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午餐外食吃什麼?外食族必讀7大餐廳點餐全攻略,跟著吃輕鬆瘦!

日日返工食外賣,想減肥但午餐總是最大難關?望著茶餐廳、快餐店的餐牌,似乎每樣都是高油高脂的致肥陷阱,想食得健康又怕淡而無味、食唔飽?其實,外食族減肥絕非不可能的任務!本文將為你拆解外食陷阱,提供一套超實用的「萬用外食改造公式」及三大核心原則,更整合了便利店、兩餸飯、茶餐廳等七大常見餐廳的點餐全攻略。告別水煮雞胸和捱餓的日子,跟著這份終極外食減肥餐單,即使餐餐外食,你也能輕鬆食住瘦!

為何「減肥午餐外食」是OL及外食族最頭痛的難題?

相信「減肥午餐外食」這個課題,是很多上班族的共同煩惱。每天思考減肥午餐外食吃什麼,已經成為日常挑戰。在香港急速的生活節奏下,午餐時間短促,外食幾乎是唯一的選擇。但是,餐廳的食物多數以美味為先,往往高油、高鈉、高糖,讓我們在追求方便和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不知不覺間偏離了減肥的軌道。

拆解外食族減肥失敗的常見陷阱

很多時候,減肥進度停滯不前,並非你不夠努力,而是不小心踩進了外食的隱藏陷阱。只要了解這些常見問題,就能輕鬆避開。

陷阱一:醬汁、湯底與隱藏油脂的熱量炸彈

外食最常見的熱量來源,往往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那些美味的醬汁和湯底。例如,一份看似健康的雞扒飯,淋上濃郁的黑椒汁或粟米汁後,熱量可能即時倍增。同樣地,粉麵的湯底如豬骨濃湯、沙嗲或麻辣湯,都含有大量脂肪和鈉質。這些隱藏的油脂和熱量,正是讓你體重停滯不前的元兇。

陷阱二:營養比例失衡,過多澱粉與過少蔬菜

回想一下你平日的午餐,一份碟頭飯或炒粉麵,是不是大部分都是飯或麵,肉類佔了一部分,而蔬菜卻少得可憐?這種以澱粉為主、蛋白質適中、纖維嚴重不足的組合,是外食的普遍現象。過多的精緻澱粉會讓血糖快速上升,容易造成飯後疲倦感,並且很快又會感到飢餓,導致下午想吃零食,形成惡性循環。

陷阱三:「健康午餐」的份量迷思(如高估沙律的低卡效果)

為了健康,很多人會選擇沙律作為減肥午餐。但是,以為選擇沙律就一定低卡,是一個常見的誤解。事實上,一份加入了大量沙律醬(如凱撒醬、千島醬)、炸雞塊、麵包粒或芝士的沙律,其熱量分分鐘比一碗叉燒飯更高。份量和配料的選擇,才是決定一份沙律是否真正有助減肥的關鍵。

確立正確心態:外食減肥並非不可能的任務

了解了這些陷阱之後,你會發現,外食減肥其實並非不可能的任務。重點不在於完全戒絕外食,而是學會如何選擇。

學習聰明選擇,告別極端節食與減肥焦慮

成功的體重管理,依靠的是知識和策略,而不是痛苦的極端節食。當你學會如何看穿餐牌上的熱量陷阱,懂得向餐廳提出「少飯」、「醬汁另上」等要求時,你便掌握了外食的主導權。這能大大減輕減肥期間的心理壓力和焦慮感,讓過程變得更輕鬆。

建立可持續的飲食習慣,才是成功關鍵

一時的節食或許能帶來短暫的體重下降,但卻難以持久。真正的成功,是將健康的飲食選擇融入日常生活,使其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外食是生活的一部分,學會與它和平共處,並從中作出聰明選擇,這才是能夠讓你長久維持理想體態的終極方法。

