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錯湯會肥?營養師揭秘15款湯水卡路里陷阱,教你4招自製低卡靚湯
港人愛飲湯,不論是家中的老火湯,還是餐廳的餐湯,總認為是滋潤又健康的選擇。但你可曾想過,一碗暖心靚湯,隨時可能是致肥的「卡路里陷阱」?事實上,不少看似清淡的湯水,例如中式豬骨湯、西式忌廉湯,其熱量和脂肪含量都可能超出想像。錯誤的食材選擇及烹調方法,隨時令你墮入高卡路里的飲食陷阱而不自知。
為此,我們特意請教營養師,為你全面拆解15款常見中西湯水的卡路里,揭開高熱量背後的元兇,並傳授4個實用的低卡靚湯烹調秘訣。無論你是外食族還是入廚新手,本文都能助你學會如何聰明揀湯、健康飲湯,讓你享受湯水滋味的同時,輕鬆管理體重。
常見湯水卡路里排行榜:小心墮入高熱量陷阱
了解湯卡路里是健康飲食的第一步,很多人以為飲湯清淡又健康,但一不小心就可能墮入高熱量的陷阱。有些湯水卡路里甚至比一碗白飯還要高,現在就為大家揭開常見湯品的熱量真相。
外食族注意:茶餐廳與西式湯品卡路里分析
對於經常在外用餐的朋友,茶餐廳的例湯和西餐廳的餐湯是常見選擇。茶餐廳的老火例湯,通常用上豬骨、雞腳等脂肪較高的部位長時間熬製,湯頭雖然濃郁,但脂肪和鈉含量都相當高,一碗熱量可達150至200卡路里。
西式湯品的選擇同樣充滿學問。以蘑菇忌廉湯為例,製作過程加入牛油、麵粉和淡忌廉,令其口感順滑,但一碗的熱量已約有170卡路里。如果配上酥皮,分析酥皮湯卡路里後,總熱量更會飆升至325卡路里以上,脂肪含量極高,遠超一碗白飯。相對而言,羅宋湯以蔬菜為主,熱量較低,約為90卡路里,但餐廳版本為了增添風味,可能加入了大量牛油和茄膏,鈉含量容易超標,需要多加留意。
在家靚湯陷阱:中式滋潤湯水卡路里大公開
別以為自家煲的湯就一定健康。中式湯水常用的材料,例如豬骨、連皮雞肉、花生和雞腳,在長時間熬煮後會釋出大量脂肪,溶於湯中。你看到的奶白色湯頭,很多時候是脂肪乳化的結果,並非全是營養精華。一碗用料十足的花生雞腳湯或豬骨湯,湯水卡路里可輕易超過200卡路里,經常飲用會不知不覺攝取過多熱量。
低卡路里健康湯水推介
想要飲得健康,可以選擇一些以蔬菜和低脂肉類為主的滾湯。例如冬瓜粒湯、蕃茄豆腐魚湯或紫菜蛋花湯,這些湯水烹煮時間短,能更好地保留食材的營養,而且味道清甜。它們的卡路里普遍低於100卡路里,既能滿足口腹之慾,又不會為身體帶來額外負擔,是控制體重期間的理想選擇。
揭秘高卡湯水元兇:食材、烹調、湯渣如何影響卡路里?
