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穗珍退團全剖析:從MAMA歌詞到霸凌爭議始末,7大重點看清退團原因與最新近况
(G)I-DLE於MAMA舞台上,隊長田小娟一段充滿張力的Rap詞,再次將前成員徐穗珍的退團風波推上風口浪尖。歌詞中「成員退出」、「合約結束」等字眼,究竟是對外界質疑的正面迎擊,還是團體內部決心的展現?這一切,都需追溯至2021年那場徹底改變團體命運的校園霸凌爭議。本文將為您全面剖析徐穗珍退團事件的始末,從MAMA歌詞的深層解讀、霸凌指控的各方說法、Cube娛樂的危機處理,到(G)I-DLE五人體制的重生,以及徐穗珍以Solo歌手重新出發的最新近况,帶您一次過看清事件的全貌與後續影響。
MAMA歌詞風波:田小娟Rap詞直面退團爭議
關於徐穗珍退團事件,其中一個最引人注目的後續,就是在2025年MAMA頒獎典禮上,隊長田小娟一段極具爭議性的饒舌表演。這段歌詞不僅直接提及成員變動的敏感話題,更被視為(G)I-DLE對過去傷痛的一次正面回應。
2025 MAMA舞台焦點
表演背景與饒舌環節
在2025年日本大阪京瓷巨蛋舉行的MAMA頒獎典禮上,(G)I-DLE帶來了氣勢磅礴的舞台表演。在表演中段,隊長田小娟帶來了一段個人饒舌環節,而正是這短短幾句歌詞,瞬間在網絡上引爆了熱烈討論。她選擇在這個萬眾矚目的舞台,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親手揭開了團隊最深的傷疤。
爭議歌詞逐句分析
田小娟的饒舌歌詞直接而且尖銳,每一句都像在回應外界長久以來的疑問與揣測,特別是圍繞徐穗珍退團原因所引發的種種聲音。我們可以將歌詞拆解成幾個核心部分來理解。
「成員退出?」:回應外界質疑與團體立場
歌詞的第一擊就是「你說,沒有徐穗珍的我們算什麼?」。這句歌詞非常大膽,直接引用了自成員變動以來,網絡上最普遍的一種質疑。田小娟沒有選擇迴避,而是將這個尖銳的問題拋到枱面上。這不單是向看淡她們前景的人作出反擊,更像是一種自信的宣言,表明團隊清楚外界的看法,並且會用實力證明五人體制依然能夠走向巔峰。
「什麼合約結束」:暗示續約決心與內部情況
接著,歌詞提到「什麼合約結束啊,公司啊,那些隨意進行的交易也好」。這部分內容觸及了另一個敏感話題:團體與經紀公司Cube娛樂的續約問題。當時正值(G)I-DLE合約即將到期的傳聞甚囂塵上,這句歌詞被解讀為田小娟在表達一種不受合約或公司事務所束縛的堅定意志,暗示她們會繼續走下去的決心,同時也可能隱含了對公司某些決策的不滿。
歌詞的雙重解讀與影響
這段歌詞的出現,帶來了多層次的解讀空間,無論對團隊本身還是對粉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對團隊:撫平創傷與塑造堅韌形象
對於(G)I-DLE而言,這段表演像是一次公開的心理治療。它承認了團隊曾經歷的重創,但重點是展現一種「我們挺過來了」的堅韌姿態。由隊長親自唱出這些內容,有效鞏固了團隊不畏流言、迎難而上的形象,將一段可能被視為弱點的歷史,轉化為展現團隊韌性的勳章。
對粉絲:是團魂的展現抑或回歸信號?
