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跑步會更痛?物理治療師詳解「經期超慢跑」4大好處與5大安全準備,讓你安心跑過生理期
每逢生理期,腹部悶痛、疲倦乏力,總讓你只想蜷縮在床上,中斷跑步訓練?許多女性視經期為運動禁區,擔心跑步會加劇經痛或導致身體不適。然而,物理治療師指出,只要掌握正確方法,適度的「經期超慢跑」不僅安全,更是緩解經痛、穩定情緒的天然良方。本文將由專家為你詳細拆解經期跑步的四大好處,並提供五大安全準備與月經週期的跑步調整策略,教你如何聆聽身體訊號,讓你安心、舒適地跑過生理期,不再因月事而打亂運動節奏。
經期跑步的4大意外好處:不只緩解經痛,更能穩定情緒
很多人以為月經來潮時最好完全靜躺休息,但其實進行適度的經期超慢跑,反而會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進行經期跑步不單是為了維持運動習慣,它更能從生理到心理層面,幫助你更舒適地度過這幾天。
好處一:有效緩解經痛與身體不適
釋放腦內啡:身體分泌的天然止痛藥,有助減輕經痛
當你進行超慢跑這類溫和運動時,身體會自然分泌一種叫做「腦內啡」的物質。這種物質就像身體自製的天然止痛藥,能夠有效減輕經痛,讓你感覺舒服一些。
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骨盆腔循環,減少腹部脹氣與水腫
溫和的經期慢跑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特別是骨盆腔部位。良好的循環有助於帶走引發脹痛的物質,同時可以改善月經期間常見的腹部脹氣和水腫問題。
好處二:穩定情緒,告別經期煩躁
提升血清素:運動有助提高「快樂荷爾蒙」,穩定情緒波動
生理期的荷爾蒙波動,常常是情緒不穩的元兇。運動能夠幫助大腦提升血清素的水平,這種物質有「快樂荷爾蒙」之稱,有助穩定情緒,減少煩躁或低落的感覺。
釋放壓力:溫和的超慢跑是絕佳的壓力釋放出口
有時候,經期的不適感本身就是一種壓力來源。溫和的超慢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出口,讓你將注意力從身體的不舒服轉移到跑步的節奏上,達到釋放壓力的效果。
好處三:維持運動規律,避免訓練中斷
維持體能:經期進行低強度運動,有助維持基本肌力與心肺耐力
完全停止運動幾天,可能會打亂你的訓練節奏。在經期進行低強度的超慢跑,雖然強度不高,但足以維持你的基本心肺耐力和肌力,讓你在經期結束後能更快回到正常的訓練軌道。
養成習慣:讓身體習慣持續活動,有助長期達成健身目標
運動的關鍵在於持之以恆。讓身體習慣在不同狀態下都能保持活動,是養成運動習慣的重要一步,這有助於你更順利地達成自己的長期健身目標。
好處四:促進循環,幫助經血順利排出
溫和的跑步有助於身體機能運作,讓經血排出更順暢
適度的運動可以幫助身體機能正常運作。溫和的跑步能促進子宮的自然收縮,有助於經血更順暢地排出,避免滯留帶來的不適感。
安全跑過生理期:經期跑步前必讀的5大準備與注意事項
想嘗試安全又舒適的經期超慢跑,事前準備就是成功的關鍵。與其說是限制,不如將這些準備視為一種更深入了解自己身體的方式。只要做好以下幾項準備,在月經期間跑步,其實可以是一件很自在的事。
準備一:學會聆聽身體訊號,絕不強求
