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實測】你得我得減肥團餐單終極指南:8星期飽住瘦!附完整外食、備餐及慳錢攻略

「減肥一定要捱餓?」、「餐餐食雞胸沙律好快頂唔順?」如果你都因為這些念頭而減肥失敗,這篇真人實測文章絕對是為你而寫。作為一個屢敗屢戰的香港上班族,我終於找到了傳說中可以「飽住瘦」的「你得我得減肥法」,並成功在8星期內重拾自信與健康。

本文將會毫不保留地分享我親身實測的完整8星期減肥餐單,由核心飲食原則、每週食譜範例,到最貼地的外食、週末備餐(Meal Prep)及慳錢攻略,全部一一拆解。這不只是一份餐單,而是一套為香港都市人度身訂造,可持續、不反彈的瘦身生活方案。準備好告別飢餓式減肥,一起輕鬆飽住瘦吧!

我的減肥心路歷程:一個香港普通上班族的真實告白

相信許多人都聽過「你得我得減肥團餐單」,而我想分享的,是我作為一個普通香港上班族,如何透過這個方法,告別多年來的減重困擾。這不只是一個減肥餐的分享,更是一個重拾健康與自信的真實記錄。

減肥前的掙扎:為何試過多種方法都失敗收場?

在正式開始前,我的減重之路可以說是屢戰屢敗。從極端節食、只吃單一食物,到飲用代餐奶昔,幾乎坊間流行的方法我都試過。起初體重或許會下降,但隨之而來的是無盡的飢餓感、精神不振,甚至影響社交生活。每次朋友聚餐,我都只能望著美食嘆氣。這種生活方式根本無法持久。結果就是,一旦恢復正常飲食,體重便迅速反彈,甚至比之前更重,令人非常沮喪。

遇上「你得我得減肥法」的契機:尋找不捱餓的可持續方案

在我幾乎要放棄的時候,偶然在網上社群看到關於「你得我得減肥團」的討論。最吸引我的一點,是它強調「飽住瘦」和可持續性。這正是我一直尋找的方案。我需要的不是一個短期的神奇療法,而是一個能夠融入我繁忙工作與社交生活的飲食模式。深入了解後,發現它的核心理念是學習選擇對的食物,而不是盲目地捱餓。這種人性化的設計,讓我決心給自己最後一次機會。

驚人成果展示:8星期前後對比,重拾自信與健康

實行這個減肥餐單八個星期後,成果遠超我的預期。體重秤上的數字固然令人鼓舞,但更大的改變來自生活中的點滴。以前穿起來很緊繃的西褲,現在竟然鬆動了。每天下午不再昏昏欲睡,工作效率也提升不少。最重要的是,我重拾了對身體的掌控感與自信。望著鏡中精神煥發的自己,我知道這次終於找對了方法,一個真正能夠帶來健康,而不僅是減去體重的方案。

你得我得減肥法核心原則:拆解「飽住瘦」不反彈之謎

許多人對「你得我得減肥團餐單」最感好奇的一點,就是它如何做到傳說中的「飽住瘦」。這並非甚麼魔法,而是一套經過精心設計、有科學根據的飲食系統。它的核心理念,是透過理解身體運作的原理,與身體合作,而非對抗。這個方法旨在擺脫傳統節食帶來的飢餓感與反彈循環,讓我們重新掌握飲食主導權,真正做到可持續地減重,並維持理想體態。

成功基石:人性化減醣飲食法

整個你得我得減肥團的#減肥餐,其成功的基石是一種「人性化減醣飲食法」。它並非要求大家完全放棄所有澱粉質,變成極端的生酮飲食。相反,它著重於策略性地調整碳水化合物的「質」與「量」,讓身體在不感到被剝奪的情況下,平穩地轉向更高效的燃脂模式。這種人性化的設計,大大降低了執行門檻,也提高了長期堅持的可能性。

減重核心:策略性減少精製澱粉,而非完全戒絕

減重的關鍵,在於學會分辨哪些食物需要減少。這個餐單的核心,是策略性地大幅減少「精製澱粉」的攝取。精製澱粉包括我們日常接觸的白飯、麵包、麵食、餅乾等。這些食物經過高度加工,容易導致血糖快速上升,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從而促進脂肪儲存。當我們減少這些食物時,身體的血糖水平會變得更穩定,自然就減少了脂肪積聚的機會。

