議每星期至少食用兩至三次手掌大小份量的深海魚。持續攝取可以幫助維持體內Omega-3的穩定水平,為身體建立一道堅實的抗炎防線。

2. 多色蔬菜:攝取多樣化植化素,強化抗炎力

深綠葉蔬菜:菠菜、羽衣甘藍、西蘭花如何透過維他命K及抗氧化物保護神經

菠菜、羽衣甘藍及西蘭花等深綠色蔬菜,含有豐富的維他命K與多種抗氧化物。維他命K有助於保護軟骨和骨骼健康,而強大的抗氧化物則能中和自由基,保護神經細胞免受氧化損傷。

彩虹飲食法:為何攝取不同顏色蔬菜是實踐抗發炎飲食的關鍵

不同顏色的蔬菜代表含有不同的植化素,例如紅色番茄的茄紅素、紫色茄子的花青素。每種植化素都有其獨特的抗炎及抗氧化功效。實踐「彩虹飲食法」,攝取多樣化的顏色,就能為身體提供最全面的保護,全方位對抗炎症。

實踐貼士:如何輕鬆在每日膳食中加入足夠蔬菜,啟動無痛飲食

您可以從早餐的奄列中加入一把菠菜開始,午餐時選擇配有大量蔬菜的沙律,晚餐則確保碟子有一半的空間被蔬菜佔據。將蔬菜切條作為餐間小食,也是一個輕鬆增加攝取量的好方法。

3. 莓果與柑橘類水果:富含抗氧化物的止痛食物

花青素的角色:為何藍莓、士多啤梨等莓果是改善慢性疼痛的重要營養

藍莓、士多啤梨等顏色鮮艷的莓果,富含一種名為「花青素」的強力抗氧化物。研究發現,花青素能有效降低身體的發炎指數,對改善因關節炎等慢性發炎引致的疼痛有顯著幫助。

維他命C的功效:柑橘類水果如何協助身體對抗氧化壓力

橙、西柚等柑橘類水果是維他命C的絕佳來源。維他命C作為身體主要的抗氧化劑之一,能協助身體對抗因發炎而產生的氧化壓力,保護細胞健康,是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的重要營養。

如何融入日常:將莓果作為健康的止痛零食

在早餐的燕麥或無糖乳酪中加入一把新鮮莓果,或者直接將莓果作為下午茶的健康零食,都是取代高糖加工零食的理想選擇,既美味又能幫助身體止痛。

4. 堅果與種子:對抗慢性疼痛的優質脂肪來源

植物性Omega-3:核桃、亞麻籽、奇亞籽在無痛飲食中的角色

對於素食者或不常吃魚的人士,核桃、亞麻籽和奇亞籽是攝取植物性Omega-3(ALA)的優質來源。身體會將部分ALA轉化為抗炎的EPA和DHA,在您的無痛飲食計劃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攝取指引:每日建議份量,以輔助您的抗發炎食療計劃

堅果與種子雖然健康,但熱量較高。建議每日攝取約一個掌心(約30克)的份量就足夠了。您可以將它們撒在沙律或乳酪上,或作為補充能量的健康小食。

5. 全穀雜糧:穩定血糖,減少身體發炎反應

解釋精製澱粉如何觸發血糖波動,加劇體內慢性發炎

白飯、白麵包等精製澱粉會被身體迅速分解,導致血糖水平急速飆升。為了應對高血糖,身體會釋放大量胰島素,這種劇烈的血糖波動會直接觸發及加劇體內的慢性發炎反應。

推薦食材:糙米、藜麥、燕麥如何幫助穩定血糖,是無痛體質的基礎

糙米、藜麥和燕麥等全穀雜糧富含膳食纖維,能減緩糖分的吸收速度,幫助維持血糖穩定。穩定的血糖是減少身體不必要發炎反應的基礎,也是打造無痛體質的關鍵一步。

6. 豆類與發酵食品:從腸道健康改善慢性疼痛

腸道菌群平衡如何影響全身免疫系統及發炎指數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內的菌群生態直接影響著全身的免疫系統。當好菌佔優勢時,腸道屏障功能健全,能有效調節免疫反應,降低全身的發炎指數。反之,壞菌過多則可能引發免疫失調,加劇慢性發炎。

