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飲食的壞處有哪些?專家詳解9大潛在危害與副作用(附應對策略)
生酮飲食(Keto Diet)憑藉其快速減重的效果,近年風靡全球,成為不少人追捧的瘦身方案。然而,在這套嚴格的極端低碳高脂飲食模式背後,潛藏著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健康風險與副作用。從常見的初期不適「酮流感」、消化系統失調,到長遠可能影響心血管健康、增加肝腎負擔的潛在危害,全面了解這些負面影響是保障健康的關鍵一步。本文將由專家為你深入剖析9大生酮飲食的壞處,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止於列出問題,更會針對每項副作用提供實用的應對策略、剖析不適合執行的高風險族群,助你在考慮或執行生酮飲食前,掌握全面資訊,作出最明智的健康決策。
深入剖析:為何要正視生酮飲食的危害?
在深入探討生酮飲食的壞處之前,我們需要先理解這個飲食法為何如此備受追捧,以及它從醫療用途演變成減重潮流背後的複雜性。許多人被其快速減重的效果所吸引,卻容易忽略執行過程中身體可能發出的警號。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帶你全面了解潛在的生酮飲食的危害,並學習如何應對。
生酮飲食的雙面刃:從醫學治療到普及減重潮流的演變
生酮飲食並非新興的減肥花招。它最初是在20世紀初,作為治療兒童頑固性癲癇的一種醫療方案,而且在臨床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它的原理是透過極端的飲食結構,改變身體的能量代謝模式。
然而,當一種原本用於特定疾病治療的嚴格飲食法,被普及化成為大眾追求快速瘦身的工具時,其潛在的風險便開始浮現。醫療監督下的短期執行,與缺乏專業指導的長期跟隨,兩者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這種演變,正是生酮飲食成為一把雙面刃的原因。
理解「酮症」狀態:剖析身體進入極端能量模式的生理代價
要理解生酮飲食的副作用,我們必須先明白身體進入「酮症」(Ketosis)狀態時發生了什麼事。正常情況下,你的身體偏好使用碳水化合物分解而成的葡萄糖作為主要能量。當你極度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身體會耗盡肝醣儲備,被迫啟動一個後備能源系統。
這個後備系統就是燃燒脂肪,並在肝臟中將其轉化為「酮體」,供給大腦和身體使用。這個過程就是酮症。聽起來像是理想的燃脂模式,但這其實是身體在缺乏首選燃料時的一種應變甚至生存機制。將身體長期置於這種極端的能量模式,等於要求多個器官(特別是肝臟與腎臟)改變工作常態,這自然會帶來一定的生理代價與壓力。
本文核心:不只列舉危害,更提供實用應對策略與風險管理
這篇文章的目標,不僅是單純地列出一張生酮飲食危害的清單。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為你提供一個清晰的藍圖,讓你理解每個副作用背後的生理原因。
接下來的內容,我們會逐一剖析從「酮流感」到心血管風險等九大潛在問題。同時,針對每一個問題,我們都會提供具體的應對策略和風險管理方法。這樣,你便能更全面地評估生酮飲食是否適合自己,並在需要時懂得如何安全地調整。
全面盤點:9大生酮飲食的危害與副作用
很多人只著眼於生酮飲食的減重效果,但是全面了解生酮飲食的壞處,是保障自身健康不可或缺的一步。在投入這個嚴格的飲食模式之前,讓我們一同深入探討9個最常見的生酮飲食的危害與副作用,並提供實際的應對策略。
1. 酮流感 (Keto Flu):常見的初期適應不良副作用
成因詳解:從燃燒葡萄糖到酮體,身體的能量適應期與電解質失衡
當你大幅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身體就像一部需要更換燃料的引擎,必須從習慣已久的「燃燒葡萄糖」模式,切換到「燃燒酮體」模式。這個轉換期並非無縫接軌,身體需要時間適應。同時,體內儲存的肝醣會被消耗,而肝醣會鎖住大量水分。當肝醣耗盡,這些水分會連同鈉、鉀、鎂等重要電解質一同流失,導致身體暫時性的失衡。
