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可以喝雞湯嗎?營養師破解3大致肥迷思,掌握黃金法則、附一雞三食瘦身餐單,健康享「瘦」!

減肥期間,總會心掛掛想喝一碗暖笠笠的雞湯,但又怕高熱量、高脂肪會令減重前功盡廢?雞湯既是滋補佳品,卻又被不少減肥人士視為「致肥陷阱」,到底真相如何?其實,只要懂得避開熱量地雷,掌握正確的烹調和飲用方法,減肥一樣可以安心享用雞湯的美味與營養。本文將由營養師為你徹底破解3大雞湯致肥迷思,傳授減肥飲湯的黃金法則,並附上獨家「一雞三食」瘦身餐單,讓你輕鬆健康享「瘦」!

減肥飲雞湯?先破解3大熱量迷思

減肥可以喝雞湯嗎?這個問題相信困擾著不少正在控制體重的朋友。天氣一轉涼,總想喝一碗暖暖的雞湯滋補一下,但又怕辛辛苦苦的減肥成果付諸流水。很多人覺得雞湯健康,但同時又與「肥」字掛鉤。其實,只要我們了解清楚背後的原理,破解幾個常見的熱量迷思,減肥期間一樣可以安心享用雞湯。

迷思一:飲雞湯一定肥?錯!關鍵在於「熱量赤字」

很多人以為減肥就必須戒絕雞湯,這其實是一個誤解。體重增加或減少的真正關鍵,在於一個很簡單的科學原理:「熱量赤字」。意思就是,當你一天消耗的總熱量,比你攝取的總熱量多,你的身體就會開始動用儲存的脂肪來提供能量,體重自然會下降。所以,問題的重點從來都不是單純看雞湯肥不肥,而是你喝下的那碗雞湯,加上你全日其他的飲食,總熱量有沒有超出你身體的需要。只要總熱量控制得宜,減肥期間享受一碗暖心的雞湯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迷思二:雞湯是致肥元兇?元兇其實是雞皮與浮油

就算明白了熱量赤字的概念,可能你還是會覺得雞湯的熱量很高。其實,一碗清澈的雞湯本身熱量並不驚人,真正的致肥元兇,是來自雞皮和湯面那層黃澄澄的浮油。雞皮含有大量脂肪,在長時間熬煮下,這些脂肪會完全釋放並融入湯中,令整鍋湯的熱量大增。因此,只要在烹煮前,徹底將雞隻的皮和可見的皮下脂肪去除,並且在飲用前,用湯勺細心撇走湯面的浮油,你就可以大幅降低一碗雞湯的熱量。掌握了這個簡單的技巧,就等於掌握了飲雞湯不致肥的關鍵。

迷思三:所有湯料都健康?小心高熱量及加工配料陷阱

處理好雞肉本身,下一步就要留意湯裡的配料了。很多人會問雞湯可以加什麼料才健康,以為只要是天然食材就無問題,但這裡面其實隱藏著一些陷阱。第一類要小心的,是加工食品,例如各式魚蛋、貢丸、餃子等火鍋料,它們通常含有不少隱藏的脂肪、澱粉和鈉質,營養價值不高。第二類陷阱,是高澱粉的根莖類蔬菜,例如薯仔、淮山、蓮藕、栗子。它們雖然是原型食物,但碳水化合物含量不低,如果當成一般蔬菜大量加入湯中,同時又配上一碗白飯,全日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就很容易超標了。所以,選擇配料時,要懂得分辨,才能煲出一鍋真正低卡又健康的瘦身雞湯。

減肥雞湯黃金法則:掌握3大原則,安心享瘦

很多人問減肥可以喝雞湯嗎?答案的關鍵其實不在於「可以」或「不可以」,而是在於你如何選擇與烹調。只要掌握一些簡單的黃金法則,一碗暖心的雞湯絕對能成為你減重路上的好夥伴。所以,我們會分享3個核心原則,讓你懂得如何聰明喝湯,安心享瘦。

