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種肥胖?全面拆解9大肥胖種類與成因,找出致肥元兇!

為何努力節食運動,肚腩依然故我?為何脂肪總愛囤積在臀部和大腿?單純計算卡路里並非萬能匙,因為肥胖的成因遠比您想像中複雜。事實上,不同身形、荷爾蒙失衡以至中醫體質差異,都會形成截然不同的肥胖類型。您的致肥元兇可能並非食量,而是潛藏的胰島素阻抗、壓力荷爾蒙,甚至是肝臟功能問題。本文將為您全面拆解蘋果型、梨型身形,以及因各種荷爾蒙與體質引發的合共9大肥胖種類。立即透過我們的2分鐘測驗,找出專屬您的肥胖類型與根本成因,告別無效的減肥方法,踏上真正有效的個人化減重之路。

您是哪種身形?秒懂蘋果型與梨型肥胖成因

你是否也曾發現,即使飲食相近,脂肪卻總是偏愛堆積在身體的特定部位?這其實與各種肥胖的種類息息相關。要理解肥胖的成因,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從我們日常最容易觀察到的身形開始分析。

2分鐘互動測驗:立即找出你的肥胖類型與成因

想更精準地知道自己屬於哪一種類型,以及背後隱藏的肥胖的成因嗎?我們為你準備了一個簡單的互動測驗,讓你快速上手。

測驗結合荷爾蒙、生活習慣及身形分析,提供個人化建議。

這個測驗會綜合評估你的荷爾蒙信號、飲食生活習慣,以及脂肪分佈的身形特點,從而提供一個更貼近你個人狀況的初步方向與建議。

蘋果型肥胖:中央型肥胖的成因與特徵

如果你發現脂肪特別喜歡集中在身體的中段,形成揮之不去的「大肚腩」,那麼你很可能就是典型的蘋果型肥胖,也就是醫學上常說的「中央型肥胖」。

外觀特徵:脂肪集中腹部、腰圍粗,形成「大肚腩」。

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四肢相對不算肥胖,但脂肪幾乎全部集中在腹部,導致腰圍特別粗。

主要成因:與胰島素阻抗、長期壓力(皮質醇過高)及高糖飲食密切相關。

這種身形的形成,與幾個關鍵因素環環相扣。它和身體處理糖分的能力下降(即胰島素阻抗)、長期生活壓力導致的皮質醇水平過高,以及偏好高糖、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健康風險: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及脂肪肝風險。

這種集中在內臟周圍的脂肪,對健康的威脅也最大。它會顯著提高患上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中風)、第二型糖尿病以及脂肪肝的風險。

梨型肥胖:周邊肥胖的成因與特徵

另一種常見的身形,就是脂肪主要囤積在下半身的梨型肥胖,也稱為「周邊肥胖」。這種身形在女性中尤其普遍。

外觀特徵:脂肪囤積於臀部、髖部及大腿,上半身相對纖細。

它的特點是上半身,例如手臂和肩膀,看起來相對纖細,但脂肪卻集中在臀部、髖部以及大腿,形成下半身較豐滿的體態。

主要成因:受遺傳及雌激素等女性荷爾蒙影響較大。

梨型肥胖的成因,更多是受到先天遺傳基因的影響。此外,雌激素等女性荷爾蒙的水平與代謝,也在脂肪的分佈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健康風險:雖心血管直接風險較低,但仍與慢性發炎及關節問題有關。

雖然與蘋果型肥胖相比,梨型肥胖對心血管構成的直接風險相對較低,但這並不代表完全沒有健康問題。體內過多的脂肪仍然會引起慢性發炎反應,長遠來看也可能增加關節,特別是膝關節的負擔。

拆解6大荷爾蒙肥胖成因:找出專屬你的減重策略

很多時候減重效果未如理想,並非因為不夠努力,而是忽略了身體內部的訊號。了解不同的肥胖的種類,是找出真正肥胖的成因的第一步,而荷爾蒙失衡就是一個經常被忽略的元兇。身體的內分泌系統就像一個精密的樂團,任何一種荷爾蒙失調,都會影響脂肪的儲存位置與新陳代謝的速度。接下來,我們一起深入探討6種由荷爾蒙主導的肥胖類型,助你找出最符合自身情況的一種,從而制定專屬的減重策略。

P型肥胖:胰島素失衡 (Pancreas)

