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提定瑜伽?一文看清5大核心分別,揀選最適合你的塑身修心運動
想搵一種運動修身兼減壓,但面對普拉提 (Pilates) 和瑜伽 (Yoga) 兩大熱門選擇時,總會心思思想,究竟邊樣先最啱自己?雖然兩者睇落都係在墊上進行的靜態運動,但其實由起源哲學、訓練核心到呼吸方法都截然不同。本文將為你由淺入深,全面拆解普拉提與瑜伽的5大核心分別,助你根據個人目標——無論是想強化核心、改善體態,還是尋求心靈平靜——清晰地揀選出最適合你的塑身修心運動,踏出健康第一步。
普拉提與瑜伽是什麼?秒懂兩大運動核心概念
當大家考慮開始接觸普提拉瑜伽這類運動時,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普拉提和瑜伽到底有什麼不同?這兩種運動看起來很相似,都是在墊上進行,動作緩慢優雅,但它們的核心理念和訓練重點其實截然不同。想知道哪一種更適合自己,第一步就是要先了解它們的本質,弄清楚普拉提瑜伽分別的核心概念。
普拉提 (Pilates):源自復康的精準核心肌肉科學
起源哲學: 為強化體能與戰後復健而設的「身體控制學」(Contrology)
普拉提的歷史相對年輕,由德國運動家 Joseph Pilates 於二十世紀初創立。他最初將這套系統命名為「Contrology」,即「身體控制學」。這套運動的誕生,是為了幫助強化自身體能,後來更應用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傷兵的復健治療。所以,普拉提從根源上就與解剖學和科學息息相關,是一門非常講求精準控制身體的運動科學。
核心重點:「能量室」(Powerhouse),專注鍛鍊深層腹、背及骨盆底肌群
普拉提最核心的概念,就是「能量室」(Powerhouse)。這並不是指單一塊肌肉,而是指我們軀幹的中心,包括深層的腹部肌肉(如腹橫肌)、背肌、臀部及骨盆底肌群。普拉提認為,身體所有的力量都源自這個中心,只要核心穩定有力,四肢的活動才會更有效率和安全。幾乎所有普拉提動作,都是為了啟動和強化這個「能量室」。
訓練特點: 強調呼吸配合、動作精準度、控制力與流暢性
練習普拉提時,你會發現導師的指令非常清晰具體。這是因為它極度強調六大原則:呼吸、專注、核心、控制、精準和流暢。每一個動作都需要配合特定的呼吸模式,並且要求極高的控制力和準確度,並不是做得越多越快就越好。它追求的是動作的品質,目標是讓你學會如何有意識地控制每一寸肌肉。
瑜伽 (Yoga):千年歷史的古印度身心靈修煉體系
起源哲學: 追求身體、心靈與精神的和諧統一
相對於普拉提,瑜伽(Yoga)的歷史就悠久得多,它源自數千年前的古印度,是一套完整的身心靈修煉哲學。練習普拉提 yoga 雖然同樣能鍛鍊身體,但瑜伽的終極目標,是透過身體的練習,達至心靈的平靜,最終實現身體、心靈與精神的「合一」(Union)。它不單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生活哲學和內在探索的過程。
核心練習: 結合體位法 (Asana)、呼吸法 (Pranayama) 與冥想 (Meditation)
瑜伽的練習體系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大家最熟悉的,是在墊上進行的各種身體姿勢,稱為「體位法」(Asana),用以鍛鍊身體的力量和柔韌性。其次是「呼吸法」(Pranayama),透過控制呼吸的節奏和深度來調節能量和心緒。最後,是「冥想」(Meditation),引導練習者專注當下,達至內心平靜。這三者相輔相成,構成完整的瑜伽練習。
訓練特點: 強調伸展、靜態維持與身心連結的內在感受
瑜伽課堂的氛圍,通常更著重於內在的感受和連結。動作上,瑜伽包含大量的伸展和靜態維持。導師會鼓勵你在一個體式中保持一段時間,去感受身體的延展和變化,探索自己的極限,但不會強求動作外觀上的完美。整個過程更像是一場與自己身體的對話,強調的是身心合一的內在體驗。