常見症狀:頭痛、疲勞、肌肉酸痛、噁心、易怒、口渴
這個能量轉換與電解質失衡的過程,會引發一連串類似感冒的症狀,統稱為「酮流感」。你可能會感到莫名頭痛、渾身乏力、肌肉酸痛、想嘔吐、情緒特別容易煩躁,而且時常感到口渴。這些都是身體正在努力適應新燃料的直接訊號。
應對與緩解:確保充足水分、主動補充鈉、鉀、鎂等電解質
應對酮流感的關鍵,在於直接處理它的成因。首先,必須確保飲用足夠的水分,以彌補初期的水分流失。其次,需要主動補充流失的電解質。可以在飲用水中加入少許天然海鹽來補充鈉,並多攝取富含鉀和鎂的低碳水食物,例如牛油果、菠菜、堅果等。
2. 消化系統失調:腹瀉與便秘問題夾擊
高脂肪引致腹瀉:肝臟膽汁分泌過多如何影響腸道
為了分解突然大量增加的脂肪,肝臟需要分泌更多的膽汁。膽汁本身具有刺激腸道蠕動的作用,當分泌過量時,就會像天然的瀉藥一樣,加速食物通過腸道的速度,導致腹瀉。這種情況在飲食初期尤其常見,因為消化系統還未適應高脂肪的環境。
膳食纖維嚴重不足引致的便秘風險
另一方面,生酮飲食嚴格限制了許多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例如全穀物、豆類和大部分水果。膳食纖維是構成糞便體積和促進腸道蠕動的重要元素。當攝取量嚴重不足,糞便會變得乾硬且難以排出,便秘問題便隨之而來。
應對與緩解:策略性選擇低碳高纖蔬菜(如牛油果、菠菜)、考慮補充洋車前子殼粉
要解決這個兩難問題,需要策略性地規劃飲食。應多選擇低碳水化合物但高纖維的蔬菜,例如牛油果、菠菜、西蘭花、椰菜花等。如果便秘問題持續,可以考慮在醫生或營養師指導下,適量補充洋車前子殼粉這類天然纖維補充劑,以增加糞便體積。
3. 營養素缺乏:長期執行的潛在健康危害
限制食物種類導致的微量營養素缺口(如維他命C、鉀、鎂)
生酮飲食排除了許多營養豐富的食物類別,長期執行很容易造成微量營養素的缺口。例如,水果是維他命C的主要來源,但大部分水果因含糖量高而被禁止。同樣,全穀物和豆類富含的鉀、鎂和多種維他命B群,也可能因飲食限制而攝取不足。
長期缺乏對身體的潛在影響(如免疫力下降、骨質問題)
這些微量營養素的長期缺乏,會對健康構成潛在威脅。例如,維他命C不足會影響免疫系統功能;鉀和鎂的缺乏則可能導致肌肉痙攣、心律不整等問題。一些研究也指出,長期高蛋白、高脂肪的飲食模式,可能增加鈣質流失,對骨質健康構成風險。
應對與緩解:精心規劃飲食組合與考慮營養補充劑的必要性
避免營養素缺乏的關鍵在於精心規劃。盡量在允許的食物範圍內,選擇最多元化的食材組合,確保攝取不同種類的蔬菜和健康的脂肪來源。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考慮使用高品質的綜合維他命或特定的營養補充劑,但最好先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
4. 心血管健康風險:對膽固醇與血脂的潛在危害
壞膽固醇 (LDL) 水平上升的風險與爭議
這是一個具爭議性但必須正視的風險。部分研究顯示,以大量飽和脂肪為主的生酮飲食,可能導致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俗稱「壞膽固醇」)水平顯著上升。雖然膽固醇顆粒大小的影響仍在學術討論中,但高水平的LDL膽固醇普遍被認為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之一。
關鍵差異:動物性飽和脂肪 vs. 植物性不飽和脂肪的影響
並非所有脂肪都對心血管有相同的影響。大量攝取來自動物(如紅肉、牛油)的飽和脂肪,與心血管風險的關聯性較高。相反,來自植物(如橄欖油、牛油果、堅果)和魚類(如三文魚)的不飽和脂肪,則被證實對心臟健康有益。
應對與緩解:強調選擇健康脂肪(橄欖油、堅果、魚油)的重要性
執行生酮飲食時,脂肪來源的選擇至關重要。應將飲食重心放在單元不飽和脂肪與多元不飽和脂肪上,例如使用特級初榨橄欖油作為主要烹調油,多吃堅果、種子和富含Omega-3的魚類,並適量攝取飽和脂肪。
5. 腎臟與肝臟負擔:高蛋白高脂飲食的潛在壓力
蛋白質代謝與糖質新生作用如何增加腎臟壓力
很多人誤以為生酮飲食是「高蛋白飲食」,因而攝取過量蛋白質。身體在代謝蛋白質時會產生含氮廢物,需要由腎臟過濾並排出體外。同時,在極低碳水狀態下,身體會透過「糖質新生作用」將部分蛋白質轉化為葡萄糖,這些過程都會增加腎臟的工作負擔。
