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蔬菜湯是世紀騙局?醫生警告2大副作用風險,附營養師2款改良健康食譜

五行蔬菜湯是世紀騙局?醫生警告2大副作用風險,附營養師2款改良健康食譜

「五行蔬菜湯」,一個聲稱能治癒癌症、高血壓等頑疾的「神奇食療」,近年在民間廣為流傳。它利用白蘿蔔、紅蘿蔔、牛蒡等五種常見蔬菜,結合中國傳統的「五行」概念,看似天然無害,吸引了無數追求健康的市民,特別是重症病患及其家屬。然而,這個被譽為「生命之湯」的配方,背後卻充滿爭議,更被直斥為「世紀騙局」。飲用後不但未必能治病,更可能引致嚴重副作用,甚至延誤正規治療的黃金時機。本文將為您深入拆解五行蔬菜湯的起源、創始人背景的真相,並綜合西醫、中醫專家的專業意見,剖析其兩大潛在健康風險。最後,更會由註冊營養師提供兩款經改良的健康蔬菜湯食譜,助您真正從天然食材中獲取營養,告別騙局與迷思。

拆解「五行蔬菜湯」:從起源傳說到原始食譜

談到近年備受關注的養生湯水,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五行蔬菜湯」這個名字。它憑藉簡單的食材和深厚的理論背景,迅速在養生界掀起熱潮。要深入了解圍繞它的種種討論,例如「五行蔬菜湯騙局」的說法是從何而來,或者飲用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我們必須先回到起點,拆解它最原始的概念、食譜和製作方式。

「五行蔬菜湯」的理論基礎為何?

引用《黃帝內經》的五行學說

五行蔬菜湯的理論基礎,並非現代營養學,而是源自古老的中國哲學。它的核心概念是取自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的「五行學說」。這個學說認為,世界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元素構成,它們相生相剋,維持著宇宙的平衡。這個概念延伸到人體,認為人的五臟也與五行一一對應,需要保持平衡才能健康。

五色對應五臟:青(肝)、赤(心)、黃(脾)、白(肺)、黑(腎)

這個理論最直接的應用,就是將食物的顏色與五行及五臟聯繫起來。根據「五色入五臟」的說法,不同顏色的食物會對相應的臟腑產生滋養作用。五行蔬菜湯正是基於這個原則,精心挑選了五種顏色的蔬菜,其對應關係如下:
青色(木):入肝
赤色(火):入心
黃色(土):入脾
白色(金):入肺
黑色(水):入腎
支持者相信,透過飲用這碗集合五色的湯水,就能全面地、均衡地調理五臟六腑,從而達致身體的內在和諧。

原始「五行蔬菜湯」的五種核心食材及其聲稱功效

這個湯方的精髓,就在於它看似簡單卻又精準的五種食材選擇。每一種食材都代表著一種顏色與元素,並被賦予了特定的養生功效。

青(木):白蘿蔔葉

青色食材選用的是平時容易被人丟棄的白蘿蔔葉。在原始理論中,它富含多種維他命和礦物質,其營養價值甚至高於蘿蔔本身,被認為有助於調理肝臟機能。

赤(火):胡蘿蔔

紅色食材是胡蘿蔔。它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是廣為人知的護眼食材。在五行理論中,它的紅色屬性對應心臟,聲稱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

黃(土):牛蒡

黃色食材則選擇了有「東洋人參」之稱的牛蒡。牛蒡的根莖深入土壤,被認為吸收了大地精華。它對應脾胃,據稱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消化系統的健康。