對粉絲來說,這段歌詞的意義就更加複雜。一方面,許多粉絲認為這是「團魂」的極致體現,證明即使成員分開,情誼依然存在,讓人十分感動。但另一方面,特別是對於支持六人體制的粉絲,這句歌詞被視為一個積極的信號,猜測這是否在為徐穗珍的未來回歸埋下伏筆。
網絡輿論與粉絲反應
表演結束後,網絡上的討論鋪天蓋地而來,粉絲和網民的反應也呈現出不同的面向。
正面評價:讚揚田小娟的坦率與勇氣
絕大部分的輿論都對田小娟的坦率和勇氣給予了高度評價。在K-pop偶像普遍需要維持完美形象、避談爭議的行業生態中,她選擇在大型頒獎典禮上直面團隊最敏感的話題,這種做法被認為是充滿自信和真誠的表現,贏得了許多人的尊重。
「OT6」粉絲的期望與解讀
對於堅信「One True 6」的粉絲群體來說,這段歌詞無疑是一劑強心針。他們將田小娟提及前成員名字的舉動,解讀為一種強烈的暗示,認為這是在為徐穗珍的歸來鋪路。在他們眼中,這不僅是隊長對昔日戰友的掛念,更是對團隊完整性的一種堅持。社交媒體上,關於(G)I-DLE六人重聚的討論熱度被瞬間點燃,充滿了對徐穗珍近况的關心與對未來的期盼。
徐穗珍退團事件時間線:從爭議爆發到正式解約
要完整理解徐穗珍退團事件的始末,我們必須將時光倒流,從(G)I-DLE出道時的輝煌時刻開始說起。整件事的發展就像一條清晰的時間線,記錄了她們從巔峰到面臨巨變的每一個關鍵節點。
(G)I-DLE輝煌初期 (2018-2020)
出道即巔峰與徐穗珍的核心角色
2018年,(G)I-DLE以一首《LATATA》橫空出世,出道僅20天就拿下音樂節目一位,被譽為「怪物新人」。在這個充滿魅力的團體中,擔任主舞的徐穗珍憑藉其獨特的舞台氣質和迷人風采,迅速吸引了大量粉絲,成為了團隊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也是許多人認識(G)I-DLE的起點。
《Queendom》帶來的事業轉捩點
經歷了初期的成功後,(G)I-DLE在2019年參加了音樂競演節目《Queendom》。這個節目成為了她們事業上的一個重要轉捩點。透過多個風格迥異又極具創意的舞台,(G)I-DLE不僅向大眾證明了她們卓越的實力,更鞏固了其「自作曲女團」的鮮明形象,人氣和討論度都攀上了新的高峰。
2021年:事業高峰與霸凌指控浮現
《HWAA》的成功與人氣攀升
時間來到2021年初,(G)I-DLE攜著迷你四輯《I burn》回歸,主打歌《HWAA》成績斐然,在各大音樂排行榜上取得了極佳成績,實現了「All-Kill」,並奪下10個音樂節目一位。當時的(G)I-DLE事業如日中天,正處於另一個高峰期。
校園霸凌爭議的網絡發酵
就在事業一帆風順之際,2021年2月,網絡上突然出現了針對成員徐穗珍的校園霸凌指控。爆料內容迅速在各大論壇和社交媒體上發酵,引發了極為廣泛的公眾討論。儘管公司和徐穗珍本人都出面否認,但相關的爆料與爭議並未平息,這也成為了探討徐穗珍退團原因時無法繞過的起點。
退團與解約:官方最終決定
2021年8月:宣布暫停活動至正式退團
在爭議持續了數個月後,Cube娛樂首先在2021年3月宣布徐穗珍暫停所有演藝活動。然而,事件的最終結果比許多人預想的要嚴重。同年8月14日,公司無預警地發表官方聲明,宣布徐穗珍正式退出(G)I-DLE。這個決定對粉絲和整個K-POP界都造成了巨大衝擊。
2022年3月:與Cube娛樂正式解除合約
在宣布退團約半年後,2022年3月5日,Cube娛樂再次發出公告,表示與徐穗珍的專屬合約已經正式解除。這個消息意味著徐穗珍與出道以來一直合作的公司徹底分道揚鑣,也讓外界更加關注她退團後的近况與未來動向。
霸凌爭議深度剖析:關鍵指控與各方說法
要了解徐穗珍退團的真正原因,我們必須回到事件的核心,也就是那場震驚韓國娛樂圈的校園霸凌爭議。這場風波不僅是偶像的個人危機,更牽動了韓國社會對校園暴力的敏感神經。接下來,我們將抽絲剝繭,整理各方的說法,讓你更清晰地看到事件的全貌。