普拉提與瑜伽的5大分別:從訓練目標到呼吸方法全面拆解
很多人對普提拉瑜伽感到好奇,覺得兩者動作相似,但其實普拉提與瑜伽的分別相當明顯。它們從訓練目標、呼吸方法到核心理念都截然不同。想知道普拉提yoga和瑜伽哪個更適合自己,就要先了解它們的五個核心差異。
分別一:訓練目標|強化核心 vs. 身心平衡
普拉提目標: 集中強化核心肌群、改善身體姿勢(如寒背)、提升肌肉耐力與控制力,達至修身塑形。
普拉提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集中鍛鍊身體的「核心」,即是腹、背及骨盆底肌群。它的訓練能有效改善因核心無力而導致的寒背、圓肩等都市人常見的姿勢問題。透過強化深層肌肉和提升控制力,最終達到修飾身體線條的塑形效果。
瑜伽目標: 提升身體柔韌度、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精神壓力,追求內在平靜與身心靈平衡。
瑜伽的目標則更為全面,它不只追求身體層面的改變。練習瑜伽可以有效提升身體的柔韌度,促進血液循環。同時,它非常注重精神層面,透過練習幫助減輕生活壓力,引導練習者尋找內心的平靜,達到身心靈的和諧與平衡。
分別二:呼吸方法|胸式呼吸 vs. 腹式呼吸
普拉提呼吸: 採用「橫向呼吸法」(胸式),鼻吸口吐,呼吸時保持核心收緊以穩定軀幹。
普拉提有一套獨特的呼吸方法,稱為「橫向呼吸法」。練習時用鼻子吸氣,感覺胸腔向兩側擴張,然後用口吐氣。整個過程都需要保持核心肌肉收緊,目的是在動作期間穩定脊椎和軀幹,讓訓練更安全有效。
瑜伽呼吸: 多採用「腹式呼吸法」,鼻吸鼻呼,透過深層呼吸達至放鬆和平靜心神。
瑜伽的呼吸法則多樣,但最基礎和常用的是「腹式呼吸法」。練習時用鼻子吸氣和呼氣。吸氣時腹部會自然脹起,呼氣時則會凹下。這種深層的呼吸方式,能夠有效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幫助身體放鬆,讓心神回復平靜。
分別三:動作模式|動態控制 vs. 靜態伸展
普拉提動作: 著重重複性、動態流暢的動作,精準鍛鍊特定深層肌肉,對控制力要求極高。
普拉提的動作講求流暢和精準。它通常包含一系列重複性的動態練習,目的是要精準地啟動和鍛鍊特定的深層肌肉。每一個動作都極度考驗身體的控制能力,需要高度專注才能正確完成。
瑜伽動作: 更注重體位的靜態維持與深度伸展,探索身體極限,鼓勵自我感受。
瑜伽的動作則更著重在一個個「體位」上的靜態維持。練習者會在一個姿勢中停留一段時間,進行深度伸展,從而探索自己身體的極限。瑜伽鼓勵練習者向內觀察,感受身體在伸展過程中的細微變化。
分別四:訓練器材|器械輔助 vs. 簡約為主
普拉提器材: 除了墊上普拉提,更常使用核心床 (Reformer)、穩定椅等器械提供阻力與支撐。
普拉提的訓練方式很多元,除了在墊上進行,也很常會使用專門器械。例如最廣為人知的核心床(Reformer)和穩定椅,這些器械能提供額外的阻力或支撐,讓訓練的強度和變化更多,也能輔助練習者更準確地發力。
瑜伽器材: 主要依靠近自身體重,輔以瑜伽磚、伸展帶等簡單工具加深動作。
瑜伽的練習相對簡約,主要依賴自身的體重去完成各種體位。有時候也會用到一些簡單的輔助工具,例如瑜伽磚、伸展帶和瑜伽繩等。這些工具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初學者安全地完成動作,或是讓進階者加深伸展的幅度。
分別五:理念重點|身體科學 vs. 靈性哲學
普拉提理念: 著重解剖學和生物力學,是一門關於身體控制的科學。
普拉提的理念根植於現代科學。它非常著重解剖學和人體生物力學的原理,將身體視為一個需要精準調校的系統。可以說,普拉提是一門研究如何有效控制身體的科學,目標是讓身體機能發揮到最好。
瑜伽理念: 除身體鍛鍊外,更包含冥想、哲學等靈性層面的探索。
瑜伽的理念則超越了純粹的身體鍛鍊。它源於古老的哲學體系,除了體位練習,更包含了冥想、呼吸控制和生活哲學等靈性層面的探索。練習瑜伽不只是運動,也是一趟探索內在自我的旅程。
