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黑店踢爆】不想再中伏?LIHKG整合7大騙術陷阱,附4步起底及終極自救攻略
辛苦賺來的錢,本想用來變靚,卻不幸誤墮美容黑店的無底深淵?面對層出不窮的高壓硬銷(Hard Sell)、天花亂墜的廣告承諾,以及真假難分的儀器療程,消費者往往防不勝防,一不留神便「中伏」成為苦主。
為免大家再墮陷阱,本文特意整合LIHKG討論區網民的血淚史,為你全面「踢爆」美容業界7大常見騙術手法。我們更會提供一套由事前Fact-Check到事後追討的完整攻略:包括4步起底可疑美容院、核實儀器真偽,以及不幸簽約後的終極自救教學,助你精明消費,遠離騙局。
美容黑店7大常見陷阱手法 (LIHKG討論區整合)
談及美容黑店,相信許多人都曾在各大討論區,例如美容黑店踢爆組或LIHKG上,看過不少令人心驚的經歷。這些陷阱手法層出不窮,而且愈來愈懂得包裝。為了讓大家能清晰辨識,我們整合了討論區中提及的7大常見手法,由最經典的硬銷到新興的網絡操作,逐一為你拆解。
手法一:高壓硬銷 (Hard Sell)-從心理戰到疲勞轟炸
製造焦慮與貶低自信:利用PUA式話術,讓你感到非消費不可。
這是最常見的心理戰術。當你躺在美容床上,身心最放鬆的時候,「美容顧問」就會開始對你的外貌進行無情批評,例如「你的眼紋很深,再不處理就太遲了」、「毛孔這麼粗大,很難上妝吧」。他們透過不斷貶低你的自信,製造強烈的容貌焦慮,讓你感覺不立即購買他們的療程,問題就會無可挽救。
疲勞轟炸式推銷:將你困於獨立房間長時間遊說,直至屈服。
體驗療程結束後,你通常會被帶到一個細小的獨立房間。接下來就是長達一至兩個小時,甚至更長的疲勞轟炸。數位銷售顧問會輪流上陣,不斷重複推銷昂貴的療程套票。在你身心俱疲,只想盡快離開的情況下,判斷力會大幅下降,最終可能在壓力下無奈就範。
模糊單次收費選項:刻意隱藏或聲稱單次服務「不划算」,強力推銷昂貴套票。
當你主動查詢單次收費時,他們往往會避而不答,或者直接告訴你「單次做沒有效果」或「價格非常不划算」,然後將話題轉回數萬元起跳的預繳式套票。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鎖定你的大額消費,而非提供彈性的單次服務。
手法二:廣告誘騙-網上虛假低價與失實承諾
社交媒體極低價廣告:以「$288 / 10次」等遠低於成本的價格作招徠。
社交媒體是這些騙局的溫床。你經常會看到「$288 / 10次脫毛」、「$388任做3項療程」等極度吸引的廣告。這些價格遠遠低於正常市場成本,其唯一目的就是吸引你登記資料和預約時間。只要你踏進店門,這些優惠就會因各種藉口而無法兌現。
空泛的無效退款保證:承諾「無效包退」,但條款苛刻,實際上無法執行。
為了增加廣告的可信度,他們會加上「無效退款」的承諾。但魔鬼在細節中,合約條款會將「無效」的定義設定得極為嚴苛,例如需要醫生證明,或者由他們公司內部作最終判斷。結果就是,這個退款保證形同虛設,你幾乎不可能符合申請資格。
街頭兜售陷阱:以「$98 Facial連按摩」等超低價吸引上門,實為硬銷開端。
在旺區街頭,你可能會遇到有人派發傳單,推銷近乎免費的美容體驗。這些「$98 Facial」只是將你引導至硬銷場所的入場券。一旦你被帶上美容院,接下來的劇本就與高壓硬銷的手法完全一樣。
手法三:儀器與產品欺詐-真假難分的美容騙術核心
真假儀器「偷龍轉鳳」:試做時用原廠正貨,購買療程後轉用廉價山寨機。
這是最難防範,也是最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手法。在試做環節,他們會使用價值不菲的原廠正貨儀器,讓你感受到真實效果。但是,當你購買了昂貴的療程後,實際服務時就會換成外形相似,但成本極低的廉價山寨機。效果大打折扣事小,儀器能量不穩引致灼傷的風險事大。
水貨與假貨針劑:使用來歷不明,甚至稀釋過的假冒產品,影響效果及安全。
