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功效與3大潛在壞處?牛筋完整食用指南:功效、禁忌與健康煮法大公開

牛筋口感Q彈煙韌,無論是滷水、清燉或加入粉麵之中,都深受食客歡迎。不少人視之為補充膠原蛋白的「養顏恩物」,但你又是否了解其完整的營養價值與潛在食用風險?坊間流傳食牛筋可「以形補形」強健筋骨,同時亦有人擔心它難以消化,甚至會影響咀嚼肌。究竟牛筋對身體是好是壞?本文將為你深入剖析牛筋的四大功效與三大潛在壞處,並提供由選購、處理到健康烹調的完整指南,教你如何避開禁忌,食得健康又滋味,輕鬆煮出軟腍入味的完美牛筋。

牛筋的4大功效與營養價值

在深入了解牛筋壞處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它備受推崇的另一面。其實只要烹調和食用方法得當,牛筋的功效相當豐富,對於注重健康的人士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食材選擇。

功效一:富含膠原蛋白,養顏強骨

提到牛筋好處,大家馬上會聯想到豐富的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是構成人體皮膚、關節軟骨、韌帶和骨骼的重要蛋白質,它能幫助維持皮膚的彈性和水分,同時有助於強化關節結構,讓活動更順暢。身體攝取膠原蛋白後,會先將其分解為胺基酸,再利用這些基礎原料去製造身體各部位所需的蛋白質。所以,食用牛筋就等於為身體補充了重要的「建材」,支持皮膚和筋骨的修復與健康。

功效二:低脂高蛋白,健身減重之選

牛筋的另一個驚人好處,是它「高蛋白、極低脂」的營養特性。每100克煮熟的牛筋,蛋白質含量可高達30克,脂肪卻可能只有0.5克,而且不含膽固醇。相比之下,即使是大家認為較瘦的牛柳,脂肪比例也有4%至6%,而牛腩的脂肪更高達27%。對於需要增肌減脂的健身人士,或正在進行體重管理的朋友來說,牛筋能提供充足的蛋白質來修復肌肉和增加飽足感,同時又不會帶來額外的脂肪負擔,絕對是理想的蛋白質來源。

功效三:中醫食療視為「補肝強筋」佳品

從中醫食療的角度來看,牛筋功效同樣備受肯定。古代醫書認為牛筋性平、味甘,有「補肝強筋,益氣力」的作用。在中醫理論中,「肝主筋」,意思是指肝臟的健康狀況會直接影響筋腱的功能。因此,食用牛筋被視為一種能滋養肝血、從而強健筋骨的食療方法,特別適合腰膝酸軟、關節靈活度下降的人士。

牛筋營養成分一覽

為了讓你更具體地了解牛筋的營養價值,以下是每100克已煮熟牛筋的大約營養成分參考:

  • 熱量:約 150 kcal
  • 蛋白質:約 30 g
  • 脂肪:約 0.5 g
  • 碳水化合物:約 0 g
  • 膽固醇:0 mg

(請注意,以上數值會因牛筋的具體部位及烹調方式而略有不同。)

食用牛筋的3個潛在壞處與禁忌

雖然了解牛筋的好處和功效,但我們也要知道潛在的牛筋壞處,這樣才能食得更安心。牛筋的獨特之處在於其營養與質感,但在某些情況下,這些特點也可能帶來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壞處一:質地堅韌,或加重消化負擔

牛筋煙韌彈牙的口感,是它深受歡迎的原因。但這種堅韌的質地,主要來自緊密的膠原蛋白與結締組織。如果消化系統的功能本身比較弱,胃部便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力氣去分解這些結構。這個過程有機會引起腹脹或消化不良等不適感。所以,對於腸胃功能欠佳的人士,食用牛筋時需要先衡量自己的消化能力。

壞處二:考驗咀嚼能力,長者幼童慎食

牛筋的韌性對牙齒和咀嚼能力也是一個考驗。對於牙齒仍在發育的幼童,或者牙齒功能開始退化、甚至佩戴假牙的長者來說,用力咀嚼堅韌的牛筋可能會感到吃力。這不只影響進食體驗,還有可能對牙齦或牙齒造成過度壓力。因此,這兩個群體在食用牛筋時需要特別留意。

