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餐食譜點整好?營養師教你3大原則,附22款增肌減脂、家庭、懶人營養餐單,一篇學識!
提起營養餐,腦海中是否只浮現乏味的白烚雞胸與淡寡的沙律菜?其實,健康飲食與美食從不對立。想親手炮製美味又符合營養目標的餐單,告別單調的減肥飯盒?本文將由專業營養師為你拆解3大營養餐設計原則,從精選蛋白質、認識優質碳水,到善用天然香料,教你避開致肥陷阱。更為你精心準備22款涵蓋增肌減脂、家庭友善、素食、懶人備餐,甚至嬰幼兒需要的營養餐食譜及詳細購物清單。無論你是健身達人、繁忙上班族,還是新手媽媽,本文都能助你一篇學識,輕鬆掌握營養餐的精髓。
告別乏味白烚餐:掌握3大原則,設計你的美味營養師餐單
要設計一份有效的營養餐食譜,絕不代表要與美食絕緣。很多人一聽到營養餐,腦中就浮現淡而無味的白烚雞胸與西蘭花,這種想法其實是一個誤區。只要掌握以下三大核心原則,你也可以輕鬆設計出既美味又能達到健康目標的個人化營養師餐單,從此告別乏味的飲食模式。
原則一:精明選擇蛋白質來源
選擇蛋白質是設計營養餐的第一步。蛋白質提供飽足感,也是增肌減脂的關鍵。
實例剖析:為何去皮雞髀肉或西冷牛扒,比雞胸肉或肉眼扒更適合納入你的營養餐單?
雞胸肉無疑是低脂高蛋白的代表,但其肉質容易乾柴,讓不少人卻步。其實,去皮雞髀肉是一個非常好的替代品。在去除雞皮後,它的脂肪含量與雞胸肉相差無幾,但肉質卻嫩滑得多,大大提升了用餐的滿足感。同樣的道理亦適用於牛肉。許多人喜愛肉眼扒的油香,但在營養師餐單中,油份較少、脂肪分佈更均勻的西冷牛扒會是更理想的選擇。它能在提供相近蛋白質與鐵質的同時,有效控制脂肪攝取量。
烹調秘訣:營養師推薦的鹽水漬法(Brining),讓雞胸肉保持鮮嫩多汁。
如果你依然鍾情於雞胸肉,可以試試鹽水漬法(Brining)這個烹調秘訣。只需將雞胸肉浸泡在濃度約3-5%的鹽水中數小時,鹽分便會分解肉類的蛋白質結構,讓肉質在烹煮後依然能鎖住水份,保持鮮嫩多汁,徹底告別乾柴的口感。
原則二:擁抱優質複合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在營養餐中完全戒掉並非明智之舉。關鍵在於選擇「好」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複合碳水化合物。
藜麥、糙米、蕃薯大比拼:分析膳食纖維與飽足感,助你做出最佳選擇。
藜麥、糙米和蕃薯都是營養餐單中的常客,它們富含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足感,穩定血糖。藜麥的蛋白質與纖維含量在三者中最高;糙米保留了米糠的營養,纖維量亦比白米優勝;而蕃薯則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與鉀質。你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與餐點搭配,交替選用。
份量控制:即使是健康澱粉,在營養師餐單中亦需精準計算。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這些優質澱粉,它們的熱量也不容忽視。在規劃營養餐時,必須根據個人的熱量需求精準計算份量,才能有效達到體重管理的目標。
原則三:善用天然香料與低脂醬汁
很多人覺得營養餐味道單調,往往是因為忽略了調味的重要性。美味的關鍵並非高油高鹽,而是善用天然食材創造層次感。
辨認致肥陷阱:避開辣椒油、沙茶醬等高脂醬料。
