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極唔瘦元兇是「炎症脂肪菌」?營養師實測5大益生菌推薦,拆解韓國、萬寧熱賣款(附4大選購攻略及改善脂肪肝貼士)
節食、做運動,試盡各種減肥方法,磅數依然不動如山?你可能從未想過,減重失敗的元兇,竟然是潛藏在腸道中的「炎症脂肪菌」!這些壞菌會引發持續性低度炎症,擾亂新陳代謝,讓你變成「飲水都肥」的易胖體質。想由根源KO肥胖?本文將由註冊營養師為你拆解「炎症脂肪菌」的真面目,並實測市面上5款,包括韓國、萬寧熱賣的益生菌產品,教你4大選購攻略,避開致肥陷阱,更附上改善脂肪肝貼士,助你重塑健康腸道與理想體態。
拆解肥胖根源:到底「炎症脂肪菌」是什麼?
食極都唔飽,飲水都好似會肥?這可能是體內「炎症脂肪菌」失衡的警號。近年備受關注的炎症脂肪菌益生菌,正是針對這個肥胖根源而設。要理解它的作用,我們首先要從體內的「無聲大火」,即慢性炎症講起。
慢性炎症與體重失控的惡性循環
認識持續性低度炎症:身體的無聲警號
持續性低度炎症,不像受傷時的紅腫熱痛那樣明顯。它更像一場在體內持續悶燒的小火,你未必即時察覺,但它會長期、緩慢地損耗身體的正常運作。這種狀態會干擾內分泌,而且影響身體的能量調節系統,形成一個讓你減重變得非常困難的環境。
炎症如何影響新陳代謝及脂肪儲存
當身體處於長期發炎狀態,處理血糖的胰島素功能會受到影響,出現「胰島素阻抗」的現象。這代表身體需要分泌更多胰島素才能將血糖送入細胞,而過多的胰島素會發出一個強烈信號:將能量儲存為脂肪。結果就是新陳代謝減慢,脂肪更容易囤積,特別是在腹部,甚至可能加重肝臟負擔,這也是為何益生菌與改善脂肪肝的關係會受到關注。
「脂肪菌」的科學根據:厚壁菌門與擬桿菌門的平衡
科學研究:特定菌群失衡與肥胖的關聯性
科學家發現,人體腸道內主要有兩大菌群:厚壁菌門 (Firmicutes) 和擬桿菌門 (Bacteroidetes)。你可以簡單地將厚壁菌門理解為「脂肪菌」,因為它們更擅長從食物中提取和儲存能量。研究指出,肥胖人士腸道內的「脂肪菌」比例通常較高,而「瘦菌」擬桿菌門的比例則較低。這個失衡的比例,正是導致你更容易吸收卡路里、儲存脂肪的關鍵。
為何針對性益生菌成為體重管理的關鍵
這就解釋了為何不是所有益生菌都能幫助減重。要真正改善體質,關鍵在於補充能夠精準調整菌群比例的益生菌。這些特定的菌株,例如近年在韓國大熱的某些配方,其目標就是降低「脂肪菌」的數量,同時提升「瘦菌」的活力。這就是針對性益生菌在體重管理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是為何你可能會在萬寧等地方見到標榜特定功效的益生菌產品。
炎症脂肪菌益生菌的核心作用機制
機制一:抑制壞菌,調整腸道微生態平衡
炎症脂肪菌益生菌的首要任務,就是直接與腸道內的壞菌(特別是過多的「脂肪菌」)競爭生存空間和營養。當好菌的數量增加,壞菌的生長就會受到抑制。此消彼長之下,腸道整體的微生態環境會逐漸回復平衡,從源頭改變身體吸收和儲存能量的模式。
機制二:調節免疫反應,改善炎症狀態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一個健康的腸道菌群有助於訓練免疫系統,讓它變得更「聰明」,能夠分辨敵我,避免過度反應。透過補充益生菌改善腸道炎症,可以幫助調節全身的免疫反應,從而減輕前述的持續性低度炎症,打破「炎症致肥」的惡性循環。
機制三:鞏固腸道屏障,減少內毒素進入血液
