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運動好嗎?一篇看懂4大好處與8大宜忌運動完整指南

月經來臨,是否應該完全停止所有運動,躺在床上與熱水袋為伴?不少女性對此感到困惑:有人說運動會加劇不適,亦有人說適度運動是緩解經痛的良方。究竟經期做運動是好是壞?答案是:只要「揀啱嚟做」,運動絕對是妳在經期間的好夥伴。適當的運動不僅能釋放安多酚,成為天然的「止痛藥」來緩解經痛,更能改善情緒波動、告別水腫腹脹,讓妳的身心都感到更舒暢。

然而,錯誤的運動方式卻可能適得其反。本文將為妳提供一份完整的經期運動指南,從釐清運動強度、拆解4大好處,到詳列8大宜忌運動清單,並根據不同經期症狀提供個人化運動處方,助妳安全、有效地渡過生理期,打破「經期只能躺平」的迷思。

經期可以做運動嗎?答案是可以,但關鍵在於「揀啱嚟做」

許多朋友都會好奇,到底經期可以做什麼運動,或者想知道月經可以做運動嗎?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不過,經期做運動的關鍵在於要「揀啱嚟做」。這意味著,你需要根據自己當下的身體狀況,去選擇合適的運動類型與強度。運動並非禁忌,而且聰明地運動,反而能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經期運動的迷思與真相:為何適度運動比完全不動更好?

傳統觀念常常建議月經期間應該完全靜養,最好就是躺在床上不動。但事實上,只要身體狀況許可,進行適度的運動,反而比完全不動對身體更有益。與其將經期視為一種病態,不如將它看作身體的一個自然循環。

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經血順利排出

溫和的運動,例如輕鬆的散步或伸展,能夠有效促進骨盆腔的血液循環。這有助於放鬆子宮,讓經血可以更順暢地排出,從而減輕許多人感到的腹部墜脹感與悶痛不適。

經期運動黃金原則:聆聽身體訊號,切忌勉強

無論你最終選擇哪種運動,最重要的黃金原則,就是「聆聽身體的訊號」。身體的感覺是你最好的指引。如果在運動過程中感到疲倦、頭暈,或者疼痛感加劇,就應該立即停下來休息。絕對不可以勉強自己,因為經期運動的目的是為了舒緩身體,而不是增加額外的負擔。

釐清運動強度:如何根據經期階段調整?

既然運動強度是關鍵,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根據經期的不同階段來調整呢?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將經期大致分為流量較多的前兩日,和流量開始減少的後期,並採取不同的策略。

第一階段 (第1-2日,流量高峰期):以靜態伸展和休息為主

在月經的頭一至兩日,流量通常最為集中,身體也可能伴隨著較明顯的經痛或疲勞感。這個時候,運動的重點應該放在放鬆與舒緩上。一些靜態的伸展運動、溫和的瑜伽動作,或者只是簡單的腹式呼吸練習,都是非常好的選擇。你甚至可以將這兩天視為身體的「主動休息日」,讓它好好恢復元氣。

第二階段 (第3日後,流量減少期):可逐步恢復輕度運動

大概從第三日開始,當經血流量減少,身體的不適感也逐漸減退時,就可以考慮逐步恢復一些輕度的運動。你可以嘗試進行短時間的散步、快走,或者是一些簡單的無跳躍肌力訓練。重點在於「逐步」恢復,讓身體有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為經期結束後恢復正常訓練做好準備。

經期運動的4大好處:不止是緩解不適

談到經期可以做什麼運動,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幫助紓緩經痛。這當然是個重要的原因,但其實經期做運動的好處遠不止於此。當你了解了月經期間運動如何像一位多功能幫手,從生理到心理層面提供支援,你可能會對這段時間的身體有全新的看法。這不只是為了度過不適,更是維持身心健康的聰明策略。

好處一:天然止痛藥——運動釋放安多酚,有效緩解經痛

經痛時,身體會產生前列腺素,導致子宮收縮而產生痛感。運動就像啟動了身體內置的止痛機制,進行輕度運動時,大腦會釋放一種名為安多酚(Endorphin)的物質。這種物質有「天然嗎啡」之稱,能夠有效阻斷疼痛訊號,產生自然的止痛效果。所以,比起單純躺着忍受不適,進行一些溫和的伸展或散步,反而更能從根本上緩解痛楚。

好處二:改善情緒波動——促進多巴胺與血清素分泌,對抗煩躁與憂鬱

經期前後的情緒起伏,相信是很多人的共同經歷。一時感到煩躁,一時又覺得低落,這其實是荷爾蒙在影響我們的大腦。運動在這時就扮演了情緒調節劑的角色。運動可以促進多巴胺(Dopamine)與血清素(Serotonin)的分泌,這兩種神經傳導物質都與快樂和滿足感有直接關係。所以,透過適度的活動,可以為心情帶來正面的提升,讓你感覺更平靜和愉快。

