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月經可以做運動嗎?終極指南:拆解13個經期運動好處、舒緩方案與安全貼士
每個月總是被經痛、腹脹、腰痠和情緒波動困擾,只想躺在床上與熱水袋為伴?傳統觀念常叫我們「多休息」,但越來越多研究指出,適度的經期運動非但無害,更是紓緩各種不適的「天然良方」。到底月經來時做運動有何好處?應該如何針對個人症狀選擇合適的運動?又有甚麼安全地雷必須避開?本文將為你呈獻一份終極指南,從拆解經期運動的3大核心好處,到提供針對4大常見症狀的個人化舒緩方案,並列出必須注意的安全貼士,助你告別經期不適,將生理期化為身心療癒的黃金時機。
為何經期運動反而更好?拆解3大核心好處
很多人常常會問,來月經可以做運動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適度的來月經做運動,好處比你想像中還要多。過去我們可能認為經期應該完全靜養,但現代的健康觀念告訴我們,選對運動反而能成為你的「好朋友」。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看看,解答來月經能運動嗎這個問題背後的3個核心好處。
好處一:紓緩經痛與身體不適
每個月總有幾天被經痛困擾,那種下腹的悶脹和痠痛感,實在讓人提不起勁。適量的運動,正正是紓緩這些不適的有效方法。
促進骨盆腔血液循環,幫助經血順利排出
經痛的其中一個成因,是骨盆腔血液循環不順暢。輕度的運動,例如散步或溫和伸展,可以增加這一區的血液流動。這有助於放鬆子宮肌肉,同時幫助經血更順利地排出,從而減輕腹部的墜脹感。
運動釋放安多酚(Endorphins),天然的止痛劑
我們的身體其實內置了一套止痛系統,運動就是啟動這個系統的鑰匙。當我們運動時,大腦會釋放一種叫做安多酚的物質。安多酚有「快樂荷爾蒙」之稱,它能夠產生鎮痛效果,就像天然的止痛劑一樣。所以,運動後的舒適感,很大程度上就是安多酚在發揮作用。
透過伸展放鬆繃緊的腹部與下背肌肉
經期時,腹部和下背的肌肉常常會不自覺地繃緊,這會加劇痠痛感。一些針對性的伸展運動,例如瑜伽中的貓牛式或嬰兒式,可以直接拉伸這些緊繃的肌肉群。肌肉放鬆了,身體自然會感覺更舒暢。
好處二:改善情緒波動與煩躁感
除了身體不適,經期時的荷爾蒙變化也容易讓情緒像坐過山車一樣,時而低落,時而煩躁。運動是調節心情的絕佳工具。
運動促進多巴胺(Dopamine)分泌,提升愉悅感
運動不只會釋放安多酚,也會促進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與我們的愉悅感和動力直接相關。進行一些自己喜歡的輕度運動,可以有效提升心情,讓你感覺更正面和有活力。
幫助穩定因荷爾蒙波動而起伏的情緒
規律的身體活動,有助於調節神經系統,對抗荷爾蒙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它像一個穩定的力量,幫助我們的情緒找到一個平衡點,減少無緣無故的低落感。
減輕壓力與焦慮,讓身心更放鬆
運動提供了一個釋放壓力的出口。透過專注於身體的動作和呼吸,可以暫時忘卻煩惱。運動後的輕微疲勞感,也會讓身體進入更深層的放鬆狀態,有助於改善睡眠質素。
好處三:擊退水腫與身體沉重感
經期前及期間,很多女性都會感覺身體腫脹,四肢沉重,好像整個人都重了幾公斤。這主要是因為身體滯留了多餘的水分。
透過輕度出汗幫助排出體內多餘水分
進行輕度的有氧運動,例如快步走,會讓身體微微出汗。這個過程就是一個自然的排水方法,可以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鈉和水分,有效改善水腫問題。
加快身體新陳代謝,改善血液流動
運動能提升整體的新陳代謝率,促進全身的血液流動。當循環變好,身體運送養分和排走廢物的效率都會提高,這有助於減輕身體的疲憊和沉重感。
減輕因水腫帶來的腹脹與四肢沉重感
當體內多餘的水分被排出,新陳代謝加快後,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腹部脹氣的感覺減輕了。四肢不再那麼浮腫,整個人都會感覺輕盈和自在許多。
