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水帶咩?2025終極清單:10件游泳必備品、泳池貼士及保養一篇搞掂
夏天將至,準備好躍入水中享受清涼快感未?每次執拾游泳袋,總會擔心帶漏物品,去到泳池才發現忘了帶泳鏡或儲物櫃用的五元硬幣?為免掃興,本文為你整理了2025年最齊全的「游水裝備終極清單」,從泳衣、泳鏡等10件核心必備品,到浮板等輔助工具,再到香港公眾泳池的入場貼士及游水後的護理保養秘訣,全部一篇搞掂。無論你是游泳新手還是恆常泳客,跟著這份清單準備,就能輕鬆出發,盡情享受暢泳樂趣。
游泳必備裝備清單:由核心用品到進階輔助
每次討論到游水帶咩,總會列出一長串清單。其實,只要將裝備分門別類,準備起來就直接得多。這裡我們將所有用品分為「核心必需品」、「建議攜帶用品」以及「學習輔助工具」三大部分,讓你從此執拾泳具袋時,都能夠輕鬆上手,一目了然。
核心必需品 (Must-Haves):每次暢泳不可或缺
這些是每次游泳的基本裝備,缺少任何一件都可能影響你的游泳體驗。無論是到泳池還是沙灘,記得檢查一下有沒有帶齊。
泳衣/泳褲:舒適貼身的基礎
選擇一件合身、舒適的泳衣或泳褲是享受游泳的第一步。建議挑選專為游泳運動設計的貼身款式,因為寬鬆的沙灘褲或休閒服飾下水後會增加阻力,並且吸水變重,影響身體活動的靈活性。一件好的泳衣,應該讓你活動自如,專注於游泳的樂趣。
泳鏡:保護眼睛,保持水下視野清晰
泳池水中的氯氣和細菌,容易對眼睛造成刺激。佩戴泳鏡能夠有效保護雙眼,同時讓你清楚看見水下環境,這對於掌握方向感和泳姿都非常重要。一個小提示,泳鏡內層通常有防霧塗層,如果起霧,用清水輕輕沖洗即可,避免用手或布擦拭,以免破壞塗層。
泳帽:保護髮質,保持泳池衛生
泳帽有三大功能。第一是保護頭髮,減少池水中的化學物質對髮質的傷害。第二是防止頭髮散落,遮擋視線。第三,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點,是保持泳池的公共衛生,避免掉落的頭髮影響水質。佩戴泳帽,既是為自己,也是為他人著想。
毛巾/索水巾:上水保暖及擦乾身體
離開水面時,體溫會迅速下降,用毛巾立即包裹身體可以保暖,防止著涼。除了傳統的棉質毛巾,市面上的索水巾(快乾巾)也是很好的選擇,它吸水力強,而且體積小又輕便,特別適合經常游泳的朋友。
拖鞋:保持足部衛生與更衣室防滑
公眾泳池的更衣室和池邊地面經常濕滑,穿著一對防滑拖鞋能保障安全,避免滑倒。而且,穿上拖鞋可以隔絕地面,保持足部清潔衛生,避免直接接觸細菌。
建議攜帶用品 (Nice-to-Haves):提升游泳體驗
帶上這些用品,會讓你的游泳前後過程更加舒適方便。雖然不是絕對必要,但它們的確能大大提升整體體驗。
防水袋:實現乾濕分離,方便收納
游泳後,濕透的泳衣和毛巾總是收納的一大難題。準備一個防水袋,就能輕鬆實現乾濕分離,將濕衣物與袋中其他乾爽的物品(如手機、錢包、乾淨衣物)隔開,讓你的隨身袋保持整潔。
個人清潔用品:沐浴露、洗髮水及護髮素
游泳後徹底沖身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使用自己的沐浴露和洗髮水,可以有效洗去身上殘留的氯氣和細菌,保護皮膚和髮質。如果頭髮較長或容易乾旱,建議帶上護髮素,補充頭髮所需的水份和營養。
水樽:運動前後適時補充水份
游泳是一項會消耗大量體能的運動,即使身處水中,身體同樣會流失水份。準備一個裝滿清水的水樽,在游泳前後適時補充水份,有助維持身體機能,讓你保持最佳狀態。
游泳學習與訓練輔助工具
如果你正處於學習游泳的階段,或希望針對特定技巧進行訓練,以下這些工具會是你的好幫手。
浮板 (Kickboard):集中訓練腿部動作
浮板是初學者最常用的輔助工具之一。雙手扶著浮板,能為上半身提供足夠的浮力,讓你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腿部打水動作的練習上,是鍛鍊下半身力量和技巧的有效工具。