在高利潤的醫學美容療程中,部分黑店會使用來歷不明的水貨,甚至是用生理鹽水稀釋過的假冒產品,以大幅降低成本。這些產品未經安全驗證,不但會導致療程無效,更有可能引發皮膚過敏、發炎甚至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誇大儀器功效:過度吹噓普通儀器的效果,讓你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
他們會將一部功能普通的儀器,例如普通的導入或射頻機,吹噓成能夠解決所有皮膚問題的「神機」,聲稱可以「逆轉肌齡」、「永久去斑」。這種誇大的宣傳手法,目的是讓你對療程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從而合理化其高昂的收費。
手法四:收費不透明-魔鬼在細節中的金錢陷阱
胡亂收費(亂扣格數):療程收費制度混亂,實際服務與收據項目不符。
許多預繳式套票會以「格數」或「點數」計算。在收費制度混亂的情況下,美容院可以隨意解釋收費標準。例如,一次簡單的護理,他們可能會在你的療程卡上扣除遠超應扣的格數。由於沒有清晰的價目表,你很難察覺自己被多收了費用,直至格數迅速用完。
隱藏式收費:最終收費遠高於最初報價,療程中途不斷追加附加項目。
在療程進行期間,治療師會不斷向你推薦各種「附加項目」,例如精華安瓶、特製面膜或升級探頭,並聲稱這些是「必須配合使用才能達到最佳效果」。這些項目通常收費不菲,而且在你結賬時才會一次過顯示在賬單上,令最終收費遠超你的預算。
手法五:「自助美容」模式轉嫁風險
節省成本的偽科技:商戶為節省人手,要求顧客自行操作專業儀器。
近年興起一些「自助美容」中心,聲稱讓顧客以更低廉的價格享用專業儀器。這其實是商戶為節省專業治療師薪金成本的手段。他們將操作儀器的責任,完全轉嫁給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消費者。
安全風險與責任轉嫁:將操作儀器的風險及效果不佳的責任推給消費者。
專業美容儀器需要精準的能量調校和專業的操作技巧。讓顧客自行操作,不但效果沒有保證,更容易因操作不當而引致灼傷或皮膚受損。一旦出現問題,商戶便會以「顧客自行操作不當」為由推卸所有責任,讓你投訴無門。
手法六:假冒專業-偽專家與客觀數據缺席
缺乏科學數據支持:僅以主觀評價作準,沒有VISIA、InBody等客觀數據追蹤效果。
一間專業的美容中心,會使用科學儀器(如VISIA皮膚分析儀、InBody身體成分分析儀)來客觀評估你的狀況及療程進度。相反,美容黑店只會用「你看起來白了」、「線條緊緻了」等主觀感受作為評價標準,缺乏任何可量化的數據支持,效果成疑。
顧問凌駕治療師:由銷售顧問主導療程推薦,而非根據你的實際需要。
在這些店舖,決定你療程方案的,往往不是具備專業知識的治療師,而是以銷售佣金為目標的「美容顧問」。他們推薦的不是最適合你的療程,而是利潤最高、價格最昂貴的療程。你的皮膚或身體狀況,從來不是他們的首要考慮。
手法七:網上輿論操控
鱔稿與「打手」文化:在討論區、社交媒體發佈大量虛假好評。
為了建立正面的網上形象,黑店會聘請公關公司或「打手」,在各大美容黑店lihkg討論區、Facebook群組及Instagram上發佈大量虛假的正面評價和「用家分享」。這些內容看似真實,其實只是精心編寫的廣告,目的是誤導消費者。
負評淹沒:利用大量假帳號壓下或攻擊真實的負面評價。
當網上出現真實的負面評價時,他們會迅速啟動輿論操控機制。利用大量假帳號在該帖文下留言洗版,或直接攻擊、抹黑發表負評的用戶,指責對方是「同行惡意攻擊」。這種操作會淹沒真實的聲音,讓其他搜尋資料的消費者難以看清真相。
【Fact-Check】4步起底潛在美容黑店,避開中伏陷阱