「經期運動怎麼選?」4大症狀對應個人化舒緩運動方案
關於「來月經可以做運動嗎」這個問題,答案不僅是肯定的,而且關鍵在於懂得選擇。每個人的經期反應都不同,因此「來月經做運動」不應該有一套適用於所有人的標準方案。聰明的做法是根據自己當下的身體訊號,針對特定不適症狀,選擇最適合的舒緩運動。以下我們將針對四種常見的經期困擾,提供清晰的個人化運動方案,讓你在經期也能動得舒適。
方案一:針對「下腹悶痛、經痛」的舒緩運動
當下腹傳來陣陣悶痛或痙攣感時,劇烈運動並非理想選擇。此時的目標應是溫和地放鬆骨盆區域,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以緩解子宮收縮帶來的不適。
推薦運動:骨盆放鬆瑜伽與伸展(嬰兒式、貓牛式、躺姿束角式)
這類靜態伸展動作能有效舒緩繃緊的腹部與下背肌肉。例如,嬰兒式可以溫和地拉伸背部,貓牛式能靈活脊椎與骨盆,而躺姿束角式則能打開髖部,直接放鬆骨盆底肌,有助於減輕疼痛感。
輔助練習:腹式深呼吸
配合伸展進行腹式深呼吸,能夠讓身心進入更深層的放鬆狀態。透過緩慢而深長的呼吸,可以穩定神經系統,減少身體對疼痛的敏感度。
生活貼士:配合腹部熱敷、飲用溫熱薑棗茶
運動後,在下腹部放置暖水袋或熱敷墊,可以從外部幫助肌肉放鬆。同時飲用性質溫熱的薑棗茶,由內而外促進氣血循環,與運動效果相輔相成。
方案二:針對「水腫、身體沉重」的循環促進運動
經期荷爾蒙變化容易導致體內水分滯留,讓你感覺四肢浮腫,身體特別沉重。這時適合進行一些輕度的動態運動,幫助身體透過排汗和加速新陳代謝來排出多餘水分。
推薦運動:輕度有氧訓練(20-30分鐘快步走、低阻力健身單車)
進行20至30分鐘的快步走,或者在健身單車上進行低阻力的踩踏,都是很好的選擇。這類運動能溫和地提高心率,促進全身血液流動,但又不會對身體造成過大負擔。
輔助練習:慢速開合跳(Low-Impact Jumping Jacks)
傳統的開合跳衝擊力較大,可以改為慢速版本,即一隻腳向側邊點地的同時,雙手舉起,然後換邊。這樣既能達到活動全身的效果,又避免了跳躍對腹部造成的震動。
生活貼士:減少高鹽分食物、適量飲用紅豆水
飲食上,應減少攝取加工食品和高鹽分醬料,避免加劇水腫。同時可以適量飲用無糖的紅豆水,它有助於促進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
方案三:針對「情緒低落、煩躁」的情緒提振運動
經期的荷爾蒙波動是影響情緒的常見原因,容易讓人感到鬱悶、焦慮或煩躁。選擇一些帶有趣味性和節奏感的活動,有助於大腦分泌多巴胺,自然地提振心情。
推薦運動:節奏性和趣味性活動(慢速有氧舞蹈、極慢跑)
跟隨自己喜歡的音樂,進行一些簡單的慢速有氧舞蹈,或者以極慢的速度在戶外慢跑。重點不在於運動強度,而在於享受過程,讓身體隨著節奏擺動,轉移注意力。
輔助練習:太極拳或八段錦
太極拳或八段錦這類傳統養生運動,結合了緩慢的動作、呼吸調節與精神專注。練習過程能幫助平靜思緒,穩定起伏不定的情緒。
生活貼士:補充少量黑朱古力、確保充足睡眠
適量食用70%以上可可含量的黑朱古力,能幫助提升情緒。此外,確保每晚有充足的睡眠,是維持情緒穩定的基礎,對緩解煩躁感非常重要。
方案四:針對「腰部極度痠軟」的背部放鬆運動
許多女性在經期會感到腰部特別痠軟,有時甚至比腹痛更難受。這通常與骨盆腔充血和前列腺素的影響有關。針對性的背部放鬆運動能有效緩解這種不適。
推薦運動:下背針對性伸展(抱膝滾背、橋式)
平躺後抱著膝蓋,輕輕地左右或前後滾動,可以像按摩一樣舒緩下背肌肉。而橋式則能溫和地啟動臀部和核心力量,為腰部提供支撐,減輕其壓力。
輔助練習:跪姿鳥狗式(Bird-Dog Pose)
這個動作在四肢跪地的基礎上,交替伸展對側的手和腳。它能有效訓練核心的穩定性,強化支撐脊椎的深層肌肉,從根本上改善腰部痠軟的問題。
生活貼士:使用按摩球滾動腰部、避免長時間久坐
在腰部痠軟處的下方墊一個按摩球,靠著牆壁或躺在地上輕輕滾動,可以進行深層的痛點放鬆。同時,應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坐姿,定時起身活動一下,防止腰部肌肉僵硬。