好處三:告別水腫與腹脹——加速新陳代謝,排出體內多餘水分

經期時感覺身體腫脹,褲子也變得緊繃,這種腹脹和水腫的感覺確實惱人。這是因為荷爾蒙變化導致身體容易滯留水分。而運動,特別是輕度的有氧運動,能夠提升心率,並且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這個過程就像啟動了身體的排水系統,能夠幫助身體更有效率地將多餘的水分和鈉質排出體外,從而減輕水腫和腹脹感。

好處四:維持健身進度——避免因經期中斷而影響瘦身或增肌效果

對於有規律健身習慣的人來說,最怕的就是訓練進度因為經期而中斷。一星期完全不動,可能會讓之前努力的成果打折扣,也容易打亂運動的節奏。在經期選擇合適的低強度運動,就不再有這個煩惱。這不代表要進行高強度的訓練,而是透過溫和的方式維持身體的活動量。這樣做不僅能讓身體保持在運動的狀態,避免肌肉變得僵硬,還可以讓你在經期結束後,更快地無縫接軌,回到正常的訓練強度,讓瘦身或增肌計劃持續進行。

經期運動安全指南:4類推薦的溫和運動

當我們了解經期做運動的好處後,大家最想知道的,一定是經期可以做什麼運動才最安全有效。其實,月經可以做運動嗎這個問題的答案,關鍵在於選擇合適的類型。這裡為你整理了四類非常推薦的溫和運動,讓你在生理期也能動得安心又舒服。

推薦運動一:輕度有氧運動

輕度的有氧運動可以幫助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對於改善水腫和腹脹感特別有幫助。

散步或快走:建議時長20-30分鐘,最安全方便的入門選擇

散步可說是最簡單直接的選擇。找個舒服的時間,在家附近或公園輕鬆走個20至30分鐘,已經能讓身體微微發熱,達到放鬆效果。如果感覺體力不錯,也可以稍微加快步伐,變成快走,增加一點心率,但記得以身體感覺舒適為準。

慢跑:適合經期中後期,幫助提升心率,促進循環

對於有慢跑習慣的朋友,當經期來到第3日後,流量減少,體力也逐漸恢復時,可以嘗試進行短時間的慢跑。慢跑能有效提升心率,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身體排出多餘水分,同時也能提振精神。

推薦運動二:瑜伽與伸展運動

瑜伽透過溫和的伸展與呼吸配合,能非常有效地放鬆因經期而變得緊繃的肌肉,特別是下背和腹部周圍。

推薦動作:嬰兒式、貓牛式、躺姿扭轉,專注放鬆下背與腹部

這幾個動作都是專為舒緩經期不適而設。嬰兒式能溫柔地伸展下背,貓牛式可以靈活脊椎、緩解腰背痠痛,而躺姿扭轉則能輕柔地按摩腹腔器官,幫助放鬆。練習時,請專注於深長而緩慢的呼吸。

專業提醒:進行瑜伽時,為何要避免倒立或抬腿過高的動作?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傳統瑜伽理論認為,倒立姿勢會干擾經血自然向下的流動。從現代醫學角度看,經期時部分女性血壓可能稍低,進行頭下腳上的倒立動作,有機會增加頭暈或不適的風險。所以,選擇地面、坐姿或跪姿的溫和體式會更為合適。

推薦運動三:輕度力量訓練

如果你有健身習慣,經期不代表要完全停止力量訓練,只需要聰明地調整強度就可以。

如何定義「輕度」?選擇比平時輕50%的重量,或改為徒手訓練

「輕度」的定義很簡單,就是將你平時訓練的重量減半,或者完全放棄器械,改為進行徒手訓練,例如深蹲、弓步等。重點是維持肌肉的活動度,而不是追求突破。

訓練重點:集中於上肢或不受腹部影響的肌群

在訓練部位的選擇上,可以將重點放在上半身肌群,例如手臂、肩膀和背部。應避免進行高強度的核心訓練或任何會對腹部造成過大壓力的動作,讓腹部好好休息。

推薦運動四:靜態伸展與放鬆練習

有時候,最簡單的練習反而最有效,特別是在身體感覺疲倦、只想靜靜休息的時候。

腹式呼吸練習:有效放鬆骨盆底肌,從內部緩解不適

找個舒服的姿勢躺下,將手輕放在腹部。用鼻子深深吸氣,感受腹部像氣球一樣脹起,然後用口緩緩呼氣,感受腹部自然下沉。這個簡單的練習,能從身體內部放鬆骨盆底肌,有效緩解腹部的悶脹感。