自我檢測:上腹腰圍大、皮膚皺摺處暗沉、極度渴望碳水化合物、飯後易疲倦。

如果你的脂肪特別集中在上腹部,形成一個凸出的「胃腩」,同時發現頸部、腋下等皮膚皺摺處顏色變深、質感粗糙,這可能是一個訊號。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對麵包、米飯、甜食等碳水化合物有著難以抑制的渴望,而且在飽餐一頓後,不但沒有精神,反而感到昏昏欲睡、特別疲倦。

根本成因:長期高糖飲食致胰島素阻抗,身體進入易儲存脂肪模式。

這個情況的根源,往往是長期攝取過多糖分和精緻澱粉。這會導致身體需要不斷分泌胰島素來降低血糖。久而久之,身體細胞對胰島素變得不敏感,這就是「胰島素阻抗」。身體為了完成任務,只能分泌更多胰島素,結果令身體進入一個極易儲存脂肪,卻難以燃燒脂肪的模式。

行動藍圖重點:採納「211餐盤」、配合168斷食法、補充魚油與維他命C/E。

調整飲食是關鍵。你可以嘗試「211餐盤」原則,確保每餐有2份蔬菜、1份蛋白質和1份全穀物。配合「168斷食法」可以幫助穩定血糖。另外,適量補充魚油、維他命C和E,有助於改善胰島素敏感度與抗氧化能力。

C型肥胖:壓力荷爾蒙失衡 (Cortisol)

自我檢測:月亮臉、水牛肩、中下腹脂肪鬆垮、偏好重口味鹹食。

壓力型肥胖的特徵相當明顯。你會發現臉部變得圓潤像月亮(月亮臉),後頸及上背部脂肪堆積變厚(水牛肩),而脂肪主要囤積在中下腹,質感比較鬆軟。飲食上,你可能會特別偏好薯片、加工食品等重口味的鹹食,以此來紓解壓力。

根本成因:長期壓力致皮質醇過高,促使脂肪堆積於腹部。

當我們長期處於高壓狀態,身體會持續分泌一種名為「皮質醇」的壓力荷爾蒙。過高的皮質醇會向身體發出信號,促使能量轉化為脂肪。這些脂肪特別傾向於堆積在腹部,以備不時之需。

行動藍圖重點:改善睡眠品質、限制酒精與反式脂肪、補充鎂與鋅。

首要任務是管理壓力與改善睡眠,因為睡眠不足會加劇皮質醇分泌。飲食方面,應嚴格限制酒精和含有反式脂肪的油炸、烘焙食品。補充富含鎂與鋅的食物,例如深綠色蔬菜和堅果,有助穩定情緒與神經系統。

E型肥胖:雌激素失衡 (Estrogen)

自我檢測:脂肪囤積臀部、大腿外側(馬鞍肉)、下腹,或有嚴重經痛史。

這種類型的脂肪分佈非常典型,主要集中在下半身,例如臀部、大腿外側(俗稱馬鞍肉)及下腹部,形成梨型身材。此外,這類人士可能長期受嚴重經痛或經期不順等問題困擾。

根本成因:雌激素分泌過多或代謝不良,影響脂肪分佈。

女性荷爾蒙雌激素主導著脂肪在身體的分佈。當雌激素分泌過多,或者身體代謝雌激素的能力下降時,就會導致脂肪更容易在臀部和大腿等部位積聚。這種失衡也與月經週期的問題息息相關。

行動藍圖重點:多攝取十字花科蔬菜、避免環境荷爾蒙、補充檸檬酸鈣。

飲食上應多攝取西蘭花、椰菜花、羽衣甘藍等十字花科蔬菜,它們有助於肝臟健康地代謝雌激素。同時,盡量減少使用塑膠容器,避免接觸環境荷爾蒙。適量補充檸檬酸鈣對荷爾蒙平衡也有正面作用。

T型肥胖:甲狀腺失衡 (Thyroid)

自我檢測:全身鬆垮浮肉、雙下巴明顯、頭髮指甲脆弱、經常感到疲倦。

甲狀腺功能失衡的肥胖是全身性的。你會感覺身體的肉質鬆垮浮腫,而非結實的脂肪,雙下巴變得明顯。同時,頭髮和指甲變得脆弱易斷,而且經常感到莫名的疲倦、提不起勁,即使睡眠充足也一樣。