浮條/背漂:為初學者提供浮力輔助
浮條(Noodle)和背漂(Back Float)主要為游泳初學者,特別是兒童,提供額外的浮力支援。它們能幫助學習者在水中建立安全感,放鬆身體,更容易掌握身體平衡和基本泳姿,讓學習過程更加順利。
香港公眾泳池入場準備:實用貼士與必備品
除了想好游水帶咩基本裝備,出發到公眾泳池前,有幾件關於入場和儲物的實用資訊需要預先了解。清楚知道游水要帶咩入場用品,可以讓你的游泳體驗由一開始就暢順無阻,避免在入口或更衣室遇到不必要的阻滯。
付款方式:八達通卡或現金
現時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公眾游泳池,最主要的付款方式是使用八達通卡,方便快捷。如果沒有攜帶八達通卡,也可以使用現金支付入場費。需要留意的是,場地目前並不接受其他電子支付方式,例如支付寶或微信支付,所以出發前記得準備好其中一種付款方法。
儲物櫃使用:五元硬幣 ($5 Coin)
香港大部分公眾泳池的儲物櫃都需要使用一個五元硬幣來上鎖。投入硬幣後便可鎖上儲物櫃並取走鑰匙。這個硬幣只是按金性質,當你使用完畢並歸還鑰匙時,硬幣便會自動退回。萬一忘記攜帶,可以留意泳池入口附近通常設有硬幣兌換機,或者直接向職員查詢協助。
提升安全:自備掛鎖 (建議選項)
雖然泳池提供的硬幣儲物櫃十分方便,但如果你希望有更高的安全保障,特別是需要存放較有價值的個人物品時,自備一個掛鎖是個很好的選擇。你可以選擇使用一個簡單的密碼鎖或傳統的鎖匙鎖。這樣便可以更安心地享受游泳的樂趣,專心投入水中活動。
游水後護理指南:從個人保養到裝備清潔
清楚游水帶咩只是準備的第一步,游水後的護理程序同樣重要。一個完整的游泳體驗,不僅包括在水中的樂趣,也涵蓋上水後的個人保養和裝備清潔。養成這些習慣,可以保護你的皮膚與頭髮,同時大大延長游泳裝備的壽命。
個人身體護理
徹底沖身:洗淨池水中的氯氣與細菌
每次游完水,首要任務就是馬上到淋浴間徹底沖身。泳池水為了保持衛生,會加入氯氣消毒,但氯氣同時會帶走皮膚的天然油脂,使皮膚變得乾燥。使用溫和的沐浴露與洗髮水,仔細清洗全身及頭髮,可以有效洗淨殘留的氯氣、鹽分與其他雜質,為後續的保養打好基礎。
皮膚及頭髮保養:使用潤膚露及護髮產品
沖洗乾淨後,皮膚與頭髮正處於需要滋潤的狀態。趁身體還帶有微濕時塗上潤膚露,可以更好地鎖住水分,舒緩因池水造成的乾燥感。頭髮方面,泳後的髮絲會比較脆弱,建議使用護髮素或免沖洗的護髮產品,為髮絲補充營養,減少開叉與乾枯的問題。
游泳裝備保養技巧
即時沖洗:用清水去除泳具上的氯氣及鹽分
你的游泳裝備也需要即時護理。離開泳池後,應盡快用乾淨的冷水沖洗泳衣、泳帽及泳鏡。這個簡單的動作,可以沖走附在上面的氯氣或海水鹽分。這些化學物質是侵蝕泳衣彈性纖維、導致泳鏡膠邊硬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即時沖洗是延長裝備壽命的關鍵一步。
正確存放:於陰涼通風處晾乾,避免暴曬
清洗過後,存放方法也十分講究。切勿將濕漉漉的泳具直接扔進袋中,這樣容易滋生細菌及產生異味。先用毛巾輕輕印乾或擠壓出多餘水分,然後將它們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自然晾乾。避免將泳衣等裝備直接放在陽光下暴曬,因為猛烈的紫外線會加速物料老化,使其褪色和失去彈性。
【游泳裝備黑名單】3類不適合在泳池使用的「學習」用品
想清楚游水帶咩,除了準備好必需品清單,了解哪些裝備不適合帶到泳池學習,同樣十分重要。有些常見的水上用品,雖然看似安全,但從專業學習角度看,反而會阻礙你掌握正確的游泳技巧。以下就是游泳教練們通常不建議使用的三類用品。
游泳圈 (手臂圈):妨礙正確泳姿學習