腸道內壁是一道重要的物理屏障,防止細菌和其代謝產生的內毒素(LPS)滲入血液。當腸道菌群失衡時,這道屏障會變弱,出現「腸漏」情況。內毒素一旦進入血液,就會引發強烈的全身性免疫反應,加劇炎症。優質的益生菌能夠幫助修復和鞏固這道屏障,好像為腸道「補漏」,從而減少炎症的觸發因素。
揀啱先有效!註冊營養師教你4大選購標準
市面上的炎症脂肪菌益生菌產品五花八門,要找到真正有效的配方,關鍵在於學會像專業人士一樣閱讀產品標籤。想要改善因益生菌炎症引起的體重問題,或者輔助處理益生菌脂肪肝狀況,揀選時就需要更加精明。以下,我們將化繁為簡,帶你掌握四大核心標準與專業貼士,讓你輕鬆成為選購達人。
標準一:菌株履歷要清晰 (菌屬、菌種、菌株編號)
益生菌的名稱就像我們的姓名一樣,有「姓」有「名」,甚至有獨一無二的「身分證號碼」。一個完整的益生菌標示,必須清楚列明「菌屬 (Genus)」、「菌種 (Species)」與「菌株編號 (Strain)」。
舉個例子,「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其中「Lactobacillus」是菌屬,「rhamnosus」是菌種,而最重要的「GG」就是菌株編號。為何菌株編號如此關鍵?因為絕大部分的科學研究都是針對特定的「菌株」進行的,不同的菌株即使屬於同一菌種,其功效也可能截然不同。只有標明了菌株編號,我們才能追溯相關的科研文獻,確認它是否具備你所期望的功效。
標準二:活菌數量 (CFU) 並非愈多愈好
許多產品喜歡用「千億活菌」作招徠,但菌數並非越高越好。關鍵在於「適量」與「有效」。首先,不同菌株的有效劑量各不相同,有些菌株每天只需10億CFU(菌落形成單位)就能發揮作用,有些則需要上百億。其次,更重要的是產品能否保證在保質期結束時,仍然含有標示的活菌數量。與其追求一個虛高的初始數字,不如選擇一個能確保活菌穩定送達腸道的產品。一個信譽良好的品牌,會標明「保質期內保證的活菌量」。
標準三:必須包含益生元 (Prebiotics) 作為能量來源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它們進入腸道後需要食物才能存活、繁殖並發揮作用。益生元(又稱益生元)就是益生菌的專屬「糧食」。常見的優質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 (FOS)、菊苣纖維 (Inulin)、半乳寡糖 (GOS) 等。一個優質的益生菌配方,應該是益生菌與益生元的「共生質 (Synbiotics)」組合,這樣才能確保益生菌在腸道內建立穩固的優勢菌群,事半功倍。
標準四:具備安全認證與存活技術
益生菌要活著穿過胃酸和膽汁的考驗,才能到達腸道發揮作用。因此,產品是否採用了特殊的「存活技術」非常重要,例如專利包埋技術(Microencapsulation)或選用本身就耐酸耐鹼的特殊菌株。此外,選擇具備國際認可的安全生產認證(如GMP)的產品,代表其生產過程受到嚴格監管,品質更有保障,食用時自然更為安心。
避開常見陷阱:閱讀營養標籤的專業貼士
留意糖分、人造甜味劑及不必要添加物
為了提升口感,不少粉劑或乳酪飲品形式的益生菌產品會添加大量糖分、果汁粉,甚至是阿斯巴甜等人造甜味劑。這些成分不但會增加不必要的熱量攝取,更有可能干擾腸道菌群平衡,與補充益生菌的初衷背道而馳。選擇成分單純、無添加糖或使用天然甜味劑(如甜菊糖)的產品才是明智之舉。
了解產品來源地與生產標準
