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第一天飲食急救!營養師詳解10大飲食宜忌KO經痛 (附體質調理餐單及穴位按摩)

每個月總有幾日腹部絞痛、腰痠背痛,甚至頭痛乏力,令你坐立難安,只想蜷縮在床上?其實,經痛不一定要靠止痛藥!吃對食物才是治本的關鍵。月經第一天正是調理身體的黃金時機,吃錯食物隨時令經痛加劇。本文將由營養師為你拆解生理期飲食的宜忌,提供一份即時見效的「飲食急救清單」,從暖宮飲品、舒緩經痛的關鍵營養素,到避開飲食地雷,更附上針對「虛寒」及「氣滯血瘀」兩種體質的個人化調理餐單,配合穴位按摩,助你全方位KO經痛,輕鬆度過生理期。

生理期急救飲食:立即KO經痛的即食清單與5分鐘食譜

月經第一天飲食相當關鍵,當經痛突然來襲,實在會令人只想捲曲在床上。這個時候,一些方便快捷的飲食急救方法就能派上用場。我們為你整理了一份即食清單與5分鐘食譜,助你立即舒緩不適,做好生理期第一天飲食調理。

暖宮飲品推介:3款溫熱飲品告別腹部悶痛

想快速告別腹部悶痛,一杯溫熱飲品是最好的開始。熱力有助放鬆腹部肌肉,同時促進血液循環,從內而外帶來舒緩感覺。

黑糖薑茶:溫經散寒,活血化瘀

黑糖薑茶是傳統的暖宮法寶。生薑有溫經散寒的作用,能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黑糖則能補充能量與幫助活血化瘀,兩者配搭對於改善因宮寒引起的經痛特別有效。

熱牛奶或熱豆漿:補充鈣質,穩定情緒

一杯熱牛奶或熱豆漿不單帶來溫暖。它們都含有豐富的鈣質,有助放鬆肌肉與穩定神經,可以減輕因子宮收縮引發的痛楚,還有助緩和經期時的情緒波動。

桂圓紅棗茶:補氣養血,改善虛弱

經期時感到特別疲倦虛弱,桂圓紅棗茶就是一個好選擇。在中醫角度,桂圓與紅棗都有補氣養血的功效,十分適合在經期中補充體力,改善因失血而導致的虛弱與臉色蒼白問題。

舒緩經痛的3大關鍵營養素及食物來源

除了依靠熱飲的物理作用,從食物中攝取特定的營養素,更能從根本上對抗經痛。以下三大關鍵營養素,可說是你的天然止痛藥。

鎂:天然肌肉鬆弛劑

鎂被譽為「天然的肌肉鬆弛劑」,它能幫助放鬆子宮的平滑肌,有效減輕因肌肉痙攣引起的劇烈疼痛。日常可以從深綠色蔬菜如菠菜、各類堅果、牛油果及70%以上的黑朱古力中攝取。

Omega-3脂肪酸:對抗發炎,從源頭減痛

經痛很多時候都與體內的發炎反應有關。Omega-3脂肪酸正是對抗發炎的能手,它能抑制引致疼痛的前列腺素生成,從源頭減輕痛感。三文魚、鯖魚等深海魚,以及植物性的亞麻籽都是極佳的食物來源。

優質蛋白質:修復身體,補充體力

月經期間身體會流失血液與能量,補充優質蛋白質就變得非常重要。它能幫助修復身體組織,補充體力,讓你更快恢復元氣。簡單的雞蛋、一碗溫熱的雞湯或滴雞精,還有豆腐都是方便又富含營養的選擇。

經期飲食地雷:4類加劇經痛不適的禁忌食物

有效的月經飲食調理,除了知道吃什麼好,避開「飲食地雷」也同樣重要。以下四類食物可能會加劇經痛與不適,建議在經期時先忍耐一下。

生冷寒涼食物

生冷寒涼的食物,例如雪糕、凍飲、魚生等,會刺激血管與子宮收縮,影響經血的順暢排出,容易引致或加劇經痛。

辛辣油炸及刺激性食物

辛辣、油炸及刺激性食物,像是麻辣火鍋或炸雞,容易引發身體的發炎反應,可能會讓子宮周圍的盆腔充血情況更嚴重,從而加劇不適。

高鈉加工食物

高鈉的加工食物,例如罐頭食品與即食麵,容易導致身體水份滯留,造成水腫。經期水腫會讓腹部更感脹痛,應盡量避免。

偏酸性食物

根據傳統中醫理論,偏酸性的食物如酸梅、醋等帶有收斂作用,可能會影響經血順利排出,造成瘀塞,所以建議在經期中暫時避開。

個人化月經餐單:按「虛寒」及「氣滯血瘀」體質調理

談到月經第一天飲食,每個人的身體反應都不同,這就是為何一套通用的餐單未必適合所有人。在中醫角度,經痛的成因與個人體質息息相關,最常見的分為「虛寒」及「氣滯血瘀」兩大類型。只要了解自己的體質,針對性地進行月經飲食調理,就能更有效地舒緩不適,讓生理期過得更順心。

1分鐘自我檢測:你是哪種經痛體質?

