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食咩好?營養師推薦10大「食住瘦」主食,打破戒澱粉謬誤

講起減肥,唔少人第一時間就諗起要戒絕澱粉質,將飯、麵、麵包等主食視為致肥元兇。但其實完全戒除澱粉不但難以持之以恆,更可能影響健康。減肥成功的關鍵,並非完全唔食主食,而係識得揀、食得啱。今次我們就請來營養師,為大家打破戒澱粉的謬誤,並嚴選10款有助「食住瘦」的優質減肥主食,更會教你如何計算份量、外食選擇及備餐技巧,讓你食得飽足又能輕鬆瘦身。

減肥一定要戒澱粉?破解謬誤,從理解「好」與「壞」碳水化合物開始

當大家討論減肥的主食有哪些,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完全戒除澱粉。這個想法相當普遍,但對於思考減肥食咩好的人來說,這真的是唯一而且最好的方法嗎?其實,減肥的關鍵並不是要與所有碳水化合物為敵,而是要學會分辨「好」與「壞」的碳水化合物,並且聰明地選擇。

碳水化合物是我們身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與蛋白質和脂肪並列為三大營養素。我們的身體,特別是大腦,都需要依賴它來維持日常運作。一個均衡的飲食中,碳水化合物通常佔每日總熱量攝取的五成至六成。如果為了減重而採取極端手段,例如將碳水化合物攝取量降至極低水平,短期內或會看到體重下降,但長期而言,可能會帶來情緒不穩、腸胃不適等問題,而且一旦恢復正常飲食,體重反彈的機會亦相當高。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可以將碳水化合物簡單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壞」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指精製澱粉和添加糖,例如蛋糕、餅乾、白麵包和含糖飲品。這些食物經過高度加工,移除了大部分的纖維和營養。它們進入身體後會被迅速消化,導致血糖急速上升,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而這個過程正正會促進脂肪的儲存。而且,它們提供的飽足感很低,容易令人在不知不覺間越食越多。

另一類則是我們應該選擇的「好」碳水化合物,也就是加工程度低的全穀雜糧類,或稱原型食物。例如糙米、藜麥、燕麥、番薯、南瓜等。這些食物保留了豐富的膳食纖維、維他命和礦物質。膳食纖維可以減慢糖分的吸收速度,讓血糖水平更穩定,避免了因血糖大上大落而產生的飢餓感。同時,它們能提供更持久的飽足感,有助於控制食量,這對於減肥食乜好的規劃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所以,減肥之路並不需要完全戒斷主食,而是要學會「揀飲擇食」,將餐盤中的「壞」碳水換成「好」碳水。

營養師推薦10大減肥主食清單

很多人都會問,減肥的主食有哪些選擇?或者減肥食乜好?其實,選對主食是成功減重的一大關鍵。以下這份清單,就是營養師經常推薦的10款優質主食,它們不僅能提供飽足感,更有助於穩定血糖,讓你的減重過程更輕鬆,身體也更健康。

  1. 藜麥 (Quinoa)
    藜麥是近年備受推崇的超級食物。它是一種「偽穀物」,卻含有完整的蛋白質,這在植物性食物中相當難得。而且,藜麥的膳食纖維含量高,升糖指數(GI值)低,有助於長時間維持飽足感,避免餐後血糖大起大落,減少想吃零食的念頭。
    小提示:你可以將藜麥與白米混合一起煮,逐步適應它的口感,或者直接用來製作沙律,增加營養與口感層次。

  2. 糙米 (Brown Rice)
    糙米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健康主食。相較於精製白米,糙米保留了富含纖維、維他命B群與多種礦物質的米糠和胚芽。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增加飽足感。維他命B群則是身體能量代謝不可或缺的輔助因子。
    小提示:糙米的質地比較硬,建議在烹煮前先浸泡數小時,煮出來的飯會更軟糯可口。

  3. 燕麥 (Oats)
    燕麥是早餐的好夥伴。它富含一種名為β-葡聚醣(Beta-glucan)的水溶性纖維,能在腸道中形成凝膠狀物質,減緩消化速度,從而延長飽足感。這種纖維還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
    小提示:選擇原片大燕麥或鋼切燕麥,避免選擇添加了大量糖和香料的即食麥片,以免攝取過多不必要的熱量。