要避免墮入美容黑店的陷阱,與其單靠網上討論區如LIHKG的零碎資訊,不如學會自己做功課。坊間很多美容黑店踢爆組的分享很有用,但是資訊始終是被動接收。以下這套四步Fact-Check方法,就能讓你主動出擊,像偵探一樣起底任何一間有嫌疑的美容院,避開中伏陷阱。
第一步:核實儀器真偽 (向官方代理查詢)
這一步是保障安全與效果的基礎,因為很多騙案的核心就是儀器真假問題。
查詢主流儀器(Thermage, Picosure等)的香港官方代理商。
正廠的高能量儀器,例如Thermage、Ulthera、Picosure等,在香港通常有唯一的官方代理商。你可以直接在網上搜尋「Thermage 香港代理」之類的關鍵字,然後就能找到他們的官方網站或聯絡方式。
核實美容院是否為官方授權的認可治療中心。
代理商的網站一般會公開列出所有「官方授權認可治療中心」的名單。如果你心儀的美容院不在名單上,那它所使用的儀器來源就非常可疑。它可能是使用未經授權的水貨機,甚至是山寨假機,所以安全和效果都沒有保證。
第二步:調查公司背景 (查冊、成立年期)
一間公司的歷史,往往能反映其經營作風是否穩健。
網上查冊教學:查證美容院的成立年期及公司背景。
你可以在公司註冊處的「網上查冊中心」輸入美容院的公司全名,就能查到它的成立日期、公司類別等基本資料。這個步驟很簡單,而且它提供的資訊非常有價值。
警惕指標:成立時間短、有頻繁改名或董事變動記錄的公司。
如果一間公司成立不足一兩年,代表它缺乏長時間的市場驗證。如果查冊結果顯示它還曾經多次更改公司名稱或董事,這就是一個更強烈的警號。因為有些不良商戶會透過改名來「洗底」,藉此擺脫過去的負評和投訴。
第三步:翻查官方黑名單 (海關及消委會)
與其在美容黑店LIHKG討論區大海撈針,不如直接查閱官方的執法記錄和報告,公信力更高。
查閱海關查獲冒牌美容儀器的執法新聞。
香港海關會定期公佈打擊冒牌貨品的新聞稿。你可以在海關網站的「新聞公報」頁面,搜尋「美容儀器」等字眼。如果某間美容院曾因使用冒牌儀器而被檢控,這就是最直接的證據。
參考消委會報告中,曾被點名批評涉及不良營銷手法的案例。
消費者委員會的《選擇》月刊或其網站,是另一個重要的資訊來源。消委會經常會發佈關於美容行業不良營銷手法的調查報告,有時更會點名批評相關商戶。這些由官方發佈的記錄,比任何網上傳言都更值得信賴。
第四步:分辨專業顧問與純推銷員
最終與你接觸的「人」才是關鍵,所以你需要分辨對方是想幫你解決問題,還是只想清空你的錢包。
專業顧問的特徵:先分析,後共同制定方案。
一個專業的顧問會先花時間了解你的皮膚或身體狀況,甚至會使用VISIA皮膚分析儀等儀器獲取客觀數據。然後,他們會根據你的實際需要和預算,與你一起討論和制定一個合理的療程方案,而不是單方面地強硬推銷。
推銷員的特徵:一見面即推銷最貴療程,不關心實際情況。
相反,純粹的推銷員只關心業績。他們一見面就可能開始批評你的外表,製造焦慮感。然後,他們會直接推銷利潤最高的昂貴療程套餐,完全不理會你是否真的需要,也不關心你的疑慮。
檢視收費模式:警惕必須預繳大額套票的手法,主動查詢單次收費。
許多不良營銷手法的核心,就是迫使你預繳大額套票。你應該對這種模式保持高度警覺。一個有信心的商戶,通常不會害怕提供單次收費的選項。因此,主動詢問單次收費的價格,是測試其經營透明度的一個好方法。
【中伏自救手冊】由談判到向消委會/海關投訴的完整教學
不幸遇上美容黑店,很多人都會感到徬徨無助。在眾多美容黑店lihkg或美容黑店踢爆組的分享中,不少人都因不懂得如何應對,結果蒙受金錢與精神損失。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步驟與方法,據理力爭,你絕對有機會取回公道。這份自救手冊會由淺入深,教你從現場應對到法律追討的完整流程。
第一步:現場應對與即時止蝕
在高壓硬銷現場安全脫身的話術與技巧
當你被困在房間內面對疲勞轟炸式推銷,保持冷靜是首要任務。你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安全離開。你可以運用以下幾種話術:
首先是「藉口法」,提出一個無法辯駁的離開理由。例如:「我突然記起有急事需要處理,要先走了。」或者「我約了朋友,時間差不多了。」關鍵在於態度要堅定,即使對方不斷挽留,你只需重複你的理由。
其次是「拖延法」,避免直接拒絕,改為延後決定。你可以說:「多謝你的詳細介紹,但我需要時間考慮一下,不能馬上決定。」或者「這麼大的金額,我需要先跟家人商量。」這能緩和現場的對抗氣氛,為你創造離開的空間。
最後是「重複法」,像播放錄音一樣,平靜且堅定地重複同一句話,例如:「我今天不會作任何決定,謝謝。」無論對方提出任何優惠或質疑,你都只用這句話回應,讓對方明白你的立場無法動搖。
切勿交出身份證或信用卡,堅決要求離開
在推銷過程中,職員可能會以「登記資料」或「查看優惠資格」為由,要求你交出身份證或信用卡。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陷阱。他們取得你的證件或信用卡後,你就失去了離開的主導權,甚至可能在你不同意的情況下被過數。
你必須堅決拒絕,並清晰地說:「不好意思,在未決定購買前,我不會提供任何個人證件或信用卡。」同時,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財物,將手袋放在自己身邊。
假如對方以不同理由阻止你離開,你必須嚴正聲明:「如果你們限制我的人身自由,不讓我離開,這可能構成非法禁錮,我會立即報警處理。」提及報警通常是讓對方讓步的最後手段。
第二步:簽約後追討退款 (冷靜期與談判)
冷靜期條款的應用:了解合約條款,在限期內以書面要求退款
如果你在壓力下簽了合約,第一時間要做的是細閱合約所有條款,特別是尋找關於「冷靜期」的部分。根據法例,指定行業的預繳式消費合約(包括美容服務)設有法定冷靜期,讓消費者在簽約後的一段時間內可無條件取消合約。
一旦確認合約在冷靜期內,你必須立即以書面形式通知商戶要求退款。書面通知是保障自己的關鍵證據。信件內容應清楚列明你的姓名、合約編號、簽署日期,並表明你正在行使冷靜期內的權利取消合約及要求全數退款。最穩妥的遞交方式是掛號信,或親身遞交並要求對方簽收作實。
退款談判步驟:電話、書面信函及親身交涉的建議流程
如果合約已過了冷靜期,或者商戶對你的退款要求置之不理,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交涉:
-
電話聯絡:先致電商戶,表明身份及退款要求。過程中保持冷靜,只陳述事實。你需要記錄通話日期、時間、對方職員姓名及談話內容。這一步通常不會成功,但可作為你嘗試溝通的證明。
-
發出書面信函:發出一封正式的投訴及追討信函(建議使用掛號信)。信中詳細列明事件經過、你認為不滿意的地方(例如服務與說明不符、具誤導性陳述等),附上合約及單據副本,清晰地提出你的要求(例如退回未使用的服務款項),並設定一個合理的處理期限(例如14天)。
-
親身交涉:如果商戶願意面談,建議你邀請一位朋友或家人陪同前往,作為見證人。面談時保持理性,重申信件中的論點,避免情緒化的爭吵。
第三步:升級行動 (向消委會、海關投訴或入稟小額錢債)
向消費者委員會投訴的指引及所需文件
當商戶拒絕合理協商時,你可以向消費者委員會求助。消委會的角色是調停,雖然沒有法律執法權,但其介入往往能對商戶構成壓力,促成和解。
投訴時,你需要準備以下文件:
* 合約及收據正副本
* 雙方來往的信件或電郵紀錄
* 詳細的事件時序表,包括日期、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經過
* 任何相關證據,例如療程前後對比照片、職員的對話紀錄等
向香港海關舉報的指引(如懷疑冒牌儀器或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如果事件涉及刑事成份,例如商戶的營銷手法可能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或者你懷疑他們使用冒牌儀器,你可以向香港海關舉報。
