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梳打水會水腫?專家拆解2大元兇,教你5招KO真假水腫陷阱!

飲梳打水消暑解渴,口感清爽,但飲完後總覺得肚谷谷,翌日更驚見「包包面」?究竟飲用梳打水是否真的會引致水腫?事實上,這種不適感可能並非真正的水腫,而是由氣體引致的短暫「腹脹」。本文將由專家為你深入拆解,揪出導致「真水腫」與「假水腫」的兩大元兇——鈉質與二氧化碳,並教你5大實用對策,從揀選市售品牌到飲後急救,全面擊破水腫陷阱,讓你無憂享受氣泡的清爽快感。

飲梳打水會水腫?先釐清「腹脹」與真正「水腫」

飲用後引致梳打水水腫,是許多人對這種飲品卻步的原因。其實,飲用梳打水後的腫脹感,可以分為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一種是短暫的「腹脹」,另一種才是我們需要留意的真正「水腫」。懂得分辨兩者,是了解自己身體反應的第一步,也是享受梳打水同時維持健康身體的關鍵。

關鍵第一步:辨識身體反應

每次飲完梳打水,身體的感覺就是最直接的線索。你感覺到的,究竟是胃部充滿氣體的飽脹感,還是手指、腳踝變得緊繃的浮腫感?這兩種感覺的成因和處理方法完全不同。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分辨它們。

氣體引致的短暫「腹脹感」:成因、感覺與持續時間

當我們飲用梳打水,其實是將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一併喝進肚子裡。這些氣體會在胃部積聚,撐大胃部,自然會產生一種飽飽滯滯的「腹脹感」。這種感覺通常集中在上腹部,可能會伴隨打嗝或需要排氣。這是一個純粹的物理現象,感覺來得快,去得也快。氣體經身體排出後,這種不適感通常在幾小時內就會完全消失,並不是真正的水腫。

鈉質引致的持續性「水腫」:成因、按壓測試與身體感覺

持續性的「水腫」則是由梳打水鈉含量引起的。當身體攝取過多鈉質,為了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細胞會鎖住更多水分,導致水分滯留。這種水腫的感覺,不只局限於腹部,更可能出現在面部、眼皮、手指或腳踝,你會感覺皮膚緊繃,甚至戒指或鞋子都變緊了。一個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是用手指用力按壓小腿迎面骨旁邊的皮膚約五秒。放開手後,如果皮膚出現明顯凹陷,並且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慢慢回復,這就表示身體有水分滯留,是水腫的跡象。

比較圖表:一目了然看懂腹脹與水腫的核心差異

特徵 腹脹 (假水腫) 水腫 (真水腫)
元兇 二氧化碳 (CO2) 氣體 鈉質 (Sodium)
感覺 胃部飽滯、充滿氣體 全身性浮腫、皮膚緊繃
位置 主要集中在上腹部 面部、手腳、腳踝等部位
持續時間 短暫,通常數小時內消失 持續性,可維持半天或以上
分辨方法 透過打嗝或排氣可緩解 按壓皮膚會凹陷且恢復慢

剖析梳打水致腫兩大元兇:鈉質 vs. 二氧化碳

很多人飲完梳打水水腫的感覺,其實可能來自兩個截然不同的源頭。一個是會讓身體真正儲存水份的元兇,另一個則只是短暫的錯覺。想飲得精明,就要先了解梳打水是什麼,並且懂得分辨這兩者的分別。

元兇一:鈉質 (Sodium) — 真正導致水腫的關鍵

當我們討論梳打水鈉含量時,其實就是在觸及導致身體真正水腫的核心問題。市面上不少梳打水都含有鈉質,而它正是讓你感覺浮腫的主要原因。

鈉與水份平衡的生理機制解釋

我們的身體是一個精密的系統,時刻都在維持體內鈉質和水份的平衡。當你攝取了過多的鈉質,身體為了稀釋血液中過高的鈉濃度,便會自動發出信號,留住更多的水份。這些被額外扣留的水份會儲存在皮膚和組織之間,結果就形成了我們所說的水腫,手指或腳踝可能會感到腫脹,按下去皮膚回彈得也比較慢。

市售梳打水為何要添加鈉?風味與口感考量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清水加氣體還要另外添加鈉?這主要是基於風味和口感的考量。許多生產商會加入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等含鈉的礦物質,目的是為了中和碳酸的酸度,並且增加一種微鹹的礦物風味,讓口感層次更豐富,喝起來更順口。所以,鈉質的出現並非意外,而是為了提升飲用體驗的刻意添加。