關鍵食材:「原型澱粉質」的重要性

減少了精製澱粉,我們需要用更優質的碳水化合物來替代。「原型澱粉質」就是最佳選擇。原型食物,指的是未經深度加工、保留了天然形態與營養的食物。在澱粉質方面,例子包括番薯、南瓜、粟米、藜麥、糙米等。它們富含膳食纖維,消化速度較慢,能提供更持久的飽足感,而且升糖指數較低,對血糖的影響也較平穩,是維持能量與滿足感的關鍵食材。

瘦身心法:建立可持續習慣,告別反覆減肥

任何成功的減肥方法,最終都必須回歸到生活習慣的建立。這個飲食法的最終目標,不只是短期的體重下降,而是幫助我們建立一套可以長期執行、並且享受其中的飲食模式。當健康的飲食選擇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我們就不再需要用意志力去「忍耐」,也就能真正告別過去那種反覆減肥失敗的循環。

獨特週期性策略:結合衝刺、維持與休息

除了飲食內容的調整,你得我得減肥法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於它的週期性策略。它將整個減重過程劃分為衝刺、維持與休息的階段。這種設計非常有智慧,因為它模仿了我們身體與心理的自然節奏。長時間維持單一的嚴格飲食,很容易會導致生理與心理的疲勞,而週期性的變化,則能讓整個過程更富彈性與動力。

「8週執行 + 2週休息」的瘦身循環概念

具體的執行模式,是一個以十星期為單位的循環,即「8週執行 + 2週休息」。在這8個星期內,我們會嚴格遵循特定的飲食比例指引,以達到最高的減重效率。完成8星期的衝刺後,會有2星期的休息期。這段時間並非完全放縱,而是讓飲食限制稍微放寬,讓身心得到恢復與重置,為下一個循環做好準備。

如何有效避免平台期並降低心理疲勞

這種「8+2」的循環模式,是應對減肥兩大難題——平台期與心理疲勞的有效策略。身體有很強的適應能力,長時間處於熱量赤字的狀態,新陳代謝可能會減慢,形成平台期。而週期性地調整飲食,特別是2週的休息期,能夠重新激活新陳代謝,有助於突破停滯。同時,有計劃的休息大大降低了節食帶來的心理壓力與剝奪感,讓我們能以更輕鬆的心態,走得更遠。

開始前必讀:個人化準備與黃金法則

在正式開始你的「你得我得減肥團餐單」旅程前,有些基礎準備是絕對不能跳過的。這些準備功夫就像是起跑前的熱身,能讓你事半功倍,確保整個#減肥餐計劃順利進行。我們要談的第一個黃金法則,也是最常被忽略的一環,就是飲水。

為何飲水是減肥餐單不可或缺的一環?

很多人以為減肥就是控制飲食,但其實飲用足夠的水分,是你成功的一大關鍵。水分在身體內扮演的角色遠比你想像中重要。它不只是解渴,更是啟動你身體燃脂機制的鑰匙。

作用一:提升新陳代謝,加速脂肪燃燒

身體的新陳代謝,可以想像成一部燃燒熱量的引擎。當你水分不足時,這部引擎的運作效率就會降低,燃燒脂肪的速度自然會變慢。充足的水分可以讓身體的各項化學作用更順暢,直接提升你的靜態代謝率,意思就是即使你坐著不動,身體也能燃燒更多卡路里。

作用二:幫助身體排毒,是瘦身基本功

當身體開始燃燒脂肪時,會產生一些代謝廢物。這些廢物需要透過身體的排泄系統清走。水就是最好的運輸工具,它可以幫助腎臟過濾血液中的廢物,然後經由尿液排出體外。這是一個非常基礎但重要的排毒過程,能讓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為減重打好基礎。

計算你的黃金飲水量(附獨家公式)

那麼,每天到底要喝多少水才算足夠?這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字,而是需要根據你的體重進行個人化計算。你可以利用以下這條簡單的黃金公式,找出專屬於你的每日飲水量。

計算公式:體重(公斤) x 40-50毫升

舉個例子,如果你的體重是60公斤,那你每日的建議飲水量就是 60 x 40毫升 = 2400毫升,也就是2.4公升。如果你當天的活動量較大或有做運動,可以將乘數提高到50,也就是3公升。這個範圍能確保你的身體獲得足夠水分去支持整個減重計劃。