根本成因:甲狀腺功能低下,導致新陳代謝全面減慢。

甲狀腺是掌控人體新陳代謝速度的總開關。當甲狀腺功能低下時,身體的基礎代謝率會全面下降,燃燒熱量的速度變慢,導致能量過剩並以脂肪形式儲存起來,同時也引發疲勞和精神不振等問題。

行動藍圖重點:確保足夠碘攝取、規律有氧運動、補充魚油與硒。

確保飲食中有足夠的碘,例如食用海帶、紫菜或含碘鹽。規律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有助提升新陳代謝。補充魚油和富含硒的食物(如巴西堅果),對支持甲狀腺功能亦有幫助。

A型肥胖:雄性荷爾蒙失衡 (Androgen)

自我檢測:女性肩背厚實、男性現女乳症、腹胸脂肪增加、肌肉流失。

這種荷爾蒙失衡在男女身上有不同表現。女性可能會出現上半身變得厚實、肩背肌肉感強的傾向。男性則可能出現女乳症,胸部及腹部脂肪增加,同時感覺肌肉量正在流失,體力下降。

根本成因:男性睪固酮過低或女性雄性荷爾蒙相對失衡。

在男性身上,主要是睪固酮水平過低,導致肌肉量減少、脂肪增加。在女性身上,則可能是雄性荷爾蒙相對其他荷爾蒙的比例失衡,影響了身體的脂肪分佈與肌肉形態。

行動藍圖重點:攝取足夠優質蛋白質、進行重量訓練、補充鎂與鋅。

不論男女,確保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例如雞蛋、魚肉和豆類,是維持肌肉量的基礎。進行重量訓練是提升睪固酮和增加肌肉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補充鎂與鋅對於荷爾蒙的正常生產同樣重要。

L型肥胖:肝臟功能失衡 (Liver)

自我檢測:腹部如氣球般凸起(非實質脂肪)、易脹氣、有脂肪肝。

L型肥胖的腹部隆起,觸感上更像是充滿氣體的氣球,而非厚實的脂肪層。你可能會經常感到消化不良、容易脹氣,並且在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脂肪肝的問題。

根本成因:肝臟代謝功能下降,毒素累積引發慢性發炎。

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解毒和代謝器官。當肝臟功能下降,無法有效處理體內毒素時,這些毒素便會累積,引發身體的慢性發炎反應,進而導致腹部水腫和代謝紊亂,形成特殊的腹部凸起形態。

行動藍圖重點:多攝取十字花科蔬菜、確保充足睡眠、多喝水以助排毒。

飲食上多攝取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白蘿蔔)有助支持肝臟的解毒功能。確保每日有充足的睡眠,讓肝臟有時間進行修復。喝足夠的水是幫助身體透過腎臟排出毒素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中醫視角下的肥胖成因:辨識你的肥胖體質

除了荷爾蒙與生活習慣,從中醫角度分析,許多肥胖的種類都源於體內臟腑功能失調。了解不同的肥胖的成因和體質,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調理方式。中醫理論認為,人體的氣血、津液運行不暢,或是有痰濕、瘀血等病理產物積聚,便會導致肥胖。以下我們將肥胖歸納為三種常見的證型,你可以看看自己更符合哪一種。

肝鬱氣滯型肥胖:壓力型肥胖

體質特點:壓力大、情緒不穩、易暴食,腰腹脂肪積聚。

這類型體質的朋友,時常感到工作壓力沉重,情緒容易緊張或抑鬱。中醫認為「肝主疏泄」,負責調節全身氣機。當長期情緒不佳,就會導致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影響身體的代謝功能。於是,脂肪特別容易堆積在腰腹部,形成大家常說的「壓力肚」。他們亦可能透過暴飲暴食來舒緩壓力,令情況加劇。

調理原則:以「玫瑰疏肝茶」疏肝理氣,配合壓力管理。

調理的重點在於疏通肝氣,讓身體的氣機重新順暢運行。日常可以沖泡一杯「玫瑰疏肝茶」,玫瑰花能疏肝解鬱,有助穩定情緒。同時,學習有效的壓力管理方法,例如適度運動、冥想或培養興趣,從根源解決問題,身形自然會有所改善。