影響一碗湯卡路里的因素有很多,了解箇中玄機,自然能飲得更精明。很多人以為湯水都是健康清淡的,但其實從食材的選擇、烹調方式,到是否連湯渣一同進食,都直接決定了最終的熱量高低。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方面,逐一拆解高卡湯水的秘密。
食材選擇的魔鬼細節:一字之差,熱量倍增
選擇食材是決定湯水卡路里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同樣是煲湯,選用豬骨和選用瘦肉,熱量可以相差好幾倍。豬骨,特別是筒骨,中間的骨髓充滿脂肪,經過長時間熬煮後會完全融入湯中。同樣,用連皮的雞、肥美的排骨或雞腳煲湯,都會大大增加湯水的脂肪含量。
相反,如果選用瘦肉、去皮雞肉或魚肉,湯水的熱量就會低很多。除了肉類,一些看似健康的配料也可能是陷阱。例如西式湯品中常用的忌廉(鮮奶油),會讓湯水變得香滑,但同時也加入了大量脂肪。至於酥皮湯,那一層香脆的酥皮更是一大熱量來源,令整體的酥皮湯卡路里急劇飆升,絕對是需要留意的選擇。
烹調方法的熱量對決:老火湯 vs. 滾湯
烹調時間的長短,對湯水的脂肪含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中式湯水主要分為「老火湯」和「滾湯」兩種。
老火湯通常需要用上兩、三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來熬製。在這個過程中,肉類和骨頭中的脂肪會被慢慢「逼」出來,並乳化成細小的脂肪微粒,均勻地分散在湯中。這就是為什麼老火湯通常看起來更濃郁、呈現奶白色的原因,而這些都是脂肪的「功勞」。長時間的熬煮不單止令脂肪溶出,肉類中的嘌呤也會大量釋出,對尿酸高的人士或會構成影響。
滾湯的烹煮時間則短得多,一般在半小時至一小時內完成。由於烹煮時間短,肉類的脂肪不易大量溶出,湯水自然更為清澈,脂肪含量和卡路里也相對較低。而且,食材中的部分營養素,例如一些不耐熱的維他命,在滾湯中也能得到更好的保留。
簡易視覺判斷法則:湯頭越清澈,卡路里越低
當我們外出用餐,無法親自選擇食材和控制烹調時間時,可以運用一個簡單的視覺法則來判斷。一般來說,湯頭的清澈程度與其卡路里含量成反比。
湯水看起來越清澈,通常代表它的脂肪含量越低。例如冬瓜粒湯、番茄蛋花湯等,湯色清澈見底,熱量通常不高。相反,如果湯水呈現不透明的奶白色或質地濃稠,例如豬骨湯、魚頭湯或西式忌廉湯,很可能就是含有大量乳化脂肪的訊號,其卡路里自然更高。下次選擇湯水時,不妨先觀察一下它的「樣貌」,就能輕鬆避開高熱量的陷阱。
營養師教路:4大秘訣自製低卡路里健康靚湯
想有效控制湯卡路里,其實一點也不複雜。只要掌握幾個基本原則,即使是廚房新手,都可以輕鬆在家煲出一鍋美味又健康的靚湯。以下由營養師分享的四大秘訣,不妨記下來,下次煲湯時就用得上。
秘訣一:精選低卡食材,奠定健康湯底
湯底是一碗湯的靈魂,也是決定熱量高低的關鍵第一步。想煲出清甜無負擔的湯水,建議多以蔬菜作為湯底主角,例如冬瓜、番茄、粟米、西洋菜等,它們本身熱量極低,又能提供天然的甜味。至於肉類選擇,則可以用瘦肉、豬𦟌、去皮雞肉或魚肉,取代高脂肪的豬骨、雞腳或連皮雞肉。單是這個簡單的替換,已經能大大降低整體的湯水卡路里,從源頭減少脂肪。
秘訣二:徹底隔走浮油,減少脂肪攝取
煲煮肉湯時,經常會見到湯面浮起一層金黃色的油,那正是從肉類和骨髓釋出的飽和脂肪。千萬不要小看這層浮油,它正是湯水熱量的主要來源之一。一個非常簡單的動作,就是在飲用前,用大湯匙或隔油勺,輕輕將這層浮油撇走。這個步驟雖然微小,卻能即時有效地減少不必要的脂肪攝取,讓你的靚湯更清澈、更健康。
秘訣三:起鍋前才調味,控制鈉含量防水腫
調味的時機其實大有學問。很多人習慣在煲湯初期就加鹽,但隨著水份在烹煮過程中蒸發,湯會變得越來越濃縮,結果可能導致湯頭過鹹。攝取過多鈉質,不但會增加身體負擔,更容易引致水腫問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熄火起鍋前才加入適量的鹽作調味。先試味,再逐少加入,這樣就能更精準地控制鈉含量,飲得更安心。
秘訣四:善用天然鮮味,取代人工調味