要讓營養餐保持低脂,首先要學會辨認醬料中的致肥陷阱。市面上許多現成醬料,例如辣椒油、沙茶醬、麻油、蛋黃醬(沙律醬)等,其成份幾乎都是油脂,是熱量的主要來源,應盡量避免。
風味替代方案:活用蒜、薑、蔥、香草及咖喱粉,創造惹味不致肥的營養餐。
其實,我們可以轉用各種天然香料來為食物增添風味。新鮮的蒜蓉、薑片、蔥段,以及乾的香草如迷迭香、牛至,甚至是無添加糖的咖喱粉、孜然粉、紅椒粉等,都是零脂肪或極低脂肪的調味好幫手。它們能為你的營養餐帶來千變萬化的惹味組合,讓健康飲食變得充滿樂趣。
上班族福音:5日快速備餐營養餐單及整合式購物清單
對於每日營營役役的上班族來說,午餐想吃得健康又不想花費太多時間,確實是一項挑戰。這份專為你設計的5日快速備餐營養餐食譜,正是你的理想方案。只要利用週末的零碎時間稍作準備,平日就能輕鬆享用美味又有營養的午餐,讓你精神飽滿地應對工作。
一週備餐攻略:一次採買,零浪費,輕鬆執行營養餐單
「備餐」(Meal Prep)的核心概念,就是「一次準備,分日享用」。你只需要在週末進行一次集中採購和預先處理食材,就能輕鬆應付未來一星期的午餐。這個方法不但能為你省下每日思考午餐內容和烹調的時間,更能有效控制預算,避免因衝動購買而造成食材浪費,讓執行營養餐單變得前所未有地簡單。
週日備料流程:從食材清洗、分切到醃製的詳細步驟,節省週間烹調時間
一個順暢的備料流程,是成功備餐的關鍵。建議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 清洗與處理蔬菜: 將一週所需蔬菜(如西蘭花、彩椒、洋蔥)全部清洗乾淨,瀝乾水份。
- 分切與收納: 根據每日餐單的需求,將蔬菜切成絲、丁或塊狀,然後放入獨立的保鮮盒中冷藏。根莖類如甘筍、薯仔也可預先削皮切好,浸在水中防止氧化。
- 醃製蛋白質: 將雞肉、豬肉等分切成合適大小,並為週一、週二的餐點預先醃製,這樣烹調時便能更入味。
- 烹煮主食: 預先煮好2至3天份量的複合碳水化合物,例如糙米、藜麥或雜穀飯,待完全冷卻後分裝冷藏。
[可下載] 整合式購物清單:清晰列明5天營養餐單所需食材,避免浪費
為了讓你更方便地執行,我們已整理好一份完整的整合式購物清單。清單清晰列出了這5天營養餐單所需的所有食材和份量,讓你到超級市場採購時一目了然,避免買多或買漏,真正做到精明消費,向食物浪費說不。
週一至週五營養餐實例示範
週一:墨西哥風味雞肉碗 (Burrito Bowl)
以預先醃製好的雞肉塊快炒,配上煮好的藜麥飯、黑豆、粟米粒、牛油果和新鮮番茄莎莎醬。這款營養餐色彩繽紛,集合了優質蛋白質、纖維和健康脂肪,為一週的工作揭開充滿活力的序幕。
週二:日式薑燒豬肉便當(附註:薑醇加熱後對身體的益處)
將預先醃好的豬肉片與洋蔥絲一同炒香,淋上日式醬油和薑蓉調成的醬汁,配搭糙米飯和灼燙好的西蘭花。薑在加熱後會釋放更多的薑醇(Gingerol),這種活性成分有助促進血液循環,為身體帶來溫暖感,特別適合長時間待在冷氣辦公室的你。
H44: 週三:香蒜煙三文魚意粉(附註:Omega-3對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
煙三文魚是繁忙都市人的便利之選。只需將意粉煮熟,然後拌入蒜片、橄欖油、少量香草和即食的煙三文魚即可。三文魚是Omega-3脂肪酸的極佳來源,醫學研究已證實它對維持心血管健康、降低壞膽固醇有顯著幫助,是構建營養師餐單時經常推薦的食材。
週四:韓式泡菜新豬肉飯捲(附註:植物肉的低飽和脂肪優點)