白(金):白蘿蔔

白色食材是白蘿蔔。它對應肺部,傳統上被認為有助於呼吸系統的順暢。白蘿蔔性質溫和,是許多家庭湯水中的常見角色。

黑(水):香菇

黑色食材採用了乾香菇。它對應腎臟,在傳統食療中常用於滋補強身。值得一提的是,食譜特別指明要使用日曬乾香菇,因為據稱陽光能活化其中的營養成分。

傳統五行蔬菜湯食譜的嚴格製作方法與禁忌

要完全發揮功效,傳統的五行蔬菜湯食譜不僅對食材有要求,對製作過程更有著一套近乎嚴苛的規定,這些細節也成為了支持者深信其效用的原因之一。

必須使用玻璃或不鏽鋼鍋具與容器

製作此湯時,嚴格禁止使用鋁鍋、銅鍋或任何有化學塗層的鍋具。支持者認為,這些金屬或化學物質在熬煮過程中可能會釋出,與蔬菜中的成分產生不良反應,破壞湯的「能量」。因此,只能使用性質穩定的玻璃鍋或不鏽鋼鍋,儲存時也必須用玻璃容器。

不可去皮、不可加任何調味料的規定

食譜強調,所有蔬菜都必須連皮洗淨,然後切成大塊熬煮。理由是蔬菜的表皮儲存了大量養分和植物生化素,去皮會造成營養流失。同時,熬煮過程中完全不能添加鹽、糖或任何調味料,目的是為了喝到食材最原始、最純粹的味道與能量,避免調味料干擾身體的吸收。

建議的烹煮時間與飲用方式

標準的烹煮方法是將所有食材放入鍋中,加入約三倍份量的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慢熬一至兩小時。飲用時,一般建議只喝湯水,因為精華都已融入湯中。每天建議的飲用量和時間點也有特定說法,這些嚴謹的指引,讓五行蔬菜湯不僅是一道湯,更像是一種養生儀式。

真相揭秘:拆解世紀級的五行蔬菜湯騙局

講到五行蔬菜湯,很多人都會聯想起它神奇的保健功效。但是,當我們深入探究其來源,就會發現一個被精心包裝的世紀級五行蔬菜湯騙局,而所謂的功效也可能伴隨著未知的五行蔬菜湯副作用。

創始人立石和的真實身份查證

並非細胞學博士,真實背景存疑

一個理論的可信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提出者的專業背景。五行蔬菜湯的創始人立石和,對外宣稱自己是日本的細胞學博士。但是,根據多方查證,這個頭銜的真實性備受質疑,有報導指其真實職業與學術研究完全無關。一個虛假的專家身份,自然是整個騙局的起點。

在日本因無牌行醫及違法售藥而被捕的歷史記錄 (1994年)

最關鍵的證據,是立石和的過往紀錄。根據日本媒體的報導,他在1994年就因為無牌從事醫療行為,以及未經許可銷售藥物,而被當地警方正式拘捕。這段不光彩的歷史,讓我們不得不對他所宣傳的一切,都打上一個巨大的問號。

所謂「科學實驗」為何缺乏可信度?

從未於正式科學期刊發表

任何一項嚴謹的醫學或科學發現,都必須將其研究過程與結果,發表在具公信力的科學期刊上,供全球的專家檢視。但是,關於五行蔬菜湯功效的所謂「實驗」,從來沒有在任何一本正式的學術期刊中出現過。

缺乏同行評審(Peer Review)機制

在科學界,所有研究成果在發表前,都必須通過「同行評審」的程序。這個程序是由其他獨立的專家,去嚴格審核研究的方法是否科學、數據是否真實、結論是否合理。五行蔬菜湯的所有神奇說法,都完全沒有經過這個最基本的驗證步驟,它的可信度自然極低。

五行蔬菜湯騙局的商業化操作

相關書籍的出版與跨地域傳播

既然缺乏科學實證,這個概念是如何普及的呢?答案就是商業操作。首先,立石和透過出版《元祖蔬菜湯強健法》等書籍,將這個概念包裝成一個重大的健康發現。這些書籍從日本被翻譯並引進到台灣、香港等地,成功吸引了大量讀者。

即食湯包、湯粉等商業產品的湧現

當概念普及後,商人便看準了其中的商機。他們將原本需要親自採買烹煮的五行蔬菜湯食譜,簡化成方便快捷的即食湯包、乾燥湯粉等商品。這些產品的出現,讓這個概念更容易進入大眾市場,也為背後的推動者帶來了可觀的商業利潤。