爆料方核心指控
網絡論壇的最初爆料內容整理
事件的起點是2021年2月,一篇在韓國網絡論壇的帖子。發文者聲稱自己的親妹妹是徐穗珍的中學同學,並且曾遭受其霸凌。帖文詳細列出多項指控,包括徐穗珍曾召集同學到洗手間互打耳光,並且偷竊同學的校服和金錢。爆料者還提到,徐穗珍會與年長的男性交往,並騎電單車四處遊蕩,塑造出一個典型「不良學生」的形象。這篇充滿具體細節的帖子迅速發酵,引爆了第一波輿論。
演員徐信愛的牽涉與間接回應
當爭議還在網絡上燃燒時,另一個關鍵人物的出現,讓事件的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她就是童星出身的演員徐信愛,她恰好也是徐穗珍的中學同學。在爆料出現後,徐信愛在個人Instagram限時動態上發布了「None of your excuse」(你的藉口我都不想聽)的字句。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在這個時間點發布的內容,被大眾普遍解讀為她對霸凌指控的間接證實。作為公眾人物,徐信愛的回應為爆料增加了極大的可信度,也讓輿論的天秤開始嚴重傾斜。
徐穗珍方公開反駁
徐穗珍的個人長文立場聲明
面對排山倒海的質疑,徐穗珍本人與公司都迅速作出回應。徐穗珍親自發表了一篇長文,逐點反駁指控。她承認自己在學生時期,出於好奇心確實有過吸煙和穿著不合規定的服裝,但她堅決否認曾對同學施以暴力、偷竊財物或排擠他人。對於爆料者提到的掌摑事件,她解釋那是一次與朋友在電話中的爭執,並非爆料中所描述的集體霸凌。至於與徐信愛的關係,徐穗珍表示在學期間兩人幾乎沒有交談過,對為何會被影射感到困惑。
Cube娛樂的初期法律應對
與此同時,(G)I-DLE的所屬公司Cube娛樂也發表了官方立場,態度非常強硬。公司首先全面否認了所有霸凌指控,稱其為惡意散播的虛假謠言。接著,Cube娛樂宣布將對所有造謠者採取法律行動,絕不寬貸。這種「先否認,後提告」的處理方式,是韓國娛樂公司應對旗下藝人負面新聞的標準操作,目的是希望透過法律手段迅速平息風波。
爭議的關鍵轉折點與輿論影響
為何官方反駁未能平息輿論?
儘管徐穗珍和公司都提出了反駁,但輿論的火苗並未因此熄滅,反而越燒越旺。官方的反駁之所以失效,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在初次爆料後,陸續有更多自稱是同學的網民站出來,提供了更多旁證,讓事件看起來不像單純的個人恩怨。第二,演員徐信愛的間接表態份量極重,她的明星身份讓大眾更傾向於相信受害者。最後,Cube娛樂過於迅速和強硬的法律警告,在部分民眾看來,更像是一種試圖壓制受害者聲音的威嚇手段,而非尋求真相的態度,這引起了公眾的反感。
事件對韓國社會校園暴力議題的象徵意義
這場爭議最終演變成一個社會事件,其影響力已遠超娛樂圈本身。徐穗珍退團事件觸發了韓國社會對校園暴力問題的集體創傷和憤怒。對許多韓國人來說,無論指控的細節是否百分之百屬實,校園霸凌都是一條不可觸碰的紅線。公眾的強烈反應,反映了他們對霸凌行為的零容忍,以及保護受害者的堅定立場。在這種巨大的社會壓力下,事件早已不是單純的個人品行問題,而是成為了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公共議題,也為後來徐穗珍退團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危機處理剖析:Cube娛樂的公關決策與法律層面
徐穗珍退團事件,從公關到法律層面,都反映了韓國娛樂產業在處理藝人爭議時的複雜性。Cube娛樂的每一步決策,都深刻影響了(G)I-DLE的未來,以及徐穗珍的個人事業發展,這背後涉及的徐穗珍退團原因,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公關策略評估