想嘗試一些新口味,可以選擇這款韓式飯捲。將植物新豬肉與韓式泡菜一同炒香,再用紫菜包裹雜穀飯和炒好的餡料即可。這款營養餐選用植物豬肉,其飽和脂肪含量遠較傳統豬肉低,不含膽固醇,對於關注心血管健康和體重管理的人士而言,是一個非常理想的蛋白質選擇。
週五:「清冰箱」日式大阪燒健康餐
來到星期五,最適合來一頓輕鬆又有創意的「清冰箱」料理。將本週剩餘的零碎蔬菜,例如高麗菜絲、甘筍絲、蔥花等,混合雞蛋和少量麵粉,製成一個低澱粉、高纖維的健康版大阪燒。這不僅能將食材物盡其用,更能讓你享受烹飪的樂趣,為一週的工作劃上完美句號。
健身增肌減脂:高蛋白營養餐食譜精選
談到健身,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營養餐食譜,可能就是淡然無味的雞胸肉和西蘭花。其實,一份設計得宜的營養餐單,絕對可以美味和功能兼備。無論你的目標是增肌還是減脂,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都是成功的第一步。這裡為你精選了幾款高蛋白營養餐,涵蓋雞、牛、海鮮和植物蛋白,讓你輕鬆煮出既能滿足味蕾,又能支持你健身目標的菜式。
雞肉類營養餐:增肌減脂的黃金標準
雞肉,特別是雞胸肉,一直被視為健身界的標準食材。它的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而且用途廣泛,是構建肌肉和修復身體組織的理想選擇。一份優質的雞肉營養餐,能為你的身體提供必需的氨基酸。
食譜:橄欖油悶煎香草雞胸配烤時蔬
材料:
* 雞胸肉 1塊 (約150克)
* 橄欖油 1茶匙
* 混合香草 (迷迭香、百里香) 適量
* 蒜鹽、黑胡椒 適量
* 時令蔬菜 (例如翠玉瓜、甘筍、甜椒) 切塊
做法:
1. 雞胸肉用廚房紙巾吸乾水份,兩面均勻撒上蒜鹽、黑胡椒和混合香草,稍微按摩醃製15分鐘。
2. 焗爐預熱至攝氏200度。時蔬塊與少許橄欖油、鹽和胡椒拌勻,放入焗盤烤約15-20分鐘,直至蔬菜邊緣呈金黃色。
3. 平底鑊用中火加熱,加入橄欖油,放入雞胸肉,每面煎約1-2分鐘至金黃色。
4. 轉至小火,蓋上鍋蓋,利用餘溫和蒸氣悶煎約6-8分鐘,直至雞胸肉全熟。
5. 取出雞胸肉靜置5分鐘後切片,配上烤好的時蔬即可享用。
技巧:如何利用低溫悶煎鎖住肉汁,避免肉質乾柴。
很多人煎雞胸肉時,都會遇到肉質變乾的問題。關鍵在於火候控制。先用中火快速將雞胸肉兩面煎封,目的是鎖住表面肉汁。然後,立即轉為小火並蓋上鍋蓋,這個「悶煎」的過程利用鑊內的蒸氣將雞肉慢慢煮熟。這樣可以避免高溫令蛋白質過度收縮,從而保持肉質鮮嫩多汁。
牛肉類營養餐:補充鐵質與鋅質
牛肉不僅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它更富含鐵質和鋅質。鐵質有助於血液製造和氧氣運輸,提升運動表現。鋅質則對維持免疫系統功能和促進肌肉修復十分重要。將牛肉納入你的營養師餐單,可以更全面地支持身體所需。
食譜:燒西冷牛扒配藜麥沙律
材料:
* 西冷牛扒 1塊 (約150克)
* 藜麥 50克 (生)
* 混合沙律菜 1碗
* 車厘茄 數顆,對切
* 青瓜粒 適量
* 醬汁:檸檬汁、橄欖油、鹽、黑胡椒
做法:
1. 藜麥用清水洗淨,加入100毫升水煮滾,然後轉小火煮15分鐘至水份被完全吸收,熄火後蓋上蓋燜5分鐘,再用叉子撥鬆放涼。
2. 牛扒在室溫回溫15分鐘,用廚房紙巾吸乾表面水份,兩面撒上鹽和黑胡椒。
3. 燒熱平底鑊,下少許油,放入牛扒,以大火每面煎約2-3分鐘(視乎厚度和生熟喜好)。
4. 牛扒取出後靜置5-8分鐘再切條。