  4. 番薯 (Sweet Potato)
    番薯香甜美味,而且是極佳的低GI主食。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他命A與鉀質。它的熱量比同等份量的白飯低,飽足感卻更強,是取代部分主食的好選擇。
    小提示:蒸或焗是最能保留其營養的烹調方式。不過要記得,番薯屬於澱粉類,吃了番薯就要相應減少該餐的飯或麵份量。

  5. 薯仔 (Potato)
    薯仔經常被誤會是致肥元兇,但事實並非如此。薯仔的飽足感指數在眾多食物中名列前茅。更特別的是,煮熟後放涼的薯仔會產生「抗性澱粉」,這種澱粉不易被小腸吸收,功能類似膳食纖維,有助於穩定血糖。
    小提示:將水煮或蒸熟的薯仔放涼後,製作成薯仔沙律(醬汁要選擇低脂的),便能充分利用其抗性澱粉的優點。

  6. 全麥意粉 (Whole Wheat Pasta)
    想吃麵食的時候,全麥意粉是比普通意粉更好的選擇。它的纖維含量更高,GI值更低,能讓你更有飽足感。
    小提示:意粉的致肥陷阱往往在於醬汁。建議選擇以番茄、橄欖油為基底的清爽醬汁,避免高熱量的忌廉白汁或肉醬。

  7. 玉米 (Corn)
    一條新鮮的玉米,其實是很好的纖維來源。它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不算非常高,大約三分之一條粟米就等於四分之一碗飯的份量,可以直接用來替代部分主食,增加飲食的變化。
    小提示:直接吃原條水煮或烤玉米,避免選擇加入了大量牛油和忌廉的粟米蓉,才能吃得健康。

  8. 豆類 (Legumes)
    鷹嘴豆、黑豆、扁豆等豆類,是常被忽略的優質主食來源。它們富含植物性蛋白質與膳食纖維,兩者結合能帶來極強的飽足感,而且GI值極低,對血糖的影響非常小。
    小提示:可以在煮飯時加入一些豆類,或者在沙律、湯品中加入鷹嘴豆,輕鬆就能增加蛋白質和纖維的攝取。

  9. 蕎麥麵 (Soba Noodles)
    蕎麥麵的膳食纖維含量是精製白米的十倍之多,有助於促進腸道健康。它還含有維他命B1、B2,有助於身體的能量代謝。
    小提示:購買時請留意成分表,選擇蕎麥粉含量高(例如80%以上)的產品,營養價值更高。

  10. 全麥麵包 (Whole Wheat Bread)
    全麥麵包的纖維含量是白麵包的兩倍,能提供更持久的飽足感。不過,市面上很多所謂的「麥包」可能只是添加了麩皮或焦糖色素,並非真正的全麥。
    小提示:選購時,要確保成分表中的第一位是「全麥麵粉」,這樣才能確保你買到的是真正的健康之選。

點食先至啱?掌握三大原則:份量、外食與備餐技巧

了解減肥的主食有哪些之後,下一步的關鍵就是如何正確地進食。其實,即使是再健康的食物,吃錯了方法也可能影響減重效果。要解答減肥食咩好這個問題,除了選對食物,更要學會聰明地吃。只要掌握以下三大原則,你就可以輕鬆將這些優質主食融入日常,享受美食的同時達成目標。

原則一:份量控制是王道

很多人有個誤解,以為健康食物就可以無限量地吃。這是一個重要的觀念。無論是糙米、藜麥還是番薯,它們都含有熱量。所以,控制份量是成功減重的第一步。一個簡單又實用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拳頭來做量度。一般來說,每餐的澱粉主食份量,大約就是一個拳頭的大小。男士可以抓一個拳頭的份量,女士則建議大約是四分之三個拳頭。這個方法的好處是隨時隨地都可用。還有,記得要計算整餐的總澱粉量。如果你吃了半個番薯,那飯量就要相對減少,這樣才能有效控制整體的熱量攝取。

