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點算好?營養師公開15大最強去水腫食物,附3日快速見效餐單告別包包面!

早上起床臉部浮腫、傍晚雙腿脹痛、戒指突然變緊?這些揮之不去的「水腫」煩惱,是否讓你看起來比實際體重更胖,甚至影響心情?很多人誤以為水腫是飲水過多所致,但真相可能恰恰相反。本文將由專業營養師為你徹底拆解水腫的7大元兇,並公開15大「去水腫」最強食物排行榜,從高鉀水果到天然利尿飲品,助你輕鬆排走體內多餘鈉質與水份。更附上精心設計的3日快速見效餐單,讓你跟住食,告別「包包面」與「象腿」,重拾輕盈體態!

水腫是什麼?一文看懂成因、自我檢測及7大元兇

在尋找有效的去水食物前,首先要了解水腫的真正面目,因為它與肥胖截然不同。很多人早上起來感覺臉部浮腫,或者下午覺得雙腿沉重,就以為自己變胖了,但這很可能只是水腫在作祟。了解水腫的成因,才能真正對症下藥,配合適當的去水腫食物,達到理想的效果。

如何分辨水腫與肥胖?

水腫和肥胖最根本的分別在於身體組織增加的成分不同。肥胖是體內脂肪細胞的體積或數量增加,觸感相對結實。水腫則是組織間隙積聚了過多的液體,所以按壓腫脹部位時,皮膚會感覺較軟,而且缺乏彈性。簡單來說,一個是多了「脂肪」,另一個則是多了「水」。

水腫的科學原理:組織間液體失衡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精密的水循環系統,細胞與細胞之間充滿了液體,稱為「組織間液」。正常情況下,血液循環與淋巴系統會維持這些液體的平衡,將多餘的水分和代謝廢物帶走。當這個系統的調節功能出現問題,例如水分回收速度變慢,或者過多液體滲出血管,組織間液就會異常積聚,形成我們所說的水腫。

凹陷測試:3秒按壓皮膚自我檢測法

有一個簡單直接的方法可以初步判斷自己是否有水腫問題。你可以用拇指在小腿脛骨(即小腿前方骨頭較平坦處)或腳踝位置,用力按壓約3秒後放開。如果皮膚迅速恢復原狀,代表問題不大。如果皮膚出現明顯的凹陷,而且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慢慢回復平坦,這就是典型的「凹陷性水腫」現象,顯示身體可能有多餘水分滯留。

拆解7大水腫元兇:從飲食、生活到體質

水腫並非單一原因造成,它往往是多種生活習慣與體質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找出導致你水腫的元兇,是告別浮腫的第一步。

元兇一:高鈉飲食(加工食品、外食)

鈉質是造成水腫最常見的元凶。鈉會像磁石一樣將水分鎖在體內,維持體液的平衡。當你攝取過多鹽分,例如經常吃加工食品、重口味醬料或外出用餐,體內鈉濃度升高,身體便會保留更多水分來稀釋鈉,結果就引發了水腫。

元兇二:飲水不足(身體觸發儲水機制)

這聽起來可能有點違反直覺,但飲水不足確實會導致水腫。當身體偵測到水分攝取不足,就像進入「乾旱警報」,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盡力儲存現有的水分,減少排出,結果反而讓多餘的水分和廢物滯留在體內。

元兇三:過多精緻碳水化合物(影響胰島素與腎臟儲鈉)

白飯、麵包、麵食等精緻碳水化合物會讓血糖快速上升,身體為了降低血糖,會分泌大量胰島素。高水平的胰島素會向腎臟發出訊號,要求它減少鈉的排出。鈉被留住了,水分自然也跟著被鎖在體內。

元兇四: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久坐或久站)

不論是久坐工作的上班族,還是需要長時間站立的服務業人員,都會因為缺乏活動而影響下半身的血液和淋巴循環。腿部肌肉的收縮有助於將血液和體液從下肢泵回心臟,當這個「肌肉泵」長時間靜止,液體就容易因地心吸力而積聚在腳踝和腿部。

元兇五:睡眠不足與壓力(擾亂荷爾蒙代謝)

長期的睡眠不足和精神壓力會擾亂身體的內分泌系統,影響調節水分平衡的荷爾蒙,例如皮質醇(Cortisol)和抗利尿激素(ADH)。當這些荷爾蒙失調,身體正常的排水功能就會受到干擾,導致水分代謝變差。