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於保健品的監管標準存在差異。例如,近年流行的炎症脂肪菌益生菌韓國產品,因其在體重管理及美容保健領域的科研投入而備受關注。而在大型連鎖店如萬寧選購炎症脂肪菌益生菌時,通常其上架產品已經過一輪篩選,在品質監控方面相對有保證。了解產品的來源地與生產標準,有助你判斷其品質水平。
判斷「降體脂」、「改善腸道」等聲稱的真偽
「改善腸道健康」是大部分益生菌的基本功能,但若產品聲稱具有「降體脂」、「改善過敏」甚至對「益生菌脂肪肝」有幫助等特定功效,消費者應抱持審慎態度。專業的做法是,查看該產品使用的「菌株編號」是否有相應的臨床研究支持這些聲稱。一個負責任的品牌,通常會在官網或包裝上提供相關的科研依據,而不是單純依靠模糊的宣傳口號。
【2025實測】5大炎症脂肪菌益生菌推薦:韓國熱賣款及萬寧有售型號全分析
市面上的炎症脂肪菌益生菌選擇眾多,要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產品確實需要花點心思。為了幫助大家作出明智的選擇,我們團隊根據一系列嚴格標準,親身實測並整理了五款功效與口碑俱佳的益生菌產品。這次的推薦清單涵蓋了科研實證的星級產品、來自韓國的人氣熱賣款,以及在萬寧等連鎖店就能輕鬆找到的型號,讓你一次過掌握所有重點。
評分標準:科研實證、活菌數量、配方協同、成分純淨度與性價比
在開始推薦前,先分享一下我們的評分標準,這有助你理解每款產品的優劣之處。
- 科研實證:產品使用的菌株是否有臨床研究支持其功效,特別是在體重管理或改善炎症方面的數據。
- 活菌數量:標示的菌落形成單位 (CFU) 是否充足,並且有技術確保活菌能順利抵達腸道。
- 配方協同:除了益生菌,配方是否包含益生元(益生菌的食物)或其他有助提升效果的成分。
- 成分純淨度:產品是否含有不必要的糖分、人造甜味劑或添加劑。
- 性價比:綜合考量價格、菌數、配方及品牌信譽,評估其整體價值。
推薦第一位:Life-Space Shape B420 Probiotic
核心賣點與營養師評分
Life-Space B420 的最大賣點在於其核心菌株——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sp. lactis (B420™)。這款菌株擁有大量臨床研究支持,證實有助於控制體脂、縮減腰圍及減少熱量吸收。配方專一而精準,專為體重管理而設。加上產品源自澳洲,並符合當地的TGA藥品級標準生產,品質監管嚴格,令人放心。
- 科研實證:★★★★★
- 活菌數量:★★★★☆
- 配方協同:★★★☆☆
- 成分純淨度:★★★★★
- 性價比:★★★★☆
適合人群與優點注意事項
這款產品特別適合目標明確,希望集中火力針對中央肥胖及體重管理的人士。其優點是科研根據充足,功效針對性強。需要注意的是,它的配方較為單一,如果你的目標是全面改善腸道健康,可能需要考慮其他配方更多元的選擇。
推薦第二位:鍾根堂 Lacto-Fit Gold 5X 益生菌
核心賣點與營養師評分
談到炎症脂肪菌益生菌,韓國的Lacto-Fit絕對是榜上有名。作為韓國銷量第一的國民益生菌,它的成功之處在於採用了「SYNBiotic」黃金比例配方,即益生菌與益生元共存,確保益生菌到達腸道後有充足的「食糧」來繁殖壯大。升級後的5X版本更針對腸道不同位置(小腸、大腸)配置了相應的菌種,全面照顧腸道健康。
- 科研實證:★★★★☆
- 活菌數量:★★★★☆
- 配方協同:★★★★★
- 成分純淨度:★★★☆☆
- 性價比:★★★★★
適合人群與優點注意事項
