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要準備什麼?終極9大游泳注意事項清單,新手由準備到實戰一篇睇晒!

炎炎夏日,想跳入水中暢泳消暑,卻對執拾游泳用品感到茫無頭緒?又或擔心在公眾泳池因不熟悉流程而手忙腳亂?無論你是游泳新手,還是久未下水想重拾樂趣,這份終極清單都能為你解決所有疑難。本文將由游泳前的裝備與身心準備、游泳中的實戰守則與禮儀,再到游泳後的身體與裝備護理,提供最詳盡的指引,助你輕鬆享受游泳樂趣,真正做到「一篇睇晒」!

【游泳前準備篇】萬無一失的必備清單與身心狀態調整

每次下水前,心裡總會盤算著「游泳要準備什麼?」。其實只要跟著以下的清單,就能輕鬆執拾好游泳袋,確保每次游泳體驗都順暢愉快。這份游泳前準備清單由核心裝備到身心狀態都一一涵蓋,讓你做好萬全準備。

A. 核心裝備:不可或缺的五大基本用品

去游泳,有幾樣東西是絕對不能少的。它們就像是你的入場券,缺少任何一件都會影響你的游泳體驗。

1. 合適的泳裝(泳衣/泳褲):款式與材質選擇要點

泳裝是游泳的基本。選擇時,貼身和舒適是首要條件。建議女士選擇一件頭或運動型兩件頭泳衣,因為這樣在水中做大動作時比較方便,不會移位。男士則建議穿著緊身泳褲,而不是鬆身的沙灘褲,因為沙灘褲下水後會產生很大阻力,影響動作學習。材質方面,選擇具備耐氯特性的物料,可以讓泳裝更耐穿。

2. 保護性泳鏡:選擇技巧與防霧保養秘訣

泳鏡能保護眼睛免受池水刺激,同時讓你清楚看見水底世界。選擇時,可以將泳鏡輕輕按在眼窩上,如果能產生輕微的真空吸附感,就代表尺寸合適,不易漏水。一個實用小秘訣是,千萬不要用手或毛巾擦拭泳鏡內部,因為這樣會破壞原廠的防霧塗層。如果起霧,只需用清水輕輕沖洗一下就可以了。

3. 泳帽:保護頭髮與減少水阻

戴泳帽有三大好處。第一,它可以保護頭髮,避免長時間接觸池水中的氯氣而變得乾旱。第二,將頭髮束起可以防止頭髮遮擋視線,影響呼吸。第三,泳帽的順滑表面能有效減少水阻,讓你游得更輕鬆。

4. 快乾毛巾或吸水巾(索水布)

一條吸水力強的毛巾,能讓你在上水後迅速擦乾身體,避免著涼。傳統毛巾雖然舒服,但比較佔空間。近年流行的超細纖維吸水巾(俗稱「索水布」)吸水力強,而且輕便快乾,擰乾後又能重複使用,非常方便。

5. 防滑拖鞋

泳池邊和更衣室的地面經常濕滑,一對防滑的拖鞋是保障安全的重要裝備。它不但能防止滑倒,也能保持足部衛生,避免直接接觸地面,預防皮膚感染。

B. 輔助及便利品:從訓練工具到本地實用小物

準備好基本裝備後,一些輔助品可以讓你的游泳過程更順利,特別是一些在香港公眾泳池非常實用的小物。

1. 訓練輔助工具(浮板、水袖等初學者適用)

如果你是游泳初學者,浮板或水袖等工具能提供適當浮力,幫助你建立水感,專注練習打腿或划手動作。不過,這些只是輔助工具,學習游泳的最終目標還是要脫離它們。

2. 香港公眾泳池實用三寶:八達通、五元硬幣與防水袋

這三樣可說是香港泳客的「地道」必備品。現在康文署轄下的公眾泳池大多使用八達通入閘,非常方便。更衣室的儲物櫃則需要投入五元硬幣作按金,使用完畢後可以取回。最後,一個防水袋用來裝濕透的泳衣和毛巾,可以避免弄濕整個袋子。

3. 個人護理與清潔用品(沐浴露、洗頭水、潤膚膏)

游泳後,務必徹底沖身,洗去身上的氯氣味。建議攜帶旅行裝的沐浴露和洗頭水。由於池水會令皮膚變得乾燥,沖洗後塗上潤膚膏保濕,會讓身體感覺更舒適。

C. 身體準備:游泳前飲食與熱身運動

除了裝備,身體上的游泳前準備同樣重要。良好的身體狀態能讓你游得更安全,表現也更好。

1. 游泳前飲食須知:何時吃、吃什麼

游泳前切忌空腹或吃得太飽。建議在下水前一至兩小時,吃一些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例如香蕉或一小片麵包,為身體提供足夠能量。避免進食油膩或高纖維食物,因為它們需要較長時間消化。

2. 游泳前必做熱身運動

下水前的熱身運動不可或缺。花五至十分鐘進行一些簡單的動態伸展,例如手臂劃圈、手腕腳腕轉動、高抬腿等,可以喚醒肌肉,增加關節靈活性,有效預防抽筋和受傷。

D. 裝備迷思:避免攜帶的物品與常見誤解

有些物品看似有用,但在學習游泳時卻可能帶來反效果。了解這些游泳注意事項,可以避免走冤枉路。

1. 為何不建議使用游泳圈或救生衣學習游泳?