進行任何經期運動,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跟從身體的感覺。每個人的身體反應都不同,學會聆聽並尊重它,是安全運動的第一步。
建立自我覺察:學會分辨「正常疲勞」與「異常疼痛」
運動後的輕微疲勞感是正常的,但月經期間的疼痛需要更仔細分辨。正常的疲勞是肌肉運動後的酸軟感,而異常疼痛可能是尖銳的刺痛或比平時經痛更劇烈的絞痛。建立這種自我覺察能力,能幫助你判斷何時應該減慢速度,何時需要停下來。
立即停止的警號:出現劇烈腹痛、頭暈或經血量異常增多時,應立刻停止
身體會發出明確的訊號。如果在超慢跑時,突然感到劇烈腹痛、頭暈目眩、眼前發黑,或是發現經血量不尋常地增多,這都是身體發出的警號,代表運動強度可能已超出負荷,此時應立即停止運動,好好休息。
準備二:補充水分與營養的聰明飲食策略
經期時,身體的營養需求會有些微改變。配合聰明的飲食策略,能為你的經期慢跑提供更好的支援。
補充足夠水分:經期身體易缺水,跑步時應定時補水
月經期間,身體會流失水分與血液,荷爾蒙變化亦可能影響體內水分平衡,使身體更容易缺水。跑步時流汗會加劇水分流失,所以定時補充水分非常重要,建議隨身攜帶水瓶,每隔一段時間就喝幾口。
補充鐵質:多攝取紅肉、菠菜等富含鐵質的食物
經血流失會帶走體內的鐵質,鐵質不足會讓人容易感到疲倦、精神不振。在日常飲食中,可以適量增加紅肉、菠菜、豬肝、黑豆等富含鐵質的食物,幫助身體維持足夠的能量水平。
攝取高纖維食物:幫助腸道蠕動,減少運動時的腹脹感
經期時荷爾蒙波動容易引致腹部脹氣或便秘,跑步時的震動可能會讓這種不適感加劇。攝取燕麥、水果、蔬菜等高纖維食物,有助促進腸道蠕動,減少運動時可能出現的腹脹感。
準備三:選擇合適的服裝與衛生用品
穿著舒適的裝備,可以大幅提升運動時的體驗,讓你更專注於跑步本身。
服裝選擇:穿著透氣、吸濕排汗的運動服及支撐力良好的運動內衣
選擇透氣、排汗功能良好的運動服,可以保持身體乾爽,避免因汗水黏膩而引起皮膚不適。同時,由於經期可能伴隨乳房脹痛,一件支撐力足夠的運動內衣尤其重要,它能提供穩固的承托,減少跑步時的晃動與不適。
衛生用品選擇:建議使用衛生棉條、月亮杯或運動專用衛生棉,以減少摩擦不適
傳統衛生棉在運動時可能因摩擦而移位或造成不適。不少有運動習慣的女性會選擇衛生棉條或月亮杯,因為它們能提供更穩固的保護和更大的活動自由度。市面上也有專為運動設計的衛生棉,貼合度與吸收力更佳,同樣是理想的選擇。
準備四:注意跑步環境與體溫調節
避免過熱:確保環境通風,因經期體溫較高,易增加中暑風險
在黃體期(月經來臨前到經期初期),體內的黃體素會使基礎體溫略微升高。這代表身體在運動時需要花更多力氣去散熱。因此,在經期跑步時,應盡量選擇通風良好的地方,或在清晨、傍晚等較涼爽的時段進行,以降低身體過熱的風險。
準備五:特殊健康狀況務必諮詢醫生
若有嚴重經痛、子宮內膜異位症或貧血等狀況,運動前務必諮詢醫生意見
雖然溫和的超慢跑對多數人有益,但如果你本身有特殊的健康狀況,例如每次經期都嚴重經痛、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已知有貧血問題,那麼在開始任何經期運動計劃前,都應該先諮詢醫生的專業意見,確保運動對你的健康是安全且有益的。
月經週期跑步法:從經期第1天到結束,如何聰明調整強度與跑量?
