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安全舉更重?一篇看懂「筏式呼吸法」:由腹式呼吸入門到4大步驟完整教學

在重量訓練中,無論是深蹲、硬舉還是臥推,每位健身愛好者都渴望突破個人紀錄(PR)。但當槓鈴重量越來越大,如何維持軀幹穩定、保護脊椎免受傷害,便成為了安全與進步的關鍵。這正是「筏式呼吸法」(Valsalva’s Maneuver)發揮作用的地方。它並非單純的閉氣,而是一種透過提升腹內壓(IAP)來建立「人體天然腰帶」的高階技巧,能顯著增強脊椎與核心的剛性,讓你安全地舉起更重的重量。本文將由最基礎的腹式呼吸講起,帶你深入剖析筏式呼吸法的完整原理、潛在風險,並提供詳盡的四步驟安全執行教學與實戰應用指南,讓你一篇讀懂如何正確運用這項技巧,自信地挑戰下一個重量。

秒懂筏式呼吸法:定義、原理與作用

當你在健身房看到有人在深蹲或硬舉前,深吸一口氣然後憋著臉紅耳赤地發力,他們很可能正在使用一種名為「筏式呼吸」的進階技巧。這種呼吸法,英文全名是 Valsalva’s Maneuver,是許多進階重訓人士為了挑戰更大重量、同時保護脊椎而採用的關鍵技術。它並非單純的憋氣,而是一套有系統、有原理的呼吸策略。接下來,讓我們一步步拆解它的完整定義、作用,以及背後的科學原理。

筏式呼吸法 (Valsalva’s Maneuver) 的完整定義與步驟

簡單來說,筏式呼吸法是一種透過深吸氣後,緊閉聲門(喉嚨裡的氣閥),然後強力收縮腹部與胸腔肌肉,彷彿要用力呼氣但又不讓任何氣體排出的動作。這個過程會在胸腔與腹腔內產生極高的壓力。

這個技巧是建立在正確的腹式呼吸基礎上。若想掌握它,必須先熟悉如何將空氣深深吸入腹部,而不是只停留在胸腔的淺層胸式呼吸。完整的執行步驟我們會在後面詳細教學,但它的核心概念就是:吸氣、閉氣、加壓、發力。

筏式呼吸法 vs. 努責現象:兩者關鍵差異

很多人會將「筏式呼吸法」與「努責現象」混為一談,但兩者其實是「因」與「果」的關係,理解這個差異非常重要。

  • 筏式呼吸法 (Valsalva’s Maneuver):這是你主動執行的「動作」或「技巧」。它是一個有意識的、為了特定目的(例如增加穩定性)而採用的呼吸方法。

  • 努責現象 (Valsalva Phenomenon):這是執行筏式呼吸法後,身體產生的「生理反應」或「症狀」。這些反應包括血壓的劇烈波動、心率變化,有時甚至會出現頭暈或眼前發黑的情況。

打個比方,筏式呼吸法就像是你踩下汽車油門的動作,而努責現象就是引擎轉速飆升、車子向前衝的結果。前者是方法,後者是後果。

筏式呼吸法的核心作用:為何重訓需要它?

既然筏式呼吸法會引發生理上劇烈的反應,為什麼在挑戰大重量時,它又變得如此重要?答案只有一個:為了創造極致的「穩定性」。在進行深蹲、硬舉、臥推等全身性的大重量訓練時,軀幹的穩定是安全與效率的基石。筏式呼吸法正是透過兩大核心原理,將你的身體變成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

原理一:提升腹內壓 (IAP),建立人體天然腰帶

當你使用腹式呼吸法深吸一口氣並閉鎖聲門後,這口氣會被困在你的腹腔和胸腔裡。此時,你再主動收緊核心肌群(腹橫肌、腹內外斜肌等),就像從四面八方向內擠壓一個充滿氣的氣球。這個動作會使腹腔內的壓力,也就是腹內壓(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急速升高。

這個高壓狀態,會從身體內部向外對你的脊椎產生支撐力,效果就如同一條無形的、從內部充氣的舉重腰帶。它能有效地分擔脊椎前側的壓力,讓你的下背部在承受巨大負荷時,依然能維持在一個安全、中立的位置。這也是學習腹式呼吸好處的延伸應用,將氣體引導至正確位置以產生最大效益。

原理二:穩定脊椎與軀幹,確保力量有效傳導

提升了腹內壓之後,你的整個軀幹(從骨盆到胸腔)會變得像一根實心的柱子一樣堅固、僵硬。想像一下,你要用一根棍子去推動重物,你會選擇一根柔軟的竹子,還是一根堅硬的鐵棍?答案顯而易見。