原則一:選擇清澈湯底,避開高油高澱粉陷阱

湯底是決定一碗雞湯熱量的基礎。很多人覺得雞湯肥,通常是因為喝錯了湯底。選擇一個清澈、低脂的湯底,是成功的第一步。

湯底辨識:清湯、濃湯、羹湯的熱量分野

我們可以簡單將湯底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清湯」,湯色清澈見底,主要以蔬菜或已去油的肉骨熬製,熱量最低。第二種是「濃湯」,質地濃稠,通常是西式忌廉湯,熱量偏高。第三種是「羹湯」,質感介乎清湯與濃湯之間,中式羹湯多用太白粉水勾芡,熱量陷阱也不少。

避開陷阱:忌廉濃湯與中式勾芡羹湯

西式忌廉湯的香滑口感,很多時來自牛油、麵粉和忌廉,脂肪與熱量都非常高。而中式羹湯,例如粟米羹或酸辣湯,滑順的口感來自太白粉或生粉勾芡,這等於在喝湯的同時,額外攝取了許多精製澱粉,容易讓熱量超標。

原則二:精選原型食材,以高纖蔬菜及優質蛋白為主

想知道雞湯可以加什麼料才健康?答案就是「原型食物」。盡量選擇未經加工的天然食材,並且以高纖維的蔬菜和優質蛋白質作為主角,這樣不但能增加飽足感,也能讓營養更均衡。

推薦配料:菇類、葉菜、雞胸肉、豆腐

你可以多放一些菇類,例如冬菇、秀珍菇,它們能為湯頭增添天然鮮味。各種葉菜,例如白菜、菠菜,提供了豐富的膳食纖維。蛋白質方面,去皮的雞胸肉和豆腐都是低脂的優質選擇,有助於維持肌肉量,對穩定新陳代謝十分重要。

警惕配料:加工火鍋料與高澱粉根莖類

需要留意的配料是加工火鍋料,例如貢丸、魚蛋,它們通常含有較高的鈉和脂肪。另外,薯仔、芋頭、蓮藕等根莖類雖然是天然食物,但澱粉含量高,如果湯裡加了它們,就要記得減少飯或麵的份量,避免攝取過量碳水化合物。

原則三:善用天然香料,減少鹽分避免水腫

調味是最後一個關鍵。攝取過多鹽分會讓身體容易儲存水分,造成水腫,即使體脂下降了,體重數字也可能看不出進步。所以,烹煮雞湯時,可以多利用薑片、蒜頭、洋蔥、胡椒或番茄等天然食材來提味,減少對鹽和雞粉的依賴,讓湯頭喝起來清爽無負擔。

獨家瘦身餐單:一雞三食,低脂雞湯變化三日減肥餐

理論講完,不如實際行動吧。想知道減肥可以喝雞湯嗎?答案是可以的,關鍵在於如何烹調和配搭。這裡為你設計了一個「一雞三食」的瘦身餐單,只要花一次心機熬好基底,就能輕鬆變奏出三日不同風味的低卡美食,讓減肥過程變得美味又有趣。

步驟一:熬製完美基底 — 零失敗低脂香菇雞湯

一鍋好的基底湯是成功的一半。我們要做的,是一款味道鮮美但脂肪含量極低的香菇雞湯。這鍋湯將會是你未來三日餐單的靈魂。

食材準備:雞肉部位選擇及徹底去皮技巧

要解決雞湯肥膩的問題,第一步就要從選材入手。建議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部位,例如雞胸肉或去骨雞腿。無論選擇哪個部位,最重要的一步是徹底去除雞皮及皮下可見的黃色脂肪層。一個小技巧是,用廚房紙巾抓住雞皮,可以增加摩擦力,讓你更容易將雞皮完整撕下。處理乾淨的雞肉,是熬出清澈低脂雞湯的基礎。