掌握三大核心原則:讓你的外食減肥餐單事半功倍

想知道減肥午餐外食吃什麼才能有效瘦身,並非單純選擇「看似健康」的食物就足夠。與其在眾多餐廳選項中苦苦掙扎,不如先掌握三個核心原則。這三個原則就像是你的內功心法,學會了,無論面對任何外賣,都能輕鬆將它變成一頓有助減脂的午餐。

原則一:掌握「211餐盤」的視覺化份量控制

與其拿出食物磅斤斤計較,不如學習用眼睛就能估算份量的「211餐盤」法。這是一個非常直觀的工具,讓你一眼就能判斷出這餐的營養比例是否恰當。

甚麼是211減肥餐盤?(2份蔬菜、1份蛋白質、1份澱粉)

「211餐盤」的概念很簡單。想像將你的餐盒或碟子分成四格,其中兩格(即一半)要放滿蔬菜,另外兩格則分別放一份蛋白質和一份澱粉。這個比例確保你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來增加飽足感,同時獲得維持肌肉量所需的蛋白質,並控制好容易致肥的澱粉份量。

如何應用拳頭與手掌大小,估算外食份量

在外面用餐,我們很難精確量度食物份量。這時,你的雙手就是最好的量度工具。一份澱粉(如飯、麵、番薯)的份量大約是你一個拳頭的大小。一份蛋白質(如肉、魚、豆腐)的份量,則大約是你一個手掌心的大小(不包括手指)。至於蔬菜,份量當然是越多越好,至少要佔餐盤的一半。

實踐「211餐盤」的低卡午餐食物選擇建議

當你思考減肥午餐食咩的時候,可以根據「211餐盤」來組合。例如,在兩餸飯店,你可以選擇一份蒸魚(蛋白質)配兩份不同顏色的炒菜(蔬菜),然後主動要求「飯少」,將飯量控制在一個拳頭內。又或者,吃一碗魚蛋米粉時,魚蛋和魚片是蛋白質,米粉是澱粉,你只需要額外加一份不加醬的燙青菜,就能輕鬆湊成一個「211減脂餐」。

原則二:穩定血糖的黃金「進食順序」

除了食物的份量,進食的先後次序同樣重要。一個簡單的順序調整,就能對穩定血糖、減少脂肪囤積產生顯著影響。

科學原理:為何先吃菜和肉有助減脂?

我們的身體在消化食物時,澱粉會最快轉化為葡萄糖,導致血糖迅速上升。血糖的劇烈波動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而胰島素正是一種促進脂肪合成的荷爾蒙。如果在吃澱粉前,先進食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和蛋白質,它們可以先在腸胃中形成一道屏障,減緩後續澱粉的消化和吸收速度,讓血糖平穩上升,從而減少脂肪囤積的機會。

執行步驟:水/湯 → 蔬菜 → 蛋白質(肉/魚/蛋) → 澱粉(飯/麵)

這個黃金順序的執行步驟非常簡單。坐下來先喝點水或清湯,然後開始吃餐點中的所有蔬菜。接著,吃完所有的肉、魚、蛋等蛋白質主菜。最後,才開始吃米飯或麵食。你會發現,當你吃到最後的澱粉時,飽足感已經相當高,自然就能控制澱粉的攝取量。

原則三:不止「揀啱」,更要「改啱」!引入萬用改造公式

在香港這個美食之都,要找到完全符合減肥標準的「完美健康午餐」並不容易。所以,與其大海撈針地「選擇」,不如學會主動出擊地「改造」。

為何「改造」比「選擇」更適合香港的外食環境

香港的餐廳,無論是茶餐廳、快餐店還是麵店,餐點普遍存在醬汁多、澱粉比例高、蔬菜量不足的問題。即使你選擇了看似健康的蒸魚飯,濃稠的豉油芡汁也可能是一個熱量陷阱。因此,單純「選擇」菜式並不足夠,「改造」才是外食族真正需要掌握的技能。