5. 將放涼的藜麥、沙律菜、車厘茄和青瓜粒混合,淋上醬汁,最後鋪上牛扒條即可。
貼士:為何西冷牛扒是比肉眼扒更佳的減脂選擇。
在選擇牛扒部位時,西冷(Sirloin)通常比肉眼(Ribeye)更適合減脂期的營養餐。主要原因是脂肪含量。肉眼扒的油花分佈豐富,口感油潤,但脂肪含量也相對高。西冷牛扒則屬於後腰脊肉,脂肪含量較低,肉質同樣結實有肉味。選擇西冷,你可以在攝取同等份量蛋白質的同時,減少不必要的脂肪攝入。
海鮮及魚類營養餐:優質脂肪酸來源
海鮮和魚類提供了另一種極佳的蛋白質選擇,它們的獨特之處在於富含Omega-3等優質脂肪酸。這種脂肪酸對心血管健康有益,並且具有抗炎作用,有助於運動後的身體恢復。
食譜:低脂鯛魚片蔬菜便當
材料:
* 鯛魚片 1塊
* 西蘭花 數小朵
* 粟米筍 數條
* 紅蘿蔔片 適量
* 調味:米酒、鹽、白胡椒粉、薑絲
做法:
1. 鯛魚片用米酒、鹽和白胡椒粉稍微醃製。
2. 將西蘭花、粟米筍和紅蘿蔔片放入滾水中燙熟,撈起瀝乾。
3. 在碟上鋪上薑絲,放上鯛魚片,用中大火蒸約8-10分鐘至熟透。
4. 將蒸好的魚和燙熟的蔬菜一同放入便當盒中,便完成一份清爽的營養餐。
食譜:雞胸肉蝦仁電飯煲餐(一鍋到底便利方案)
材料:
* 米 1杯
* 雞胸肉 切丁
* 急凍蝦仁 數隻
* 急凍雜菜粒 (粟米、青豆、甘筍) 半杯
* 調味:低鈉豉油、麻油、蒜蓉
做法:
1. 米洗淨後放入電飯煲內鍋,加入正常煮飯的水量。
2. 雞胸肉丁用少許豉油和蒜蓉醃製。
3. 將醃好的雞胸肉丁、蝦仁和雜菜粒平鋪在米上。
4. 蓋上蓋,按下煮飯模式。
5. 飯煮好後,淋上少許麻油,將所有材料拌勻即可。
植物蛋白營養餐:素食者的增肌選擇
對於素食健身者來說,從植物中獲取足夠的蛋白質同樣重要。豆類,例如鷹嘴豆、扁豆,以及豆製品都是極佳的植物蛋白來源,能有效支持肌肉生長。
食譜:鷹嘴豆菠菜咖喱配十穀飯
材料:
* 罐頭鷹嘴豆 1罐,瀝乾水份
* 新鮮菠菜 2碗
* 洋蔥 半個,切碎
* 蒜蓉 1瓣
* 咖喱粉 1湯匙
* 低脂椰奶 200毫升
* 十穀飯 1碗
做法:
1. 在鍋中用少許油炒香洋蔥碎和蒜蓉。
2. 加入咖喱粉,炒出香味。
3. 倒入鷹嘴豆和低脂椰奶,煮滾後轉小火煮5分鐘。
4. 加入菠菜,煮至軟身,用鹽調味。
5. 將煮好的咖喱淋在十穀飯上即可。
貼士:如何在素食餐中加入營養酵母,補充維他命B群。
營養酵母(Nutritional Yeast)是素食者的好朋友。它是一種不活躍的酵母,帶有天然的芝士和堅果風味。最重要的是,它富含維他命B群,特別是素食者較難攝取到的維他命B12。你可以在鷹嘴豆咖喱煮好後,撒上一湯匙營養酵母,不但能增加菜式的鹹香風味,還能輕鬆補充營養。
家庭友善營養餐:滿足全家大小的健康煮意
為家人準備營養豐富的餐點,總是一份幸福的挑戰。要設計一份全家大小都喜歡的營養餐食譜,關鍵在於兼顧不同成員的口味與健康需求。從大人追求的惹味可口,到小朋友需要的趣味吸引,再到嬰幼兒的細軟易食,其實透過一些烹飪巧思,就能輕鬆滿足。
週末家庭餐巧思:一鍋兩味,滿足大人與小孩
週末是家庭共享天倫的最好時光,準備一頓飯,不必分成幾鍋來煮。只要掌握「一鍋兩食」的秘訣,就能用同樣的基底,變化出大人與小孩都滿意的營養餐。
「一鍋兩食」技巧:先為孩子盛出清淡原味,再為大人加入惹味調料。
這個技巧非常簡單。在烹調接近完成、調味之前,先為孩子或口味較清淡的家人盛起一部分。然後,在鍋中餘下的部分加入辣椒、黑胡椒、或是風味較濃郁的醬汁,稍作拌炒,就成了大人版本。這樣既能確保孩子攝取到食物的原味營養,大人也能享受到豐富的口感層次。