諷刺的結局:創始人本人的健康狀況與逝世

這個故事最諷刺的部分,莫過於創始人自身的結局。這位聲稱發明了能強身健體、對抗頑疾湯方的「專家」,據報導在67歲時便已逝世。這個年齡,甚至低於當時日本國民的平均壽命。這個事實,或許就是對五行蔬菜湯神奇功效的最好回應。

西醫警示:飲用五行蔬菜湯的副作用與兩大健康風險

很多人覺得五行蔬菜湯的材料都是蔬菜,所以應該很健康。但從西醫角度看,飲用它可能帶來嚴重的五行蔬菜湯副作用。這些風險並非來自蔬菜本身。它們是間接的,卻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醫生主要指出兩大健康風險。

風險一:延誤正規治療的黃金時機

最大的風險,就是耽誤了正規治療的寶貴時間。

為何「希望」會變成耽誤病情的陷阱?

當一個人面對重病,自然會想抓住任何一線生機。這時候,一些聲稱有奇效的偏方,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道光。飲用者將所有希望寄託在這些偏方上,這正是五行蔬菜湯騙局能夠成功的原因。他們可能因此完全停止,或者延後了醫生建議的正規治療。這種希望,最後卻變成了耽誤病情的陷阱。

癌症治療中「時間」的關鍵角色

在癌症治療中,時間就是生命。癌細胞不會停下來等人。它們會不斷分裂和擴散。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是提高治癒率的關鍵。每耽誤一天,都可能讓病情從可控變成難以處理。錯過了治療的黃金窗口,再好的醫療技術也可能無能為力。

真實案例:因迷信偏方而錯失治療機會

在臨床上,醫生不時會遇到令人惋惜的個案。例如,有病人確診初期癌症,本來治癒機會很高。但他害怕化療的副作用,聽信朋友介紹,轉而每日飲用五行蔬菜湯。幾個月後,他回來覆診時,病情已經惡化,癌細胞擴散到其他器官。這時治療變得更加困難,也錯失了最佳的治癒時機。

風險二:引致身體營養不良

另一個常被忽略的風險,是單靠蔬菜湯可能引致嚴重的營養不良。

為何單靠蔬菜湯會導致蛋白質及必需營養素攝取不足?

五行蔬菜湯食譜基本上只有水和少量來自蔬菜的維他命及礦物質。它幾乎不含熱量。它也缺乏身體極度需要的蛋白質和脂肪。對於正在對抗疾病的身體來說,這點營養是遠遠不夠的。單靠飲用蔬菜湯,甚至用它來取代正餐,身體很快就會因為缺乏必需營養素而變得虛弱。

營養不良如何削弱抵抗力,影響正規治療成效

身體缺乏足夠營養,免疫系統就會首先受到衝擊。抵抗力下降,人更容易受到感染。更重要的是,一個虛弱的身體根本無法承受如化療或電療等高強度的治療。病人可能會因為體力不支,被迫中斷或減少治療劑量。這樣一來,正規治療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癌症治療與康復期更需要均衡、充足的營養支持

其實,無論在治療期間還是康復期,病人都需要比平時更充足和均衡的營養。身体需要大量的蛋白質來修復受損的細胞,也需要足夠的熱量來維持體力。全面的營養支持,是幫助身體對抗癌症,和順利完成整個治療療程的重要基石。

中醫專家怎麼看?從「五行」迷思到「體質平衡」的智慧

當西醫以科學數據提出警示時,中醫又是如何看待五行蔬菜湯的呢?有趣的是,雖然它借用了中醫的「五行」概念,但中醫專家們的看法,卻是從另一個更深入、更個人化的層面,去剖析當中可能存在的健康風險。

對原始食譜的專業批判:過於寒涼恐引致副作用

為何湊齊五色不等於健康?