經期運動時間軸:不同階段的運動策略
關於「來月經可以做運動嗎」這個常見疑問,答案其實並非單純的「可以」或「不可以」,而是需要根據妳正處於經期的哪個階段來決定。月經期間,身體的荷爾蒙和能量水平都在變化,所以聰明的做法是順應身體的節奏,為不同日子選擇最適合的運動策略。
經期前段(第1-2日):量多與不適高峰期
運動策略:以靜態、放鬆為主
經期剛開始的頭兩天,身體正集中能量應對子宮內膜剝落,經血量較多,同時也是經痛與腰痠等不適感最明顯的時候。這時候的運動策略應該是輔助身體,而不是增加它的負擔。因此,所有活動都應以靜態和深度放鬆為核心,幫助紓緩緊繃的身體。
建議活動:全身靜態伸展、冥想、腹式呼吸
這段時間適合進行一些極度溫和的活動。例如,全身靜態伸展可以專注於放鬆下背、臀部和大腿後側的肌肉,有助減輕腰部的痠軟感。另外,進行簡單的冥想或腹式呼吸練習,可以幫助平穩神經系統,從內在降低對疼痛的敏感度,讓身心都獲得真正的休息。
運動強度與目標:極低強度或休息,以紓緩不適為首要
這個階段的運動強度應該是極低,甚至完全休息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運動的首要目標並非鍛鍊或消耗卡路里,而是紓緩不適。請將身體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如果感覺疲倦或疼痛,給予身體充分的休息就是最有效的「運動」。
經期中後段(第3-5日):身體逐漸恢復期
運動策略:可逐步恢復低強度動態運動
來到經期的第三天之後,大部分人的經血量會減少,身體的不適感也開始減退,能量水平會慢慢回升。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可以逐步將一些低強度的動態運動重新納入日常行程,幫助身體恢復活力,同時促進循環。
建議活動:快走、瑜伽、輕度力量訓練(低重量、高次數)
妳可以選擇到戶外快走,呼吸新鮮空氣,讓身體微微出汗。溫和的流動瑜伽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串連一些簡單的體式,幫助伸展身體。如果想進行力量訓練,務必選擇比平時輕很多的重量,並以「高次數、低重量」的方式進行,避免對腹部造成過大壓力。
運動強度與目標:低至中低度,維持運動習慣
這時候的運動強度應維持在低至中低度的水平。來月經做運動的目標是維持身體的活動習慣,讓身體不至於因為幾天的休息而變得懶散。這不僅能改善情緒,還有助於更順暢地銜接回經期結束後的正常訓練強度。
安全第一:經期應避免的5大運動地雷
雖然來月經可以做運動,而且適度進行好處不少,不過聰明地選擇運動項目,避開一些潛在的「地雷」,才能真正讓身心都感到舒適。有些朋友常常問來月經能運動嗎?答案是可以,但以下這幾種運動就需要特別留神了。
地雷一:高強度間歇訓練 (HIIT) 與劇烈跳躍
原因剖析:易致頭暈,衝擊力可能加劇腹部不適
在月經期間,身體的血糖與血壓可能相對不穩定,進行HIIT這類瞬間爆發力強的運動,容易因能量快速消耗而引致頭暈或體力不支。此外,當中大量的跳躍、開合跳或波比跳動作,會對腹腔產生持續的衝擊力,這可能加劇子宮收縮帶來的不適感,讓本已敏感的腹部感覺更辛苦。
地雷二:大重量負重訓練
原因剖析:增加腹腔壓力,可能加劇子宮收縮及經痛
進行深蹲、硬舉等需要核心肌群大量參與的大重量訓練時,腹腔內的壓力會顯著增加。這個壓力會直接施加在正在收縮的子宮上,有機會令經痛變得更加劇烈。來月經做運動的目標是舒緩,所以暫時將挑戰個人負重紀錄的計劃放下,改為進行輕量級的肌力訓練會是更佳選擇。
地雷三:水中運動(游泳、水中有氧)
原因剖析:增加細菌感染風險,中醫觀點或致「寒凝血滯」
月經期間,子宮頸口會微微張開,身體的免疫力也可能較低,這時候到公眾泳池或海灘游泳,會增加水中細菌進入體內的風險,引發感染。另外,從中醫角度看,身體浸泡在冷水中容易受「寒邪」侵襲,可能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形成「寒凝血滯」,影響經血順利排出,甚至加劇經痛問題。