游泳圈和救生衣雖然能讓人浮在水面,但它們會讓身體處於垂直狀態,這與游泳時所需的水平姿勢完全相反。長期依賴這些工具,會妨礙學習者掌握正確的身體平衡和水感,對學習游泳並無幫助,甚至可能產生錯誤的安全感。

2. 潛水鏡、呼吸管及蛙鞋的泳池使用限制

潛水鏡、呼吸管和蛙鞋是為浮潛或潛水設計的,並不適合用來學習游泳的基本技巧,例如換氣。而且,大部分公眾泳池的泳道都禁止使用蛙鞋,以免影響到其他泳客。所以在游泳準備時,可以將這些裝備留待去海灘時再使用。

【游泳中實戰篇】由更衣室到泳池的安全守則與禮儀

了解游泳要準備什麼只是第一步,當你帶齊裝備到達泳池,接下來的實戰環節同樣有許多游泳要注意的事項。由踏入更衣室開始,每一個步驟都關乎個人衛生與公眾安全,讓我們一步步了解這些實用的守則與禮儀。

A. 更衣室使用流程與衛生守則

1. 儲物櫃使用步驟(入硬幣/自備掛鎖)

香港的公眾游泳池儲物櫃,主要分為兩種。最常見的是投幣式,你需要準備一個五元硬幣。使用時,將個人物品放入櫃內,關上櫃門,然後將五元硬幣投入門後的鎖膽,轉動鑰匙便可上鎖。這個硬幣只是按金,當你歸還鑰匙時便會退回。另一種方式是使用自備的掛鎖,如果儲物櫃設有鎖扣,你便可以使用自己的鎖頭,這樣就無需準備硬幣。

2. 強制性衛生程序:淋浴、水簾與洗腳池

為了維持池水清潔,進入泳池前,有幾項強制性的衛生程序你需要完成。首先,必須在更衣室內徹底淋浴,將身體上的汗水、油脂及塵埃沖洗乾淨。然後,在通往池邊的通道,你會經過水簾和洗腳池。請務必走過這兩項設施,讓已加氯的清水再次沖洗你的身體和雙腳,這是進入泳池前最後的潔淨步驟。

B. 池邊及泳道禮儀與安全須知

1. 個人物品放置與鞋履規定

離開更衣室來到池邊,這裡的禮儀和安全規則也相當重要。你可以將毛巾、水樽等個人物品放置在池邊的長凳或指定位置。最重要的規定是關於鞋履,任何在泳池場館外穿過的鞋履都不能穿到池邊。你應該準備一對只在池邊範圍使用的乾淨拖鞋,或選擇赤腳行走。這樣可以避免將外界的沙塵與細菌帶入池水範圍。

2. 泳道使用禮儀:如何選擇泳道與超越前方泳客

在泳道內游泳,就像在公路上行車,有一些不成文的規則需要遵守。泳池通常會將泳道按速度劃分,例如快線、中線和慢線。下水前,應先花點時間觀察每條泳道泳客的大致速度,然後選擇與自己速度相符的泳道。

在同一泳道內,通常會採用靠單邊前進的「循環式」游法,例如大家統一靠左邊游。如果你想超越前方的泳客,最禮貌的方式是輕輕拍一下對方的腳掌,示意你準備超越。對方通常會停在泳道末端讓你先行,或者繼續游並稍微靠向泳道線,讓出中間位置給你通過。同樣地,如果你感覺到後方有人觸碰你,也請盡量保持直線,為對方提供超越的空間。

【游泳後護理篇】個人清潔、裝備保養及能量補充

結束了暢快的游泳時光,身體感覺煥然一新。不過,整個游泳準備的流程其實尚未完結。游泳後的護理,同樣是游泳要注意的事項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它直接關係到你的皮膚健康和游泳裝備的壽命。

A. 身體護理:徹底清潔與保濕

泳池水中的氯氣雖然有消毒作用,但也會帶走皮膚和頭髮的天然油脂,所以上水後第一時間的身體護理非常關鍵。

1. 如何徹底去除身上的氯氣味

離開泳池後,應該盡快用溫水徹底沖身。這不單是為了衛生,更是為了洗走附在身體表面的氯。建議使用性質溫和的沐浴露,仔細清潔全身,特別是皮膚的皺摺處。單純用水沖洗並不足夠,因為氯氣會與皮膚及汗水產生化學反應,形成那股獨特的氣味,所以需要靠沐浴露才能有效去除。