實用貼士:善用大水樽、少量多次、利用飲管

知道了目標飲水量後,執行的技巧也很重要。首先,準備一個容量較大,例如1公升的水樽。這樣你只需要提醒自己每天要喝完兩到三樽,目標會變得非常清晰。其次,養成「少量多次」的飲水習慣。不要等到極度口渴才一次過喝下大量水,因為身體難以完全吸收。最好的方法是每隔一段時間就喝幾口。最後,可以試試利用飲管。很多人發現用飲管喝水,不知不覺間就會比平時喝得更多,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小技巧。

完整8星期你得我得減肥團餐單大公開

接下來就是大家最期待的核心部分,這套經過我真人實測的完整8星期你得我得減肥團餐單,它不僅是一個#減肥餐計劃,更是一套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整個餐單以8星期為一個循環,分為兩個階段交替進行,讓身體在燃脂與鞏固之間找到最佳平衡。

階段一 (第1-2週 & 第5-6週):低醣減肥啟動期

減重目標:快速讓身體進入高效燃脂狀態

這個階段是整個減肥計劃的衝刺期。目標非常清晰,就是透過暫時完全停止攝取澱粉質,促使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由醣類轉為脂肪,從而快速進入高效的燃脂狀態,為整個減重旅程打下良好基礎。

飲食比例:50%深綠色蔬菜、10%其他蔬菜、40%蛋白質、0%澱粉質

在啟動期,每一餐的餐盤分配相當關鍵。想像一下你的餐盤,其中一半要裝滿深綠色的蔬菜,例如西蘭花、菠菜、羽衣甘藍等。另外一成是其他顏色的蔬菜,增加營養多樣性。剩下的四成則是優質蛋白質,例如雞胸肉、魚肉、雞蛋或豆腐。

我的食譜範例:早餐炒滑蛋配西蘭花、午餐雞胸沙律

實際執行起來比想像中簡單。例如我的早餐通常是兩至三隻雞蛋做成的炒滑蛋,配上一大份灼西蘭花;午餐則是一份豐富的雞胸肉沙律,配上大量綠葉蔬菜和油醋汁,飽足感十足。

階段二 (第3-4週 & 第7-8週):恢復碳水鞏固期

減重目標:均衡飲食,補充能量,預防平台期

經歷了初期的低醣衝刺後,身體需要適應和鞏固成果。這個階段會策略性地重新加入優質的碳水化合物,目的是為了補充身體能量,提供更全面的營養,最重要的是打破身體的適應性,有效預防平台期的出現,讓減重效果持續下去。

飲食比例:25%綠葉蔬菜、25%其他蔬菜、25%蛋白質、25%原型澱粉質

這時的餐盤分配會變得非常均衡,像一個四等分的圓形。蔬菜(綠葉及其他顏色)依然佔據一半的份量,另外四分之一是蛋白質,而最後的四分之一,就是我們重新引入的「原型澱粉質」,例如番薯、南瓜、糙米或藜麥。

我的食譜範例:晚餐去皮雞扒配半個番薯及雜菜

這種均衡的飲食方式完全不會讓人感到飢餓。我的晚餐可以是一塊香煎去皮雞扒,配上烤焗過的半個番薯,它天然的甜味非常滿足,再加上一大份色彩繽紛的炒雜菜,既美味又有營養。

生活實踐全攻略:外食、備餐、慳錢技巧

要將「你得我得減肥團餐單」的原則融入忙碌的都市生活,確實需要一些竅門。理論固然重要,但如何在日常實踐中輕鬆執行,才是成功的關鍵。以下將分享一套完整的生活攻略,內容涵蓋了備餐、慳錢以至外食的技巧,讓你無論在家或外出,都能輕鬆跟隨這份#減肥餐,將健康飲食化為生活習慣。

慳時間秘訣:週末15分鐘備餐法 (Meal Prep)

許多人一聽到備餐 (Meal Prep) 就會卻步,覺得需要花費整個週末的時間。其實,只要掌握對的方法,利用週末的15至30分鐘,就能完成一週大部分的準備工作,讓平日的下廚時間大大縮短。這個方法的重點不在於煮好所有飯菜,而是「預先處理食材」,令平日煮食變得像組合積木一樣簡單快捷。

一週備餐購物清單及懶人食譜

要有效率地備餐,一份清晰的購物清單是第一步。這能避免你在超級市場中迷失方向,買下不必要的東西。

  • 基礎購物清單:
  • 蛋白質: 雞胸肉(4-5塊)、雞蛋(一打)、板豆腐(2磚)、急凍蝦仁或魚柳(1包)
  • 蔬菜: 西蘭花(2個)、三色椒(各1個)、菠菜或菜心(1斤)、車厘茄(1盒)
  • 原型澱粉質(鞏固期用): 番薯(2-3個)、粟米(2條)、藜麥(1小包)