大量脂肪代謝對肝臟功能的潛在影響
肝臟是代謝脂肪的主要器官。長期處於極高脂肪的飲食模式下,肝臟需要持續高效地工作,以處理和轉化大量的脂肪酸。對於本身肝功能不佳的人士,這可能構成額外的壓力。
應對與緩解:監控蛋白質攝取量,避免過量;定期身體檢查的重要性
應確保蛋白質攝取量維持在「適量」而非「過量」的水平(通常佔總熱量的15-20%)。對於打算長期執行生酮飲食的人士,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特別是監測腎功能和肝功能指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預防措施。
6. 生酮口臭 (Keto Breath):一個無法忽視的社交副作用
成因詳解:酮體中的丙酮經由呼吸排出的生理現象
當身體進入酮症狀態,會產生三種主要的酮體,其中一種是丙酮(Acetone)。丙酮無法被身體用作能量,因此會透過呼吸和尿液排出體外。當丙酮從肺部呼出時,會產生一種獨特的、帶有果味或類似洗甲水味道的口氣,這就是「生酮口臭」。
這並非口腔衛生問題,而是代謝狀態的直接反映
需要強調的是,生酮口臭與口腔清潔無關。無論你多麼努力刷牙或使用漱口水,只要身體仍在產生酮體,這種氣味就可能存在。它其實是身體成功進入酮症的一個直接證明。
應對與緩解:增加飲水量、使用無糖薄荷產品
雖然無法從根本上消除,但可以採取一些方法減輕其影響。增加飲水量有助於透過尿液排出更多丙酮,從而減少經由呼吸排出的量。此外,使用無糖口香糖或薄荷糖,可以在社交場合暫時遮蓋氣味。
7. 情緒波動與腦霧:對精神狀態的副作用
碳水化合物與血清素的關係:為何情緒可能變得低落或不穩
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有助於大腦製造血清素(Serotonin),這是一種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負責調節情緒、睡眠和食慾。在生酮初期,碳水的極度缺乏可能影響血清素的水平,導致部分人出現情緒低落、焦慮或不穩定的情況。
腦霧的正反論:初期能量不足 vs. 長期穩定血糖的潛在益處
「腦霧」(Brain Fog),即思緒混亂、難以集中的感覺,是酮流感的常見症狀之一,源於大腦正在適應新的能量來源。有趣的是,當身體完全適應後,許多人反而報告思緒變得更清晰。這可能是因為酮體能為大腦提供一個更穩定、持久的能量源,避免了由血糖波動引起的精神不振。
應對與緩解:給予身體適應期、確保電解質平衡
面對這些精神狀態的副作用,最重要的是給予身體足夠的時間去適應,通常需要數週。同時,確保電解質充足,特別是鈉,對於維持正常的腦部功能非常重要,有助於緩解腦霧現象。
8. 飲食失調與暴食風險:對碳水的生理渴望
成因詳解:神經胜肽Y (NPY) 如何引發強烈的碳水化合物渴求
當身體處於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極度受限的狀態時,大腦會釋放一種名為神經胜肽Y(Neuropeptide Y, NPY)的化學物質。NPY是一種強大的食慾刺激劑,其主要作用之一就是驅使身體去尋找和攝取碳水化合物。這種渴望並非意志力薄弱,而是一種強烈的生理訊號。
從嚴格限制到失控暴食的心理陷阱
這種生理渴望,加上嚴格限制飲食所帶來的心理壓力,很容易形成一個危險的循環。當壓力累積到極點,可能會導致對碳水化合物的失控性暴食,繼而引發罪惡感和自我譴責,然後又回到更嚴格的限制中,這正是飲食失調的典型模式。
應對與緩解:認識生理訊號、避免極端限制、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支持
關鍵在於認識到對碳水的渴望是正常的生理反應。與其採取極端的全有或全無心態,不如建立一個更具彈性的飲食觀。如果發現自己陷入了限制與暴食的惡性循環,並且嚴重影響心理健康,尋求註冊營養師或心理治療師的專業支持是十分必要的。
9. 體重反彈後遺症:停止生酮飲食的潛在風險
初期快速減重多為水份流失的真相
生酮飲食初期的體重下降非常迅速,但這其中很大一部分並非脂肪,而是水分。如前所述,當身體耗盡儲存的肝醣時,會同時排出大量與之結合的水分。這創造了快速減重的假象,但並非可持續的脂肪減少。
嚴格限制導致的飲食疲勞與報復性進食