游泳圈和手臂圈(水袖)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感覺上能提供安全感。但是,從學習游泳的角度來看,它們其實會妨礙進步。因為它們會讓身體處於不自然的垂直狀態,這和游泳時所需的水平姿勢完全相反。過度的浮力會讓學習者難以感受水中的平衡,手臂圈更會限制雙臂的活動,直接影響划水動作的學習。結果就是養成了錯誤的身體姿態和依賴感,對掌握正確泳姿造成阻礙。
潛水鏡及呼吸管:公眾泳池一般禁止使用
很多人會問,游水要帶咩裝備才可以避免鼻子入水,潛水鏡看似是個好選擇。不過,你需要知道香港大部份的公眾泳池,例如康文署轄下的泳池,是禁止使用潛水鏡和呼吸管的。這主要是基於安全考量。而且,學習游泳的一個核心環節就是掌握呼吸控制,包括用鼻子呼氣。使用潛水鏡會讓你跳過這個重要的學習步驟,而呼吸管則讓你無法練習正規泳式的轉頭換氣技巧。
救生衣:提供過度浮力,非正規學習工具
救生衣的設計用途是在緊急情況下保命,例如乘船出海時,它並不是一件用來學習游泳的工具。它提供的浮力實在太強,會將你的上半身過度托高,令身體無法在水中保持平衡和水平。這會讓你完全無法練習正確的踢腿和划水動作。正規的游泳學習會使用浮板或背漂等輔助工具,它們能提供適度的浮力,又不會嚴重影響泳姿,是更理想的選擇。
「游水要帶咩」常見問題 (FAQ)
大家在準備游泳裝備時,總會遇到各種疑問。我們整理了一些關於「游水要帶咩」的常見問題,希望可以一次過解答你的疑惑,讓你更安心地享受游泳的樂趣。
小朋友初學游泳,需要準備什麼特別裝備?
為小朋友準備初學游泳的用品時,除了基本的兒童泳衣和泳鏡,有幾樣裝備可以特別留意。首先,可以選擇顏色鮮豔的泳帽,這樣在泳池中會更加顯眼,有助教練和家長隨時留意到小朋友的位置,增加安全性。其次,浮板和背漂等輔助工具相當有用,它們可以提供足夠的浮力,幫助小朋友建立在水中的信心,讓他們放鬆身體,更專注地學習正確的打水和划手動作。不過,這些工具主要是學習輔助,目標是讓小朋友最終能獨立浮水。對於年紀非常小的幼兒,如果未能控制大小便,則必須穿上游泳專用的尿片,保持泳池衛生。
冬天到室內暖水池游泳,應如何準備保暖?
冬天到室內暖水池游泳,雖然水溫舒適,但上水後的溫差依然容易讓人著涼。準備的重點在於減少身體熱量流失。你可以考慮穿著一件游泳保暖衣,這種泳衣通常由氯丁橡膠 (Neoprene) 物料製成,原理是鎖住一層薄薄的水在身體和衣服之間,再利用體溫將其加熱,形成保暖層。上水後,一條吸水力強的大毛巾或浴袍就非常重要,要盡快包裹全身並擦乾,避免冷風直接吹到濕透的身體。換上一套乾爽溫暖的衣物也是關鍵。總結來說,從水中到更衣室的整個過程,都要盡量保持身體溫暖。
前往沙灘或戶外泳池,防曬用品應如何選擇?
在戶外環境游泳,防曬是絕對不能忽視的一環。首先,要選擇防水或抗水性強的防曬霜,並確保有足夠的防曬系數 (SPF50+ 或以上) 和PA等級,才能有效抵禦紫外線UVA和UVB的傷害。記得在下水前約20分鐘塗抹,並且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補塗。其次,穿著防曬衣 (Rash Guard) 是一個很好的物理防曬方法,選擇有UPF防曬指數 (例如UPF50+) 的款式,能更全面地保護皮膚。最後,眼睛的防曬也很重要,可以選擇鏡片有防紫外線塗層的泳鏡,以減少水面反射的強光對眼睛的刺激和傷害。
作為游泳初學者,最精簡的核心裝備清單是什麼?
如果你是游泳初學者,不想一開始就添置太多裝備,那麼這份最精簡的核心清單就非常適合你。想解決游水要帶咩這個問題,其實只需要準備好以下五件核心物品,就足以應付絕大部分游泳場合:
- 泳衣/泳褲:最基本的裝備,選擇貼身舒適的款式。
- 泳鏡:保護眼睛,讓你能在水中保持清晰視野。
- 泳帽:保護頭髮,同時保持泳池衛生。
- 毛巾:上水後擦乾身體及保暖。
- 拖鞋:在更衣室和池邊行走時,保持足部衛生和防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