  • 懶人食譜概念:
    週末預先將雞胸肉用鹽和黑椒醃好,焗熟或蒸熟後切片;將番薯焗熟;雞蛋烚熟剝殼。平日午餐只需將預先準備好的雞胸肉、烚蛋,配上洗好的車厘茄和菠菜,就是一份豐富的沙律。晚餐則可將急凍魚柳煎香,配上微波爐加熱的番薯和快炒的菜心,十分鐘內就能完成。

如何一次過準備3-4天的蔬菜和蛋白質

週末集中處理食材,能為你節省平日的寶貴時間。

  • 處理蛋白質:
    可以一次過水煮或焗好4至5塊雞胸肉,冷卻後放入密實盒冷藏,足夠3至4天使用。你也可以預先烚好6至8隻雞蛋,作為早餐或下午茶的補充。豆腐則可切塊後用鹽水浸泡保存,保持新鮮。

  • 處理蔬菜:
    將西蘭花、三色椒等較耐放的蔬菜清洗切好,瀝乾水份後放入保鮮盒。綠葉蔬菜如菠菜、生菜,可以先清洗乾淨,用廚房紙吸乾多餘水份後,再放入鋪有廚房紙的保鮮盒中,能有效延長保鮮期。

慳錢秘訣:平民版高性價比食材選擇

執行「你得我得減肥團」的餐單不代表需要花費大量金錢購買昂貴食材。懂得選擇高性價比的平民食材,同樣能達到理想的營養和減重效果。

蛋白質來源:雞胸肉、雞蛋、豆腐、急凍海鮮

  • 雞胸肉與雞蛋: 這兩者是減肥餐中最經濟實惠的優質蛋白質。大型超市的急凍雞胸肉價格相宜,而雞蛋更是營養全面的平價之選。
  • 豆腐: 作為植物性蛋白質的代表,板豆腐和硬豆腐價格低廉,而且飽肚感強,是素食者或想變換口味時的絕佳選擇。
  • 急凍海鮮: 不要忽略雪櫃的急凍格。急凍蝦仁、魚柳或帶子,價格通常比新鮮的便宜一截,營養價值卻相差無幾,是快速準備晚餐的好幫手。

蔬菜來源:善用本地時令蔬菜、街市菜檔

選擇蔬菜時,跟隨季節的腳步是慳錢的關鍵。購買當季的本地蔬菜,例如夏季的菜心、通菜,不僅價格最實惠,味道和營養也是最佳的。此外,多到街市的菜檔逛逛,你會發現蔬菜的選擇比超級市場更多,價格也更有彈性,尤其在傍晚時段,更有機會買到特價的蔬菜。

外食全攻略:輕鬆駕馭不同餐廳聚會

社交聚會和外出用餐是生活的一部分,懂得點餐技巧,就無需為了減肥而犧牲社交生活。關鍵在於掌握主導權,作出聰明的選擇。

港式茶餐廳:要求「走飯/少飯」,加碟油菜(走蠔油)

茶餐廳是香港人的日常,也是最多陷阱的地方。點餐時,主動要求「走飯」或「少飯」,例如海南雞飯或切雞飯,將重點放在蛋白質上。同時,記得加一碟油菜,並註明「走蠔油」,只用少量豉油調味,就能輕鬆避開高鈉高糖的醬汁。

西式餐廳:主食轉沙律或薯蓉,醬汁另上

吃西餐時,可將牛扒或魚柳旁邊的薯條、意粉等配菜,轉換成沙律或薯蓉。薯蓉相對薯條是較佳的原型澱粉質選擇。最重要的技巧是,無論是沙律醬汁還是主菜的醬汁,都緊記要求「醬汁另上」(Sauce on the side),由自己控制份量。

中式酒樓:多選蒸、灼菜式,避開茨汁陷阱

與家人飲茶或聚餐時,中式酒樓看似油膩,其實也有很多健康選擇。應多選擇以蒸、灼、白切、浸等方式烹調的菜式,例如白切雞(去皮)、清蒸魚、上湯浸時蔬等。要特別留意那些看起來光亮濃稠的菜式,因為它們大多用了大量的「茨汁」(芡汁)埋芡,含有不少油、鹽和澱粉。