長期攝取過量鈉質對血壓及腎臟的潛在影響

偶爾飲用含鈉的梳打水對健康人士影響不大,但長期和過量攝取就需要注意。持續的高鈉飲食會令體內水份和血量增加,對血管造成更大壓力,可能引致血壓上升。同時,腎臟作為過濾身體廢物和平衡電解質的主要器官,也需要更費力地工作來排走多餘的鈉質,長遠而言會加重腎臟的負擔。

元兇二:二氧化碳 (CO2) — 引致「假水腫」的腹脹感

除了鈉質,梳打水中的二氧化碳氣體,是另一個讓你感覺「腫」的常見原因,但它引致的其實是短暫的腹脹感,一種「假水腫」。

二氧化碳氣體如何在胃部產生飽腹感與脹氣

梳打水是將二氧化碳氣體在高壓下注入水中製成的。當你喝下梳打水後,胃部的溫度比樽內高,壓力也較低,這些二氧化碳氣體便會從水中釋放出來,變回氣泡。這些氣體會瞬間佔據胃部空間,令胃部物理上膨脹起來,從而產生飽腹感和脹氣的感覺,就像一個氣球在你肚子裡被吹脹一樣。

解釋為何這種感覺是暫時性的,並非真正的水腫

這種由氣體引起的腹脹,和鈉質造成的水腫有根本分別。腹脹的感覺純粹是因為胃部有氣體,並不是身體組織儲存了額外的水份。身體會透過打嗝或腸道蠕動等方式自然地將這些氣體排出,一旦氣體排走,腹脹的感覺就會隨之消失,整個過程通常很快,可能只是數十分鐘到一兩小時。所以,這只是一種短暫的生理不適,並非真正的水腫問題。

避開水腫陷阱:香港市面常見梳打水鈉含量大檢閱

很多人飲用後出現梳打水水腫問題,其實關鍵元兇很可能就是梳打水鈉含量。市面上的梳打水為了調整風味,鈉含量可以有很大差別。學會看懂營養標籤,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是享受氣泡同時維持身體輕盈的第一步。

成為精明消費者:如何閱讀營養標籤

找出鈉 (Sodium) 含量標示

拿起飲品包裝,你會找到一個名為「營養資料」或「Nutrition Information」的表格。在這個表格中,仔細尋找「鈉」或英文「Sodium」這一項。它旁邊標示的數字,通常以「毫克」(mg) 為單位,就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這個小小的數字,直接影響身體的水分平衡。

計算每100毫升的鈉含量作標準比較

由於不同品牌的梳打水,其樽裝或罐裝的容量都不同,單看總鈉含量可能會產生誤導。要作出公平比較,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將所有產品劃一換算成「每100毫升」的鈉含量。如果標籤上已列出,可以直接參考。如果沒有,可以利用一條簡單公式計算:

總鈉含量 (毫克) ÷ 總容量 (毫升) × 100 = 每100毫升的鈉含量

例如,一罐330毫升的梳打水總共含有33毫克鈉,那麼每100毫升的鈉含量就是10毫克。這樣你就能清楚比較不同產品了。

實用選購指南:各品牌鈉含量龍虎榜

為了方便大家選購,我們整理了香港市面上一些常見品牌的梳打水,並根據其鈉含量分為三個級別。

低鈉安全之選(< 10mg / 100ml):品牌例子列表

這個級別的產品鈉含量極低,對身體幾乎沒有負擔,可以視為日常補充水分的好選擇。它們多數是天然有氣礦泉水,氣泡和礦物質均源自天然。

  • Perrier 有氣天然礦泉水 (約 1-2mg)
  • San Pellegrino 有氣天然礦泉水 (約 3mg)
  • 部分口味的 Watson’s Sparkling Water (例如青檸味,約 0mg)

中等鈉含量需注意之選(10mg – 50mg / 100ml):品牌例子列表

這類梳打水是市面上最常見的類型,為了創造經典的「梳打水」風味而人工添加了碳酸氫鈉等礦物質。偶爾飲用問題不大,但如果飲用量較多,或本身需要控制鈉攝取量,就要多加留意。

  • Schweppes Soda Water 梳打水 (約 45mg)
  • Watson’s Soda Water 屈臣氏梳打水 (約 45mg)

高鈉警示區(> 50mg / 100ml):品牌例子列表

這個級別的產品鈉含量偏高,通常被稱為「Club Soda」,主要用於調製雞尾酒,其較高的礦物質含量能提升飲品的口感層次。日常大量飲用這類產品,會不知不覺攝取過多鈉質,增加水腫和身體負擔的風險。

