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可以吃魚皮嗎?營養師授4大聰明食法,避開熱量陷阱食住瘦!

減肥期間,面對香脆嫩滑的魚皮,總令人陷入兩難:既想吸收其豐富的膠原蛋白養顏護膚,又擔心當中的脂肪和熱量會成為減肥路上的絆腳石。到底減肥可否吃魚皮?答案是可以,但前提是要懂得聰明地選擇和烹調。本文將由註冊營養師為你拆解魚皮的營養價值與潛在的熱量陷阱,並提供4大聰明食法及低卡食譜,教你如何將魚皮變成減肥路上的「美肌神隊友」,食住瘦不再是夢!

答案是可以,但關鍵在於「魚種」與「煮法」

很多人在減肥食魚時都會問,減肥可以吃魚皮嗎?答案是可以的。魚皮本身富含營養,不過它同時也可能是一個隱藏的熱量陷阱。所以,能否放心食用的關鍵,完全取決於你選擇了哪一種魚,還有你用什麼方法去烹調它。只要懂得聰明選擇,魚皮也可以成為減肥路上的好夥伴。

魚皮的營養價值:富含膠原蛋白、蛋白質與Omega-3

魚皮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是構成皮膚的主要蛋白質,對維持皮膚彈性很重要。而且,魚皮也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可以增加飽足感,並且有助於在減脂期間維持肌肉量,穩定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對於三文魚這類深海魚,其魚皮更含有豐富的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身體抗發炎和促進新陳代謝。

減肥的潛在風險:魚皮脂肪含量與烹調熱量陷阱

雖然魚皮有益處,但它的潛在風險也不可以忽視。魚皮底下通常就是魚的脂肪層,所以不同魚種的魚皮脂肪含量可以相差很遠。另外,烹調方法是決定魚皮卡路里高低的關鍵因素。即使是低脂的魚皮,如果用油炸或多油香煎的方式處理,熱量也會直線上升,變成減肥的大敵。

高脂魚皮例子:三文魚、鯖魚

三文魚和鯖魚是典型的高脂肪魚類。牠們生活在寒冷深海,需要在皮下儲存大量脂肪來保暖,所以魚皮的脂肪含量也相對較高。雖然這些脂肪富含健康的Omega-3,但是卡路里也相當可觀。如果你正在嚴格控制熱量,食用這些魚皮時就要特別注意份量。

低脂魚皮例子:鱈魚、鯛魚

相比之下,鱈魚和鯛魚這類白肉魚的脂肪含量就低很多。牠們的魚皮口感可能不及三文魚般油潤,不過勝在脂肪和熱量較低。對於想攝取膠原蛋白和蛋白質,又不想吸收太多額外脂肪的減肥人士來說,這類魚皮是一個更理想的選擇。

營養師建議:4大聰明吃魚皮守則,減脂不增磅

許多人想知道減肥可以吃魚皮嗎,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只要我們花點心思,就能夠享受魚皮的美味,同時又不會為體重帶來負擔。與其完全戒口,不如學會以下四個簡單守則,讓你在減肥食魚的路上,吃得聰明又輕鬆。

守則一:精選低脂魚種

選擇哪一種魚,是決定魚皮卡路里高低的關鍵第一步。不同魚類的脂肪含量有很大分別,魚皮下的脂肪層厚度也不同。例如三文魚、鯖魚這些油分豐富的深海魚,牠們的魚皮固然香口,但脂肪含量也相對較高。想控制熱量,我們可以優先選擇脂肪較低的魚種,例如鱈魚、鯛魚或者龍脷柳,牠們的魚皮相對薄身,脂肪較少,是減脂期間比較理想的選擇。

守則二:採用低油烹調法(如清蒸、烤焗)

選對了魚種,下一步就要看烹調方法。即使是低脂的魚皮,如果用油炸或大量油煎的方式處理,熱量也會直線上升,變得不再適合減肥人士。最理想的烹調方法是清蒸、水煮或烤焗。這些方法不需要額外添加大量油脂,能夠保留魚皮的原味與營養,同時將熱量攝取降到最低。例如將魚連皮一同清蒸,或放入焗爐稍微烤香,都是很好的做法。