長期維持極度嚴格的飲食模式,對心力是巨大的消耗,容易導致「飲食疲勞」。當決定停止生酮飲食時,很多人會產生一種「補償」心態,開始報復性地進食過去被禁止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導致熱量攝取遠超從前。
為何一旦恢復正常飲食,體重容易快速回升
當你重新開始攝取碳水化合物,身體會立刻補充耗盡的肝醣儲備。每儲存1克肝醣,身體就會同時儲存約3-4克的水分。這意味著,單單是肝醣和水分的回補,就能讓體重在短時間內迅速回升數公斤,再加上報復性進食的熱量,體重反彈的風險極高。
高風險族群警示:哪些人不應承受生酮飲食的危害?
探討過眾多生酮飲食的壞處後,我們必須清晰地指出,這種飲食法並非適合所有人。對於某些特定族群而言,嘗試生酮飲食的危害遠大於潛在益處。在考慮開始前,了解自己是否屬於高風險族群,是保障健康的首要步驟。以下我們將詳細剖析,哪些人不應該輕易嘗試這種極端飲食模式。
慢性病患者
腎臟病、肝病、胰臟疾病患者
生酮飲食會顯著改變身體的代謝方式。因為飲食中含有大量脂肪與適量蛋白質,負責代謝這些營養素的器官,例如肝臟、腎臟與胰臟,需要承受額外的工作壓力。對於本身已有腎臟、肝臟或胰臟相關疾病的患者,這種飲食模式可能加重器官的負擔,導致原有病情惡化。
有心血管疾病史或高血脂家族史人士
生酮飲食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至今仍存在不少爭議。部分研究指出,高脂肪的飲食模式,特別是如果攝取過多動物性飽和脂肪,可能會導致壞膽固醇 (LDL) 水平上升。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史,或者有高血脂家族史的人士,任何可能增加心血管風險的飲食變動都應該極度謹慎。所以,這類族群在考慮生酮飲食前,務必諮詢醫生的專業意見。
第1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酮酸中毒 (DKA) 的致命風險遠高於一般人
這裡需要釐清一個極為重要的概念:營養性酮症(Nutritional Ketosis)與糖尿病酮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一般健康人士在執行生酮飲食時,體內的胰島素能有效調節酮體的生成,使其維持在安全水平。但是,第1型糖尿病患者由於自身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一旦身體大量產生酮體,便無法有效抑制。這會導致血液中的酮體濃度失控飆升,使血液變得過酸,引發致命的糖尿病酮酸中毒(DKA)。這個風險非常高,所以第1型糖尿病患者絕對不應自行嘗試生酮飲食。
特殊生理狀況人士
孕婦、哺乳期婦女
懷孕與哺乳是女性生命中對營養需求極高的階段。胎兒的成長發育以及母乳的製造,都需要全面且均衡的營養支持,當中包括了來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與微量營養素。生酮飲食的嚴格限制,很可能導致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無法攝取足夠的關鍵營養,影響寶寶的健康發展。
成長中的兒童與青少年
兒童與青少年正處於身體與大腦快速發育的黃金時期。均衡的飲食,包括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與脂肪,對他們的成長至關重要。碳水化合物是支持他們日常活動與學習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貿然採用生酮這種極端限制性的飲食,可能妨礙他們的正常發育,因此並不建議。
曾有或現有飲食失調問題者
嚴格的飲食限制可能觸發或加重飲食失調行為
生酮飲食要求嚴格戒除一整個食物類別(碳水化合物),這種非黑即白的飲食規則,很容易強化對食物的焦慮感與罪惡感。對於曾有或現有飲食失調問題(例如厭食症、暴食症)的人士,這種嚴苛的限制可能成為一個觸發點,重新引發或加劇不健康的飲食行為,例如暴食後的補償心態或對特定食物的極度恐懼。
應對生酮飲食的危害:風險管理與更安全的替代方案