外賣App點餐技巧 (FoodPanda/Deliveroo)

外賣平台已成為生活日常,只要善用其功能,一樣可以點到健康的減肥餐。

善用客製化選項:「走飯」、「轉沙律」、「醬汁另上」

大部分餐廳在FoodPanda或Deliveroo等平台上都提供客製化選項或備註欄。點餐時不要怕麻煩,積極使用這些功能。點購飯盒時選擇「走飯」或「轉沙律底」;點沙律時要求「醬汁另上」,這些簡單的步驟能讓你的外賣餐單更符合減重目標。

篩選健康餐廳:沙律、輕食、健康餐盒專門店

想更直接地找到健康選擇,可以在外賣平台的搜尋欄輸入「健康」、「沙律」、「輕食」、「Poke Bowl」或「健康餐盒」等關鍵字。平台會為你篩選出專門提供健康餐飲的餐廳,讓你一目了然,從源頭上減少接觸不健康食物的誘惑。

成功關鍵:善用「放鬆日」與「放鬆週」加速減重

要令你得我得減肥團餐單發揮最大效用,並且走得更遠,關鍵就在於學懂休息。很多人以為減肥是一場硬仗,必須時刻繃緊神經,但人性化的你得我得減肥團深明一個道理:過於嚴苛的計劃往往是失敗的開端。所以,策略性地在你的#減肥餐計劃中加入「放鬆日」與「放鬆週」,不但不是偷懶,反而是持續成功的催化劑。

「放鬆日 (Open Day)」的減肥心理學

這個概念是整個減肥旅程中的心理支柱。它讓我們明白,減肥並不是要永遠告別所有美食,而是學會如何與它們共存。

為何每週一次放鬆能降低剝奪感,預防暴飲暴食

當我們嚴格限制飲食時,大腦會對「禁忌食物」產生更強烈的渴求,這是一種稱為「心理抗拒」的自然反應。長期的壓抑會累積成巨大的壓力,最終很可能在某個時刻失控,引發暴飲暴食,令之前的努力付諸流水。每週一次的「放鬆日」就像一個安全閥,它告訴你的內心:你並非被剝奪,只是在大部分時間作出更健康的選擇。有了這個盼頭,平日執行餐單的動力自然會更強,也能有效避免因一時失守而徹底放棄的念頭。

「放鬆」與「放縱」的區別:享受美食但份量仍需節制

這裡必須劃清一條界線。「放鬆日」的目的是滿足口腹之慾和心理需求,而不是毫無節制地暴食。「放鬆」是指你可以有意識地選擇一份你十分想念的美食,例如一件芝士蛋糕或一碗叉燒飯,然後細心品嚐它。但是,「放縱」是指完全失控,一次過吃下極高熱量的食物,甚至吃到身體不適。享受美食的同時,份量仍然需要適可而止,例如與朋友分享甜品,或選擇正常份量的餐點,這才是「放鬆日」的真正意義。

「放鬆週 (Open Week)」的策略性作用

在完成了整整8星期的減重循環後,身體和心理都需要一個更深層次的休息與重置,這就是「放鬆週」登場的時候。

作為8星期循環後的獎勵與身體重置

將「放鬆週」視為你堅持了8星期的獎勵,這份成就感能大大提升你持續下去的決心。從生理角度看,長期的熱量控制可能會讓新陳代謝稍微減慢,而「放鬆週」適度地恢復正常飲食,能重新激活代謝系統,為下一個減重階段作好準備。這是一個策略性的暫停,目的是為了跳得更高、走得更遠。

如何在放鬆週維持成果,為下個減重循環準備

「放鬆週」不等於完全打回原形。要維持辛苦得來的成果,可以參考以下做法:繼續保持多喝水的習慣。飲食方面,可以參考減重餐單中第二階段的原則,適量加入原型澱粉質,但盡量避免高糖份及過度加工的食物。你可以與朋友正常聚餐,但選擇菜式時仍然可以運用所學的技巧,例如多菜少醬。這樣既能享受美食,又能穩定體重,讓身心充滿電後,更有信心地迎接下一個8星期的挑戰。

你得我得減肥團餐單常見問題 (FAQ)

執行你得我得減肥團餐單時,心中難免會浮現一些疑問。這份#減肥餐的設計雖然簡單,但一些細節確實需要釐清。以下整理了五個最常見的問題,幫助你更順利地踏上健康減重之路。

Q1: 進行期間可以吃水果嗎?