Lacto-Fit非常適合初次接觸益生菌,或希望維持日常腸道健康、改善排便規律的用家。它的味道可口,獨立包裝方便攜帶,性價比極高。不過,為了提升口感,產品添加了少量甜味劑,注重完全無添加成分的人士需要留意。
推薦第三位:G-NiiB M3XTRA 微生態免疫+配方
核心賣點與營養師評分
如果你信賴本地科研實力,在萬寧有售的G-NiiB M3XTRA會是你的首選。這款由香港本地大學研發的益生菌,採用了亞洲人的腸道數據庫進行分析,配方專為亞洲人體質設計。它利用專利的「微囊鎖菌技術」,確保益生菌能抵抗胃酸和膽汁,存活率極高。配方中的3種特選益生菌與3種益生元組合,對平衡腸道微生態、改善益生菌炎症狀態有顯著幫助。
- 科研實證:★★★★★
- 活菌數量:★★★★☆
- 配方協同:★★★★★
- 成分純淨度:★★★★☆
- 性價比:★★★☆☆
適合人群與優點注意事項
G-NiiB M3XTRA適合關注免疫力、受長期腸道問題困擾,並且信任本地科研成果的人士。其優點在於配方極具針對性及存活技術領先。但相對其他品牌,其價格定位較高,預算可能是其中一個考量點。
推薦第四位:Culturelle Health & Wellness Probiotic
核心賣點與營養師評分
Culturelle的核心成分是全球擁有最多研究的LGG菌(鼠李糖乳桿菌GG)。雖然它只有單一菌株,但LGG菌在提升免疫力、改善過敏及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方面的科研實證非常豐富。健康的免疫系統能有效調節身體的炎症反應,這對於從根本改善因慢性炎症引致的代謝問題,甚至對關注益生菌脂肪肝議題的人士,都有正面作用。
- 科研實證:★★★★★
- 活菌數量:★★★☆☆
- 配方協同:★★★☆☆
- 成分純淨度:★★★★★
- 性價比:★★★★☆
適合人群與優點注意事項
這款產品非常適合希望在維持腸道健康的同時,增強個人免疫力、改善過敏體質的用家。其優點是菌株經典,安全性和功效性都得到廣泛認可。缺點是菌量相對其他產品不高,而且功能上更偏向免疫調節,而非直接的體重管理。
推薦第五位:Webber Naturals Probiotic 30 Billion
核心賣點與營養師評分
來自加拿大的Webber Naturals,向來以高性價比見稱。這款300億益生菌產品提供了8種互相兼容的益生菌菌株,配方全面,能同時照顧到大小腸的健康。每粒膠囊提供300億活菌,菌量非常充足,而且價格親民,是日常保健的絕佳入門選擇。
- 科研實證:★★★☆☆
- 活菌數量:★★★★★
- 配方協同:★★★☆☆
- 成分純淨度:★★★★☆
- 性價比:★★★★★
適合人群與優點注意事項
適合尋求高菌量、多菌種,並且著重性價比的消費者。作為日常保健品,它能提供穩定的腸道支持。優點是價格實惠,菌量充足。需要留意的是,雖然菌種多,但相比起前面幾款產品,其採用的菌株在特定功效(如減重)上的臨床研究文獻較少。
真人實測分享:連續服用益生菌30日的效果
理論講得再多,都不及一次真實的體驗來得有說服力。這次我們邀請了一位典型上班族,為大家實測連續服用針對性的炎症脂肪菌益生菌30日,親身記錄身體的轉變,看看從調整腸道菌群開始,能否真正解決減重平台期的困擾。
實測個案:辦公室OL的減肚腩日記
今次的實測主角是29歲的Chloe,一位在廣告公司工作的項目主任。她跟許多香港的辦公室女性一樣,每日至少8小時對著電腦,午餐經常外賣解決,下午茶的甜點更是生活中的小確幸。雖然有運動習慣,但腹部贅肉始終是她的心頭大石,而且經常受胃氣脹和排便不順的問題困擾。
服用前:體重、腰圍及腸道困擾記錄