了解各種生酮飲食的壞處之後,下一步就是學習如何主動管理這些風險,這不代表要完全放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帶來的好處,關鍵在於用更聰明、更安全的方法執行。這一部分會集中探討如何管理生酮飲食的危害,並且介紹一些更溫和的替代選擇,讓你可以在追求健康的路上走得更穩健。
風險管理實用策略:如何更健康地執行低碳飲食
即使你決定繼續嘗試低碳飲食,也有很多方法可以降低潛在風險,讓整個過程更順利、更健康。
重新審視你的脂肪來源:降低心血管風險的關鍵一步
生酮飲食的核心是高脂肪,但是脂肪的品質至關重要。大量攝取來自加工肉類、牛油的飽和脂肪,確實可能增加壞膽固醇(LDL)的水平,構成心血管健康的威脅。你可以主動將飲食中的脂肪來源,轉換為更健康的單元不飽和脂肪與多元不飽和脂肪。例如,多使用特級初榨橄欖油、牛油果油,並且多吃牛油果、堅果、種子以及富含Omega-3的魚類(如三文魚)。這個簡單的調整,是降低心血管風險非常關鍵的一步。
學會聆聽身體的聲音:辨識並處理初期副作用
身體在適應生酮飲食初期,可能會發出一些警號,例如頭痛、疲倦、肌肉抽筋等「酮流感」症狀。這些通常是身體脫水與電解質失衡的直接反映。你需要學會辨識這些訊號,並且及時作出反應。確保每日飲用足夠的水份,同時可以適量增加鈉的攝取(例如在食物中加少許海鹽)。你也可以透過進食菠菜、羽衣甘藍等深綠色蔬菜來補充鉀和鎂。主動回應身體的需求,可以讓初期的適應過程平順很多。
安全退場機制:如何逐步退出生酮,避免體重反彈
如果你發現生酮飲食不適合自己,或者已經達到目標,如何「退場」是一門重要的學問。突然恢復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幾乎注定會導致體重快速反彈,並且可能引起腸胃不適。
漸進式增加優質碳水化合物攝取(反向飲食法)
一個有效的方法是採用「反向飲食法」,也就是逐步地、有策略地重新引入碳水化合物。不要馬上就吃白飯、麵包。你可以從每週增加10-20克優質碳水化合物開始,例如一小份番薯、藜麥、燕麥或者一些莓果。這個過程給予身體足夠時間去重新適應如何代謝葡萄糖,並且調整胰島素的敏感度,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水分儲留與脂肪回升。
建立可持續的長期健康飲食習慣,而非短期節食
任何極端的飲食法都難以持久。生酮飲食可以是一個短期的工具,但是長遠的健康更依賴於一個均衡且可持續的飲食模式。將這次的經驗轉化為建立一個更健康的飲食框架。這個框架應該包含充足的蔬菜、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健康的脂肪,以及適量的複合碳水化合物。這不是一場短跑,而是為未來健康打下堅實基礎的馬拉松。
探索更溫和、更安全的替代方案
對於很多人來說,嚴格的生酮飲食限制太多,風險也較高。其實,市面上還有一些更溫和、更具彈性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方案,同樣能帶來健康益處。
介紹「半酮飲食 (Semi-Keto)」:平衡益處與可行性
「半酮飲食」可以視為生酮飲食的改良版。它不追求讓身體維持在極深的酮症狀態,而是稍微放寬碳水化合物的限制,允許攝取更多種類的蔬菜和少量低糖水果。這樣做的好處是,它大大降低了營養素缺乏的風險,也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執行,讓你可以在享受部分生酮益處(如穩定血糖)的同時,又不必承受過於嚴格的飲食限制。
比較「低醣飲食 (Low-Carb Diet)」:更靈活且風險較低的選擇
低醣飲食與生酮飲食最大的分別在於對碳水化合物的限制程度。生酮飲食要求極低(通常每日低於50克),而低醣飲食則相對寬鬆(例如每日50-130克)。在低醣飲食下,你有更多的食物選擇,包括大部分蔬菜、部分水果及全穀物。因為它的限制較少,所以更容易長期堅持,執行上的心理壓力也小得多,對於只想減少精製澱粉攝取、改善整體健康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理想而且風險較低的起點。
關於生酮飲食危害的常見問題 (FAQ)
執行生酮飲食的過程中,你可能會遇到一些疑問,特別是關於生酮飲食的壞處與身體反應。以下整理了幾個常見問題,希望可以為你提供清晰、專業的解答,讓你更全面地了解相關風險。
Q1: 生酮飲食的副作用(如酮流感)通常會持續多久?