重點伸展部位:下背部、髖部及大腿內側

經期時,下背、髖關節和大腿內側的肌肉容易感到痠軟和繃緊。可以針對這些部位進行靜態伸展,每個動作維持20至30秒,溫和地拉伸,幫助釋放積聚的壓力。

經期運動禁忌:盤點4種應嚴格避免的運動類型

了解經期可以做什麼運動之後,知道哪些運動不適合也同樣重要。雖然許多人好奇經期運動好嗎,但答案並非適用於所有運動。有些運動類型確實會為身體帶來不必要的負擔,甚至加劇不適。以下就為你盤點四種在月經期間應該嚴格避免的運動,讓你的經期做運動體驗更安全。

禁忌一:高強度間歇訓練 (HIIT) 及高強度耐力運動

為何要避免?過度增加身體壓力,可能加劇疼痛與不適感

在月經期間,身體的荷爾蒙處於波動狀態,本身已經承受著一定的生理壓力。HIIT或長跑這類運動要求身體在短時間內爆發出最大能量,會讓身體的壓力水平急劇升高。這種額外的壓力會刺激壓力荷爾蒙分泌,還有可能干擾正常的荷爾蒙平衡,所以結果就是加劇經痛、疲勞感和情緒波動。

禁忌二:大重量負重訓練

生理機制解釋:重訓如何加強子宮收縮,從而加劇經痛

當進行深蹲、硬舉等大重量訓練時,身體需要運用核心肌群去穩定軀幹,這會大大增加腹腔內部的壓力。這個壓力會直接施加在骨盆和子宮上。子宮在經期時本來就在進行收縮以排出經血,而來自外部的巨大壓力會讓這種收縮變得更強烈,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在重訓後經痛會變得更嚴重的原因。

禁忌三:水中運動 (游泳、水中有氧)

西醫角度:子宮頸口微張,增加細菌感染風險

從西醫角度看,月經期間子宮頸口會稍微張開,加上陰道的天然抗菌屏障可能因為經血而暫時變弱。泳池或海水中的細菌就有機會進入體內,所以增加了引發陰道炎或盆腔炎等婦科感染的風險。

中醫角度:「寒濕之邪」影響氣血運行,引致後續問題

而在中醫理論中,水屬「寒濕」。經期時身體處於氣血相對虛弱的狀態,浸泡在水中容易讓「寒濕之邪」入侵身體。寒氣會阻礙氣血的順暢運行,造成「氣血凝滯」,結果可能引致血塊增多與經痛加劇,甚至影響日後的月經週期。

禁忌四:劇烈跳躍或涉及腹部核心的劇烈運動

運動例子:跳箱、高強度核心訓練 (如捲腹)、劇烈舞蹈

這類運動包括需要爆發力跳躍的跳箱、不斷重複進行的捲腹或仰臥起坐,還有包含大量跳躍動作的激烈舞蹈。

為何要避免?衝擊力或腹部過度受壓,可能加重不適

像跳箱這類運動,其強大的衝擊力會對本已敏感的骨盆區域造成震盪,容易引起不適。至於高強度的核心訓練,會反覆擠壓腹部,直接對子宮造成壓力,這與大重量訓練的原理相似,同樣可能令經痛惡化。

根據經期症狀,揀選最適合你的個人化運動處方

了解經期可以做什麼運動後,下一步就是從眾多選項中,找出最適合你當下身體狀況的個人化處方。每個人的經期反應都不同,我們可以針對最常見的四種困擾,對症下藥。

困擾一:腹部絞痛與嚴重經痛

運動處方:修復性瑜伽與腹式呼吸

當腹部傳來一陣陣絞痛時,劇烈活動絕對不是好主意。這個時候,你可以試試溫和的修復性瑜伽,配合深長的腹式呼吸練習。

為何有效?專注於放鬆緊繃的骨盆底肌與腹部肌肉,而非強迫活動

它的原理並非強迫身體活動,而是專注於深層放鬆。因為經痛時,骨盆底肌和腹部肌肉會不自覺地繃緊,加劇不適。腹式呼吸和溫和的瑜伽伸展,可以溫柔地釋放這些部位的壓力,從根源紓緩痛感。

困擾二:全身水腫與腹脹感

運動處方:20-30分鐘的輕快走或室內單車

全身好像注滿了水,褲頭也變得緊繃,這種腹脹感相信很多女生都經歷過。面對這種情況,不妨進行20至30分鐘的輕快走,或者在家踩室內單車。

為何有效?促進全身血液與淋巴循環,是最高效的天然「去水丸」

這類輕度有氧運動,能夠有效促進全身的血液和淋巴循環。這個過程就像啟動了身體內置的排水系統,可以最高效地將多餘水分排走,效果比任何去水丸都來得天然和直接。

困擾三:情緒低落、焦慮與煩躁

運動處方:輕度節奏性有氧運動 (如配合音樂的慢跑或舞蹈)