韓國娛樂圈處理偶像爭議的常見模式
在韓國娛樂圈,面對偶像的負面爭議,特別是校園霸凌這類敏感指控,經紀公司通常會遵循一套不成文的劇本。第一步是迅速否認,並表示將採取法律行動;第二步是當輿論持續發酵時,宣布藝人暫停活動,以「反省」為名,實則為事件降溫;最後,根據輿論風向和事態發展,作出最終決定,可能是藝人回歸,也可能是正式退團或解約。
Cube娛樂應對策略的利弊分析
Cube娛樂在這次事件中的處理方式,基本沿用了上述模式。初期,公司強硬表態,支持徐穗珍,並對爆料者提告。但隨著演員徐信愛的間接表態,輿論天秤出現傾斜,公司的策略也隨之轉變為讓徐穗珍暫停活動。
這個做法的好處是,透過將爭議焦點與團體切割,為(G)I-DLE的其餘成員提供了保護,讓團體活動不至於完全停擺,可以說是為團體的存續作出了最直接的止損。然而,其弊端也相當明顯。在法律結果尚未明朗前便宣布退團,予人一種向輿論壓力低頭的印象,這不僅傷害了支持徐穗珍的粉絲,也讓外界質疑公司保護旗下藝人的決心和能力。
法律層面探討
校園霸凌指控的證據等級與法律困境
校園霸凌指控在法律上一直是一個棘手的難題。因為事件多數發生在多年前,缺乏直接的物證,例如錄音或錄影。案件往往依賴於雙方當事人和證人的陳述,這使得「證據等級」變得模糊,難以構成清晰的法律事實。徐穗珍的案件正正陷入了這個困境,即使Cube娛樂提起了刑事訴訟,最終也難以在法律上得到一個非黑即白的結論。
最終「不起訴」處分的意義解讀
最終,警方對爆料者作出了「不起訴」的處分。這點經常被外界誤解。在法律上,「不起訴」不等於證明爆料內容為「事實」,而是意味著檢察官認為,根據現有證據,難以證明爆料者有「誹謗的意圖」,或者說,無法構成足以提起公訴的條件。換言之,法律層面無法證實徐穗珍霸凌,但也無法證明爆料者是惡意誹謗。這個模糊的法律結果,讓 Cube 娛樂在輿論戰中處於一個非常被動的位置。
解除合約的行業意義
是止損策略還是放棄藝人?
從商業角度看,Cube娛樂最終選擇與徐穗珍解除合約,是一次典型的「止損策略」。在團體形象和商業價值面臨巨大威脅時,放棄單一成員以保全整個團體,是許多經紀公司會採取的務實做法。然而,從情感和道義層面來看,這無疑等同於放棄了旗下藝人。在法律尚未判定有罪的情況下,僅因輿論壓力便解約,開創了一個不甚理想的先例。
對公司與藝人長遠發展的影響
這個決定對雙方都帶來了深遠影響。對(G)I-DLE而言,雖然經歷了陣痛,但五人體制成功重組,並以更強悍的風格回歸,創下了事業新高峰。對Cube娛樂來說,雖然保住了團體,但其「護航不力」的形象也在部分粉絲心中留下烙印。至於徐穗珍,退團與解約讓她的事業停擺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近年才以個人身份重新出發,關於徐穗珍近况的討論,也成為粉絲持續關注的焦點。
分道揚鑣後:(G)I-DLE重生與徐穗珍Solo近况
徐穗珍退團事件無疑為(G)I-DLE和她個人都帶來了巨大轉變。很多人好奇這段經歷之後,雙方各自走上了怎樣的道路。團體在陣痛中重塑,而她則在沉寂後,以另一種姿態重新回到大眾視野。這兩條看似分開的路,都展現了驚人的生命力。
(G)I-DLE的五人體制重塑
憑《TOMBOY》、《Nxde》再創事業高峰
在經歷成員變動的低谷後,(G)I-DLE面臨著外界的種種質疑。她們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將所有情緒與決心注入音樂。2022年,她們以正規專輯《I NEVER DIE》回歸,主打歌《TOMBOY》憑藉著直白嗆辣的歌詞和強烈風格,迅速席捲各大音源榜單,成為現象級的熱門歌曲。這首歌不僅讓她們的事業攀上新高峰,更像是一份宣告,證明了五人體制的(G)I-DLE依然強大。接著推出的《Nxde》再度大獲成功,她們用音樂作品打破了所有不看好的聲音,實力證明一切。