元兇六:過量飲酒(抑制身體排鈉功能)

酒精會干擾腎臟調節體液的功能,並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初期可能導致頻繁排尿和脫水。但身體為了應對脫水,會反彈性地儲存水分。同時,酒精也會影響身體正常的排鈉功能,導致隔天出現明顯的臉部或全身浮腫。

元兇七:中醫所謂「濕重」體質

從中醫角度看,水腫與體內「濕氣」過重有密切關係。中醫理論認為「脾主運化水濕」,如果脾胃功能虛弱,就無法有效地將體內多餘的水分代謝和輸送出去。這些無法排走的「濕氣」積聚在體內,特別容易形成水腫,這類人士通常也伴隨身體沉重、容易疲倦等症狀。選擇合適的去水腫水果和食物,也有助於調理這種體質。

【水腫程度自我評估】從輕微到嚴重5大級別警示

在我們深入探討各種有效的去水食物之前,先了解自己的水腫程度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因為水腫不僅是外觀上的浮腫問題,它其實可以反映出不同層次的身體狀況。知道自己處於哪個級別,有助你更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去水腫的食物或尋求專業協助。

第一級(輕微):表皮層水腫

主要症狀:手腳冰冷、皮膚輕微腫脹或痕癢

這是最常見的初期階段。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手腳特別容易冰冷,或者皮膚感覺有點「拋拋地」,甚至有時會輕微發癢。這是因為多餘的水分開始積聚在皮膚表層,影響了末梢的血液循環。

第二級(中度):肌肉層水腫

主要症狀:容易疲倦、肌肉酸痛、肩頸乏力

當水腫問題深入到肌肉層,身體的感覺會更加明顯。你可能會經常覺得疲倦,明明沒有做什麼劇烈運動,肌肉卻無故酸痛。而且,肩頸位置也容易感到乏力緊繃。這是因為水分積聚影響了肌肉的正常運作和代謝。

第三級(較嚴重):骨骼層水腫

主要症狀:關節疼痛、天氣變化時身體痠痛加劇

到了這個階段,水腫已經影響到骨骼與關節。你可能會開始感到關節疼痛。而且,每當天氣轉變,例如變得潮濕或寒冷時,身體的痠痛感會特別加劇。這顯示體內濕氣與多餘水分已經對關節造成了負擔。

第四級(嚴重):臟腑層水腫

主要症狀:影響脾胃、子宮或肺部功能,求醫警號

這是一個嚴重的警號。當水腫影響到體內臟腑,可能會干擾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影響女性的子宮健康,或者令肺部功能變差。如果你的水腫問題已伴隨消化不良、月經失調或呼吸不順等症狀,就應該尋求專業醫療意見。

第五級(緊急):全身性嚴重水腫

主要症狀:可能與心、肝、腎等嚴重疾病相關,必須立即就醫

這是最緊急的級別,代表全身都出現嚴重的水腫。這種情況通常不是單純的飲食或生活習慣問題,而是可能與心臟、肝臟或腎臟等重要器官的嚴重疾病有關。這時必須立即就醫,進行詳細檢查。

營養師推薦:15大「去水腫」高鉀食物排行榜

要找到有效的去水食物,其實比想像中簡單,很多都藏在日常飲食之中。想告別水腫,關鍵一步是攝取足夠的「鉀」。鉀質在人體內扮演著平衡電解質的重要角色,它能夠幫助身體排走多餘的鈉質,而鈉正是導致水分滯留的元兇之一。以下為你整理了一份由營養師推薦的食物清單,從水果、蔬菜到穀物,讓你輕鬆選擇美味又有效的去水腫食物。

高效排鈉水果類

不少去水腫水果都含有豐富的鉀質,而且方便食用,是日常對抗水腫的好幫手。它們不僅美味,更能為身體補充水分及維他命,一舉多得。

香蕉

香蕉是廣為人知的高鉀水果代表。它方便攜帶,無論是早餐或下午茶,都能隨時補充鉀質,幫助身體維持體液平衡,將多餘的鈉和水分排出體外。

奇異果

奇異果的鉀含量同樣出色。除了幫助排鈉去水腫,它還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與膳食纖維,有助促進腸道蠕動,改善因便秘引起的腹部脹滿感。

牛油果(酪梨)