  • Canada Dry Club Soda (約 50-55mg)

警惕!這2類人士飲用梳打水或加劇不適

雖然梳打水看來清爽無害,但它並非適合所有人飲用。特別是對於有特定健康狀況的人士,飲用梳打水反而可能引發或加劇身體的不適。如果你屬於以下兩類人士,在享受氣泡口感前,最好先了解潛在的風險。

高血壓、心臟或腎臟功能欠佳人士

解釋鈉質如何對心血管及腎臟構成額外負擔

我們在前面提過,部分市售梳打水為了提升口感會添加鈉質,而梳打水鈉含量的高低,正是這類人士需要特別留意的關鍵。鈉質是身體調節水分平衡的重要元素,當攝取過多鈉質,身體為了稀釋血液中過高的鈉濃度,便會自動保留更多水分,這個現象與引致梳打水水腫的原理相似。這個過程會導致整體血容量增加,直接加重了心臟泵血的負擔,對於高血壓或心臟功能本身較弱的人士來說,無疑是增加了風險。同時,腎臟也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才能過濾並排出這些多餘的鈉和水分,長期下來會對腎臟功能構成額外壓力。

容易胃酸倒流或消化不良人士

碳酸氣體如何增加胃部壓力,可能引致火燒心或不適

要知道梳打水是什麼,就要明白它的核心成分之一是二氧化碳氣體,這也是其氣泡的來源。當我們飲用後,這些氣體會在胃部釋放,瞬間增加胃內的壓力。對於腸胃功能正常的人來說,可能只是打個嗝就沒事了。但是,對於本身就容易有胃酸倒流或消化不良問題的人,這種突如其來的壓力,有機會削弱食道與胃部之間括約肌的閉合能力。結果就是胃酸更容易逆流而上,引發俗稱「火燒心」的灼熱感,或者加劇原有的腹脹與不適。

專家級實用對策:享受氣泡同時預防水腫

了解梳打水水腫的原理後,更重要的是掌握實際方法,讓你享受清爽氣泡時能避開陷阱。與其事後補救,不如從源頭開始預防,配合一些簡單的即時應對技巧,便能輕鬆駕馭梳打水。

治本之策:從選擇入手

所有預防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從你選擇哪一款梳打水開始。只要在購買時多加留意,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策略一:優先選擇「零鈉」或「低鈉」的天然有氣礦泉水

市面上的梳打水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種是人工將二氧化碳和礦物質(包括梳打水鈉的來源:碳酸氫鈉)注入純水製成,另一種則是天然有氣礦泉水。後者的氣泡與礦物質均來自天然水源,通常鈉含量極低甚至為零。選購時細閱營養標籤,優先選擇鈉含量低於每100毫升10毫克的產品,是避免鈉質引致水腫的最直接方法。

策略二:使用家用氣泡水機自製,從源頭杜絕添加物

想完全掌握飲品成分,自製梳打水是個很好的選擇。家用氣泡水機的操作十分簡單,它只會將食用級二氧化碳注入你選擇的飲用水中,完全不會添加任何鈉質、調味劑或防腐劑。這樣你不但能確保飲品的純淨,更能從源頭杜絕一切引致水腫的添加物,長遠來說也更符合經濟效益。

緊急應對:飲用後不適的即時自救法

有時候即使做足預防措施,身體仍可能出現短暫不適。這時可以嘗試以下針對不同場景的即時處理方法。

場景一:即時肚脹?試試快速排氣法

飲用梳打水後若感到即時的腹脹感,主因是二氧化碳氣體暫時停留在胃部。這時可以嘗試起身緩慢散步,溫和的身體活動有助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氣體排出。另外,沖泡一杯無糖的薄荷茶也有幫助,因為薄荷有助放鬆消化道肌肉,能舒緩脹氣帶來的不適。

場景二:翌日面腫?啟動高鉀飲食急救法

如果隔天醒來發現自己面部浮腫,很可能是因為攝取了較多鈉質。這時應立即啟動「高鉀飲食急救法」。鉀質在人體內有協助排出多餘鈉質和水分的功能。可以選擇進食一些富含鉀質的食物,例如一根香蕉、半個牛油果或幾個小番茄。這些食物能幫助身體恢復電解質平衡,加速排走引致水腫的鈉質。

不只梳打水:一文學識分清3大有氣水,避開高糖高鈉陷阱

很多人關心飲用梳打水水腫的問題,但其實市面上的「有氣水」五花八門,並非全部一樣。如果想享受清爽氣泡,又不想誤墮高糖高鈉的陷阱,就要學懂分辨它們。我們一起來拆解市面最常見的三大類有氣水,了解清楚它們的真正身份。