原則二:外食族求生指南

對於經常在外用餐的朋友,要控制飲食的確比較困難。特別是面對飯和麵的選擇時,常常令人感到困惑。很多人認為麵食比米飯更容易致肥,但問題的核心往往不在麵條本身,而是在於它的烹調方式和醬汁。例如,港式茶餐廳的碟頭飯,其芡汁就隱藏了大量的油、鹽和糖。同樣,乾炒牛河或拌麵的醬料也是熱量陷阱。所以,外食時可以嘗試一些小技巧。點碟頭飯時,可以要求「少汁」或「汁另上」。選擇粉麵時,盡量選擇湯麵而非炒麵或撈麵,而且不要把湯全部喝完。最重要的一點,是無論吃什麼,都記得要加配一碟蔬菜,例如是焯菜,這樣可以增加飽足感和纖維攝取,讓這一餐更均衡。

原則三:聰明備餐,輕鬆達標

如果你想更精準地控制自己的飲食,那麼提前準備餐點(Meal Prep)就是最好的方法。對於思考減肥食乜好的朋友來說,這是一個一勞永逸的策略。你可以在週末花一點時間,預先準備好未來幾天的主食。例如,一次過煮好一大鍋糙米飯或藜麥,待其冷卻後,按每餐一個拳頭的份量分裝到小盒中冷藏。這樣,每到用餐時間,你只需要簡單加熱,再配搭一些預先準備好的蛋白質,例如雞胸肉、烚蛋或豆腐,以及大量的蔬菜,一份健康又美味的減肥餐就完成了。這樣做不僅能確保份量準確,還可以避免因肚餓而隨便亂吃的狀況,大大提高減重成功率。

減肥主食常見問題 (FAQ)

談及減肥的主食有哪些,許多人的心中總有各式各樣的疑問。當你正在思考減肥食咩好的時候,我們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希望可以為你提供清晰的解答。

減肥應該吃飯還是吃麵?

很多人在減肥食乜好的問題上,都會糾結於飯和麵的選擇。其實,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米或麵本身,而在於烹調方式與配搭的醬料。一碗白飯的熱量是固定的,但麵食的變化就很大。市面上很多麵食,例如拌麵或湯麵,通常會配上高油、高鈉、高熱量的醬汁或湯底,有些麵條(如伊麵)本身更經過油炸處理。所以,一碗配搭蔬菜和瘦肉的飯,其營養價值和熱量控制,往往比一碗淋上濃稠醬汁的麵食更為理想。

每餐應該吃多少份量的主食才對?

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答案,因為每個人的活動量與身體所需都不同。一個簡單的參考方法是,將每餐的主食份量控制在約一個拳頭的大小。若以飯碗計算,一般建議男士每餐吃八分滿至一碗飯,女士則為半碗至八分滿。同時,需要記得將餐點中其他的澱粉類食物,例如薯仔、粟米、南瓜等,一併計算在總份量之內。

是不是一定要完全不碰澱粉才能成功減肥?

答案是不需要的。碳水化合物是我們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完全戒斷並非長遠之計。大腦運作需要葡萄糖,長期缺乏碳水化合物,可能會影響情緒穩定,甚至減慢身體的新陳代謝,一旦回復正常飲食,體重反彈的機會亦會增加。減肥的重點是戒除「精製糖」與「精製澱粉」(如蛋糕、餅乾、白麵包),而不是戒除所有原型澱粉主食。選擇優質的全穀雜糧,才能讓減重之路走得更健康、更持久。

聽說把飯或薯仔放涼再吃,熱量會比較低,這是真的嗎?

這個說法有一定根據。當米飯、麵包、薯仔這類富含澱粉的食物在煮熟後再放涼,其中一部分澱粉的結構會發生改變,轉化成「抗性澱粉」。這種澱粉的特性是較難被人體小腸消化吸收,其功能有點類似膳食纖維。因為身體無法完全吸收它的熱量,所以它有助於穩定血糖,並能提供飽足感。因此,這確實是一個可以參考的飲食小技巧。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