可以,但是需要有策略地選擇與控制份量。水果含有天然果糖,過量攝取仍然會影響減醣效果。建議每日以一個拳頭大小的份量為上限。水果種類方面,可以優先選擇升糖指數(GI)較低的選項,例如藍莓、士多啤梨、奇異果或蘋果。食用的最佳時機是日間活動量較大的時候,應避免在晚上或睡前進食,讓身體有足夠時間消耗其糖分。

Q2: 素食者可以跟隨這份減肥餐單嗎?

絕對可以。你得我得減肥團餐單的核心是足夠的蛋白質與大量蔬菜,素食者只需將蛋白質來源換成植物性選項便可。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非常豐富,例如豆腐、豆乾、枝豆、鷹嘴豆、黑豆及各種豆類製品。蛋奶素食者還可以加入雞蛋和無糖希臘乳酪,它們都是極佳的蛋白質來源。重點是確保每餐都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以維持飽足感和肌肉量。

Q3: 執行時遇到平台期應怎樣做?

平台期是減重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代表身體正在適應新的飲食和體重。要突破平台期,可以嘗試以下幾個方法。首先,重新檢視飲食紀錄,確認自己是否無意中增加了份量或攝取了隱藏的碳水化合物。其次,可以調整一下運動模式,增加強度或嘗試新的運動類型,給身體新的刺激。同時,確保飲水量充足,因為新陳代謝需要水份的參與。最後,善用計劃中的「放鬆日」,有策略地進行一次高碳水日,有機會重啟代謝,幫助身體突破停滯狀態。

Q4: 這份餐單需要配合運動嗎?

雖然飲食調整是體重管理的關鍵,佔了七至八成的效果,但配合適量運動,絕對能讓成果更顯著,而且對整體健康有極大益處。運動可以提升新陳代謝率,幫助燃燒更多卡路里。更重要的是,力量訓練能增加肌肉量,而肌肉是消耗熱量的主要組織,這有助於形成易瘦體質。建議每週進行至少三次,每次三十分鐘的運動,可以從快走、慢跑等自己喜歡的項目開始,讓運動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

Q5: 減肥期間可以飲酒或吃零食嗎?

關於酒精,建議在減重前期盡量避免。酒精含有不少「空熱量」,而且身體會優先代謝酒精,這會暫停脂肪的燃燒過程,直接影響減重進度。如果真的無法避免,應選擇如氈酒、伏特加等蒸餾酒,搭配梳打水,避開高糖的啤酒、果酒或雞尾酒。至於零食,這個餐單的設計是希望大家從正餐中獲得足夠飽足感。如果餐與餐之間真的感到飢餓,可以選擇一些健康的小食,例如一小撮無鹽堅果、青瓜條、車厘茄或一隻烚蛋,避免選擇高油、高糖的加工零食。

立即行動:下載你的專屬減重進度追蹤器

為何記錄是成功減肥的重要一步?

開始執行你得我得減肥團餐單時,記錄是將目標化為現實的橋樑。因為當你親手寫下每天的體重、身體尺寸的微小變化,甚至是簡單的飲食內容,整個#減肥餐的過程就不再是抽象的感覺,而是變成了看得見的實在數據。

這些數據能幫助你客觀地分析狀況。例如,你可能會發現某個星期體重停滯不前,但腰圍卻減少了,這就是一個重要的訊號,告訴你身體正在朝好的方向轉變。而且,記錄也能讓你更誠實地面對自己。當你想吃下計劃外的食物時,想到需要把它記下來,自然會多了一份約束力,這份小小的責任感,往往就是堅持下去的關鍵。

點此下載:獨家PDF進度追蹤器,輕鬆記錄你的瘦身成果

為了讓你的減重旅程更加順利,我們特別為跟隨你得我得減肥團的朋友,設計了一份獨家的PDF進度追蹤器。這不只是一張簡單的表格,它是一個全面的工具,讓你能夠輕鬆記錄每天的關鍵指標。

在這份追蹤器中,你可以記下每日體重、身體各部位的尺寸、飲水量,還有你吃了些什麼。我們還特意加入了心情和體力狀態的欄目,因為減重不只是數字的遊戲,更是身心狀態的調整。透過這份詳細的記錄,你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努力如何轉化為成果,一步一步邁向更健康的自己。

準備好開始記錄你的成功了嗎?

[點擊此處下載你的專屬減重進度追蹤器]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