案例:健康版「乾炒牛河」如何滿足減脂的媽媽和愛濃味的爸爸。
乾炒牛河常被視為致肥陷阱,但在家製作則另當別論。首先,選用乾河粉代替食肆常用的油潤濕河粉。烹煮時,先用少量油將牛肉及配料炒香,加入浸軟的河粉快速兜炒。此時,可先為正在減脂的媽媽盛出一碟,只用少量豉油及蔥段調味。然後,在鍋中加入爸爸喜愛的濃口豉油、是拉差辣椒醬等,再快炒幾下,一份惹味十足的版本便完成了。
專為偏食兒童設計的「隱藏蔬菜」營養餐
面對不愛吃蔬菜的孩子,將蔬菜「隱藏」起來,是不少家長和營養師推薦的方法。把蔬菜切碎,混入孩子喜歡的食物形態中,讓他們在不知不覺間吸收均衡營養。
食譜:雞肉蔬菜漢堡扒 (混入花椰菜、粟米)
將雞胸肉攪成肉泥,然後混入切得極碎的花椰菜、粟米粒和少量洋蔥。加入少許鹽和胡椒調味,搓成漢堡扒狀,煎或焗熟即可。花椰菜和粟米的甜味能自然地融入肉扒中,孩子通常很難察覺,而且會因為是漢堡扒的形狀而樂意嘗試。
食譜:藜麥三文魚微笑餐 (利用擺盤吸引兒童)
有時候,食物的外觀是吸引孩子進食的關鍵。將煮熟的三文魚肉拆成小塊,與煮好的三色藜麥飯拌勻。然後,利用青瓜片、車厘茄和紫菜,在飯面上排出一個可愛的笑臉圖案。繽紛的色彩和有趣的造型,能大大提升孩子對這份營養餐的好感度。
1歲以上嬰幼兒入門營養餐
為嬰幼兒準備營養餐,首要考慮的是安全與易於消化。食材必須處理得夠細、夠軟,而且調味要極度清淡,以保護他們幼嫩的消化系統和味覺發展。
食譜:南瓜銀魚仔肉鬆燴飯
將南瓜蒸熟後壓成泥,備用。白飯加入較多的水,煮成軟爛的燴飯底。然後,加入南瓜泥、已浸軟並切碎的低鈉銀魚仔,以及嬰兒專用肉鬆,一同拌勻煮滾。南瓜的天然甜味非常受寶寶歡迎,銀魚仔則能補充鈣質。
準備要點:低鈉、細軟、易於吞嚥的食材處理技巧。
為嬰幼兒準備食物時,有幾點需要謹記。第一,盡量選擇天然食材,避免使用鹽、糖等額外調味。第二,所有食材都要煮至非常軟爛,例如蔬菜要切碎再煮腍,肉類則可選擇絞肉或魚肉。第三,確保食物的大小和質地適合寶寶的吞嚥能力,避免造成哽噎風險。
素食及彈性素食者:植物性營養餐單設計
近年愈來愈多人開始嘗試素食或彈性素食,無論是出於健康、環保還是個人理念,設計一份美味又均衡的植物性營養餐食譜都是一個有趣的挑戰。其實,只要掌握一些小技巧,素食營養餐單一樣可以變化多端,完全告別單調乏味的印象。
快速簡便的素食營養餐
對於生活忙碌的朋友來說,花巧的素菜可能有點遙不可及。其實,準備一份快捷又營養的素食餐點,比想像中更容易。關鍵在於善用焗爐和一些高營養密度的食材,就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一道令人滿足的營養餐。
食譜:懶人焗烤彩虹時蔬盤佐亞麻籽
這道菜式幾乎不需要任何廚藝技巧,只需要將食材切好放入焗爐。它不僅色彩鮮豔,更能一次過攝取多種蔬菜的營養。
- 食材: 西蘭花、甘筍、三色椒、小番茄、鷹嘴豆(罐頭或預先煮熟)、橄欖油、鹽、黑胡椒、亞麻籽粉。
- 做法:
- 預熱焗爐至攝氏200度。
- 將所有蔬菜洗淨切塊,與鷹嘴豆一同放入焗盤。
- 淋上適量橄欖油,撒上鹽和黑胡椒,用手或夾子拌勻。
- 放入焗爐焗約15-20分鐘,或直至蔬菜邊緣呈金黃微焦。
- 取出後撒上一湯匙亞麻籽粉即可享用。
知識點:亞麻籽如何為素食者補充Omega-3
Omega-3脂肪酸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對心血管和腦部健康非常重要。很多人以為它主要來自深海魚,但素食者可以從亞麻籽、奇亞籽和合桃中攝取植物性的Omega-3,稱為α-亞麻酸(ALA)。身體會將部分ALA轉化為EPA和DHA(魚油中的主要成份)。在日常的素食營養餐單中加入一至兩湯匙的亞麻籽粉,是補充這種優質脂肪的聰明方法。