牛油果的鉀含量甚至比香蕉更高。它富含健康的單元不飽和脂肪,能增加飽足感。建議每天食用半個,既能有效去水腫,又不用擔心攝取過多熱量。

士多啤梨(草莓)

士多啤梨不僅外型吸引,也是一種有效的去水腫的食物。它含有豐富的鉀質與抗氧化物,有助於身體排毒及減少水分積聚。

車厘茄(小番茄)

車厘茄方便一口一粒,是絕佳的健康零食。它富含鉀離子和茄紅素,利尿效果顯著,同時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

火龍果

火龍果是另一款高鉀水果,無論是紅肉還是白肉品種,都有助於排走體內多餘的鈉。它亦含有豐富的纖維,能幫助維持腸道健康。

天然利尿蔬菜類

蔬菜是均衡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當中不少種類都含有天然的利尿成分,能夠溫和地促進身體排出多餘水分。

冬瓜

冬瓜自古以來就是去水腫的代表性食材。它的含水量極高,而且性質偏涼,具有清熱利尿的功效,特別適合用來煲湯,幫助身體清除濕氣。

西芹(芹菜)

西芹含有豐富的鉀質與水分,有助於促進尿液生成,從而排出體內多餘的鈉。其爽脆的口感,不論是生食或快炒,都是補充營養的好選擇。

青瓜(大黃瓜)

青瓜與西芹相似,含水量高達95%以上,是補充水分和鉀質的理想選擇。它有助於身體自然地排出廢物與多餘水分,感覺更輕盈。

紫菜與海帶

紫菜和海帶這類海藻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特別是鉀和碘。碘有助於維持甲狀腺功能正常,而甲狀腺負責調節新陳代謝,對維持體液平衡非常重要。

促進代謝的穀物與豆類

選擇合適的主食和豆類,不但能提供能量,更能從根本改善水腫問題。它們通常富含身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素。

紅豆

紅豆富含鉀質與皂角苷,前者有助排鈉,後者則有刺激腸道、促進利尿的作用。煮成無糖或低糖的紅豆水飲用,是相當受歡迎的去水腫方法。

薏仁(孕婦及生理期女士慎用)

薏仁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健脾祛濕的良品,能有效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改善水腫情況。不過,薏仁性質偏寒涼,懷孕及生理期間的女士應避免食用。

黑豆

黑豆含有豐富的鉀與花青素,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循環不佳而導致的水腫。將黑豆炒熟後泡成黑豆茶,是個溫和又養生的選擇。

糙米與胚芽米

與精製白米相比,糙米和胚芽米保留了更多的維他命B群與礦物質。這些營養素是身體能量代謝的關鍵,有助於維持正常的體液循環。

補充鎂質的堅果與其他

除了鉀之外,鎂也是調節體液平衡的重要礦物質。當身體缺乏鎂時,也可能引致水分滯留。

85%黑朱古力與腰果

選擇可可含量在85%或以上的黑朱古力,能攝取到豐富的鎂質與抗氧化物。而腰果等堅果類也是鎂的良好來源。適量食用,既能滿足口腹之慾,又能幫助身體平衡水分。

喝對才有效!5款天然利尿去水腫飲品

想快速擊退水腫,除了多進食去水食物,喝對飲品也是關鍵一步。其實,許多日常飲品都具備天然的利尿效果,可以幫助身體更有效率地排出多餘水分和鈉質,是相當方便的去水腫食物選擇。讓我們一起看看有哪些方便又有效的選擇。

黑咖啡

功效:咖啡因顯著利尿

咖啡因是一種廣為人知的天然利尿劑。它能促進腎臟的血液流動和過濾速率,從而增加尿液的產生,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對於早上起來容易臉部浮腫的人來說,一杯黑咖啡能帶來顯著的效果。

飲用建議:選擇無糖無奶,避免空腹飲用

為了達到最佳的去水腫效果,建議選擇不加糖和奶的黑咖啡,這樣可以避免攝取額外的熱量。此外,咖啡因可能會刺激胃部,所以最好避免在空腹狀態下飲用,可以在早餐後享用。

紅豆水

功效:溫和促進水分排出

紅豆本身是優秀的去水腫的食物,而紅豆水則萃取了其精華。它含有豐富的鉀離子,有助於身體排走多餘的鈉質和水分,功效相對溫和,適合日常飲用。

製作貼士:只取水不吃豆,避免攝取過多澱粉

在家自製紅豆水時,有一個小技巧。將紅豆煮沸後,主要飲用其清澈的湯水。紅豆本身含有大量澱粉,如果連豆一起食用,可能會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所以單純去水腫的話,喝水就足夠了。