首先,我們要理解一個核心概念。單純將五種顏色的蔬菜湊在一起,並不等於健康。這有點像只看書本的封面,卻忽略了裡面的內容。中醫的五行學說博大精深,五色對應五臟只是其中一個非常基礎的對應關係,絕非食療的全部。

食材的「寒熱屬性」比顏色更重要

在中醫食療的領域,食材的「寒、熱、溫、涼」四種屬性,遠比它的顏色來得重要。每一種食物都有其獨特的屬性,會對人體產生不同的影響。而原始的五行蔬菜湯食譜,恰恰忽略了這個最關鍵的平衡。

原始配方潛在的「過於寒涼」問題及其症狀(如頭暈、加劇經痛)

原始配方中的白蘿蔔和白蘿蔔葉都屬於寒涼之物,牛蒡則偏涼。當這幾種食材組合在一起,整鍋湯的性質就變得相當寒涼。如果本身體質偏寒、氣血不足的人士飲用,便很容易出現五行蔬菜湯副作用。常見症狀包括飲後感到頭暈、手腳冰冷、容易腹瀉,女性甚至可能發現經痛問題加劇。

中醫食療的核心:辨證論治與個人體質

您是寒底還是熱底?了解自身體質

這就引伸到中醫食療的真正精髓:「辨證論治」。簡單來說,就是沒有一套食療方法是適合所有人的。在考慮任何飲食前,必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體質」,例如您是「寒底」還是「熱底」。

為何同一款湯水對不同人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這正是為何同一款湯水,朋友飲用後精神奕奕,您飲用後卻可能感到不適。因為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熱底」的人,身體可能較易上火,適量飲用偏涼的湯水或有助清熱。但對於佔據不少比例的「寒底」都市人,本身已陽氣不足、怕冷,再飲用寒涼的蔬菜湯,無疑是雪上加霜。

中醫對盲目追隨健康潮流的警示

避免成為未經證實產品的「白老鼠」

中醫專家提醒,面對坊間層出不窮的健康潮流,我們需要保持一份冷靜。在未有充分了解其原理和潛在風險前就一窩蜂追隨,其實是將自己當成了產品的「白老鼠」,用自己的健康去試驗未經證實的說法。

建立獨立思考與批判性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這也突顯了建立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我們應該學習從多角度分析資訊,而不是單方面接收。當聽到某種神奇的食療方法,例如與五行蔬菜湯騙局相關的資訊時,先問問自己:這個說法有根據嗎?它適合我的體質嗎?有沒有其他專業意見?培養這種批判性思維,才是守護自身健康的最佳方法。

告別五行蔬菜湯騙局:營養師改良版健康蔬菜湯食譜

與其執著於充滿爭議的原始「五行蔬菜湯」,不如將焦點回歸到真正對身體有益的營養科學。事實上,飲用蔬菜湯本身是一個非常好的健康習慣,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選擇食材和配搭。讓我們一起告別「五行蔬菜湯騙局」的迷思,從營養學的角度,學習如何煲一鍋真正能滋養身體的健康蔬菜湯。

新思考框架:從追求「五行」到專注「五大關鍵營養素」

一個真正健康的飲食概念,不應建基於抽象的五行理論,而是實在的營養科學。與其費心湊齊五種顏色的蔬菜,不如思考如何在一碗湯中,盡量攝取以下五大關鍵營養素,這樣對身體的益處會更加明確和實在。

抗氧化物(Antioxidants)

我們的身體每天都會因新陳代謝和外在環境因素產生自由基,這些不穩定的分子會攻擊健康細胞。抗氧化物就像身體的保護盾,能夠中和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傷害。番茄中的茄紅素、胡蘿蔔的β-胡蘿蔔素、西蘭花的蘿蔔硫素等,都是強效的抗氧化物,在煲湯時加入這些食材,就能輕鬆攝取。

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

膳食纖維是維持腸道健康的重要功臣,它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同時亦是腸道益生菌的「食物」,有助維持健康的腸道微生態。根莖類蔬菜如薯仔、番薯,以及豆類和菇菌類都富含膳食纖維,連湯渣一同食用,就能完整吸收。