壞處三:過度咀嚼或致咀嚼肌肥大

這是一個與儀容相關的考量。咀嚼這個動作,其實是在鍛鍊我們臉頰兩側的「咀嚼肌」。就像健身會鍛鍊身體肌肉一樣,如果經常並且長時間用力咀嚼像牛筋這樣堅韌的食物,就等於在為咀嚼肌進行高強度訓練。長期下來,這塊肌肉可能會變得比之前發達,讓臉部輪廓顯得比較方正。

如何煮牛筋才能軟腍入味?避開壞處的烹調秘訣

要避開牛筋壞處,例如質地堅韌難以消化,關鍵就在於烹調方法。正確的處理不但可以讓牛筋變得軟腍入味,入口即化,更能讓你安心享受牛筋的功效,將營養價值完全釋放。只要掌握以下幾個步驟,即使是廚房新手,也可以輕鬆煮出餐廳水準的牛筋料理。

步驟一:選購與前期處理

新鮮、急凍、半成品牛筋選購貼士

萬事起頭難,選對牛筋是成功的第一步。在市場選購新鮮牛筋時,應選擇呈自然乳白或微黃色,質地富有彈性,而且沒有異味的。如果是購買急凍牛筋,就要留意包裝是否完整,避免選擇結有過多冰霜的產品,因為那可能表示經過反覆解凍。市面上也有已處理好的半成品牛筋,選購時應留意其來源及成分,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確保衛生安全。

焯水去腥的正確方法

無論是新鮮或急凍牛筋,焯水都是不可或缺的步驟。正確做法是將牛筋冷水下鍋,加入幾片薑、數段蔥及少量料理酒。隨著水溫慢慢升高,牛筋內部的血水與雜質會逐漸釋出,形成浮沫。將這些浮沫撇除乾淨後,再將牛筋撈出,用溫水沖洗乾淨。這個步驟能有效去除腥味,而且確保牛筋的口感。

步驟二:掌握不同廚具的烹煮時間

高壓鍋(壓力煲)煮法

對於追求效率的都市人,高壓鍋是最佳選擇。將處理好的牛筋放入鍋中,加入蓋過牛筋的水或高湯,以及八角、香葉等香料。蓋上鍋蓋加熱,待壓力閥上升後開始計時,一般約需30至40分鐘,牛筋便會變得極為軟爛。這是最快速讓牛筋軟化的方法。

慢燉鍋(電子燉盅)煮法

如果時間充裕,使用慢燉鍋可以得到更細膩的口感。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選擇低溫模式,慢燉約6至8小時。長時間的溫和加熱,讓牛筋的膠原蛋白完全轉化,質感軟糯而不失彈性,而且幾乎不需要看管,非常方便。

傳統明火煮法

使用傳統明火炆燉,雖然最花時間,但風味十足。將牛筋及其他配料放入深鍋中,大火煮滾後轉為小火,保持微滾狀態,蓋上鍋蓋慢燉至少2至3小時。期間需要不時檢查水量,避免燒乾。這種方法可以讓味道慢慢滲透,層次更豐富。

步驟三:推薦健康食法與食譜

低鈉滷水牛筋

想品嚐濃郁的滷水風味,又想兼顧健康,可以自製低鈉滷水。利用八角、桂皮、花椒、甘草等天然香料取代部分醬油,並選用薄鹽醬油。將煮軟的牛筋放入滷水中,再加入白蘿蔔或紅蘿蔔一同滷煮,蔬菜的清甜能平衡滷水的鹹香,更能體現牛筋好處。

滋補清燉牛筋湯

清燉是最能品嚐牛筋原味,並且發揮其滋補功效的食法。將軟腍的牛筋,搭配山藥、玉米、杞子及紅棗等食材,以文火慢燉成一鍋清澈的湯品。這道湯水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對腸胃的負擔最小,適合所有年齡層的人士享用。