烹調秘技:汆燙及冷藏去油法,去除多餘脂肪

處理好雞肉後,先將雞肉汆燙。將雞肉冷水下鍋,煮沸後約三至五分鐘,撈起並用清水洗淨表面的浮沫雜質。這個步驟能去除部分血水和多餘油脂。

接著,將汆燙好的雞肉、幾顆乾香菇和薑片放入鍋中,加水蓋過所有食材,用慢火熬煮約一小時。煮好後先不要急著喝,將整鍋湯放涼後,放入雪櫃冷藏數小時或隔夜。你會發現雞湯表面的油脂會凝固成一層白色的固體,用湯匙就能輕易整塊撈走。這個物理去油法,能最大程度地去除湯裡的脂肪,讓你得到一鍋真正清澈鮮甜的低脂雞湯。

步驟二:活用雞湯及雞肉,變化三日餐單

有了完美的低脂雞湯和煮熟的雞肉,接下來的三日餐單就非常簡單了。

Day 1 晚餐:暖身香菇雜菜雞湯

第一天,就從最純粹的味道開始。將冷藏去油後的香菇雞湯重新加熱,此時可以思考雞湯可以加什麼料來增加飽足感。加入大量你喜歡的蔬菜,例如高麗菜、西蘭花、金針菇、紅蘿蔔等,煮至軟稔。蔬菜的纖維能提供飽足感,配合暖和的雞湯,是一道非常舒服又沒有負擔的晚餐。

Day 2 午餐:清爽手撕雞絲田園沙律

第二天午餐,我們來活用熬湯後剩下的雞肉。將雞胸肉用手撕成雞絲,混合新鮮的生菜、青瓜、小番茄和粟米粒。醬汁方面,可以用少許橄欖油、檸檬汁、鹽和黑胡椒調製成清爽的油醋汁。這道沙律提供了優質蛋白質和豐富纖維,口感清新,非常適合午餐。

Day 3 晚餐:低卡雞湯蒟蒻麵

來到第三天,想吃點麵食,但又怕攝取過多澱粉?就用剩下的雞湯作湯底,配上零卡路里的蒟蒻麵(或稱魔芋麵)。將雞湯煮沸,放入蒟蒻麵和一些綠色蔬菜,例如菠菜或菜心。一碗熱騰騰、有湯有麵的晚餐就完成了,既能滿足口腹之慾,又不會對體重造成負擔。

減重湯品紅綠燈:營養師推薦與警告的湯水清單

在了解減肥飲雞湯的原則後,你可能會問,除了雞湯,其他湯水又該如何選擇?其實,減肥期間並非所有湯品都要敬而遠之。只要懂得分辨,湯水也能成為你減重路上的好夥伴。為了讓你更清晰,我們準備了一份湯品紅綠燈清單,讓你一目了然。

綠燈區:可放心飲用的減肥好朋友

這區的湯品是減重時期的首選,它們熱量較低,而且能提供飽足感和營養,有助控制食量。

各式滾湯(如番茄蛋花湯、紫菜豆腐湯)

滾湯的烹調時間短,營養流失少,而且做法簡單。例如番茄蛋花湯、紫菜豆腐湯、冬瓜粒湯等,主要以蔬菜和優質蛋白質(如雞蛋、豆腐)為主角。它們的湯底清澈,脂肪含量極低,又能補充膳食纖維和水份,是日常餐飲的絕佳配搭。

已徹底去油的自家老火湯或肉湯

很多人覺得老火湯或肉湯一定很肥,這個觀念其實不完全正確。問題的關鍵在於脂肪。自家熬製的雞湯、魚湯或瘦肉湯,只要在烹煮前徹底去除雞皮和肥膏,並在煮好後撇去表面的浮油,甚至冷藏後將凝固的白色脂肪層整個移除,剩下的湯水熱量便會大大降低,可以放心飲用。