植物生化素(Phytochemicals)

植物生化素是植物為了自我保護而產生的天然化合物,亦是賦予蔬果繽紛色彩和獨特氣味的來源。這正是「五色蔬菜」概念背後真正的科學原理。例如,紫椰菜和藍莓的紫色來自花青素,南瓜和粟米的黃色來自葉黃素。攝取不同顏色的蔬菜,就等於攝取了多樣化的植物生化素,對維持健康有正面作用。

H44: 維他命與礦物質

這一點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蔬菜是維他命C、維他命K、鉀、鎂等微量營養素的絕佳來源。這些營養素參與體內數百種化學反應,從能量製造到免疫功能都不可或缺。透過飲用由多種蔬菜熬製的湯水,便能一次過補充多種必需的維他命與礦物質。

優質蛋白質(對治療期病人尤其重要)

這是原始五行蔬菜湯食譜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因其完全忽略了蛋白質的重要性。蛋白質是構成和修復身體組織,包括肌肉、皮膚和免疫細胞的基本材料。對於正在接受治療、身體處於消耗狀態的病人來說,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尤其關鍵。單靠蔬菜湯,遠遠無法滿足身體所需,甚至可能引致因營養不良而出現的副作用。

告別原始配方:兩款改良版健康蔬菜湯食譜

以下提供兩款由營養角度出發的改良版五行蔬菜湯食譜,不但美味,更能提供均衡營養。

食譜一:溫和平衡根莖蔬菜湯(加入溫性食材如薑、胡椒)

這款湯水以根莖類蔬菜為主,口感溫潤,味道香甜。特別加入少量薑片和胡椒,有助中和部份蔬菜的寒涼屬性,適合脾胃較弱或體質偏寒的人士飲用。
* 食材: 紅蘿蔔 1條、薯仔 1個、牛蒡 半條、西芹 2條、洋蔥 半個、薑 3片。
* 做法: 所有食材洗淨切塊,放入鍋中加水蓋過食材,煮沸後轉小火煲約45分鐘,最後加入少量鹽和黑胡椒調味即可。

食譜二:提升免疫力能量濃湯(加入豆類、堅果增加蛋白質)

這款濃湯口感豐厚,飽足感強,透過加入鷹嘴豆和腰果,大大提升了蛋白質和健康脂肪的含量,為身體提供能量,支持免疫系統運作。
* 食材: 南瓜 300克、已煮熟的鷹嘴豆 1罐(約400克)、洋蔥 半個、蒜頭 2瓣、生腰果 一小撮(約20克)。
* 做法: 洋蔥和蒜頭切碎後略為炒香,加入切塊的南瓜和水煮至軟腍。將所有材料(包括鷹嘴豆和腰果)放入攪拌機打成幼滑濃湯,最後以鹽和香草調味。

煲湯時需注意的食材配搭技巧

學會基本的配搭技巧,您就可以隨意創作屬於自己的健康蔬菜湯。

如何平衡性質過於寒涼的食材(如紅菜頭)?

在中醫食療角度,不少蔬菜屬性偏涼,例如白蘿蔔、紅菜頭、冬瓜等。若體質偏寒的人士大量食用,或會感到不適。配搭時,可以加入性質溫熱的食材來平衡,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加入幾片薑、數粒紅棗(去核),或是在調味時使用白胡椒、肉桂粉等溫性香料。

如何處理容易引致胃脹的食材(如粟米、豆類)?

粟米、豆類、西蘭花等食材因含有較難消化的纖維和寡糖,部分人食用後或會出現胃氣脹的情況。要處理這個問題,可以在烹煮豆類前先將其充分浸泡,有助分解引起脹氣的物質。此外,將湯水用攪拌機打成濃湯,可以物理性地破壞植物細胞壁,讓纖維變得更細緻,有助腸胃消化吸收。

關於「五行蔬菜湯」的常見問題 (FAQ)

五種蔬菜明明很健康,為何飲用「五行蔬菜湯」會有副作用?