Pilates vs Yoga 點樣揀?根據你的目標選擇最適合的運動
了解完普提拉瑜伽的各種分別後,最實際的問題就是:我應該選擇哪一種?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普拉提和瑜伽兩者都對身心有益。選擇的關鍵在於清晰了解自己的運動目標。你可以把它看成一場與自己身體和心靈的對話,找出當下最需要的是什麼。
如果你的目標是「強化核心、改善體態、產後恢復」,首選普拉提
當你的目標非常明確,是為了改善身體的特定功能與線條時,普拉提的精準訓練會是你的最佳拍檔。
針對性修身塑形
普拉提的動作設計非常科學,能有效鍛鍊到深層的腹橫肌。這正是支撐我們軀幹的核心肌肉。持續練習可以幫助你減走難纏的小腹贅肉,塑造出更緊實、更漂亮的身體線條。
改善都市人姿勢
長時間對著電腦工作,很容易出現寒背、圓肩、骨盆前傾等問題。普拉提透過系統性地強化核心與背部肌群,能為脊椎提供更好的支撐。這樣就可以從根本改善這些常見的都市人姿勢問題。
產後恢復恩物
懷孕過程會讓盆底肌變得鬆弛薄弱。普拉提有許多動作是專門針對這個部位的。它能重點強化因懷孕而變弱的盆底肌,對改善產後健康,例如尿滲等問題,有顯著的幫助。
如果你的目標是「減壓放鬆、提升柔韌度、尋求心靈平靜」,瑜伽更適合你
如果你感覺生活壓力很大,想找一個方法讓自己靜下來,同時提升身體的柔軟度,瑜伽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對抗壓力與焦慮
瑜伽的練習結合了深長的呼吸與冥想。這種練習方式經證實能有效降低體內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練習結束後,你會感受到一種由內而外的深層次身心放鬆。
提升身體柔軟度
瑜伽透過一系列持續的伸展體位,能夠安全地增加關節的活動範圍和肌肉的彈性。導師會引導你在身體的極限內探索,而不是強行拉扯。長期練習下來,你會發現身體變得越來越柔軟。
練習正念與覺察
瑜伽不只是一連串的動作。它引導你將注意力完全專注於當下的一呼一吸和身體感受。這個過程能提升你對自己身體和情緒的覺察力,幫助你在紛擾的生活中尋求一份內在的平和。
不只墊上運動:一文看清普拉提與瑜伽的種類與派別
提到普提拉瑜伽,很多人會立即想到在墊上進行的各種動作,但其實普拉提和瑜伽的世界都遠不止於此。兩者都有豐富的種類和派別,各有不同的訓練重點和風格。了解它們的分別,是找出最適合自己練習的第一步。
普拉提主要種類:墊上與器械的分別
我們先來看看普拉提。它的訓練方式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墊上訓練和器械訓練,兩者的體驗和效果各有特色。
墊上普拉提 (Mat Pilates): 利用自身體重,適合初學者建立基礎核心力量。
墊上普拉提是最基礎的形式。它主要利用你自身的體重作為阻力,在一張墊子上完成所有動作。這個方式非常適合初學者,因為它可以幫助你建立最核心的肌肉力量和身體覺察力,為日後更進階的練習打好穩固基礎。
器械普拉提 (Reformer Pilates): 使用核心床等器械,增加訓練強度與多樣性。
器械普拉提則會用到一張名為「核心床」(Reformer) 的器械。這張床附有彈簧、滑輪和繩索,可以提供阻力或輔助支撐。這讓訓練的強度和變化都大大增加,能夠更精準地鍛鍊到特定的深層肌群。
其他混合類型: 如結合芭蕾的 Barre、高強度間歇的 HIIT Pilates 等。
除了這兩種主流形式,近年普拉提也發展出不少有趣的混合類型。例如結合芭蕾舞元素的 Barre,可以優雅地雕塑線條。還有融合了高強度間歇訓練的 HIIT Pilates,可以同時提升心肺功能和肌力。
瑜伽常見派別:尋找你的個人風格
至於瑜伽,它的派別就更加百花齊放了。每個派別都有自己的風格和重點,就像尋找一種屬於你自己的生活節奏一樣,總有一款適合你。
哈達瑜伽 (Hatha Yoga): 節奏緩慢,注重正位和基礎體式,最適合初學者。