- 體重與腰圍: 體重58公斤,腰圍維持在30吋,尤其下腹部非常突出。
- 腸道狀況: 排便不定時,通常要兩至三日才有一次,而且過程不暢順。她經常感到腹部脹氣,尤其在午飯後,褲頭會變得很緊,感覺像個「小氣球」。
- 精神與皮膚: 容易疲倦,下午三四點就開始精神不濟。皮膚狀態不穩定,偶爾會長出壓力瘡。
服用後:體重變化、排便規律及精神狀態改善分享
- 體重與腰圍: 30日後,體重下降至56.5公斤。雖然只是輕了1.5公斤,但最驚喜的是腰圍減少了接近2吋,變為28吋多一點。穿上以前覺得緊身的褲子,明顯感覺到鬆動了。
- 腸道狀況: 服用約一星期後,排便開始變得有規律,基本上能做到每日一次。飯後胃氣脹的情況大大減少,腹部不再有以往的繃緊感,整個人感覺輕盈了。
- 精神與皮膚: 下午的疲倦感有所改善,工作時的專注力提升了。意外收穫是皮膚穩定了不少,那段時間幾乎沒有長新的暗瘡。Chloe分享,這次經驗讓她體會到,原來處理好腸道內的益生菌與炎症問題,對整體狀態的影響可以這麼大。
還在猶豫?3步找出最適合你的炎症脂肪菌益生菌
市面上針對改善炎症脂肪菌的益生菌產品眾多,要從中挑選最適合自己的一款,確實需要花點心思。每個人的體質、生活習慣與健康目標都不同,所以適合朋友的產品,未必完全適合你。這裏提供一個簡單的3步思考法,助你清晰地定位自己的需求,找到真正能夠幫助你對抗體內炎症、達成健康目標的夥伴。
步驟一:你的主要健康目標是什麼? (減重 / 改善代謝 / 提升免疫力)
首先要問問自己,你最想解決的健康問題是什麼。因為不同的健康目標,需要由不同菌株組合的益生菌來支援。
-
目標是減重或改善脂肪肝:如果你的首要目標是減磅,或者關注與益生菌脂肪肝相關的健康問題,你應該尋找含有經研究證實有助於調節脂肪代謝、抑制脂肪堆積的特定菌株,例如某些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或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的特定菌株。它們的作用是幫助身體調整能量吸收的模式。
-
目標是改善代謝:若你經常感到疲倦、餐後血糖波動較大,或者有代謝綜合症的傾向,選擇的重點應放在能夠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穩定血糖及處理慢性炎症的益生菌配方上。一個健康的腸道微生態,是維持整體新陳代謝順暢運作的基礎。
-
目標是提升免疫力: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如果你容易感冒、有過敏鼻炎或皮膚問題,這代表你的免疫系統可能處於失衡狀態。你需要選擇能夠調節免疫反應、鞏固腸道屏障的益生菌,從根源改善免疫力。
步驟二:你的飲食習慣偏向? (高油高糖 / 多菜少肉 / 外食為主)
你的日常飲食,直接決定了腸道內是「好菌」還是「壞菌」當家。
-
高油高糖飲食:這是「炎症脂肪菌」最喜歡的食物。長期這樣飲食,會讓壞菌過度生長,加劇體內炎症反應,令減重變得十分困難。你需要一款強效的益生菌配方,去平衡被破壞的腸道菌群。
-
多菜少肉飲食:這是一個很好的飲食基礎。不過,你可以透過補充益生菌來讓健康效果加乘,特別是選擇含有益生元的產品,能為腸道益菌提供充足的「食糧」,進一步鞏固腸道健康。
-
外食為主:經常外出用餐,難免會攝取較多的油、鹽和食品添加劑。這會對腸道菌群造成持續的衝擊。每日補充益生菌,就像為腸道建立一個穩定的防護網,有助於維持菌群平衡,減低外來因素的干擾。
步驟三:你的預算範圍?