薏仁水

功效:健脾祛濕

在中醫角度,水腫與體內「濕氣」過重有關。薏仁具有健脾祛濕的功效,能從根本上幫助身體調節水分代謝,不僅利尿,還能改善因濕氣引起的身體沉重感。

飲用注意:性質偏寒,體質虛寒者不宜長期飲用

需要留意的是,薏仁的性質偏寒涼。如果你的體質本身比較虛寒,容易手腳冰冷,就不建議長期或大量飲用。懷孕期間及生理期的女士也應該避免。

無糖豆漿

功效:補充鉀離子與植物蛋白

豆漿不僅含有豐富的鉀離子,有助於排鈉排水,它還能提供優質的植物蛋白質。充足的蛋白質有助於維持血管內的滲透壓,能將組織間多餘的水分拉回血管中,從而改善水腫情況。

選擇貼士:確保選擇無添加糖產品

市面上的豆漿產品五花八門,購買時記得細閱營養標籤,確保選擇無添加糖或低糖的產品,這樣才能在補充營養的同時,避免吸收不必要的糖分。

洛神花茶

功效:高鉀離子,助排水利尿

洛神花茶味道酸甜,是一種非常好的飲品選擇。它富含高量的鉀離子,利尿效果相當不錯,能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同時,它也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對身體有不少益處。

【營養師設計】3日快速去水腫餐單(附購物清單)

知道要吃什麼去水食物是一回事,但要如何將這些去水腫的食物組合起來,變成每日三餐,可能就有點費神。這裡我們特意邀請營養師設計了一份三日快速去水腫餐單,不只幫你規劃好每日飲食,還附上清晰的購物清單,讓你輕鬆跟著吃,向水腫煩惱說再見。

餐單設計三大原則

這份餐單的設計並非隨意組合,而是依據三個核心原則,確保在有效去水腫的同時,身體也能獲得均衡營養。

高鉀、高纖、低鈉

餐單的核心是「高鉀、高纖、低鈉」。鉀質能夠幫助身體排走多餘的鈉(鹽分),是去水腫的關鍵。高纖維食物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走體內廢物。而減少鈉的攝取,是從源頭阻止身體滯留過多水分。

攝取優質蛋白質

足夠的蛋白質對維持體液平衡十分重要。它有助於維持血液中正常的滲透壓,簡單來說,就是幫助身體將水分留在血管內,而不是讓它們滲漏到組織間隙造成水腫。餐單中的雞肉、三文魚、豆腐和雞蛋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每日飲用2公升以上水份

不要因為怕水腫就不喝水。身體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啟動正常的代謝機制,將多餘的鈉和廢物順利排出。每日最少要喝2公升水,這對促進新陳代謝非常關鍵,是去水腫不可或缺的一環。