在重訓中,你的軀幹就是這根棍子。一個穩定、剛性的軀幹,才能有效地將你從腿部和臀部產生的強大力量,絲毫不減地傳導至槓鈴上。如果軀幹不穩定,力量在傳導過程中就會像電流通過劣質電線一樣被耗散掉,不僅影響你的表現,更會大大增加脊椎因不當彎曲而受傷的風險。筏式呼吸法,就是確保這條力量傳導路徑暢通無阻的關鍵。

安全第一:筏式呼吸的生理風險與禁忌

雖然筏式呼吸是提升運動表現的強效工具,但它的力量來自於對身體循環系統施加的巨大壓力。這種技巧並非人人適用,在使用前,我們必須先深入了解它如何影響你的身體,特別是血壓的劇烈變化,這樣才能確保訓練安全。

閉氣發力時的血壓四部曲:了解身體的即時變化

當你執行筏式呼吸時,你的心血管系統就像經歷了一場短暫而劇烈的過山車。這個深吸氣後閉氣用力的過程,其英文名稱為 Valsalva’s Maneuver,它觸發的生理反應是穩定而可預測的。我們可以將這個過程分為四個清晰的階段,讓你完全掌握體內的即時反應。

階段一(閉氣用力):胸腔壓力劇增,血壓短暫上升

當你深吸一口氣並閉氣用力時,胸腔內的壓力會立刻飆升。這股強大的壓力會直接擠壓胸腔內的主動脈及其他大血管,就像用力扭動一條裝滿水的水管,導致血液被動地擠出,使血壓在最初的幾秒內短暫上升。

階段二(持續用力):靜脈回流受阻,血壓持續下降

這個血壓上升的狀態只是曇花一現。由於胸腔壓力持續高企,形成了一道屏障,阻礙了血液從身體各處流回心臟。心臟「泵入」的血液量減少,「泵出」的血量自然也隨之下降,結果就是動脈血壓開始持續走低。

階段三(釋放壓力):胸腔壓力驟降,血壓短暫回落

在你完成動作、釋放壓力的瞬間,胸腔內的壓力會突然消失。血管不再受到外部擠壓,血液循環系統的壓力會因此短暫地進一步下降,有機會達到整個過程中的最低點。

階段四(恢復呼吸):血液回流,血壓反彈式飆升

這就是整個過程中風險最高的環節。壓力釋放後,先前被堵住的靜脈血液會大量湧回心臟。同時,身體為了應對第二階段的低血壓,早已啟動了心跳加速等代償機制。現在,心臟以更快的速度,將這股突然湧入的大量血液強力泵出,導致血壓出現反彈式飆升,其峰值甚至遠高於你開始時的水平。

誰應絕對避免使用筏式呼吸?高風險族群警告

正因為筏式呼吸會對血壓造成如此劇烈的波動,尤其是第四階段的反彈式飆升,某些族群必須絕對避免使用,以免引發嚴重的健康風險。如果你有以下任何情況,請尋求其他更安全的呼吸策略:

  • 高血壓患者:血壓的劇烈波動可能增加心血管意外的風險。
  • 心血管疾病史:包括心臟病、心律不整或曾接受心臟手術的人士。
  • 腦血管疾病史:例如曾有中風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小中風)的人士。
  • 眼內壓過高者:如青光眼患者,閉氣用力會使眼壓進一步升高。
  • 孕婦:懷孕期間血壓較不穩定,應避免此類高風險動作。

對於這些朋友來說,安全永遠是第一考量。與其透過筏式呼吸挑戰極限重量,不如選擇更穩健的訓練方式,例如強化基礎的腹式呼吸法,專注於核心在受控狀態下的收緊。

教練實戰教學:如何安全執行筏式呼吸法

要將強大的筏式呼吸法安全地應用在訓練中,並不是一蹴可幾的事。它就像學習一門高階武術,必須先從基本功練起。這個基本功,就是許多人忽略了的腹式呼吸。掌握了它,你才能真正駕馭筏式呼吸,將其威力安全地釋放出來。

前置準備:先掌握正確的腹式呼吸

在學習進階的筏式呼吸前,我們必須先建立穩固的基礎,那就是正確的腹式呼吸法 (Diaphragmatic Breathing)。許多人日常習慣用胸式呼吸,吸氣時只會擴張胸腔,但這種淺層呼吸無助於穩定核心。腹式呼吸的好處在於,它能有效利用橫膈膜的下降,將空氣深深吸入腹腔,從內部撐起整個軀幹,形成一個穩固的氣壓核心。