地雷四:所有倒立姿勢的瑜伽動作
原因剖析:血壓不穩易致暈眩,或干擾經血自然流動
頭倒立、肩倒立等瑜伽動作,會讓血液快速流向頭部。由於經期血壓可能較不穩定,進行這些姿勢有機會引致暈眩或噁心。傳統瑜伽理論亦認為,經期是身體自然向下排淨的過程,倒立姿勢有機會干擾這個自然的能量流動,因此一般建議在經期避免練習。
地雷五:高強度競技性運動
原因剖析:荷爾蒙影響反應時間,增加受傷風險
月經期間,體內荷爾蒙水平的波動,可能會對身體的協調性、關節穩定性及反應時間產生細微影響。參與需要快速反應和身體對抗的競技運動,例如籃球、泰拳等,受傷的風險可能會比平時稍高。這不是說完全不能參與,而是需要加倍留意身體狀態,避免過於勉強。
經期運動全方位指南:不可不知的4大實用貼士
掌握了經期運動的好處與合適方案後,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自然是「來月經可以做運動嗎」的實際執行細節。其實,只要多加留意以下四個關鍵貼士,來月經做運動不但安全,更能事半功倍。
貼士一:運動前後的準備與恢復
運動的準備和恢復,在任何時候都重要,經期時更應加倍留神。
運動前:5-10分鐘動態熱身
運動前一定要做足熱身。動態伸展,例如原地提膝、手臂繞環,可以提升體溫。它也能增加關節的靈活度。這樣可以讓身體準備好進入運動狀態。同時,它能有效減低受傷的風險。
運動後:進行緩和伸展,幫助肌肉放鬆
運動結束後,不要立即停下。你需要進行緩和運動。靜態伸展是很好的選擇。例如拉伸大腿、小腿的肌肉。這一步可以幫助心率慢慢回落。它也能紓緩運動後肌肉的繃緊感。這有助於身體更快恢復。
貼士二:飲食配合是關鍵
經期時身體正處於特別的生理狀態。正確的飲食配合,能為運動提供足夠能量。它也能幫助身體補充流失的養分。
確保攝取足夠鐵質與蛋白質,切忌節食
因為經血流失,身體容易缺乏鐵質。這會導致疲倦和頭暈。運動時更需要能量。所以,確保飲食中有足夠的鐵質,例如紅肉、菠菜。蛋白質,例如雞蛋、豆腐,則有助於肌肉修復。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節食。否則身體會不夠能量。
嚴格避免生冷、冰凍飲品及食物
冰凍飲品和生冷食物,可能會刺激子宮。這可能引起或加劇腹部不適。運動後身體微熱,更應該飲用溫水。這有助於維持身體內部循環的順暢。
補充含鎂及維他命B群的食物(如香蕉、堅果)
鎂質有助於放鬆肌肉和穩定情緒。維他命B群則參與能量代謝。香蕉、堅果、深綠色蔬菜都是很好的來源。適量補充這些食物,可以減輕經期的煩躁感。它也能為運動提供更好的支援。
貼士三:注重個人衛生
運動時會流汗。經期時保持個人衛生尤其重要。這樣可以避免細菌滋生引發不適。
選用透氣運動服裝及合適的生理用品,並勤於更換
選擇棉質或透氣物料的運動服裝。這有助於排汗。同時,選用吸收力好又貼身的生理用品。運動後,不論流量多少,都建議立即更換。這能保持私密處乾爽,減低感染風險。
運動後盡快淋浴,保持身體乾爽
運動結束後,應盡快用溫水淋浴。這樣可以洗去身上的汗水和細菌。保持身體乾爽潔淨,是預防皮膚問題和感染的基本一步。
貼士四:最重要的原則:聆聽身體的聲音
前面提到的所有建議,都有一個最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須時刻聆聽自己身體的反應。
強調每個人的體質獨一無二,不適便應立即停止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經期反應都不同。別人可以做到的運動,不代表你也要一樣。如果在運動過程中,感到頭暈、噁心、或經痛加劇,就應該立即停下來休息。絕對不要勉強自己。
運動強度與時間應比平時降低及縮短
即使你感覺良好,也建議在經期時,適度調整運動計劃。可以將運動強度降低至平時的七至八成。運動時間也可以比平時縮短一些。這樣做能讓你維持運動習慣,又不會為身體帶來額外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