哈達瑜伽是經典和常見的入門選擇。它的節奏比較緩慢,會詳細講解每個體式的順位 (alignment),並且讓你有足夠時間去感受和維持動作。如果你是完全的瑜伽新手,從哈達開始是個很穩妥的起點。
流瑜伽 (Vinyasa / Flow Yoga): 節奏明快,動作流暢,串連體式與呼吸。
流瑜伽的節奏就明快得多。它的特色是將一個個體式流暢地串連起來,動作與呼吸緊密配合,感覺就像在跳一場身體的舞蹈。課堂的動作編排富於變化,而且充滿動感。
熱瑜伽 (Hot Yoga): 在高溫環境下練習,有助排毒及加深伸展。
熱瑜伽是在一個約攝氏38至40度的高溫環境中進行。高溫有助於肌肉放鬆,讓身體可以達到更深層的伸展。練習過程中大量排汗,也能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阿斯湯加瑜伽 (Ashtanga Yoga): 固定序列和高強度,極具挑戰性。
阿斯湯加瑜伽是一個體能要求極高的派別。它有固定的動作序列,練習者需要按次序完成。整個過程非常講求力量、耐力和專注力,對於想挑戰自我極限的人來說,會是個很有滿足感的選擇。
準備好未?你的第一堂普拉提 vs 瑜伽課全攻略
決定要上第一堂普提拉瑜伽課,絕對是個令人興奮的開始。為了讓你的初體驗更順暢,提前了解普拉提和瑜伽課堂前的準備、體驗分別和基本禮儀,會讓你更有信心。
課前準備:我需要帶備什麼?
基本裝備: 瑜伽墊、舒適貼身的運動服飾、水樽、毛巾。
不論是普拉提還是瑜伽,基本裝備都大同小異。大部分教室會提供公用瑜伽墊,但自備墊子會更衛生。服飾方面,選擇舒適和貼身的運動衣物很重要,因為這能讓導師清楚看見你的身體線條和肌肉發力情況,方便作出指導。當然,水樽和毛巾也是運動時不可或缺的。
普拉提專用: 建議穿著防滑襪,以增加在器械上的穩定性。
如果你選擇的是器械普拉提(Reformer Pilates),一雙防滑襪就是你的好拍檔。襪子底部的膠粒能提供額外抓地力,讓你踩在器械的活動板或腳踏板上時更加穩定安全,有助你更專注地完成動作。
課堂體驗預覽:兩者感覺有何不同?
想了解普拉提瑜伽分別,可以從課堂的氛圍和感覺入手,這有助你建立合適的心理預期。
普拉提課堂: 導師指令清晰精確,不斷修正姿勢,你將感受到核心肌群前所未有的顫抖與疲累。
普拉提課堂的節奏通常比較緊湊和專注。導師的指令會非常清晰和精確,例如會提醒你「肋骨收緊」、「腹部向內凹陷」。導師也會頻繁地為你調整姿勢,確保你用對的肌肉發力。你將會深刻感受到核心肌群在燃燒,甚至出現輕微顫抖,這是深層肌肉被成功激活的正常現象。
瑜伽課堂: 氛圍較寧靜,導師多作引導而非修正,鼓勵你感受身體的聲音,更注重內在體驗。
瑜伽課堂的氛圍相對寧靜和具引導性。導師更像一個嚮導,用溫和的語調引領你進入每個體式,並鼓勵你專注於呼吸,感受身體的伸展和變化。這裡的重點是內在的連結和自我覺察,導師較少作出硬性的姿勢修正,而是鼓勵你在安全的範圍內探索自己身體的可能性。
新手必讀:3大基本課堂禮儀
遵守課堂禮儀,不僅是尊重導師和同學,也是尊重自己練習的表現。
準時到達,尊重課堂寧靜
建議提早5至10分鐘到達教室,讓自己有足夠時間安頓下來。準時是基本尊重,因為遲到會打擾到已經開始的課堂,特別是開頭的靜心或熱身環節。
保持專注,將手機調至靜音
課室是一個讓人專注身心的地方。請務必將手機調至靜音模式或直接關機,並把它放進儲物櫃。讓這一小時完全屬於你自己,不受外界打擾。
安全第一,課前告知導師身體狀況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假如你有任何舊傷、長期痛症(例如腰背痛)或是懷孕等特殊身體狀況,請務必在課前主動告知導師。這樣導師才能為你提供安全的動作替代方案,讓你能在合適的強度下練習。
普提拉瑜伽常見問題 (FAQ)|由物理治療師及資深導師解答
當大家深入了解普提拉瑜伽後,總會有些疑問。我們集合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邀請了物理治療師和資深導師,為大家提供專業的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