音樂風格轉變與團隊韌性的展現
少了主舞的(G)I-DLE,選擇將創作核心與團隊風格推向更極致。隊長田小娟的創作能量完全爆發,音樂風格變得更加大膽,概念也更具敘事性和批判性。從《TOMBOY》對性別刻板印象的反叛,到《Nxde》對裸露與凝視議題的探討,她們的音樂不再只是悅耳的旋律,更是傳遞思想的載體。這種轉變,不僅是音樂上的成熟,也展現了團隊在逆境中驚人的韌性與凝聚力,將危機轉化為獨一無二的藝術風格。
徐穗珍以Solo歌手重新出發
簽約新公司與開設個人社群
在大家持續關注徐穗珍退團後的近况時,她選擇了長時間的沉澱。直到2023年6月,她開設了個人Instagram帳號,立即吸引了全球粉絲的關注,這也是她時隔兩年多首次重返社群平台。同年10月,她正式宣佈與新公司BRD Communications簽訂專屬合約,並準備以個人歌手身份重新出發。這一連串的動作,清晰地告訴大家,徐穗珍正準備開啟她演藝生涯的全新篇章。
Solo出道專輯《AGASSY》的成績與迴響
2023年11月,徐穗珍帶著首張個人迷你專輯《AGASSY》正式出道。專輯同名主打歌《AGASSY》的音樂錄影帶,融合了傳統東方元素與現代舞蹈,極具個人特色。影片公開後僅10天,觀看次數便突破千萬,專輯銷量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這張專輯不僅是對等待已久粉絲的回應,更是徐穗珍作為一名獨立藝人,向外界展示自己獨特風格與舞台魅力的重要一步。市場的正面迴響,也證明了她即使離開團體,依然擁有強大的號召力。
餘波未了:退團事件的持續影響與近期動態
徐穗珍退團事件雖然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但是其影響力並未完全消散。不論是(G)I-DLE的作品,還是成員們的個人動態,總會有一些蛛絲馬跡,再次將大家的思緒拉回到六人時期,引發網絡上的熱烈討論。這些持續的漣漪,正正反映了這次變動在粉絲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記,同時也讓我們看到成員們與徐穗珍的近况,是如何在輿論中被不斷解讀。
成員互動引發的OT6揣測
在粉絲圈中,「OT6」(One True 6)代表著對六人完整體的支持與期盼。即使官方已成定局,粉絲們依然熱衷於從成員的互動中,尋找她們之間友誼未變的證明,任何微小的線索都可能點燃重聚的希望。
葉舒華照片中的紋身細節分析
最引人注目的一次事件,莫過於成員葉舒華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分享的一組生活照。在其中一張與朋友吃烤肉的照片中,雖然只有一隻手入鏡,但眼利的粉絲憑藉手上的獨特紋身,馬上就辨認出那正是徐穗珍的手。這個發現瞬間引爆了粉絲社群,照片被廣泛轉發。粉絲們逐一比對過往徐穗珍的紋身照片,確認無誤。這個看似不經意的細節,被視為成員私下依然保持緊密聯繫的有力證據,讓許多OT6粉絲感到非常激動。
「團魂」與「團隊形象」的輿論拉鋸
葉舒華的照片在帶來感動的同時,也掀起了一場激烈的輿論拉鋸戰。支持者認為,這正正體現了(G)I-DLE不變的「團魂」,即使經歷風雨,成員間的友誼依然堅固,這種重情義的表現非常可貴。但是,另一方的觀點則更加現實。他們認為,考慮到當初徐穗珍退團原因的敏感性,現任成員與她公開或半公開地互動,可能會對(G)I-DLE目前的團隊形象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勾起韓國公眾對過往爭議的記憶,對其他五位成員的努力並不公平。這兩種觀點的碰撞,完美呈現了粉絲在情感與現實之間的掙扎。
跨國輿論分析:全球粉絲的態度差異