守則三: 控制食用份量(建議每次不多於半個手掌)

任何食物,不論多健康,過量食用都會影響減肥進度。魚皮應該視為一餐之中的配角或點綴,而不是主角。一個簡單的份量參考標準,是每次食用的魚皮份量,大約控制在半個手掌的大小內。這個份量足以讓你品嚐到魚皮的口感和風味,又不會輕易超出熱量預算,讓你吃得安心。

守則四: 搭配高纖蔬菜,提升飽足感

最後,記得要建立一個均衡的餐盤。單獨吃魚皮,不如將它與大量高纖維的蔬菜一同進食。例如,在吃清蒸魚的時候,旁邊可以搭配一碟灼西蘭花或菠菜。蔬菜中的膳食纖維能夠大大增加飽足感,讓你更容易感到滿足,自然而然就能控制整餐的食量,避免因為覺得不夠飽而吃下其他高熱量的食物。

減肥必須避開的2大高熱量魚皮陷阱

了解「減肥可以吃魚皮嗎」的答案後,更重要的是學會分辨高熱量的陷阱。雖然魚皮本身營養豐富,但錯誤的烹調方式會讓一切努力付諸流水。以下兩種看似美味的魚皮料理,其實是讓魚皮卡路里飆升的元兇,想成功減肥食魚就必須留意。

陷阱一:市售油炸魚皮零食

近年非常流行的油炸魚皮零食,口感香脆,味道濃郁,確實讓人難以抗拒。不過,它絕對是減肥路上的大地雷。這些魚皮經過高溫油炸,過程中會吸收大量油脂,熱量瞬間倍增。市售產品為了增添風味,通常會灑上厚厚的調味粉,鈉含量極高,不但容易引致水腫,更會讓你不知不覺間攝取過多熱量,越吃越想吃,完全打亂你的減肥計劃。

陷阱二:餐廳的重油料理(如炸魚皮、焗魚柳)

外出用餐時,選擇魚類菜式是一個聰明的方向,但也要小心烹調方法的陷阱。不少餐廳為了追求香脆口感,會將魚皮或魚柳先經過油炸處理。例如,港式茶餐廳的焗魚柳飯,魚柳在上菜前大多已經炸過,再配上由牛油、麵粉和忌廉製成的高脂醬汁,熱量非常驚人。同樣地,一些日式居酒屋或中式小菜館提供的炸魚皮,雖然美味,但其高油量與零食版本無異。因此,點餐時記得多加留意,選擇清蒸、烤焗或灼等低油烹調的菜式,才是明智之舉。

營養師推薦:3道低卡美肌魚皮減肥食譜

了解完減肥可以吃魚皮嗎的各種守則之後,最好的方法就是親身實踐。想將魚皮納入你的減肥餐單,又不想為計算魚皮卡路里而煩惱,自己動手烹調就是最佳選擇。以下分享3道由營養師設計的簡易食譜,讓你輕鬆享受減肥食魚的樂趣,同時又能為肌膚補充營養。

食譜一:檸檬香草烤鱈魚皮

烤焗是控制油脂攝取的好方法,而且能做出香脆的口感。配上檸檬與香草的清新香氣,完全能中和魚的氣味,即使平時不常吃魚的人也會愛上。

  • 材料:
  • 鱈魚皮 2塊(約一個手掌大小)
  • 檸檬 半個(榨汁及切片)
  • 新鮮迷迭香或百里香 少許
  • 黑胡椒碎 適量
  • 海鹽 少許
  • 橄欖油噴霧

  • 做法:

  • 預熱焗爐至攝氏200度。
  • 將鱈魚皮洗淨並且用廚房紙巾徹底吸乾水份,這個步驟是烤出香脆口感的關鍵。
  • 在魚皮上均勻撒上海鹽和黑胡椒碎,再放上香草和檸檬片。
  • 輕輕噴上一層橄欖油噴霧,放入焗爐烤約10至15分鐘,直到魚皮邊緣呈現金黃色和微卷即可。