有時候生理上的不適還好,但情緒上的低落和煩躁感卻更難應付。這時候,你可以配合自己喜歡的音樂,進行輕度的節奏性有氧運動,例如慢跑或隨意的舞蹈。

為何有效?節奏性運動最能有效刺激腦內啡與血清素分泌,是天然的情緒提振劑

因為有節奏的規律運動,最能夠有效刺激大腦分泌「快樂荷爾蒙」,也就是腦內啡和血清素。它們是身體自製的天然情緒提振劑,可以幫助我們掃走壞心情,重拾平靜。

困擾四:腰背痠痛與全身疲勞

運動處方:貓牛式伸展及利用按摩球放鬆下背

除了腹痛,腰背痠軟無力也是經期的常客,讓人只想整天躺著。針對這個問題,貓牛式伸展是一個非常好的動作。你也可以利用一個按摩球,輕輕在下背部滾動放鬆。

為何有效?直接針對痠痛點進行伸展放鬆,避免加重腰部負擔

這個方法的好處,是能夠直接針對痠痛的部位進行伸展和按壓。它不會加重腰部的整體負擔,反而可以精準地紓緩緊繃的肌肉群,是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經期運動常見問題 (FAQ)

Q1:經期做運動會令月經流量變多或變少嗎?

這個問題是許多人對經期做運動的迷思之一。簡單來說,適度的運動本身並不會無故地增加或減少你的總經血量。運動可以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包括骨盆腔,所以當你活動時,經血的排出可能會變得更順暢,讓你感覺流量「暫時」變多了。這只是一個加速排出的過程,而不是身體製造了更多的經血。

反之,長期進行極高強度的訓練,可能因為對身體造成過大壓力而影響荷爾蒙平衡,從而導致經期紊亂或流量變少,但這與經期中進行適度運動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只要你進行的是我們前面推薦的溫和運動,基本上是不會對流量有負面影響的。

Q2:如果我有嚴重經痛,運動真的能幫助我嗎?

當你正經歷難以忍受的經痛時,要你起身運動聽起來可能不太合理。這裏的關鍵在於運動的「類型」與「目的」。如果你的經痛非常嚴重,首先應該諮詢醫生的意見,排除其他潛在的健康問題。

對於一般的嚴重經痛,我們的目標不是進行心肺訓練或肌力挑戰,而是透過極度溫和的動作來「放鬆」身體。例如,進行幾分鐘的腹式深呼吸,或者嘗試嬰兒式、貓牛式這類修復性瑜伽動作。這些練習可以幫助放鬆繃緊的骨盆底肌與腹部肌肉,同時促進身體釋放有天然止痛作用的安多酚。它更像是一種動態的舒緩方式,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運動」。

Q3:使用月經杯或棉條,可以去游泳嗎?

關於月經可以做運動嗎,尤其是否可以游泳,一直存在很多討論。從西醫角度看,月經杯或棉條在體內可以形成一道物理屏障,正確使用的話,能夠有效阻擋池水進入陰道,同時防止經血外漏。所以,在做好個人衛生措施的前提下,使用這些產品去游泳是可行的。不過,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離開泳池後必須立即更換,因為泳池水中的細菌始終存在,長時間接觸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另外,从中醫角度看,會建議避免在經期接觸冷水,因為「寒氣」可能會影響氣血運行。這提供了另一個思考層面,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信念來做決定。

Q4:經期運動後應該如何補充營養?

經期運動後的營養補充,重點在於「補充流失」與「穩定身體」。因為經期會流失血液,所以補充鐵質非常重要。運動後可以適量攝取紅肉、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豆類等富含鐵質的食物,配合含有維他命C的蔬果(如橙、奇異果)可以幫助鐵質吸收得更好。

另外,補充足够的水分也十分關鍵,這有助於減輕水腫和腹脹感。選擇一些富含鎂質的食物,例如香蕉、堅果、黑朱古力,有助於放鬆肌肉和穩定情緒。避免高糖分和過度加工的食物,選擇複合碳水化合物(如全麥麵包、糙米)來補充能量,能讓你的體力恢復得更平穩。

Q5:長期保持經期運動習慣,對改善經痛問題有長遠幫助嗎?

答案是肯定的。很多人只在經痛時才想起要做運動舒緩,但其實「經期運動好嗎」這個問題的價值,更體現在長遠的影響上。在整個月份都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可以從根本上改善體質。

持續運動能夠強化核心肌群、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身體更有效地調節荷爾蒙,並且研究指出,規律運動可以降低體內引起子宮收縮和疼痛的前列腺素水平。當你的身體整體變得更強健、循環更好時,下一次經期來臨時,你很可能會發現經痛的程度和頻率都有所減輕。所以,將適合的運動融入日常生活,是對抗經痛問題一個非常有益的長遠投資。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