第一日餐單

早餐:無糖豆漿、香蕉、杏仁

無糖豆漿提供鉀和植物蛋白,香蕉更是高鉀去水腫水果的代表,而杏仁則提供健康的油脂與鎂質。

午餐:糙米飯、西芹炒雞柳、冬瓜湯

糙米飯提供纖維素和飽足感,西芹和冬瓜都是經典的天然利尿蔬菜,幫助身體排出多餘水分。

晚餐:蒸番薯、烤三文魚扒、蒜蓉炒菠菜

三文魚富含Omega-3和優質蛋白,有助抗炎。番薯和菠菜的鉀含量亦相當豐富,能有效協助排鈉。

第二日餐單

早餐:黑咖啡、全麥麵包配牛油果

黑咖啡有顯著的利尿效果,能快速啟動身體排水功能。牛油果是鉀含量極高的水果,配上高纖的全麥麵包,是個充滿能量的開始。

午餐:薏仁飯、番茄炒蛋、紫菜豆腐湯

薏仁是傳統的去濕食材,配合高鉀的紫菜和番茄,加上豆腐和雞蛋的蛋白質,是一頓均衡又美味的去水腫午餐。

晚餐:雞胸肉沙律(含車厘茄、青瓜)配檸檬汁

清爽的雞胸肉沙律,包含高鉀的車厘茄和青瓜。重點是以天然的檸檬汁代替高鈉的沙律醬,聰明又健康。

第三日餐單

早餐:奇異果、無糖希臘乳酪

奇異果與希臘乳酪是高鉀、高蛋白的完美組合,能有效促進腸道健康,同時提供持久的飽足感。

午餐:黑豆飯、蒸魚、炒莧菜

黑豆有助利水,蒸魚清淡無負擔,莧菜也是一種高鉀蔬菜,能為身體補充鐵質和鈣質。

晚餐:無糖紅豆湯、烤雞胸肉

溫和的無糖紅豆湯有助排走體內多餘水分。烤雞胸肉則能確保在晚餐時段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有助身體修復。

三日去水腫購物清單

為了方便你準備,我們已經將三日餐單所需食材整理成一份購物清單,下次去超級市場時照著購買就可以了。

水果區:香蕉、奇異果、牛油果、車厘茄

蔬菜區:西芹、冬瓜、菠菜、青瓜、紫菜、番茄、莧菜、蒜頭、檸檬

穀物豆類:紅豆、薏仁、黑豆、糙米、番薯、全麥麵包

蛋白質:雞胸肉、雞蛋、三文魚、板豆腐、魚柳

飲品其他:無糖豆漿、原粒咖啡豆、無糖希臘乳酪、杏仁

告別水腫不只靠飲食!4大物理方法加速消腫

想有效去水腫,除了調整餐單和多吃各種去水食物,其實還可以雙管齊下。配合一些簡單有效的物理方法,可以加速身體排出多餘水分,讓去水腫的效果來得更快更明顯。以下介紹四個在家也能輕鬆實踐的方法。

方法一:穴位按摩促進循環

中醫理論認為,身體經絡暢通,氣血運行順暢,水分便不易積聚。所以,針對特定穴位進行按摩,可以有效促進血液和淋巴循環,是一個很直接的去水腫方法,特別適合處理局部腫脹。

臉部消腫:按壓睛明穴、顴髎穴

早上起來臉部浮腫,可以試試按壓這兩個臉部穴位。睛明穴位於眼頭內側,鼻樑與眼眶骨交接的凹陷處。顴髎穴則在眼角正下方,顴骨最突出的地方。用指腹輕輕按壓,每次按5秒再放鬆,重複10至15次,有助促進臉部循環,讓你看起來更精神。

腿部消腫:按壓委中穴、陰陵泉穴

長時間坐著或站立,雙腿很容易變得腫脹。這時可以按壓腿部的穴位。委中穴在膝蓋後方,膝窩的正中央。陰陵泉穴則在小腿內側,膝蓋下方脛骨內側的凹陷處。同樣用指腹按壓,感到輕微痠脹感即可,有助紓緩下半身的水腫情況。

方法二:睡前抬腿運動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而且很多人都知道的方法,但重點是要做對姿勢和時間。睡前抬腿可以幫助下肢的血液和淋巴液回流,減輕腿部和腳踝因地心吸力造成的腫脹感。

正確姿勢:雙腳靠牆抬高,高於心臟

平躺在床上或瑜珈墊上,將臀部盡量貼近牆壁。然後雙腿伸直向上,輕輕靠在牆上,確保腿部高於心臟的位置。過程中保持身體放鬆,自然呼吸,感受腿部壓力的釋放。

建議時間:5至15分鐘

每次抬腿的時間大約5到15分鐘就足夠了。時間太長反而可能令雙腳麻痺或感覺冰冷,所以不需要勉強,在感到舒適的時間範圍內進行就可以。

方法三:溫熱水足浴或浸浴

用溫熱水浸浴或浸腳,是一個能讓全身放鬆的好方法。它不只帶來舒適感,更是促進循環、幫助去水腫的有效途徑。

功效:提升體溫,促進血液循環與排汗

溫熱水能有效提升體溫,從而擴張血管,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當身體變暖,也會自然地排汗,這過程能幫助身體帶走多餘的鹽分和水分。

最佳溫度與時間:攝氏40-42度,浸泡10-15分鐘

想達到最好的效果,水溫最好控制在攝氏40至42度之間,這個溫度既溫暖又不會燙傷皮膚。每次浸泡大約10到15分鐘,就能有效達到促進循環的效果。

方法四: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前面提到的方法都能即時紓緩水腫,但想從根本改善問題,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才是最長遠的辦法。運動能全面提升心肺功能和新陳代謝率,讓身體的水分調節機制維持在最佳狀態。