食譜二:薑絲清蒸鯛魚(連皮)

清蒸最能保留魚肉的原汁原味和營養,而且是控制熱量的不二法門。這道菜式做法簡單家常,味道鮮甜,暖心又暖胃,是減肥期間的理想晚餐選擇。

  • 材料:
  • 鯛魚 1條(約300克,保留魚鱗及魚皮)
  • 薑絲 大量
  • 蔥絲 適量
  • 低鈉蒸魚豉油 1湯匙
  • 芥花籽油 1茶匙

  • 做法:

  • 將鯛魚處理乾淨後,在魚身上鋪滿薑絲。
  • 準備一個鑊,加入足夠的水煮沸。
  • 水滾後將魚放入,用大火蒸約8至10分鐘,時間視乎魚的大小。
  • 蒸好後,倒掉碟中多餘的水份,鋪上蔥絲,然後淋上蒸魚豉油。
  • 最後,將1茶匙芥花籽油燒熱,快速淋在蔥絲上激發香氣便完成。

食譜三:和風涼拌魚皮

在悶熱的日子,這道涼拌菜式絕對是開胃首選。魚皮口感爽脆,搭配酸甜醒胃的和風醬汁,非常清新,而且製作過程幾乎零油煙。

  • 材料:
  • 已燙熟的魚皮 100克(可選用鯛魚或其它白身魚的魚皮)
  • 青瓜 半條
  • 白芝麻 少許
  • 和風醬汁:
  • 日式醬油 1湯匙
  • 米醋 1.5湯匙
  • 代糖或味醂 半茶匙

  • 做法:

  • 將已燙熟的魚皮放入冰水中浸泡約5分鐘,使其口感更爽脆,然後撈起瀝乾並切成絲。
  • 青瓜洗淨後切成細絲。
  • 將所有和風醬汁材料混合均勻。
  • 把魚皮絲和青瓜絲放入碗中,淋上調好的醬汁,然後輕輕拌勻。
  • 最後撒上白芝麻作點綴即可享用。

減肥吃魚皮常見問題 (FAQ)

痛風或高尿酸患者可以吃魚皮嗎?

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魚皮含有中等偏高的嘌呤(Purine),而嘌呤在人體內會代謝成尿酸。如果你的尿酸水平本身偏高,或者正處於痛風急性發作期,攝取過多嘌呤有機會令情況惡化。因此,在痛風發作期間,建議完全避免食用魚皮。如果是處於緩解期,或者只是尿酸偏高而未有症狀,可以淺嚐一兩口,但絕對不宜經常或大量食用。最穩妥的做法,是諮詢你的醫生或註冊營養師,根據個人身體狀況獲取最適合的飲食建議。

吃魚皮會有重金屬積聚的風險嗎?

這個疑慮很常見。海洋中的重金屬,特別是甲基汞(Methylmercury),確實會透過食物鏈層層積聚。位於食物鏈頂層的大型掠食性魚類,體內積聚的重金屬含量通常較高,而這些污染物有機會集中在魚的脂肪和魚皮部位。為了安全地享受減肥食魚的益處,你可以選擇體型較小、生命週期較短的魚種,例如鯛魚、鱈魚、沙甸魚等,牠們的重金屬風險相對較低。同時,保持飲食多樣化,避免長期只吃某幾種魚,這樣就能有效分散風險。

進行嚴格減脂時,有比魚皮更好的蛋白質選擇嗎?

絕對有。當你進行嚴格的減脂計劃時,目標是攝取最高質量的蛋白質,同時將脂肪和總熱量降到最低。雖然魚皮含有蛋白質和膠原蛋白,但它的主要問題是附帶的皮下脂肪,這會令魚皮卡路里相對較高。想達到更佳的減脂效果,選擇更純粹、更低脂的蛋白質來源會是更聰明的做法。例如,去皮的魚肉、雞胸肉、蝦仁、豆腐或蛋白都是非常好的選擇,它們能在提供充足蛋白質的同時,讓你更容易控制整體的熱量攝取。你可以將魚皮視為偶爾的美食,而不是日常減脂期間主要的蛋白質來源。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