黃燈區:需謹慎飲用,注意份量與頻率

黃燈區的湯品本身營養不錯,但因含有較高的熱量或澱粉,飲用時需要注意份量,不能當作普通清水般飲用。

含澱粉根莖類的肉湯(如蓮藕排骨湯、粉葛鯪魚湯)

蓮藕、粉葛、薯仔、淮山等根莖類食材,雖然健康,但在營養學上屬於全穀雜糧類,即是主食。如果當天喝了蓮藕排骨湯,正餐的飯或麵量就應該相應減少,才能避免總碳水化合物攝取超標,影響減重進度。

未經稀釋的自家製濃湯(如南瓜湯、蘑菇湯)

自己用南瓜、薯仔或蘑菇打成的濃湯,材料天然,感覺很健康。不過,這些食材本身含有一定的熱量和澱粉,打成蓉後,一碗湯可能就濃縮了大量食材的精華,熱量不容小覷。飲用時應計算好份量,或者加水稀釋飲用。

紅燈區:應盡量避免的地雷湯品

這區的湯品是減重時需要特別警惕的陷阱,它們通常含有大量隱藏的脂肪、澱粉和鈉,容易讓你的努力前功盡廢。

餐廳的西式忌廉湯與中式羹湯

餐廳的西式忌廉湯(如粟米忌廉湯、蘑菇忌廉湯),為了營造香滑濃稠的口感,通常會用牛油和麵粉炒成麵糊(roux)作為基底,再加入忌廉,脂肪和精製澱粉含量非常高。而中式的羹湯(如碗仔翅、酸辣湯),則是用大量太白粉水勾芡製成,喝下一碗等於攝取了許多額外的澱粉。

火鍋湯底(特別是麻辣、沙嗲、豬骨湯底)

火鍋湯底是熱量地雷區。麻辣和沙嗲湯底表面浮著厚厚一層油;豬骨湯底則是用大量骨頭長時間熬製,脂肪完全融入湯中。更重要的是,在不斷烹煮肉類、加工食品後,湯底會吸收所有食材釋出的油脂、鈉和亞硝酸鹽,變得極不健康。若想喝湯,最好在下任何食材前,選擇昆布或番茄等清湯底,淺嚐一兩口就好。

飲用雞湯前注意:這3類人士需先諮詢專業意見

即使我們知道了減肥可以喝雞湯嗎的答案,並學會了如何製作低脂健康的雞湯,但雞湯並非適合所有人。它的營養非常濃縮,對於某些身體狀況的朋友,反而可能是一種負擔。在拿起湯匙享用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自己是否屬於需要特別留意的群體。

腎臟功能不全或腎病患者

雞湯經過長時間熬煮,雞肉中的蛋白質會分解成小分子胺基酸,並且釋出大量的鉀離子和磷質,一併溶入湯中。對於腎臟功能正常的人,身體可以輕鬆代謝這些物質。但是,對於腎功能不全或患有腎病的人士,腎臟過濾和排泄廢物的功能已經減弱。飲用這些濃縮的雞湯,會讓身體一下子難以處理高濃度的鉀、磷和蛋白質代謝物,反而加重腎臟的負擔,甚至可能影響病情。

痛風症或高尿酸人士

老火雞湯之所以味道鮮美,是因為食材中的普林(Purine)在長時間烹煮下,大量溶解在湯水中。普林在人體內會代謝成尿酸。如果本身尿酸水平已經偏高,或者正受痛風問題困擾,飲用這些高普林的湯水,就好比火上加油,會令體內尿酸急速上升,極容易誘發急性痛風,導致關節紅腫劇痛。

高血脂與心血管疾病患者

很多人覺得雞湯肥,其實是來自雞皮和未撇走的浮油。這些脂肪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如果本身血液中的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水平已經超標,或者患有心血管相關疾病,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會進一步增加血液的黏稠度,並提升「壞膽固醇」的水平,長遠而言對心血管健康構成風險。因此,這類人士即使要飲用,也必須選擇徹底去皮去油的清雞湯,並且控制飲用份量。

減肥飲雞湯常見問題 (FAQ)

減肥可以喝雞湯嗎?這個問題大概是許多瘦身朋友的迷思。其實只要懂得選擇,雞湯也可以是減肥路上的好夥伴。以下整理了幾個大家最常遇到的問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聰明飲湯。

Q1. 外食族如何選擇健康的湯品?