推薦食物:豆腐、鷹嘴豆、無糖乳酪等對紓緩疼痛的貢獻

豆腐、鷹嘴豆等豆類是優質的植物蛋白和纖維來源。而無糖乳酪、克菲爾等發酵食品則富含益生菌。這些食物共同作用,能滋養腸道好菌,維持菌群平衡,從而由內而外改善身體的發炎狀況,對紓緩疼痛有正面貢獻。

7. 天然辛香料:廚房中的強效抗炎孖寶

薑黃素與大蒜素:薑黃、大蒜等活性成分的強效抗炎活性

許多天然辛香料都含有強效的活性抗炎成分。例如,薑黃中的薑黃素,以及大蒜中的大蒜素,都被科學研究證實具有強大的抗炎活性,其功效甚至可媲美某些消炎藥物。

烹飪建議:如何善用這些天然止痛香料,取代促炎的加工調味

在烹飪咖哩、湯品或炒菜時,不妨多使用薑黃、大蒜、生薑和洋蔥等天然香料。它們不僅能增添風味,更能為您的菜式注入抗炎力量,是取代高鹽、高糖的加工調味料的健康選擇。

8. 優質食油:選擇好油,遠離發炎

為何冷壓初榨橄欖油是執行抗發炎飲食的理想烹調用油

冷壓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橄欖多酚,這兩種成分都具有出色的抗炎及抗氧化效果。選擇它作為主要的涼拌或中低溫烹調用油,是執行抗發炎飲食的明智之選。

避開壞油:解釋劣質食油如何成為致炎元兇,加劇慢性疼痛

市面上常見的粟米油、大豆油等精煉植物油,含有大量促進發炎的Omega-6脂肪酸。當Omega-6攝取比例遠高於Omega-3時,就會打破體內的脂肪酸平衡,成為加劇慢性疼痛的致炎元兇。選擇好油,避開壞油,是控制身體發炎的關鍵。

避開致炎食物:5大類加劇慢性疼痛的飲食地雷

要建立一套成功的「無痛食物」飲食法,除了懂得選擇對的食物,學會避開錯的食物同樣重要。有些食物會不知不覺間在體內燃點火頭,令發炎反應加劇,抵銷我們為紓緩痛症所作的努力。以下這5大類飲食地雷,就是我們需要特別留意的對象。

1. 精製澱粉與高糖食物(白麵包、蛋糕、含糖飲品)

精製澱粉與高糖食物,是加劇身體慢性發炎的頭號元兇。當我們進食白飯、白麵包、蛋糕或飲用含糖飲品後,這些食物會迅速在體內分解成葡萄糖,引致血糖水平急速飆升。為了應對突如其來的高血糖,身體會釋放大量胰島素,這種劇烈的血糖波動會直接刺激身體產生更多促進發炎的細胞因子(cytokines),令潛藏的痛症問題惡化。

2. 油炸食品與加工速食

油炸食品與加工速食絕對是「超級致炎食物」。一方面,食物在經歷高溫油炸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名為「糖化終產物」(AGEs)的有害物質,這種物質會觸發體內的氧化壓力及發炎反應。另一方面,這類食品通常使用Omega-6脂肪酸含量極高的大豆油、粟米油等劣質食油。當身體攝取過多Omega-6而缺乏Omega-3時,就會失衡並傾向發炎狀態,直接加劇痛楚。

3. 紅肉與加工肉品(香腸、煙肉、火腿)

紅肉(如豬、牛、羊肉)及加工肉品(如香腸、煙肉、火腿)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研究指出,過量攝取飽和脂肪會刺激脂肪組織,觸發體內潛在的發炎路徑。這些發炎訊號會遍佈全身,不但會加劇現有的痛症,更會阻礙身體的自我修復進程,令痛症改善變得困難重重。

4. 反式脂肪(人造牛油、酥皮糕點)