植物肉的創意應用
植物肉的出現,為素食料理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它們模仿傳統肉類的口感和風味,讓素食者或彈性素食者可以輕鬆地重現許多經典菜式,讓營養師餐單的設計更添趣味。
食譜:全素日式咖喱可樂餅 (使用植物新餐肉)
這是一款外脆內軟的家常美食,將植物新餐肉切丁混入薯蓉中,帶來豐富的口感和鹹香風味,讓傳統的可樂餅變得更有層次。
- 食材: 馬鈴薯、植物新餐肉、洋蔥、急凍粟米粒、日式素食咖喱塊、麵粉、無糖豆漿、麵包糠。
- 做法:
- 馬鈴薯去皮蒸熟,壓成蓉。洋蔥和植物新餐肉切丁。
- 用少許油炒香洋蔥丁和新餐肉丁,加入粟米粒和溶化的咖喱塊拌勻,製成餡料。
- 將餡料與薯蓉混合,捏成橢圓餅狀。
- 將薯餅依次序沾上麵粉、無糖豆漿,最後均勻裹上一層麵包糠。
- 放入氣炸鍋以攝氏180度炸約15分鐘,或用半煎炸方式煎至金黃酥脆。
食譜:環保新餐肉芝士三文治
這是最經典的快餐組合之一,使用植物新餐肉代替傳統午餐肉,脂肪含量較低,亦不含膽固醇,是一個更輕盈的早餐或午餐選擇。
- 食材: 全麥方包、植物新餐肉、低脂芝士片、雞蛋(彈性素食者適用)或純素蛋漿、番茄片、生菜。
- 做法:
- 將植物新餐肉切片,用平底鍋兩面煎香。
- 同時可煎蛋或炒熟純素蛋漿。
- 在方包上依次鋪上生菜、番茄片、煎好的新餐肉、芝士片和蛋。
- 蓋上另一片方包,輕輕壓實即可。
自製高纖飽腹感飲品
有時候,一杯方便又有營養的飲品,足以成為一頓輕便的早餐或下午茶點。利用奇亞籽和燕麥等高纖維食材,可以輕鬆調製出飽腹感強、有助腸道健康的飲品。
食譜:低卡營養早餐飲品 (奇亞籽、燕麥、穀物粉)
這杯飲品集合了膳食纖維、植物蛋白和多種微量營養素,製作過程不超過五分鐘,非常適合生活節奏快的都市人。
- 食材: 奇亞籽1湯匙、即食燕麥片3湯匙、無糖五穀粉或黑豆粉2湯匙、無糖豆漿或杏仁奶250毫升、少量楓糖漿或天然甜味劑(可選)。
- 做法:
- 將奇亞籽、燕麥片和穀物粉放入杯中。
- 倒入豆漿或杏仁奶,攪拌均勻。
- 靜置至少10分鐘,讓奇亞籽和燕麥片充分吸收水份而膨脹。
- 飲用前再次攪拌,可按喜好加入少量甜味劑調味。
懶人及外食族必備:5分鐘免開火營養餐
想找方便快捷的營養餐食譜,但又不想開火煮食?對於經常外食或自認是「懶人」的朋友來說,要準備一份營養均衡的營養餐,似乎是個大挑戰。其實只要懂得善用身邊的資源,例如便利店和超級市場的現成食材,5分鐘內就能輕鬆組合出美味又健康的免開火營養餐單。
便利店食材大變身
不少人覺得便利店的食物選擇不多,而且不夠健康。但只要花點心思,就能將幾款簡單的食材,搖身一變成為一份令人滿意的營養午餐。
食譜:水浸吞拿魚罐頭拌薯仔沙律
最簡單的組合,就是將一罐水浸吞拿魚,拌入便利店現成的薯仔沙律。做法很簡單,首先將吞拿魚罐頭瀝乾水份,然後直接加入薯仔沙律中拌勻。這樣一個小步驟,就能大大提升整份沙律的蛋白質含量,增加飽足感,而且味道層次也更豐富。
技巧:如何選擇低卡路里的和風醬汁
選擇醬汁是控制熱量的關鍵。不少沙律醬,特別是焙煎芝麻醬或千島醬,脂肪含量都偏高。建議選擇以醋和醬油為基底的和風醬汁,或者清爽的柚子醋。它們的卡路里較低,而且能為沙律增添風味,又不會造成額外負擔。
辦公室簡易營養餐組合
在辦公室準備午餐,講求的就是方便快捷。以下兩個組合完全無需烹調或複雜的準備,只需要將食材組合起來,就能享用一頓快捷的營養餐。
組合一:煙三文魚配全麥餅及即食沙律菜