不同人士的牛筋食療建議

了解牛筋壞處與眾多好處後,不同身體狀況的人士,在食用時其實有不同的考量。只要根據自身需要,調整烹調和食用方式,就能善用牛筋的功效,避開潛在問題。

健身及體重管理人士

對於追求增肌減脂的朋友來說,牛筋的功效顯得特別吸引。它屬於高蛋白質、極低脂肪的食材,能為肌肉修復和生長提供優質原料,同時不會帶來多餘的脂肪負擔。不過,需要留意市售滷水牛筋的醬汁可能隱藏高鈉高脂陷阱。另外,若頻繁大量食用未煮至極軟的牛筋,長期過度咀嚼或會令咀嚼肌變得發達。建議以清燉或自製低鈉滷水方式烹調,並作為均衡飲食的一部分適量攝取。

長者與牙齒功能不佳者

長者或牙齒功能稍弱的人士,面對牛筋時最主要的考量是其質地。未經充分烹煮的牛筋極具韌性,不易咀嚼,也可能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然而,牛筋的好處在於它富含膠質。只要利用壓力煲或長時間慢燉,將牛筋烹煮至完全軟爛、入口即化的狀態,就能輕鬆享用。將軟腍的牛筋切細,加入粥品或湯羹中,既能攝取營養,又方便進食。

兒童與青少年

處於成長黃金期的兒童與青少年,需要充足的蛋白質支持骨骼和肌肉發展。牛筋能提供這方面的營養。不過,家長需要特別注意,牛筋的韌度對年幼兒童的咀嚼能力是一大挑戰,處理不當或有哽塞風險。建議將牛筋徹底煮軟後,剪成細小塊狀,再讓孩子食用。同時,自家烹調能有效控制鈉含量,較市售的滷水製品更適合小朋友。

關節不適或希望強健筋骨者

對於關注關節健康,或希望根據傳統食療理念強健筋骨的人士,牛筋的功效與其特性十分契合。它富含的膠原蛋白,經過消化分解後,能為身體提供合成關節軟骨、肌腱和韌帶所需的重要胺基酸。從中醫角度看,牛筋亦有「補肝強筋」的作用。建議將牛筋與其他食材一同煲成滋補湯水,透過長時間熬煮,讓營養精華融入湯中,更易於身體吸收,作為日常筋骨保健的食療選擇。

牛筋功效與壞處 FAQ

經常食牛筋會有副作用嗎?

提到牛筋壞處,大家最常問的是經常食用會否引致副作用。對於一般健康人士,適量食用煮得軟腍的牛筋,並不會構成大問題。不過,如果長期並且大量進食質地堅韌的牛筋,就有兩個潛在的影響。第一,它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第二,持續過度用力咀嚼,有可能令咀嚼肌變得發達,或會影響臉部線條。所以,食用的頻率和烹調方式是關鍵,只要確保徹底煮軟,就能大幅減低這些副作用的機會,同時又能享受到牛筋的好處。

市售的即食滷水牛筋健康嗎?

市售的即食滷水牛筋非常方便,但健康程度就要視乎製作方法。為了調味和延長保質期,這類產品的鈉含量通常偏高,部分更可能含有味精或其他食品添加劑。長期攝取過量鈉質,會增加患上高血壓的風險。選購時,最好先查看包裝上的營養標籤,選擇鈉含量較低的產品。如果想吃得更健康,並且完全發揮牛筋功效,自己在家用天然香料製作低鈉滷水牛筋會是更理想的選擇。

痛風患者可以食牛筋嗎?

牛筋雖然富含膠原蛋白,但同時屬於中高嘌呤(普林)含量的食物。嘌呤在體內會代謝成尿酸,而痛風正是因為體內尿酸過高所引起。因此,對於痛風患者而言,食用牛筋需要特別謹慎。在痛風急性發作期間,應該完全避免食用。即使在病情穩定的緩解期,也只建議淺嚐即止,並且最好在食用前先諮詢醫生或註冊營養師的專業意見,評估個人狀況是否適合。

如何判斷牛筋已徹底煮軟?

要判斷牛筋是否已徹底煮軟,有幾個簡單的方法。最直接的方式是使用筷子或叉子測試。如果可以輕鬆地一插即穿,完全沒有遇到阻力,就代表牛筋內部已經變得非常軟腍。從外觀上看,煮透的牛筋會呈現半透明的啫喱狀,看起來飽滿而有彈性,而不是實的的白色。當然,最準確的方法就是試吃一小塊,如果入口即化,不需要費力咀嚼,那就代表火候十足了。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