有趣的是,圍繞徐穗珍退團事件的看法,在全球粉絲之間存在著相當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不僅僅是情感上的偏好,更深植於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
韓國本土與國際粉絲的觀點對比
整體來說,韓國本土的輿論對校園霸凌議題持有極為嚴格的標準。由於社會對此類事件的敏感度極高,許多韓國粉絲更傾向於保護現有五人體制的穩定,希望團體能與過去的爭議徹底劃清界線,避免任何可能引發負面新聞的行為。相反,許多國際粉絲則更關注成員之間的友情,並且在證據層面上對當初的指控抱持更多懷疑。他們更頻繁地在社交媒體上表達對徐穗珍的支持,並積極呼籲她能有朝一日回歸團隊。
不同文化背景對霸凌議題的敏感度
這種觀點上的差異,很大程度上源於不同文化對校園霸凌議題的理解和處理方式。在韓國,校園暴力被視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其競爭激烈的教育環境和集體主義文化,使得霸凌行為帶來的創傷尤為深刻,公眾對此幾乎是「零容忍」的態度。然而,在許多其他國家,雖然同樣反對霸凌,但社會輿論的處理方式和法律框架可能有所不同,公眾在看待這類偶像爭議時,或許會給予藝人更多的私人空間,也更容易將工作與私生活區分開來。
徐穗珍退團爭議:常見問題 (FAQ)
關於徐穗珍退團事件,即使時隔多年,許多粉絲心中依然存在不少疑問。這裡為你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讓你更清晰地了解整件事的後續發展。
徐穗珍校園霸凌指控的最終法律結果是什麼?
關於徐穗珍退團原因的核心,即校園霸凌指控,其最終法律結果是「不起訴處分」。在徐穗珍一方控告最初爆料者散播虛假訊息後,警方進行了長時間的調查。最終,警方決定不對爆料者提出起訴,理由是他們認為爆料者的指控並非出於惡意誹謗的目的。然而,這份不起訴處分同時也指出,調查過程中同樣未能找到足夠證據證實霸凌行為確實發生過。簡單來說,法律層面上既無法證實爆料者惡意造謠,也無法證實霸凌指控屬實,事件在法律上以一個沒有明確結論的狀態告終。
徐穗珍未來有可能回歸(G)I-DLE嗎?
從現實層面來看,徐穗珍回歸(G)I-DLE的可能性極低。在韓國娛樂圈的運作模式中,因重大爭議而退團的成員幾乎沒有重返原團體的先例,因為這牽涉到複雜的公司決策、團體現有形象和市場定位。目前(G)I-DLE以五人體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確立了全新的風格和品牌形象。雖然部分粉絲依然期盼六人合體,但官方從未釋出任何相關訊息,團體亦已穩定地向新方向發展。因此,回歸更多是粉絲的美好願望,而非實際可行的選項。
(G)I-DLE其他成員對徐穗珍退團有何公開表態?
在徐穗珍退團後,(G)I-DLE的其他成員從未在官方場合或訪問中直接公開評論此事。這是韓國娛樂行業處理危機時的常見做法,目的是避免引發更多不必要的揣測與爭議。不過,成員們透過一些間接方式表達了她們的態度。例如,隊長田小娟在MAMA頒獎典禮的饒舌表演中,歌詞直接提及外界對成員變動的質疑,被視為是對過去傷痛的正面回應。此外,成員葉舒華亦曾因社交媒體上的照片,被粉絲發現與徐穗珍私下見面,顯示出成員間的私人友誼並未因工作變動而中斷。
徐穗珍退團後近况如何?
大家非常關心的徐穗珍近况,可以說她已經成功以Solo歌手的身份重新出發。在離開Cube娛樂並沉寂一段時間後,徐穗珍於2023年與新經紀公司BRD Communications簽約,並在同年底發行首張個人迷你專輯《AGASSY》正式出道,獲得了不俗的成績。其後,她持續推出新的音樂作品,並在世界各地舉辦粉絲演唱會,積極與支持她的粉絲見面。如今的她,正專注於建立自己的個人事業,以全新的面貌活躍在舞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