2. 頭髮及皮膚的重點護理

頭髮長時間浸泡在池水中,容易變得乾旱、開叉。沖身時,記得使用洗頭水和護髮素,徹底清洗頭髮,去除氯氣殘留,然後補充頭髮所需的水分和營養。至於皮膚護理,洗澡後用毛巾輕輕印乾身體,趁皮膚還帶有微濕時,立即塗上潤膚膏或身體乳液。這個步驟可以將水分鎖在皮膚底層,有效舒緩因氯氣引致的乾燥和不適。

B. 裝備保養:延長泳具壽命的秘訣

一套好的游泳裝備價格不菲,正確的保養可以讓它們更耐用,陪伴你更長的時間。妥善處理游泳用品,也是游泳準備中一個值得留意的細節。

1. 泳具(泳衣、泳帽、泳鏡)的正確清洗、晾乾與存放

首先,使用後的泳衣、泳帽和泳鏡應立即用凍的清水沖洗,初步洗掉氯氣和鹽分。回家後,用溫和的肥皂或泳具專用清潔劑進行手洗,然後輕輕擠壓出水分,切勿用力扭乾,因為這樣會破壞泳衣的彈性纖維。晾乾時,應將泳具放置在陰涼通風處,避免陽光直接暴曬,因為紫外線會加速物料老化和褪色。泳鏡則最好待完全乾透後,放回鏡盒內收藏,以防鏡面被刮花。

C. 能量補充:把握黃金恢復時機

游泳是一項消耗大量體力的全身運動,運動後的能量補充對身體恢復十分重要。

1. 游後補充的黃金時間與食物建議

運動後的30分鐘內,是身體補充能量的黃金時間。這個時候,身體的吸收效率最高。你可以選擇一些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食物。例如,一隻香蕉可以快速補充糖分和鉀質,一杯牛奶或豆漿則能提供優質蛋白質,幫助肌肉修復。記得也要多喝水,補充在運動過程中流失的水分。這些簡單的游泳後飲食注意事項,能讓你的身體更快恢復到最佳狀態。

游泳準備與注意事項:常見問題 (FAQ)

Q1: 作為游泳新手,最重要的三樣準備物品是什麼?

如果你剛開始學游泳,想知道游泳要準備什麼才最精簡,那麼最重要的三樣核心裝備就是:合身的泳裝、清晰的泳鏡和一條毛巾。首先,一件合身的泳裝(泳衣或泳褲)非常重要,因為它能緊貼身體,減少在水中的阻力,讓你活動自如。其次,一副好的泳鏡可以保護你的眼睛,讓你能夠在水中張開眼睛看清楚,這樣可以減輕初學者的不安感。最後,毛巾讓你上水後可以馬上擦乾身體,防止著涼。只要準備好這三樣,你就可以開始你的游泳旅程了。

Q2: 帶小朋友去游泳,準備上有何特別注意事項?

帶小朋友去游泳,準備的重點會更偏向安全和舒適。第一,為小朋友選擇泳衣時,顏色是關鍵。請選擇鮮豔搶眼的顏色,例如橙色、黃色或螢光綠色。避免選擇藍色或深色的泳衣,因為這些顏色在水中不易被察覺,鮮色泳衣可以讓你在池邊或岸上都能輕易看到小朋友的位置。第二,準備合適的輔助浮力工具,例如水袖或合身的游泳背心,而不是玩具游泳圈,這樣才能真正輔助學習和保障安全。最後,準備一條尺寸較大的毛巾或浴袍,小朋友上水後體溫流失較快,大毛巾可以馬上包裹全身,提供足夠的保暖。

Q3: 冬天游泳的準備與夏天有何不同?

冬天游泳的準備和夏天最大的分別在於保暖。夏天的游泳注意事項主要圍繞防曬,冬天的重點則是從頭到尾維持體溫。除了基本的游泳裝備,一件保暖泳衣(wetsuit)就變得十分重要。它利用特殊物料鎖住一層薄薄的水層在身體和衣服之間,再用體溫將這層水加熱,從而達到保暖效果。另外,準備一頂矽膠泳帽的保暖效果會比布質泳帽好。上水後的保暖功夫也要做足,例如準備一條特別厚實的毛巾和一壺溫水,游完泳後迅速擦乾身體和補充水分,有助身體回溫。

Q4: 為何不能只穿普通T恤和運動短褲下水游泳?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疑問。主要原因在於物料和設計。普通T恤大多是棉質,棉質物料吸水後會變得非常重,不但會緊緊貼在身上,妨礙你的游泳動作,還會大大增加水阻,讓你游起來很費力。運動短褲的設計並非為游泳而設,濕水後同樣會變重和產生阻力,而且寬鬆的褲管在水中可能會造成不便或尷尬。專業的泳裝是使用快乾、輕便和低水阻的物料製成,專為水中活動設計,所以為了安全和游泳體驗,穿著合適的泳裝是必要的游泳準備。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