如果有一種脂肪必須從無痛餐單中徹底剔除,那一定是反式脂肪。這種經人工氫化處理的脂肪,身體難以正常代謝。它不但會增加體內「壞膽固醇」(LDL),更會降低「好膽固醇」(HDL),嚴重損害心血管健康。更重要的是,反式脂肪已被證實會引發強烈的全身性發炎反應,對痛症患者而言無疑是火上加油,因此在酥皮糕點、餅乾、人造牛油等食物中都要小心提防。

5. 酒精飲品

酒精會從多方面干擾身體的自我修復機制。它會加重肝臟的解毒負擔,影響身體正常的抗炎功能,同時亦會破壞腸道黏膜的健康,引致更多發炎物質進入血液循環。酒精更會直接觸發身體的發炎反應,令我們所有為了止痛而作出的飲食努力付諸流水,是改善慢性疼痛路上的一大阻礙。

抗發炎飲食實踐指南:您的7日「無痛餐單」及購物清單

了解理論之後,最重要的是將知識付諸實行。為了讓您更輕鬆地踏出第一步,我們為您準備了一份為期一週的「無痛餐單」範本,還有清晰的週末購物清單。您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和習慣微調,但核心是掌握選擇抗發炎食物的原則,讓身體逐步邁向無痛狀態。

一週「無痛食物」三餐配搭示範

這份餐單的設計重點,是讓您在日常三餐中輕鬆攝取足夠的「無痛食物」,同時避開致炎元兇。您會發現,抗發炎飲食並非單調乏味,而是充滿色彩和營養的美味配搭。

星期一至三餐單(早餐:燕麥配藍莓核桃;午餐:烤三文魚配藜麥沙律;晚餐:薑黃雞胸肉配糙米飯及西蘭花)

  • 早餐: 一碗暖暖的燕麥片,不僅提供穩定能量,而且是優質的全穀物。加上富含花青素的藍莓和提供Omega-3的核桃,為您的大腦和身體注入抗炎動力。
  • 午餐: 烤三文魚是Omega-3的最佳來源之一。配搭高纖維的藜麥,還有加入了橄欖油、檸檬汁和各色彩椒的沙律,是一頓清爽又營養均衡的午餐。
  • 晚餐: 用薑黃和黑胡椒醃製過的雞胸肉,不單美味,而且能發揮薑黃素的強大抗炎功效。配上糙米飯和灼西蘭花,確保攝取足夠的纖維和維他命。

星期四至日餐單(提供更多元化的抗發炎飲食配搭,如豆類菜式)

  • 星期四:
  • 早餐:無糖希臘乳酪配奇亞籽及雜莓。
  • 午餐:鷹嘴豆蔬菜湯,配一片全麥麵包。
  • 晚餐:香草烤雞腿,配烤甜薯及羽衣甘藍沙律。
  • 星期五:
  • 早餐:菠菜蘑菇炒蛋,配牛油果。
  • 午餐:剩餘的香草烤雞腿和甜薯。
  • 晚餐:蒜香蝦仁炒蘆筍,配藜麥飯。
  • 星期六:
  • 早餐:全麥多士配牛油果及水煮蛋。
  • 午餐:扁豆咖喱配糙米飯。
  • 晚餐:烤鯖魚配檸檬及大量烤雜菜(例如甜椒、翠玉瓜、洋蔥)。
  • 星期日:
  • 早餐:莓果奇亞籽布甸(預先一晚準備)。
  • 午餐:剩餘的烤鯖魚和雜菜。
  • 晚餐:豆腐雜菌煲,加入多種菇類和蔬菜。

您的週末採購攻略:一次過買齊一週「無痛食物」

利用週末時間,預先採購好一週所需食材,是成功實踐抗炎飲食的關鍵。這份清單能幫助您在超市中目標清晰,避免購入不必要的加工食品。

蔬果區清單:專注多色及高抗氧化物種類

  • 綠葉蔬菜: 菠菜、羽衣甘藍、西蘭花、蘆筍。
  • 彩虹蔬菜: 各色甜椒、甜薯、紅蘿蔔、洋蔥、蘑菇。
  • 水果: 藍莓、士多啤梨等雜莓(可選急凍)、檸檬、牛油果。