讓你掌控外賣主導權,自製個人化減脂午餐

「改造」的核心思想是,將外賣的主導權拿回自己手中。透過一些簡單的要求,例如「走汁」、「醬汁另上」、「飯麵減半」、「加配燙青菜」等,你可以將任何一份普通的外賣,變成符合你個人減脂需求的午餐。這個主動出擊的態度,能讓你擺脫餐廳菜單的限制,令你的減肥午餐外食計劃更具彈性和持續性。

獨家「萬用外食改造公式」:三招將外賣升級成健康減肥午餐

想解決減肥午餐外食的難題,與其大海撈針般尋找「完美」的健康餐廳,不如學會主動出擊,將任何一份普通外賣「改造」成你的專屬減脂餐。掌握這套獨家萬用改造公式,不論你今日的減肥午餐食咩,都可以食得更聰明,輕鬆掌控卡路里。

定律一:醬汁分離/減半術

外食午餐的熱量陷阱,往往不是食材本身,而是那些濃稠美味的醬汁。它們通常由大量油、糖和鈉組成,一小匙已經可以讓你的減脂努力功虧一簣。所以,學會控制醬汁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實戰技巧:「走汁/醬」、「醬汁另上」的說法

在香港的餐廳點餐非常方便,你只需要向店員清晰地提出要求。想完全避免,可以說「唔該走汁」或「走醬」。如果想保留一點味道,更聰明的做法是「醬汁另上」,將主導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何用「點醮」代替「撈汁」,大幅減少熱量攝取

當醬汁分開上時,千萬不要將整碗醬汁淋上食物。正確的做法是,用筷子夾起食物,輕輕點醮一下醬汁再放入口。這個由「撈汁」變「點醮」的小動作,可以讓你攝取的醬汁份量減少超過七成,既能享受到調味,又能避開絕大部分的熱量。

定律二:澱粉置換/減半術

處理完醬汁,下一步就是調整主食的份量。過量的精製澱粉,例如白飯和白麵條,容易導致血糖快速上升,促使脂肪囤積。

執行核心:任何午餐第一步先將白飯/麵減去1/3

這是一個簡單又極之有效的習慣。無論你點的是碟頭飯還是湯麵,第一步就是主動要求「少飯」或「少麵」,或者自己將大約三分之一的份量撥開不吃。這個動作可以立即減少百多二百卡路里的攝取。

進階技巧:如何用一份燙青菜或一顆蛋「置換」澱粉以維持飽足感

減少了澱粉,可能會覺得不夠飽足。這時候,你可以運用「置換」技巧。在點餐時多加一份不加醬的燙青菜,或是一隻滷蛋、溏心蛋。利用蔬菜的纖維和體積,或者雞蛋的蛋白質來填補飯量減少後的空間,這樣既能維持飽足感,又能攝取更多元的營養素。

定律三:蛋白質/纖維加法術

很多時候,我們隨手買的午餐,例如一個三文治或飯糰,雖然方便,但營養比例往往不夠均衡,缺乏足夠的蛋白質和膳食纖維。

概念:為你的減肥便當「+1」,輕鬆達成營養均衡

這個概念非常簡單,就是檢視你的午餐後,為它「+1」一個營養補充品。這個「+1」可以是蛋白質,也可以是纖維,目的是將一份單調的午餐,變得更完整、更均衡。

實用範例:食三文治時加一杯無糖豆漿;食飯糰時加一盒沙律菜

具體可以怎樣做?例如,當你的午餐是一個吞拿魚三文治,澱粉和少量蛋白質都有了,但顯然不足夠。這時,你可以「+1」一杯無糖豆漿或一隻雞蛋,來提升蛋白質的份量。又或者,如果你的午餐是便利店的飯糰,你可以「+1」一盒沙律菜或車厘茄,立即補充膳食纖維,增加飽足感。

外食族減肥實戰:七大餐廳減肥午餐點餐全攻略

掌握了減肥午餐外食的核心原則後,我們就來實際應用。面對香港五花八門的餐廳,到底減肥午餐外食吃什麼才對?以下為你整理了七大常見餐廳的點餐攻略,讓你輕鬆應對各種午餐場合。