想知道自己屬於哪種體質,其實很簡單。只要對照以下常見的症狀,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從而為自己度身訂造最合適的生理期第一天飲食方案。

虛寒體質特徵 (症狀:手脚冰冷、熱敷後經痛舒緩、經血色淡)

  • 平時特別怕冷,手腳經常都是冰冷的。
  • 經痛時,腹部感覺冷痛或悶痛,用暖水袋或熱敷後,疼痛會明顯舒緩。
  • 經血顏色偏淡,質地較稀,有時會感到疲倦乏力。

氣滯血瘀體質特徵 (症狀:壓力大、經前乳房脹痛、經血色暗有血塊)

  • 日常生活壓力大,情緒容易感到鬱悶或煩躁。
  • 經前常有乳房脹痛或頭痛問題,腹部會有刺痛或脹痛感,位置比較固定。
  • 經血顏色偏暗,呈紫紅色,而且常伴有血塊。

「虛寒體質」生理期餐單:溫補驅寒食療建議

如果你是虛寒體質,生理期飲食的重點就在於溫暖身體、補充陽氣,幫助子宮驅散寒邪,讓經血排出更順暢。

飲食重點:以溫補驅寒為主 (多用薑、蒜、肉桂)

飲食的大方向是「溫補驅寒」。烹調時不妨多用一些性質溫熱的食材,例如生薑、蒜頭、肉桂、蔥白等,它們都是幫助身體驅散寒氣的好幫手,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

一日三餐示範:薑絲雞肉粥、麻油雞湯麵線、藥膳排骨湯

  • 早餐:薑絲雞肉粥。溫熱的粥品容易消化,加入薑絲更能暖胃驅寒,為一天提供溫和的能量。
  • 午餐:麻油雞湯麵線。麻油和老薑是溫補的絕佳組合,配合雞湯能補充體力,幫助經血順利排出。
  • 晚餐:藥膳排骨湯。加入當歸、黃耆等溫補藥材的排骨湯,能深層滋補氣血,改善手腳冰冷的問題。

「氣滯血瘀體質」生理期餐單:疏肝理氣食療建議

對於氣滯血瘀體質的朋友,月經飲食調理的方向就有所不同,重點不再是強力溫補,而是要讓身體阻塞的氣血重新流動起來。

飲食重點:以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為主 (可飲用玫瑰花茶)

重點在於「疏肝理氣」與「活血化瘀」,幫助身體的氣血順暢流動。可以適量食用一些有助行氣活血的食物,例如山楂、黑木耳。日常飲品方面,性質平和的玫瑰花茶就是很好的選擇,它有助舒緩鬱悶情緒、調理氣血。

一日三餐示範:熱豆漿配全麥包、清蒸三文魚配西蘭花、山藥雞湯

  • 早餐:熱豆漿配全麥包。熱豆漿提供優質植物蛋白,全麥包則有助穩定血糖和情緒,避免因荷爾蒙波動引起的情緒不穩。
  • 午餐:清蒸三文魚配西蘭花。三文魚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抗發炎、減輕疼痛;清蒸的烹調方式清淡不油膩,避免加重身體負擔。
  • 晚餐:山藥雞湯。山藥有補脾益氣的功效,配合雞湯能溫和地補充體力,又不會過於燥熱,有助於氣血平和運行。

飲食 x 穴位按摩:雙管齊下極速舒緩經痛

除了注重月經第一天飲食,如果想效果來得更快更明顯,不妨試試配合穴位按摩。這可是中醫調理的智慧結晶。飲食由內調理身體,按摩從外舒緩痛楚,雙管齊下,經痛自然更快遠離。這套月經飲食調理方法,結合穴位按壓,可以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作用。

即時止痛要穴:按壓合谷穴KO經期絞痛

提到止痛,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起合谷穴。它位於手背虎口的位置,當你將拇指和食指併攏時,肌肉隆起的最高點就是了。生理期第一天飲食調整後,如果腹部仍然有絞痛感,可以用另一隻手的拇指用力按壓合谷穴。按壓時會有明顯的酸脹感,這代表按對了位置。每次按壓約5秒後鬆開,重複數次,有助宣通氣血,對付突如其來的經痛特別有效。