優質蛋白質區清單:三文魚、雞蛋、豆腐、鷹嘴豆

  • 魚類: 三文魚、鯖魚柳(新鮮或急凍均可)。
  • 家禽海鮮: 雞胸肉、雞腿、蝦仁。
  • 植物蛋白與蛋類: 新鮮雞蛋、板豆腐、鷹嘴豆(罐頭或乾豆)、扁豆。

穀物與健康油脂區清單:藜麥、糙米、橄欖油、原味堅果

  • 全穀物: 燕麥片、藜麥、糙米、全麥麵包。
  • 健康油脂: 冷壓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
  • 堅果與種子: 原味核桃、杏仁、奇亞籽。

關於「無痛食物」與「抗發炎飲食」的常見問題 (FAQ)

大家在了解如何透過選擇無痛食物來對抗身體發炎後,心中總會浮現一些實踐上的疑問。這裡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希望可以為你提供更清晰的方向。

Q1: 開始無痛飲食後,慢性疼痛多久才能改善?

這個問題沒有單一答案,因為每個人的體質和發炎狀況都不同。抗發炎飲食並非像止痛藥一樣能即時見效,它是從根本上調整體質,需要時間和耐性。

一般來說,持之以恆地實踐,部分人可能在數星期內感受到初步變化,例如精神狀態改善或晨僵情況減輕。若要達到顯著的痛症紓緩效果,通常需要至少三至六個月。這段時間讓身體有足夠機會清除積累的致炎物質,並利用攝取到的優質營養進行修復。關鍵在於堅持,將它視為一種長期的生活方式,而非短期的治療方案。

Q2: 素食者如何有效實踐抗發炎的「無痛飲食」?

素食與抗發炎飲食的理念其實相當契合,因為許多強效的無痛食物,例如蔬菜、水果、豆類和堅果,本來就是植物性的。素食者實踐時,只需在某些營養素上多加留意。

最主要的挑戰是Omega-3脂肪酸的攝取,因為其最高效的來源是深海魚。素食者可以從核桃、亞麻籽、奇亞籽中獲取植物性的Omega-3 (ALA),身體會將其轉化為所需的EPA和DHA。不過,這個轉化效率因人而異,所以直接從藻油(Algae Oil)補充品中攝取EPA和DHA,會是一個更穩定和高效的選擇。同時,確保攝取足夠的植物性蛋白質,如豆腐、鷹嘴豆和扁豆,它們同樣是抗炎飲食的重要基石。

Q3: 外食時如何選擇無痛食物,避開致炎陷阱?

都市人生活忙碌,外食在所難免,但只要懂得選擇,一樣可以食得健康。

首先,選擇餐廳類型是第一步。日式料理店(可選刺身、烤魚)、提供沙律或自選配料飯盒的輕食店,通常有較多健康的選擇。其次,在點餐時要仔細研究餐單,盡量選擇以蒸、烤、焗或快炒方式烹調的菜式,避免油炸和紅燒。你也可以主動向店家提出要求,例如醬汁分開上、白飯轉糙米飯或多菜,大部分餐廳都會樂意配合。最後,要警惕隱形的致炎元兇,例如濃湯、白汁、加工沙律醬及含糖飲品,它們通常含有大量精製糖分、壞油脂和添加劑。

Q4: 長期執行此食療,是否需要額外補充品(如魚油)?

理想情況下,我們應該盡量從均衡和多樣化的原型食物中獲取所有營養。一個規劃得宜的抗發炎飲食,本身就能提供身體所需的大部分維他命、礦物質和抗氧化物。

不過,某些補充品確實可以作為強化輔助。魚油就是一個好例子,它能提供高濃度的Omega-3 (EPA和DHA),對於不常吃或不喜歡吃深海魚的人來說,是確保抗炎效果的有效途徑。另外,維他命D也與人體免疫及發炎反應有關,很多人,特別是長時間在室內工作的人,都可能攝取不足。在考慮任何補充品之前,最好先諮詢醫生或註冊營養師的專業意見,評估個人需要,這樣才能確保安全和有效。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