你可以這樣練習:平躺在地,將一隻手放在胸口,另一隻手放在腹部。緩慢地用鼻子吸氣,專注地讓空氣填滿腹部,你會感覺到腹部的手明顯升起,而胸口的手則保持相對平穩。這就是腹式呼吸與胸式呼吸的根本區別。熟練掌握後,你便為學習筏式呼吸打下了最關鍵的基礎。

安全執行筏式呼吸:標準四步教學

當你對腹式呼吸收放自如後,就可以開始整合動作,學習完整的筏式呼吸。整個過程可以拆解成以下四個連貫的步驟,請在進行大重量訓練,例如深蹲或硬舉時,配合動作的節奏來執行。

步驟一:深吸一口氣至腹部(約八成滿)

在動作開始前,運用腹式呼吸的技巧,深深吸一口氣。目標是將空氣吸入腹腔,讓腹部360度向外擴張,而不僅僅是向前挺肚。想像你的軀幹是一個氣球,你要將它從內部均勻地撐開。吸氣量大約達到八成滿就足夠,保留一些空間能讓你更有效地收緊核心,避免因過度吸氣而導致身體僵硬。

步驟二:閉氣,主動收緊核心肌群 (Bracing)

吸氣後,立即閉住呼吸,不要讓空氣洩漏。同時,主動收緊你整個核心肌群,包括腹肌、腹內外斜肌以及下背部的肌肉。這個動作稱為「Bracing」,你可以想像有人即將要向你的腹部揮拳,你本能地收緊全身去抵擋的那種感覺。此時,你的軀幹應該像一個堅實、充滿壓力的圓柱體。

步驟三:向心發力,全程維持核心張力

維持著閉氣和核心收緊的狀態,開始執行動作的向心階段(即發力的階段,例如深蹲的站起過程)。在整個發力過程中,核心的張力與腹內壓必須全程保持,這就是筏式呼吸提供脊椎穩定性的關鍵時刻。你會感覺到整個軀幹非常穩固,力量能夠順暢地從地面傳導至槓鈴。

步驟四:通過發力點後,平穩呼氣

當你順利通過整個動作最困難的點(Sticking Point)之後,就可以開始緩慢而平穩地呼氣。切記,呼氣的過程應該是有控制的,而不是將氣體一次過猛力噴出。這樣有助於身體壓力平穩地下降,避免血壓出現劇烈波動。完成一次動作後,再重複以上步驟,為下一次動作做準備。

關鍵安全守則:閉氣時間不應超過3-5秒

執行筏式呼吸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安全原則:整個閉氣發力的過程,不應持續超過3至5秒。這個技巧的目的是為了在動作最關鍵的幾秒鐘內,為脊椎提供最大程度的穩定性,並不是一場閉氣比賽。長時間閉氣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可能引致頭暈或血壓劇升的風險。因此,請將注意力集中在動作的品質上,而非閉氣的長度。

實戰應用:何時使用筏式呼吸?與替代呼吸法

學習了理論之後,下一步就是實戰應用。你可能會問,既然筏式呼吸那麼有效,是不是所有訓練都應該使用?其實,懂得何時使用,跟懂得如何操作一樣重要。將它視為一個專為特定情況而設的「進階工具」,而不是常規的呼吸方法,這樣會更容易理解。

使用時機:自由重量 vs. 機械式訓練

判斷是否使用筏式呼吸的關鍵,在於訓練動作對你核心穩定性的要求有多高。我們可以簡單地將訓練分為兩大類:自由重量與機械式訓練。

自由重量(深蹲、硬舉):建議於 85% 1RM 以上強度時使用

當你進行大重量的自由重量訓練時,例如深蹲、硬舉、臥推等,你的身體就是唯一的穩定器。在挑戰接近極限的重量(大概是你只能做1-5下的重量,即85% 1RM以上)時,脊椎承受的壓力極大。這時候,使用筏式呼吸來瞬間提升腹內壓,能為你的脊椎提供最強力的支撐,確保力量有效傳導,並將受傷風險降到最低。所以,你可以把它當成是你在挑戰個人紀錄時的秘密武器。

機械式或輕中度訓練:建議採用同步式呼吸法

相反,當你使用機械式器材時,器材本身已經提供了固定的運動軌跡與身體支撐,對核心自主穩定性的要求相對較低。同樣,在進行輕度至中等強度的自由重量訓練時,你的身體亦有能力在正常呼吸下維持穩定。在這些情況下,採用更簡單、風險更低的同步式呼吸法就足夠了,沒有必要使用筏式呼吸。