脾虛濕寒型肥胖:水腫型肥胖

體質特點:代謝低下、易疲倦、全身浮腫感重,偏好生冷飲食。

你是否覺得自己明明吃得不多,身體卻總是像「充了氣」一樣,特別是下半身感覺沉重浮腫?這很可能屬於脾虛濕寒型。中醫的「脾」負責運化水濕,即是管理體內的水分代謝。如果脾的功能虛弱,水分便無法正常排出,積聚在體內形成「濕氣」,導致水腫和肥胖。這類朋友通常代謝較慢、容易疲倦,而且特別喜歡喝冷飲或吃生冷食物,這些習慣會進一步損傷脾胃功能。

調理原則:以「茯苓消腫茶」健脾利濕,避免寒涼食物。

調理方向是強化脾胃功能,並幫助身體排出多餘濕氣。可以嘗試飲用「茯苓消腫茶」,茯苓是健脾利濕的常用藥材,有助改善水腫。更重要的是,必須調整飲食習慣,盡量避免生冷寒涼的食物和飲品,給予脾胃一個溫暖的環境,才能恢復其正常的代謝功能。

腎陽虛型肥胖:虛寒型肥胖

體質特點:基礎代謝率低、手腳冰冷、缺乏活力。

這類型的肥胖通常是全身性的,而且常常感到精力不足、畏寒怕冷,即使在溫暖的環境中手腳依然冰冷。中醫理論中,「腎陽」是人體生命之火,為全身提供溫暖和動力。當腎陽不足時,身體的「火爐」火力不夠,基礎代謝率便會下降,身體消耗熱量的能力減弱,水液也容易滯留,從而導致全身性的虛寒型肥胖。

調理原則:以「紅豆生薑湯」溫陽化濕,補脾固腎。

調理目標是溫補腎陽,提升身體的基礎代謝能力。日常可以適量食用「紅豆生薑湯」,生薑性溫,能溫暖身體、幫助發汗祛濕;紅豆則有助利水消腫。透過溫和的食療為身體補充陽氣,是改善虛寒體質的有效方法。

真人案例分享:中醫調理如何改善特定肥胖體質

案例背景與成果:分享不同體質者,透過調理前後的身形與健康數據變化。

以一位屬於「肝鬱氣滯型」的上班族王小姐為例,她因工作壓力巨大,三餐不定時,經常靠甜食紓壓,導致腹部脂肪快速累積,腰圍在半年內增加了三吋,同時伴隨經期紊亂和情緒低落。在接受中醫調理後,她開始每天飲用玫瑰花茶,並配合每週三次的快走運動。三個月後,她的腰圍減少了兩吋,體重雖然只輕了兩公斤,但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明顯改善,情緒變得穩定,經期也恢復正常。這個案例顯示,針對體質進行調理,改善的不只是體重數字,更是整體的健康水平。

肥胖成因與種類 FAQ:解答你的常見疑問

什麼是「體重正常型肥胖」(Normal Weight Obesity)?

許多人習慣用體重或BMI指數來判斷自己是否肥胖,但這並不是全部。有一種肥胖的種類,稱為「體重正常型肥胖」,患者的體重和BMI都在標準範圍內,但身體脂肪比例卻過高,也就是俗稱的「泡芙人」。這種情況下,雖然外表看起來不胖,體內卻可能積聚了過多的內臟脂肪。這些脂肪會增加身體的發炎反應,並提高患上心血管疾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所以,我們應該更重視身體組成,即肌肉與脂肪的比例,而不單單是體重計上的數字。

為何長者需特別注意「肌少型肥胖」(Sarcopenic Obesity)?

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量會自然流失,新陳代謝亦會減慢。如果長者在這個時期沒有足夠的活動量和蛋白質攝取,就很容易出現肌肉量低,但體脂肪量卻同時偏高的情況,這就是「肌少型肥胖」。這是一個雙重風險,因為肌肉不足會導致肌力、平衡感和活動能力下降,大幅增加跌倒和骨折的機會。同時,過高的體脂肪會加重身體的代謝負擔,顯著提升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機率。

我似乎符合多種肥胖成因,應如何處理?

肥胖的成因非常複雜,很多時候是多種因素互相影響的結果,所以你發現自己符合多種特徵是很常見的現象。面對這種情況,你可以先觀察自己最明顯或最困擾的特徵是什麼,例如是腹部脂肪特別嚴重,還是對碳水化合物的渴求特別強烈,然後先從針對該問題的飲食或生活習慣調整入手。如果還是感到迷惘,尋求醫生或註冊營養師的專業協助會是更好的選擇,他們可以為你進行全面評估,找出根本問題,並制定個人化的健康計劃。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