酮流感是身體初次適應生酮飲食時,一個相當普遍的過渡期反應。這主要是因為身體需要時間,從習慣燃燒葡萄糖轉為以酮體作為主要能量來源。
這個適應期的長短因人而異,一般來說,症狀大約會持續幾天到兩星期不等。影響持續時間的因素包括你個人獨特的新陳代謝速度、執行生酮前的飲食習慣(例如原本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以及在過渡期間水分和電解質的補充是否充足。如果能夠主動補充足夠的水、鈉、鉀和鎂,通常有助於縮短適應時間,或者減輕不適的程度。
Q2: 我可以透過「作弊日 (Cheat Day)」來減少生酮飲食的危害嗎?
這是一個常見的迷思,但答案可能和你想像的不同。「作弊日」不但無法減少生酮飲食的危害,反而可能令身體承受更多不必要的壓力。
當你在作弊日攝取大量碳水化合物時,身體會立即退出酮症狀態,重新轉為使用葡萄糖作為能量。當你第二天恢復生酮飲食時,身體很可能需要重新經歷一次適應期,這意味著你可能會再次面對酮流感等副作用。這種在兩種代謝模式之間反覆切換的過程,會干擾身體的穩定性,讓你始終無法進入深度適應的狀態。與其設定作弊日,不如考慮一個更具彈性且可持續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計劃,這樣對身體的衝擊會小得多。
Q3: 如果我遇到嚴重的生酮飲食副作用,應該立即怎麼辦?
當身體發出的訊號超出了一般酮流感的輕微不適時,必須嚴肅對待。所謂的嚴重副作用,包括持續性的嘔吐或腹瀉、嚴重的心悸、極度頭暈,或者疲勞感完全沒有改善跡象。
遇到這些情況,最重要的一步是立即停止這種飲食方式,並且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這些症狀可能代表身體出現了嚴重的電解質失衡、脫水,甚至是觸發了潛在的健康問題。自行判斷或試圖「堅持下去」都存在風險。諮詢醫生或註冊營養師,才能準確評估你的身體狀況,並判斷生酮飲食是否真的適合你。
Q4: 長期執行生酮飲食,最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是什麼?
若你計劃長期執行生酮飲食,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就變得格外重要。這有助於及早發現並管理潛在的健康風險。以下幾項是需要密切關注的關鍵健康指標:
- 血脂水平: 應定期檢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即壞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即好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雖然部分人血脂水平會改善,但亦有部分人的壞膽固醇會顯著上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肝臟及腎臟功能: 由於肝臟負責代謝大量脂肪,而腎臟則處理蛋白質代謝的產物,因此需要監測相關的肝功能指數(如 ALT、AST)和腎功能指數(如肌酸酐),確保這兩個重要器官沒有承受過大壓力。
- 電解質與微量營養素: 長期限制食物種類,容易導致某些營養素缺乏。建議定期檢查體內的鈉、鉀、鎂等電解質水平,以及評估是否有維他命或礦物質不足的情況。
透過與醫生合作,定期追蹤這些指標,是確保你能安全地管理長期飲食計劃,並將生酮飲食的危害降至最低的關鍵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