初學者與中低強度訓練的替代方案

如果你是健身初學者,或者當天的訓練強度不高,這裡有兩個非常好的替代方案,它們不僅更安全,而且能為你日後學習筏式呼吸打下堅實基礎。

替代方案一:同步式呼吸法(向心呼氣,離心吸氣)

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健身呼吸法則。記住一個簡單的口訣:「用力時呼氣,放鬆時吸氣」。以二頭彎舉為例,將啞鈴舉起(向心階段)時呼氣,緩慢放下(離心階段)時吸氣。這種方法確保你的肌肉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都能獲得持續的氧氣供應,而且有助於你建立良好的運動節奏。

替代方案二:強化腹式呼吸,專注核心收緊

想學好筏式呼吸,首先要掌握正確的腹式呼吸。相比主要靠胸腔擴張的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英文為 diaphragmatic breathing)能更有效地啟動你的深層核心肌群。日常多練習腹式呼吸法,感受吸氣時腹部自然向外擴張,呼氣時腹部向內收緊的感覺。將這種感覺帶入訓練中,即使不做閉氣,單純在動作過程中專注於收緊核心,已經能提供不錯的穩定性。掌握腹式呼吸好處眾多,是提升運動表現與安全性的基石。

筏式呼吸法常見問題 (FAQ)

我們整理了幾個關於筏式呼吸的常見問題,希望可以一次過解答你的疑惑。

Q1:使用筏式呼吸能讓我舉得更重嗎?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筏式呼吸法本身不會直接增加你的肌肉力量。它的主要作用是透過增加腹內壓,來極大地提升你軀幹的穩定性。你可以想像成,你的身體核心瞬間變成一條堅固的支柱。因為有了這個穩定的基礎,力量就能更有效地從下半身傳導到上半身,讓你更安全地控制更大的重量。所以,它不是讓你「變強」,而是讓你更有效地「發揮」你已有的力量,從而安全地挑戰更重的目標。

Q2:練習時頭暈或眼前一黑是正常的嗎?該如何處理?

這是在練習初期,身體還未適應時可能出現的反應。這個現象的出現,是因為閉氣用力時,胸腔壓力增加會短暫影響血液回流心臟。這樣會導致血壓短暫下降,進入大腦的血液和氧氣也暫時減少,所以會感到頭暈。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你應該立即停止動作,然後坐下來。接著,你需要恢復正常平穩的呼吸。通常這種暈眩感在一兩分鐘內就會消失。要避免這種情況,重點是控制閉氣時間,不要超過3-5秒,並且要循序漸進地增加訓練強度。

Q3:我有高血壓,可以輕度使用筏式呼吸嗎?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安全問題。如果你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或者其他相關的健康狀況,一般不建議使用筏式呼吸。主要原因是,完成動作呼氣後,血壓會出現一個反彈性的急劇飆升。這個血壓的劇烈波動,對心血管系統的負擔很大。在嘗試任何新的呼吸技巧,特別是像筏式呼吸這種會顯著影響血壓的技巧前,最安全的做法是先諮詢你的醫生或物理治療師。他們可以根據你的個人健康狀況,提供最專業的建議。你可以考慮使用其他呼吸方式,例如專注於腹式呼吸的同步式呼吸法。

Q4:除了重訓,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情況會用到筏式呼吸?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不自覺地用到筏式呼吸。這是一種身體本能的穩定機制。例如,用力咳嗽或打噴嚏時,身體會先吸氣然後閉氣發力。又例如,在搬運很重的家具或行李箱時,你可能也會自然地閉住一口氣去發力。甚至在用力排便時,身體也是運用了同樣的原理來增加腹部壓力。這些例子都說明了,筏式呼吸是人體為了穩定軀幹、產生更大力量而內置的一種自然反應。

Q5:使用了舉重腰帶,還需要用筏式呼吸嗎?

需要的,而且它們是最佳拍檔。舉重腰帶並不能取代筏式呼吸,而是用來增強它的效果。它們的合作原理是這樣的:你先透過筏式呼吸法吸氣、閉氣,主動收緊核心,在體內建立起強大的腹內壓。然後,你的腹部肌肉會向外推,頂著腰帶。腰帶提供了一個外部的堅固平面,讓你的核心有一個對抗的目標,這會進一步提升腹內壓的水平,讓你的軀幹變得前所未有的穩定。如果只戴腰帶而不配合正確的腹式呼吸與核心收緊,腰帶就只是一件裝飾品,無法發揮它應有的保護和輔助作用。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