推薦運動:快走、慢跑、游泳、瑜珈等有氧運動

不需要選擇太過劇烈的運動,重點是持之以恆。快走、慢跑、游泳或者瑜珈等有氧運動都是很好的選擇。這些運動能溫和地增加心率,促進全身血液流動,幫助身體有效利用和排出水分,從根本上改善容易水腫的體質。

【健康警號】水腫需要求醫嗎?求診時機與科別指引

雖然透過調整飲食,多進食一些去水食物,可以改善大部分的日常水腫問題,但是我們也要學會分辨身體發出的警號。有時候,水腫可能是一些潛在健康問題的徵兆,單靠食用去水腫的食物並不足夠,需要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以下將會說明哪些情況需要特別留意,以及應該如何求診。

應立即求醫的嚴重警號

當水腫伴隨以下幾種症狀出現時,便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健康警示,建議立即尋求醫生診斷。

單側肢體突然嚴重水腫

如果發現只有單邊的手臂或腿部突然出現不尋常的嚴重腫脹,而且可能伴隨著疼痛或皮膚發紅發熱,這並非一般的全身性水腫。這種情況可能與深層靜脈栓塞或淋巴系統阻塞有關,需要盡快處理。

水腫伴隨呼吸困難、胸痛或小便量劇減

水腫如果同時出現其他身體症狀,就要加倍警惕。例如,水腫並有呼吸急促、躺下時感到呼吸不順,甚至胸口疼痛,可能是心臟功能出現問題的跡象。如果水腫伴隨小便量大幅減少,則可能反映腎臟功能出現急性問題。這些都是需要立刻到急症室求診的狀況。

長期水腫未有改善

即使水腫情況不算非常嚴重,但如果問題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而且你已經嘗試調整生活習慣和飲食,水腫依然沒有改善,這也值得關注。持續不退的水腫可能與一些慢性疾病有關,例如慢性腎病、肝臟問題或內分泌失調,最好找醫生進行詳細檢查。

求診應該看哪一科?

當你決定要求醫時,選擇合適的科別可以讓你看診的過程更順利,更快找到問題的根源。

初步評估:家庭醫學科

一般來說,家庭醫生是求診的第一站。你可以先向家庭醫生詳細描述你的水腫情況、持續時間、以及是否有其他伴隨症狀。醫生會進行初步的身體檢查、了解你的病史和生活習慣,並可能安排基本的血液或尿液檢測,從而對成因有初步判斷。

針對性檢查:腎臟科、心臟科或內分泌科

經過家庭醫生的初步評估後,如果懷疑水腫與特定器官有關,他會將你轉介至相應的專科作進一步檢查。例如,若懷疑是腎臟排水功能出現問題,便會轉介至腎臟科。如果症狀指向心臟功能不全,就會轉介至心臟科。有時候,甲狀腺功能低下等荷爾蒙問題也會引致水腫,這便需要內分泌科醫生的診斷。

去水腫常見問題 (FAQ)

Q1:飲水過多會導致水腫嗎?

這是一個很普遍的迷思,但事實正好相反。當身體水份不足,它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反而將水份儲存起來,這就導致了水腫。所以,飲用足夠的水,才能幫助身體維持正常的代謝功能。而且,充足的水份有助腎臟更有效地排出體內多餘的鈉質,這正是引致水腫的元兇之一。

Q2:食用去水腫食物後,多久才能看到效果?

關於食用去水食物後的效果,其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水腫成因都不同。有些人可能在調整飲食後的一至兩天內,就感覺到身體變得輕盈。但是,如果水腫問題是由長期生活習慣所致,單靠去水腫的食物可能不足夠。要看到持續和明顯的效果,就需要將健康的飲食習慣,配合充足睡眠和適量運動,作為一個整體的調整方案。

Q3:生理期水腫,吃去水腫食物有效嗎?

答案是有效的。生理期的水腫主要是因為荷爾蒙水平的變化,影響身體的鈉水平衡。這個時候,選擇一些高鉀的去水腫食物,例如我們之前提到的香蕉或奇異果這類去水腫水果,就可以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鈉質。此外,補充含有豐富鎂質的食物,例如黑朱古力或堅果,有助於放鬆肌肉和平衡荷爾蒙,進一步緩解經期的不適和腹脹感。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