便利店 (7-11/OK):快速健康組合餐單

便利店是趕時間時的好夥伴,只要懂得搭配,也能組合成營養均衡的減脂餐。關鍵在於將不同獨立包裝的食物,視為一個自選便當的組件。

推薦組合一 (高蛋白):雞胸肉 + 溏心蛋 + 藜麥飯糰

這個組合提供了優質的蛋白質和複合碳水化合物。即食雞胸肉和溏心蛋能有效增加飽足感,有助於肌肉維持。藜麥飯糰則提供了穩定的能量,讓你下午工作時精神更集中。

推薦組合二 (高纖維):溫沙律 + 蒸蛋 + 烤地瓜

想增加纖維攝取,溫沙律是很好的選擇。搭配滑順的蒸蛋補充蛋白質,再加上一個烤地瓜作為優質澱粉來源。這個組合熱量較低,又能提供足夠的飽足感。

必學技巧:如何看懂營養標籤,避開高鈉陷阱

便利店許多食品的鈉含量其實相當高。學會看營養標籤,留意「鈉」(Sodium)的含量,是保障健康的關鍵一步。過高的鈉攝取會導致身體水腫,影響減重成效。選擇時,盡量挑選鈉含量較低的產品。

兩餸飯/自助餐:聰明揀餸,食出健康減肥便當

兩餸飯的選擇多樣,是好是壞全看你的選擇技巧。面對琳瑯滿目的菜色,緊記以下幾個原則,就能輕鬆食出健康的減肥午餐。

烹調方式選擇層級:蒸/煮/滷/烤 > 煎/炒 > 炸/燴

烹調方式直接決定了食物的油脂含量。盡量選擇蒸水蛋、滷雞腿、烤魚或灼菜等低油選項。避開所有看起來油亮亮的炸物,例如炸豬扒、生炒骨等。

主菜選擇:避開高脂部位(如五花腩、雞皮)及加工肉類

選擇原型食物的瘦肉部分,例如去皮的雞肉、瘦豬肉片、魚肉或豆腐。五花腩、排骨、雞皮等部位脂肪含量高,應盡量避免。同時,香腸、午餐肉等加工肉類也要避開。

配菜選擇:至少選擇兩格不同顏色的蔬菜

確保攝取足夠的纖維質,是維持飽足感的秘訣。選擇至少兩款不同顏色的蔬菜,例如西蘭花、番茄炒蛋、椰菜等,可以獲得更全面的營養素。

實踐秘訣:主動要求「飯少汁少」或「飯餸分開」

兩餸飯的靈魂「餸汁」其實是熱量陷阱。主動向店員提出「飯少啲,唔該」和「唔要汁」,或者要求「飯餸分開」,可以大幅減少不必要的油份和鈉攝取。

麵店/粉麵檔:減脂食法大公開

想吃一碗熱騰騰的粉麵?當然可以。只要懂得選擇湯底、麵類和配菜,一碗粉麵也可以成為不錯的減肥午餐選擇。

湯底選擇:清湯 > 紅燒/麻辣/沙嗲湯

湯底是致肥的關鍵。請務必選擇清湯,例如魚蛋粉的清湯底。紅燒、麻辣、沙嗲或喇沙等濃郁湯底,都含有大量油份和鈉,湯頭絕對不能喝。

麵類選擇:蕎麥麵/烏冬/米粉 > 油麵/伊麵

麵類的選擇也很重要。蕎麥麵、烏冬和米粉是較好的選擇。油麵和伊麵等麵體本身經過油炸處理,熱量相對高得多,應該避免。

專業提示:為何粗麵比幼麵更適合減肥?