對於經常在外用餐的朋友,選擇湯品時可以記住一個簡單的口訣:「揀清不揀濃,揀料不揀丸」。

首先,「揀清不揀濃」是指優先選擇湯底清澈的湯品。例如中式的滾湯(如番茄蛋花湯、紫菜豆腐湯)或者日式麵豉湯,它們的熱量相對較低。相反,要避免看起來濃稠的湯,例如西式忌廉湯和中式羹湯。因為它們的濃稠口感通常來自牛油、麵粉或者太白粉勾芡,不知不覺間會攝取大量油脂和澱粉。

其次,「揀料不揀丸」是指多留意湯裡的配料。選擇以原型食物為主的湯品,例如有大量蔬菜、豆腐、菇類或瘦肉片在內的湯水。同時,盡量避開含有加工火鍋料(如貢丸、魚蛋)和高澱粉根莖類(如薯仔、芋頭)的湯,這些配料都會增加額外的熱量。

Q2. 飲了「紅燈區」湯品如何補救?

有時候聚餐難免會飲到一些「紅燈區」湯品,例如酥皮忌廉湯或濃稠的酸辣湯。萬一飲用了,可以透過接下來的飲食和活動稍作調整。

第一,調整同餐的食物組合。由於那碗湯已經提供了不少熱量、油脂和澱粉,你可以減少或甚至省去同一餐的白飯或麵條等主食,將重點放在攝取足夠的蔬菜和蛋白質。

第二,下一餐盡量清淡。可以選擇一份以高纖蔬菜和優質蛋白質為主的餐點,例如一份雞胸肉沙律或者蒸魚配灼菜,讓身體有機會平衡總熱量的攝取。

第三,多補充水份並適度活動。充足的水份有助身體代謝掉湯品中可能過高的鈉質,減少水腫情況。飯後散步15至20分鐘,亦有助身體消耗多餘的熱量。

Q3. 雞精、滴雞精與雞湯有何分別?減肥應如何選擇?

雞湯、雞精和滴雞精雖然都源自雞,但製作方式和營養成分大有不同,在減肥期間的角色也不一樣。想知道雞湯健康嗎,就要先了解它們的分別。

雞湯:是用水將全雞或雞件長時間熬煮而成,湯中除了有脂肪、小分子蛋白質,主要營養還是來自湯裡的雞肉本身。一碗去清浮油、配上蔬菜和雞肉的雞湯,能提供豐富的蛋白質和飽足感,適合當作正餐的一部分。不過,若雞湯肥,加入了過多高脂部位且未去油,熱量就會很高。

滴雞精:製作過程不加一滴水,透過高溫蒸氣將雞的精華濃縮萃取出來,再過濾掉大部分脂肪和膽固醇。它的營養成分主要是小分子的胺基酸和胜肽,身體容易吸收。它的熱量極低,適合用於快速補充精神、恢復體力,但無法提供飽足感。

雞精:是將雞湯濃縮後,再可能加入其他配方調製而成的保健品。它的營養價值與滴雞精相似,但市售產品的鈉含量可能偏高,選擇時需要留意營養標籤。

減肥選擇建議:
如果想獲得飽足感,並將湯品作為均衡飲食的一部分,一碗自己烹調、已去油去皮的「雞湯」會是最佳選擇。你不但能喝到湯,還能吃到富含蛋白質的雞肉和蔬菜。

如果只是想在運動後或精神不濟時,快速補充營養又不增加熱量負擔,那麽「滴雞精」會是更合適的選擇。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