與其依賴鹽、雞粉等人工調味料,不如善用食材本身的天然風味。大自然提供了許多「天然味精」,能為湯水增添層次豐富的滋味。想增加鮮味,可以加入菇類、乾瑤柱、魷魚乾;想帶出清甜,粟米、紅蘿蔔、蘋果、蜜棗都是絕佳選擇。利用這些天然食材,不但能煮出味道濃郁的好湯,更能避免攝入額外鈉質和添加劑,讓身體真正吸收到食材的純粹營養。
按目標揀湯水:營養師為減脂、增肌及養生人士的湯水建議
了解各種湯卡路里之後,我們可以更聰明地將湯水融入日常飲食。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健康目標都不同,所以適合的湯水卡路里和營養成分自然也不同。現在,就讓我們根據不同族群的需要,看看營養師有什麼專業建議,助你揀選最適合自己的靚湯。
減脂瘦身族群:低卡高纖,增加飽足感
如果你正在減脂瘦身,湯水絕對可以成為你的好夥伴。選擇的關鍵在於低卡路里和高纖維。建議多揀以大量蔬菜為基底的湯水,例如冬瓜、番茄、海帶、雜菌等滾湯。這些湯的熱量非常低,而且蔬菜富含膳食纖維,可以有效增加飽足感。在飯前先喝一碗,便能幫助控制正餐的食量,讓你更容易達到熱量赤字。
健身增肌族群:補充優質蛋白質,促進肌肉修復
對於健身和增肌人士,訓練後的營養補充至關重要。一碗富含優質蛋白質的湯水,能有效促進肌肉的修復和生長。煲湯時可以選用瘦肉、去皮雞肉、魚肉、海鮮或豆腐等食材。例如豆腐魚尾湯、章魚蓮藕瘦肉湯等,都能提供身體構建肌肉所需的胺基酸,加速體能恢復,讓你的訓練事半功倍。
關注三高及尿酸族群:避開高脂高嘌呤湯水
若你關注血壓、血脂、血糖或尿酸水平,選擇湯水時就需要格外謹慎。應盡量避開用豬骨、雞腳、內臟等長時間熬製的老火湯或燉湯。因為長時間烹煮會令食材中的大量脂肪和嘌呤溶入湯中。這些濃郁的湯水不僅熱量高,長期飲用更可能影響身體的各項指數。建議選擇材料簡單、湯頭清澈的蔬菜湯或滾湯,對身體的負擔會小很多。
關於湯水卡路里的常見問題 (FAQ)
飲湯連湯渣會否更容易超標?
很多人飲湯時都習慣連湯渣一併吃下,認為這樣才不會浪費食材的營養。這個想法沒有錯,湯渣的確保留了大部分的膳食纖維和部分蛋白質。不過,這也意味著你會攝取到湯水本身以外的額外熱量。特別是當湯料包含薯仔、淮山、蓮藕、豆類等高澱粉質食材時,連湯渣食用就等於在正餐之外多吃了一份主食,整體湯水卡路里會大幅增加,容易令熱量超標。如果真的想連湯渣食用,建議可以將它視為正餐的一部分,並相對減少該餐的飯量,這樣就能在吸收營養的同時,更好地控制總熱量攝取。
奶白色豬骨湯是否代表鈣質更豐富?
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迷思。豬骨湯那濃郁的奶白色,並非來自豐富的鈣質,而是脂肪「乳化」的結果。在長時間高溫熬煮下,豬骨骨髓中的大量脂肪會分解成微小顆粒,並懸浮在湯水中,形成了看似營養豐富的奶白湯色。骨頭中的鈣質其實很難大量溶於水中,所以單靠飲湯,補鈣的效果相當有限。想有效補充鈣質,進食高鈣食物如牛奶、乳酪、硬豆腐或深綠色蔬菜會是更直接的方法。
為降低卡路里,是否完全不能用肉煲湯?
為了控制湯卡路里,並非要完全戒絕用肉類煲湯。肉類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關鍵在於懂得選擇。要煲出低脂靚湯,可以選用脂肪含量較低的部位,例如豬𦟌、瘦肉、去皮的雞肉、魚肉或海鮮。在烹煮前,記得先切除所有看得到的肥膏,並將雞皮徹底去除。僅是將材料由豬骨換成瘦肉,一碗湯的熱量已經可以大幅降低。這樣既能享受到肉湯的鮮甜,又不用攝取過多不必要的脂肪。
外出用餐時,如何快速判斷湯品卡路里高低?
外出用餐時沒有營養標籤,但可以依循一個簡單的視覺法則:「湯頭越清澈,卡路里越低」。
首先,選擇清澈見底的湯品,例如蔬菜湯、冬瓜湯或清雞湯,它們的脂肪含量通常最低。相反,看起來濃稠、混濁或呈奶白色的湯,例如豬骨濃湯、忌廉湯,很多時候都加入了大量脂肪、忌廉或澱粉去營造豐厚口感,熱量自然更高。
其次,要特別留意西式湯品中的陷阱。例如酥皮湯卡路里就非常驚人,那一層香脆的酥皮由大量牛油和麵粉製成,熱量隨時比湯本身更高。點餐時,盡量選擇紅湯(如羅宋湯)而非白湯(如忌廉湯),並且避免選擇附有酥皮的款式,就能避開高熱量的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