選擇粗麵(如烏冬)比幼麵(如幼麵線)更好。原因有二:第一,粗麵需要更多咀嚼,能增加飽足感。第二,粗麵的表面面積相對較小,吸收湯汁中的油份也會比較少。

必點配菜:加一份不加醬的燙青菜

吃粉麵時,蔬菜量通常不足。記得要額外加一份「油菜」,並叮囑店家「走油走蠔油」,這樣就能輕鬆補充膳食纖維。

餃子館/雲吞麵店:低卡飽肚食法

餃子和雲吞是方便又美味的選擇,但要吃得聰明,就要注意烹調方式和份量。

首選水餃而非煎餃

水餃是利用水煮,相比用大量油煎煮的煎餃,熱量低得多。選擇水餃或雲吞,是減脂期的基本常識。

份量控制建議:男性上限10顆,女性上限8顆

雖然水餃相對健康,但內餡通常含有肥豬肉,所以仍需控制份量。一般建議男性一餐不超過10顆,女性則以8顆為上限。

如何搭配一碗蔬菜湯來增加飽足感與纖維

如果擔心只吃餃子不夠飽,可以搭配一碗紫菜湯或番茄蛋花湯。這樣既能增加水份和纖維,提升飽足感,又能讓這一餐的營養更均衡。

西式快餐店 (麥當勞/KFC):避開陷阱的低卡選擇

有時無可避免要吃快餐,其實只要懂得選擇和替換,也能將熱量控制在合理範圍。

主食選擇:板燒雞腿包/烤雞 > 脆辣雞腿包/魚柳包

選擇非油炸的主食是第一步。麥當勞的板燒雞腿包,或KFC的烤雞,都是比脆辣雞腿包、麥樂雞或魚柳包更佳的選擇。

配餐置換:薯條換沙律,汽水換無糖茶/鮮奶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將套餐中的薯條換成粟米或田園沙律,並將汽水換成無糖的茶、黑咖啡或鮮奶,就能馬上將一份高熱量套餐改造為相對健康的午餐。

醬料陷阱:和風醬/油醋汁 vs 凱薩醬/千島醬

選擇了沙律後,醬汁是最後的把關位。請選擇熱量較低的和風醬或油醋汁。凱薩醬和千島醬等白色醬汁,主要由沙律油和蛋黃製成,熱量極高,是減脂的大敵。

火鍋:午市一人前套餐的低卡食法

午市的「一人鍋」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份量固定,容易控制。只要掌握湯底、肉類和醬料的選擇,打邊爐也可以是健康的減肥午餐。

湯底首選:昆布、番茄或芫茜皮蛋湯

湯底的選擇和麵店一樣,以清淡為主。昆布、番茄、芫茜皮蛋等清湯是首選。麻辣、沙嗲、豬骨濃湯等湯底,會在不知不覺中讓你攝取大量脂肪。

肉類選擇:海鮮、雞肉、瘦豬肉片

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蛋白質。海鮮(如蝦、蜆、魚片)、去皮雞肉片、瘦豬肉片或牛展,都是比肥牛、五花腩更理想的選擇。

醬料策略:利用蔥、蒜、辣椒、醋自製低卡醬料

醬料是火鍋的另一大熱量來源。放棄現成的沙茶醬、麻醬等,嘗試利用大量的蔥花、蒜蓉、辣椒、芫茜,再搭配醬油和醋,自製一款低卡又惹味的醬料。

茶餐廳:港式風味的減肥午餐選擇

茶餐廳是香港人的日常,也是最多減肥陷阱的地方。只要學會以下技巧,解決「減肥午餐食咩」這個茶餐廳難題就變得簡單。

主食推薦:切雞/叉燒飯(走皮走肥)、肉片湯飯/米粉

碟頭飯方面,選擇燒味時,以切雞、叉燒為佳,並且一定要主動「走皮、走肥」。湯飯或湯米粉,例如肉片湯米,也是比乾炒牛河、星洲炒米更好的選擇。

改造技巧:如何將常餐/快餐改造成減脂餐

想吃常餐或快餐,可以進行「改造」。例如,將餐肉、香腸等加工肉類換成炒蛋或煎蛋;多士要求「走油」;通粉或意粉則要求「茄汁另上」,自己控制份量。

飲品選擇:凍檸茶(少甜/走甜)或熱飲(走糖)

飲品是茶餐廳的最後一關。凍飲必定要叫「少甜」或「走甜」,熱飲如咖啡或奶茶則直接「走糖」。這是最基本,也最容易執行的減糖技巧。

關於「減肥午餐外食」的常見問題 (FAQ)

減肥午餐外食的路上,總會遇到一些挑戰與疑問。以下整理了四個最常見的問題,並提供專業而且實際的建議,助你更順利地達成目標。

Q1: 實行減肥午餐後,下午三點好肚餓點算?