想在月經期間安全地進行經期超慢跑,關鍵並不在於「跑」或「不跑」,而是「如何跑」。其實,只要學會根據月經週期的不同階段,聰明地調整跑步策略,就能將運動的干擾減到最低,甚至把握身體的節奏,讓訓練更有效率。我們可以將月經週期簡單分為三個階段,讓你一看就懂如何調整。
階段一:月經初期(第1-3日)— 以動態休息為主
運動原則:聆聽身體聲音,絕不強求,以「動態休息」代替高強度訓練。
這個階段,身體正在經歷最大的變化,所以首要原則就是「聆 nghe 身體」。千萬不要強迫自己維持日常的訓練量。這時候,我們可以用「動態休息」的概念,來取代高強度的訓練。
具體建議:若感嚴重不適,應完全休息;若僅輕微不適,可進行5-15分鐘極低強度超慢跑或散步。
如果你感到嚴重的經痛或疲勞,最好的選擇就是完全休息。如果只是輕微不適,可以嘗試進行5到15分鐘的極低強度超慢跑,速度慢到幾乎像快走一樣,或者直接散步也可以。目的是活動一下身體,而不是訓練。
應避免的運動:高強度間歇(HIIT)、長跑或短跑衝刺等劇烈運動。
這幾天一定要避免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長距離跑步或任何短跑衝刺。這些劇烈運動會對正在充血的骨盆腔造成過大壓力,可能加劇不適。
階段二:經期中後期(第4-7日)— 逐步恢復強度
運動原則:可逐步恢復訓練,強度與距離建議為平時50%。
當經血量減少,身體不適感也減輕時,就可以逐步恢復訓練了。一個簡單的參考指標是,將運動強度與跑步距離,調整為平常的大約50%。
具體建議:可進行20-30分鐘的超慢跑,重點是感覺輕鬆、不喘。
你可以進行20到30分鐘的超慢跑。重點是整個過程都要感覺輕鬆,能夠正常聊天、不會喘氣。這代表強度是適合你當下身體狀況的。
調整範例:若平時習慣跑10公里,此階段可調整為5公里的輕鬆跑。
舉個例子,如果你平常習慣跑10公里,在這個階段就可以調整為5公里的輕鬆跑,讓身體慢慢重新適應運動的節奏。
階段三:月經結束後(濾泡期)— 把握瘦身黃金期
運動原則:把握雌激素高峰,提升訓練表現。
月經一結束,就進入了所謂的「瘦身黃金期」。這時候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會達到高峰,體能和耐力都會顯著提升,是提升訓練表現的大好時機。
具體建議:此時新陳代謝最快,可恢復正常跑步強度,是減脂增肌的最佳時機。
這段時間,身體的新陳代謝速度最快,恢復能力也最好。你可以放心恢復到正常的跑步強度和跑量。不論是想減脂還是增肌,這都是效率最高的階段,一定要好好把握。
經期跑步後的恢復與保養:舒緩不適的食譜與伸展動作
完成經期超慢跑後,身體的恢復保養功夫同樣重要。這時候的身體比較敏感,所以需要特別的照顧。透過適當的飲食補充和溫和的伸展,不僅能加快體力恢復,還可以有效舒緩月經期間可能出現的不適感。以下為你準備了幾款簡單又有效的食譜和伸展動作,幫助你在經期跑步後感覺更舒適。
跑後關鍵營養補充:2款快速恢復食譜
暖宮補鐵食譜:「菠菜牛肉暖湯」,補充流失鐵質與蛋白質。
月經期間,身體會流失不少鐵質,所以運動後補充尤其重要。牛肉含有豐富的血紅素鐵,吸收率高,而且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有助於修復肌肉。菠菜同樣富含鐵質與維他命。一碗溫熱的湯水下肚,不但能補充營養,更能帶來溫暖舒適的感覺,舒緩腹部的不適。
快速恢復飲品:「香蕉杏仁奶昔」,補充能量、穩定血糖。
如果想快速補充能量,這款奶昔是個絕佳選擇。香蕉富含碳水化合物與鉀質,能迅速回補運動時消耗的肝醣,同時有助於預防抽筋。杏仁奶則提供了健康的脂肪與蛋白質。這款飲品製作簡單,而且能幫助穩定運動後的血糖水平,減少疲勞感。
舒緩身體不適:3個必學的跑後骨盆放鬆伸展操
進行超慢跑月經期間,下背和骨盆周圍的肌肉可能會感到有些緊繃。運動後進行幾個溫和的伸展動作,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放鬆這些部位的肌肉,有效減輕經期的墜脹感。
動作一:嬰兒式(放鬆下背與骨盆)
這個動作非常溫和,能有效伸展下背部,同時輕柔地打開髖關節,釋放骨盆區域的壓力。將身體向前彎曲時,專注於深長而平穩的呼吸,感受背部肌肉的延伸,有助於平靜心神。
動作二:貓牛式(促進脊椎與腹部循環)
這是一個流動的伸展動作。透過脊椎的圓背(貓式)與下凹(牛式)交替,可以靈活脊椎關節,促進腹腔的血液循環。這個動作也能溫和地按摩腹部器官,幫助緩解腹脹與不適。
動作三:躺姿抱膝(溫和舒緩腹部壓力)
平躺在墊上,將雙膝輕輕抱向胸前。這個姿勢能溫和地按壓腹部,有助於釋放腸道氣體,減輕腹脹感。同時,它也能完全放鬆下背部的肌肉,是一個絕佳的緩和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