調理婦科根本:按摩三陰交穴舒緩腹脹

三陰交穴是調理婦科問題的明星級穴位。它位於小腿內側,腳踝骨最高點往上大約四隻手指併攏的寬度處。這個穴位是脾、肝、腎三條經絡的交會點,對於調理氣血、改善腹脹非常有幫助。日常持續按摩,不單止能舒緩當下的不適,更是從根本改善體質的好方法。你可以坐下來,用拇指指腹輕輕打圈按揉,左右腳交替進行。

飲食按摩加乘秘訣:飲用暖宮茶後按摩效果倍增

這裡有一個讓效果加倍的小秘訣。在你喝完一杯暖暖的黑糖薑茶或桂圓紅棗茶後,身體的血液循環會加快,全身都暖和起來。這個時候進行穴位按摩,效果會事半功倍。因為溫熱的飲品已經幫助氣血運行得更順暢,再透過外部按壓刺激穴位,就能更有效地疏通經絡,更快地帶走痛楚和不適感。

生理期飲食調理常見問題 (FAQ)

聊了這麼多關於月經第一天飲食和調理的方法,相信你已經掌握了不少實用技巧。不過,有些「經典」問題總是大家最關心的,現在就讓我們像朋友聊天一樣,一次過解答清楚這些關於生理期飲食調理的常見疑問。

食朱古力可以止經痛?要揀70%以上黑朱古力!

食朱古力可以舒緩經痛,這個說法確實有根據。原因是優質的黑朱古力富含「鎂」,這種礦物質有助於放鬆肌肉,包括正在收縮的子宮肌肉,從而減輕痙攣引致的疼痛。而且,朱古力能促進大腦釋放安多酚,帶來愉悅感,有助於舒緩情緒。

不過,關鍵在於選擇。市面上大部份的牛奶朱古力或甜味朱古力,糖分含量極高,反而可能引致血糖大幅波動,加劇情緒不穩和身體的發炎反應。所以,如果想透過朱古力止痛,必須選擇可可含量達70%或以上的黑朱古力,適量食用才能發揮其正面效果。

生理期可以飲咖啡或茶嗎?會否影響經血量?

生理期間,是否可以飲用咖啡或茶,主要取決於你身體對咖啡因的反應。咖啡因會令血管收縮,對於部分女性來說,這可能會加劇子宮收縮的痛感。同時,咖啡因亦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增加焦慮感或影響睡眠質素。

至於會否影響經血量,目前未有足夠的科學證據顯示,適量的咖啡因會直接導致經血量顯著增加或減少。建議是,如果你本身就有嚴重經痛或經前綜合症的困擾,在月經期間最好減少甚至暫停攝取含咖啡因的飲品,改為飲用溫和的暖宮茶。如果沒有太大不適,偶爾一杯淡茶或咖啡也未嘗不可,最重要是觀察自己身體的反應。

經血量過多或過少,飲食上應如何調整?

經血量的變化,反映了身體內部的狀況,飲食調整是一個重要的輔助方法。

若經血量過多,首要任務是補充流失的營養,特別是鐵質,以預防貧血。可以多攝取紅肉、動物肝臟、菠菜、黑豆等含鐵量高的食物。同時,配合含有豐富維他命C的食物,例如西蘭花、燈籠椒,可以大大提升鐵質的吸收率。

如果經血量過少,在中醫角度可能與「血虛」或「寒凝血瘀」有關。飲食上應注重補血和暖宮。可以多食用雞湯、牛肉、桂圓、紅棗等有助補氣養血的食物。烹調時多用薑、肉桂等溫性香料,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經血順利排出。不過,經血量長期異常,建議尋求專業醫生或中醫師的診斷,找出根本原因。

除了飲食和按摩,還有哪些快速止痛方法?

當經痛來襲時,除了調整飲食和穴位按摩,還有一些方法可以即時舒緩不適。

首先是熱敷。使用暖水袋或發熱暖貼敷在下腹部,熱力能有效放鬆繃緊的子宮肌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是相當直接有效的止痛方法。

其次是溫和的伸展運動。進行一些輕柔的瑜伽動作,例如貓牛式或嬰兒式,可以伸展骨盆和下背肌肉,減輕腹部的壓迫感和悶痛。

最後,非類固醇消炎藥 (NSAIDs) 亦是處理急性經痛的有效選擇。不過,服用任何藥物前,最好先諮詢醫生或藥劑師的意見,確保用藥安全。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