健康投資需要長遠規劃,所以選擇一款你能持續負擔的產品非常重要。市面上從萬寧有售的親民選擇,到一些韓國進口的專業級炎症脂肪菌益生菌,價格範圍很廣。
價格高低通常反映在菌株的專利技術、活菌數量、以及是否有特殊的包埋技術來確保益生菌能活著到達腸道。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在符合前兩個步驟需求的產品中,尋找性價比最高的選擇。記住,最貴的產品不一定最好,但持續服用才能看見效果。
[嵌入式問卷/工具,根據答案導向至相應產品推薦]
綜合以上三個步驟的思考,你現在應該對自己的需求有了更清晰的了解。為了讓你更方便地作出決定,我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互動工具。只要回答幾個關於你健康目標和生活習慣的問題,系統就會根據你的答案,從我們推薦的產品清單中,為你配對出最適合的一款。
關於炎症脂肪菌益生菌的常見問題 (FAQ)
Q1: 食用炎症脂肪菌益生菌會有副作用嗎?
對於大部份人來說,食用優質的炎症脂肪菌益生菌是相當安全的,因為它們是人體腸道本來就存在的益菌。不過,在剛開始服用的初期,由於腸道菌群正在重新適應和調整,少部分人可能會經歷短暫的腹脹、排氣增多或輕微的消化不適。這些現象通常在一至兩星期後,隨着腸道環境穩定下來便會自然緩解。
Q2: 應該在早上空腹食還是餐後食?
關於服用時間,坊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建議在早上空腹時服用,理據是此時胃酸分泌較少,益生菌能更順利地通過胃部到達腸道。另一種則主張隨餐或餐後服用,因為食物可以作為緩衝,中和部分胃酸,同樣有助於保護益生菌的活性。其實,最佳的做法是詳細閱讀你所選購產品的包裝指引。因為不同菌株的耐酸性各異,生產商會根據其產品特性,提供最適合的服用建議。
Q3: 需要食幾耐先會見到效果?
益生菌並非即時見效的藥物,而是需要時間在腸道內定植和發揮作用。一般而言,要感受到腸道健康的改善,例如排便變得規律,可能需要持續服用2至4星期。至於體重或體脂方面的變化,由於牽涉到整體新陳代謝的調整,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建議至少持續服用3個月,才能看到較顯著的效果。關鍵在於持之以恆,讓益生菌有足夠時間去調整你的腸道微生態。
Q4: 如果我正在服用抗生素,可以同時食益生菌嗎?
可以,而且這是一個很好的做法。抗生素在殺滅害菌的同時,也會無差別地影響腸道內的益菌,容易引致腹瀉或腸道菌群失衡。為了確保益生菌的活性,建議在服用抗生素後,相隔至少2至3小時再服用益生菌。這樣可以避免益生菌被抗生素立即殺死,讓它們有機會在腸道內發揮作用,幫助維持腸道益菌的平衡。
Q5: 停止服用後,體重會反彈嗎?
炎症脂肪菌益生菌主要是透過改善腸道健康和調整代謝來輔助體重管理,它並不是減肥藥。體重是否反彈,關鍵在於停止服用後的生活與飲食習慣。假如你恢復高糖高油的飲食和久坐的生活模式,體重自然有機會回升。因此,建立並維持健康的飲食結構和適量運動,才是維持理想體態的長遠之策。益生菌是輔助你走上這條路的得力夥伴,而不是終點。
Q6: 特定益生菌對改善脂肪肝有幫助嗎?
近年有愈來愈多研究指出,腸道健康與肝臟健康之間存在密切的「腸肝軸」(Gut-Liver Axis) 關係。特定的益生菌對改善脂肪肝問題展現了潛力。當腸道菌群失衡,腸道屏障功能減弱時,一些有害物質或內毒素可能進入血液循環並到達肝臟,加劇肝臟的炎症反應和脂肪堆積。而某些益生菌菌株,例如一些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被證實有助於減少腸道炎症,鞏固腸道屏障,從而減輕肝臟的負擔。因此,針對性地補充益生菌,對於輔助改善益生菌脂肪肝狀況,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