梳打水 (Soda Water)

人工添加碳酸及礦物質,需留意鈉含量

要了解梳打水是什麼,其實很簡單。梳打水,就是將二氧化碳氣體人工注入純水中而製成的碳酸水。為了模仿天然礦泉水的口感和增添風味,製造商通常會加入少量礦物質,例如碳酸氫鈉或檸檬酸鈉。這就是「梳打水鈉」含量的來源,亦是它可能與水腫問題扯上關係的原因。所以,在選擇梳打水時,細心閱讀營養標籤,留意鈉含量就變得十分重要。

有氣礦泉水 (Sparkling Mineral Water)

天然氣泡與礦物質,是避免水腫的較佳選擇

有氣礦泉水和梳打水最大的分別在於「天然」。它的氣泡和礦物質都來自天然泉水本身,並非後期人工添加。這些礦泉水在地底深處形成時,已自然地溶解了二氧化碳氣體和多種礦物質。因為是天然來源,所以通常不含額外添加的鈉,或者鈉含量極低。對於想享受氣泡口感,又想避開鈉質陷阱的朋友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更理想的選擇。

湯力水 (Tonic Water)

含奎寧 (Quinine) 及大量糖分,並非健康飲品

湯力水絕對不能與梳打水混為一談。它除了是碳酸水,還添加了一種名為「奎寧」(Quinine)的成分,這也是它帶有獨特苦澀風味的原因。為了平衡這種苦味,製造商會加入大量的糖或高果糖玉米糖漿。所以,湯力水的糖分和卡路里都相當高,性質更像是一款含糖汽水,而不是健康的補水飲品。如果以它取代清水飲用,不但無法解決水腫,反而可能帶來額外的糖分負擔。

關於梳打水與水腫的常見問題 (FAQ)

梳打水與水腫的關係確實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我們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疑問,希望可以一次過解答你心中的迷思。

Q1: 日日飲梳打水代替清水可以嗎?會否引致慢性水腫?

這個想法很吸引人,畢竟梳打水的口感比清水有趣得多。答案的關鍵在於你選擇的梳打水是什麼類型。如果每日飲用的是「零鈉」或鈉含量極低的天然有氣礦泉水,它基本上就是含有氣泡的水,從補充水份的角度看,與清水分別不大。

不過,市面上許多梳打水為了提升風味,會添加鈉質。長期並且大量飲用這類含有鈉的梳打水,無疑會增加身體的鈉攝取總量。對於一個飲食均衡的健康人士,這未必會直接引致慢性水腫,但絕對會增加風險。所以,如果想每日飲用,務必養成查看營養標籤的習慣,優先選擇無添加鈉的產品,並且最好還是與清水交替飲用,不要完全取代。

Q2: 飲梳打水有助減肥,還是會因其鈉含量造成水腫型肥胖?

這是一個好問題,因為梳打水的效果可以是雙向的,完全取決於你的選擇。一方面,純淨的梳打水不含卡路里,而且內含的二氧化碳氣體可以在胃部產生飽足感,有助於控制食量,特別是當你用它來取代含糖汽水或手搖飲品時,對體重管理的確有正面幫助。

但另一方面,如果你選擇了高鈉的梳打水,情況就完全不同。過量的鈉會令身體滯留水份,造成水腫,讓人看起來浮腫、線條不明顯,這就是坊間所說的「水腫型肥胖」。這並非真正增加了脂肪,而是水份積聚造成的假象。所以,梳打水是減肥盟友還是致腫元兇,選擇權其實在你手中。

Q3: 如果已有水腫問題,應否完全戒絕飲用梳打水?

如果你本身已經有水腫的困擾,面對任何飲品自然會更加小心。不過,並不需要對所有梳打水「一刀切」。首先,你需要了解自己的水腫成因,如果與高鈉飲食有關,那麼檢視飲食中所有鈉的來源就非常重要,當中自然包括梳打水鈉的含量。

建議的做法是成為一個精明的消費者。仔細閱讀產品標籤,選擇「零鈉」的梳打水或天然有氣礦泉水。這些產品去除了鈉這個致腫元兇,只剩下水和二氧化碳,對水腫問題的影響極微。所以,重點不是戒絕「氣泡」,而是戒絕「鈉」。當然,如果你的水腫問題是由特定健康狀況引起,最穩妥的做法還是諮詢醫生或營養師的專業意見。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