《商品說明條例》涵蓋範圍很廣,例如商戶對服務作出虛假或具誤導性的陳述(例如聲稱使用正廠儀器但實際是山寨機、誇大療程效果等)。向海關舉報時,你需要盡可能提供實質證據,例如儀器照片、療程單張、職員對話的具體內容等。在「美容黑店踢爆组」這類群組中,亦有不少成功向海關舉報的個案可作參考。
小額錢債審裁處的入稟教學及流程
假如申索金額在港幣75,000元或以下,而所有調解方法都失敗,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是尋求具法律約束力裁決的最後途徑。整個過程不容許律師代表,由申索人與被告人自行處理。
基本流程如下:
1. 填寫申索書:到審裁處索取或在網上下載申索書表格,清晰填寫你與被告(美容院)的資料、申索款項及理據。
2. 提交申索:將填妥的表格連同所需費用交往審裁處登記處。
3. 第一次聆訊(提訊):審裁官會嘗試為雙方進行調解,尋求和解方案。
4. 審訊:如果調解失敗,案件將排期審訊。屆時你需要帶備所有證據(合約、單據、信件、證人等)向審裁官陳述案情,由審裁官作出判決。
關於美容黑店的常見問題 (FAQ)
Q1:為何美容黑店lihkg討論區上總有大量苦主分享?
網絡傳播效應與行業監管不足
在網上,尤其「美容黑店lihkg」討論區或「美容黑店踢爆組」這類群組,總是充斥著大量苦主分享,這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網絡的傳播力很強,一次不愉快的經歷,比起十次滿意的體驗,更容易引起共鳴和討論,所以負面評價會被放大。第二,香港美容行業的監管相對寬鬆,現時未有專門法例規管美容院的營銷手法或儀器標準,這就給予了一些不良商戶可乘之機,導致消費者權益受損的個案頻頻發生。
Q2:大型連鎖美容院就一定不是美容黑店嗎?
品牌非絕對保證,需警惕其高壓硬銷模式
很多人以為,選擇大型連鎖美容院就能避開美容黑店,這個想法不完全正確。大品牌的確在儀器來源上可能較有保證,但是,它們的營運模式通常以銷售為主導。前線員工背負沉重的業績壓力,這就衍生出極具侵略性的高壓硬銷手法。即使它們不是使用假貨的典型黑店,這種銷售模式對消費者造成的壓力和金錢損失,性質同樣惡劣。
Q3:除了認住FDA和CE認證,還有何方法確保療程安全?
查核儀器證書與治療師的專業度
FDA和CE認證是判斷儀器安全的基本指標,但是,單憑宣傳單張上的標誌並不足夠。你可以主動要求查看儀器原廠頒發的證書,一間正規的美容中心理應能提供這些文件。同時,操作儀器的治療師同樣重要,你可以查詢治療師是否持有相關的專業資格,或者是否完成了由儀器廠商提供的官方培訓,他們的專業知識是療程安全的另一重保障。
Q4:網上KOL推薦或「十大美容院」排名可信嗎?
警惕付費鱔稿,應交叉查證多方資訊
網絡上的資訊五花八門,KOL的推薦和各種「十大美容院」排名,參考價值其實有限。很多看似真實的分享,實際上是付費的鱔稿廣告,它們的目的就是營銷,而不是提供客觀評價。所以,最明智的做法是交叉查證,不要只看單一來源。你可以同時參考Google評論、不同討論區的留言,以及朋友的親身經驗,綜合多方資訊,才能拼湊出較為真實的全貌。
Q5:遇到美容黑店,最重要是做什麼?
保障人身安全,冷靜搜集證據,再循序追討
如果不幸遇到美容黑店,切記保持冷靜。首要任務是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如果你在高壓環境下感到受威脅,應先想辦法離開現場。脫身之後,便可以開始搜集所有相關證據,這些證據包括單據、合約、療程記錄、對話截圖等。最後,整理好所有資料,再按部就班地向消費者委員會或海關等機構求助,循序漸進地追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