組合很簡單,就是幾片煙三文魚、一小包全麥餅乾,再加一盒即食沙律菜。煙三文魚提供優質的蛋白質與Omega-3脂肪酸,全麥餅乾是良好的複合碳水化合物來源,而沙律菜則補充了膳食纖維和維他命。三者結合,就是一份營養全面的輕食餐。
組合二:希臘乳酪配無調味堅果及新鮮莓果
另一個好選擇是希臘乳酪。準備一小盒原味希臘乳酪,然後加入一小把無調味的堅果(例如杏仁或核桃)與一些新鮮莓果(例如藍莓或士多啤梨)。希臘乳酪的蛋白質含量比一般乳酪高,能提供持久的飽足感,堅果提供健康脂肪,而莓果則富含抗氧化物。這個組合既可當作輕便午餐,也能作為下午茶點。
關於營養餐單的常見問題 (FAQ)
Q1: 準備營養餐單是否必須戒除所有澱粉?
準備營養餐單,不代表要向所有澱粉說不。碳水化合物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完全戒除會影響日常精神。重點是選擇「好」的澱粉,和控制好食用份量。例如糙米、藜麥、番薯等複合碳水化合物就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它們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提供更持久的飽足感,還有助於穩定血糖。在設計你的營養餐時,可以逐步用這些優質澱粉,取代白飯和白麵包等精製澱粉。不過,即使是健康澱粉,它本身也有熱量,所以份量控制依然十分重要。
Q2: 為了減肥,我的營養餐味道是否必須非常清淡?
很多人以為減肥的營養餐就必定是白烚雞胸肉那樣淡而無味,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一份美味的營養餐才能讓你更有動力堅持下去。問題的根源往往不在於味道,而是在於調味料的選擇。許多市售醬料,例如辣椒油、沙茶醬或沙律醬,都含有大量脂肪和鈉質,這才是致肥的陷阱。其實,你可以運用各種天然香料來為食物增添風味。像是蒜、薑、蔥、香草,還有咖喱粉和胡椒粉等,它們既能創造出惹味多變的菜式,又不會為你的營養餐增添多餘的脂肪和熱量。
Q3: 藜麥真的有神奇減肥功效嗎?應如何納入營養師餐單?
近年藜麥被譽為「超級食物」,但它並非具有神奇減肥功效的靈丹妙藥。減重成效始終取決於整體的熱量平衡。藜麥之所以在營養師餐單中備受推薦,是因為它優秀的營養價值。它不僅提供比白米更高的膳食纖維,還含有完整的植物性蛋白質,這兩者結合起來能帶來非常顯著的飽足感,幫助你減少餐與餐之間想吃零食的念頭。你可以將藜麥混合白米或糙米一同烹煮,或者將它作為沙律的基礎,增加口感和營養。不過要記得,藜麥的卡路里和一般米飯相差不大,所以想達到減重目標,份量管理依然是關鍵。
Q4: 如果完全沒時間自煮,有何外食建議可遵循營養師餐單原則?
即使是外食族,只要懂得選擇,一樣可以貼近營養師餐單的原則。首先,選擇餐廳類型是第一步。例如提供健康便當、沙律、或是日式燒魚定食的店家,通常會是較好的選擇。點餐時,有幾個實用的技巧可以遵循。你可以主動要求「醬汁另上」,這樣就能自己控制用量。在烹調方法上,盡量選擇蒸、烤、灼或涼拌的菜式,而且避開油炸、糖醋或多茨汁的選項。一餐之中,要確保有足夠的蔬菜份量和一份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例如魚肉、雞胸肉、豆腐或海鮮。最後一個簡單的改變,就是將套餐的汽水或甜味飲品,換成清水、無糖的茶或黑咖啡,這樣就能輕鬆避開不必要的糖份攝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