很多人對五行蔬菜湯的副作用感到疑惑,畢竟食材只是白蘿蔔、紅蘿蔔、牛蒡、香菇與蘿蔔葉,全都是公認的健康蔬菜。問題的核心不在於單一蔬菜,而是原始食譜的固定配搭與其背後的理論。

這個湯方的組合,根據中醫的食物屬性分析,整體性質偏向寒涼。對於體質虛寒或脾胃較弱的人士,長期飲用就可能引致身體不適,例如出現頭暈、腹瀉、手腳冰冷等症狀。女性在月經期間飲用,更有可能加劇經痛。所以,即使食材本身是好的,不經辨證、不看體質的「一刀切」食譜,便會帶來潛在的健康風險。

如果不為抗癌,普通保健飲用「五行蔬菜湯」安全嗎?

若果撇除其誇張的抗癌聲稱,只作為一款普通的蔬菜湯,偶爾飲用對大部分健康人士而言,未必會造成即時的傷害。然而,將它視為日常保健的恆常湯水,並不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原因在於,均衡營養才是健康的基石。長期只飲用這五種特定蔬菜組成的湯水,反而會限制了攝取其他多樣化蔬果的機會,變相令營養攝取變得單一。更佳的保健方法,是廣泛攝取不同種類和顏色的蔬菜,而非迷信單一的「神奇食譜」。與其墨守成規,不如參考營養師建議的改良版健康蔬菜湯,更能安心地獲得益處。

市售的「五行蔬菜湯」即食包是騙局嗎?飲用是否安全?

市面上販售的五行蔬菜湯即食包,其問題的核心在於「宣傳」。將此產品與「抗癌」、「治癒百病」等功效掛鉤,利用病患者的希望來謀利,這種行銷手法正是構成「五行蔬菜湯騙局」的關鍵。消費者支付的價錢,很可能遠超其本身的營養價值。

至於飲用安全,則取決於生產商的品質監控。合格的食品廠房生產的湯包,衛生上或許沒有大問題。但其根本問題是,它只是一款普通的蔬菜湯,不具備任何所聲稱的療效。與其花費金錢購買這些基於虛假宣傳的產品,不如直接到市場購買新鮮蔬菜,自己烹調來得更實際、更便宜,也更安心。

化療或電療期間的病人可以飲用「五行蔬菜湯」嗎?

正在接受化療或電療的癌症病人,絕對不建議自行飲用五行蔬菜湯。在治療期間,病人的身體狀況比較脆弱,營養需求亦有特殊要求。

首先,這款湯水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而這兩者正是支持病人體力、維持免疫力的關鍵。單靠蔬菜湯或會引致營養不良,反而影響治療進度。其次,湯水中的某些成分,或有機會與化療藥物或放射治療產生未知的相互作用,干擾正規治療的效果。因此,所有飲食安排,都應先諮詢主診醫生或註冊營養師的專業意見,切勿輕信偏方。

家中長輩深信「五行蔬菜湯」功效,應如何溝通騙局真相?

直接指出長輩相信的是一場騙局,很容易引起反感與爭執。與其正面衝突,不如嘗試用更溫和、更具同理心的方式溝通。

第一步是理解與認同。先肯定長輩注重健康的出發點是好的。可以說:「我知道你係想為健康著想,呢個心意好好。」

第二步是分享資訊,而非批判。可以平靜地分享關於創始人背景的查證資料,例如他並非醫生,以及曾在日本被捕的記錄,將客觀事實呈現出來。

第三步是提供更好的替代方案。與其全盤否定,不如建議一個「升級版」的健康選擇,例如本文中營養師設計的改良湯水。可以說:「有營養師話,如果將個食譜咁樣改一改,會更加溫和同有益,不如我哋試下煲呢個新嘅?」這種方式將焦點從「拆穿騙局」轉移到「共同追求更佳的健康方法」,讓長輩更容易接受。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