這情況通常反映午餐的營養組合需要調整。下午容易感到飢餓,主要原因可能是午餐的蛋白質或纖維質攝取不足,又或者選擇了升糖指數較高的精緻澱粉,導致血糖快速上升後又急劇下降,從而產生飢餓感。

建議先檢視你的減肥午餐內容,是否包含了足夠份量的蛋白質(例如一個手掌大的雞胸、魚柳或豆腐)與最少一份蔬菜。如果午餐結構沒有問題,那麼準備一份健康的下午茶點心,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策略。你可以選擇一小撮無添加堅果、一隻烚蛋、一杯無糖希臘乳酪或無糖豆漿。這些點心能提供飽足感,穩定血糖,讓你精力充沛地撐到晚餐時間,避免因過度飢餓而在晚餐時過量進食。

Q2: 減肥午餐可以飲珍珠奶茶或其他手搖飲品嗎?

手搖飲品是減肥午餐外食時需要特別留意的陷阱。一杯全糖的珍珠奶茶,熱量可高達數百卡路里,幾乎等於半頓正餐的熱量。這些熱量主要來自高果糖糖漿、奶精以及高澱粉質的珍珠,屬於營養價值極低的「空熱量」,無法提供飽足感,反而會刺激血糖,促進脂肪囤積。

如果真的非常想喝,建議將其視為偶爾一次的獎勵,而不是常規配搭。點餐時,務必選擇「無糖」或「微糖」,並且避免選擇珍珠、奶蓋等高熱量配料,改為仙草或愛玉會是較佳選擇。更理想的替代方案,是選擇無糖的純茶、黑咖啡、鮮奶或無糖豆漿,這些飲品既能滿足口腹之欲,又不會為你的減脂計劃增添額外負擔。

Q3: 公司附近只有茶餐廳,有甚麼推介?

即使公司附近只有茶餐廳,一樣可以食到健康的減肥午餐。關鍵在於掌握點餐的技巧,將普通的餐點改造成符合減脂需求的組合。

首先,飯類可以選擇「切雞飯」或「叉燒飯」,並且主動要求「走皮、走肥、飯少、汁另上」。湯飯類則可選擇「肉片湯飯」或「鮮茄牛肉湯通粉」,湯底相對清淡。其次,應盡力避免燴飯、炒粉麵(如乾炒牛河、星洲炒米)等高油高鈉的選項。如果想將常餐或快餐變得更健康,可以將煎蛋轉為炒蛋或烚蛋,多士轉為麥包,飲品選擇熱檸水、熱齋啡或凍檸茶(少甜或走甜)。最後,緊記運用「加法術」,額外加一碟「油菜走油」,以確保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

Q4: 已經跟足外食減肥餐單,為何體重仍然無變化?

當體重停滯不前時,可以從幾個方面檢視自己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外食減肥餐單最大的挑戰在於「隱藏的熱量」,即使選擇了正確的食物,烹調用的油、醃料、醬汁與湯底都可能令你不知不覺攝取了超額的卡路里。請再次確認自己是否徹底執行了「醬汁分離」或「走汁」的原則。

其次,是份量問題。即使是健康的食物,過量攝取同樣會導致熱量超標。可以重新利用拳頭和手掌來估算每餐的澱粉與蛋白質份量,確保沒有超出建議範圍。此外,也要留意週末的飲食是否過於放鬆,一兩天的暴食足以抵銷平日的努力。最後,減重並不只關乎飲食,充足的睡眠、壓力管理、足夠的飲水量以及適量的體能活動,都對體重管理有著重要的影響。體重數字只是其中一個指標,有時體脂率下降、身形線條變好,也是成功的象徵。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