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實證】兩個禮拜瘦五公斤終極攻略:14日三階段實戰餐單+4大加速策略,告別反彈!

是否想在短短兩個星期內,見證體重計上的數字減少5公斤?這並非天方夜譚,而是一套結合科學原理與實戰經驗的終極減重攻略。本文將為你提供詳盡的14日三階段實戰餐單,不論你是自己煮食、外食族還是素食者,都能找到適合你的方案。更會公開四大加速瘦身策略,教你如何配合間歇性斷食與聰明運動,讓減重效果加乘。最重要的是,我們將指導你如何在挑戰成功後,透過關鍵的「復食期」策略,徹底告別減肥反彈的惡夢,真正實現體態的蛻變。

為何「兩個禮拜瘦五公斤」可行?科學原理與成功實證

「要在兩個禮拜瘦五公斤,真的有可能嗎?」這大概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這目標聽起來確實很有挑戰性。不過,只要掌握正確的科學原理,配合精準的飲食策略,這絕非天方夜譚。這篇文章會拆解背後的成功關鍵,並且分享真實案例,讓你了解這個兩個禮拜瘦身計劃是如何運作的。

不止是減重,更是體態重塑:真實成功案例分享

減重從來不只是磅數上的數字遊戲,更重要的是身形線條的改變。一個成功的短期減重計劃,能夠讓你快速看到體態上的明顯改善,成為你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

45歲二寶媽實證:14天體態逆襲全記錄

真實的例子最能說明一切。就像我們其中一位學員,45歲的君君,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生活忙碌,體重一直停滯不前。一次偶然機會,她受到身邊朋友成功瘦身的激勵,決心給自己14天的時間挑戰。她沒有挨餓節食,只是調整飲食結構,以優質蛋白質和大量蔬菜為主,並將澱粉攝取減半。配合168間歇性斷食法與每日足夠飲水,短短兩個禮拜,她不單成功減去5公斤,腰圍和腹部線條的變化更是顯而易見。這證明了只要方法正確,短期內實現體態逆襲是完全可行的。

釐清目標:快速減肥適用於特定場合,非長期生活方式

在開始之前,我們需要建立一個非常重要的共識。這種高效率的快速減肥法,是專為特定場合而設的短期衝刺計劃,例如婚禮、重要派對或拍攝。它的目標是在短時間內達到最佳視覺效果。這並不是一種可以長期執行的生活方式。當你完成14天的挑戰後,便需要過渡到一個可持續的健康飲食模式,以維持成果。

健康快速減肥的兩大基石:熱量赤字與胰島素穩定

要健康地實現快速減重,並不是單靠意志力挨餓就能成功。背後有兩大科學基石在支撐,它們分別是「熱量赤字」與「胰島素穩定」。理解這兩個概念,你就掌握了高效燃脂的鑰匙。

熱量赤字:創造能量缺口,啟動脂肪燃燒

熱量赤字是所有減重方法的基本定律,原理非常直接。我們的身體就像一部機器,日常活動需要消耗能量(卡路里)。當你攝取的熱量,少於身體一天所消耗的總熱量時,身體為了維持正常運作,就必須動用自身的儲備能源。而人體最主要的儲備能源,就是脂肪。透過飲食計劃創造這個能量缺口,就等於是向身體發出訊號,啟動燃燒脂肪的模式。

胰島素穩定:透過精準控醣,減少脂肪儲存

如果說熱量赤字是減重的基礎,那麼穩定胰島素就是加速的關鍵。胰島素是身體內負責調節血糖的荷爾蒙,它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將多餘的能量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當我們吃下大量精緻澱粉或糖份時,血糖會急速上升,促使身體分泌大量胰島素來應對。此時,身體便會進入「儲存脂肪」模式,而不是「燃燒脂肪」模式。因此,透過精準控制碳水化合物(控醣)的攝取,我們可以維持血糖和胰島素水平穩定,讓身體長時間處於有利燃燒脂肪的狀態,大大提升減重效率。

計劃開始前:個人化安全檢查清單

在我們正式啟動這個令人振奮的「兩個禮拜瘦五公斤」挑戰之前,先花幾分鐘做一個快速的個人化檢查。這一步非常關鍵,它確保你在安全和健康的軌道上衝刺,讓整個過程更順利,效果也更理想。

自我評估:你是否適合這種快速減肥法?

這個計劃並非人人適用,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是成功的第一步。我們需要誠實地評估一下,自己是否屬於適合的群體。

適用對象:具備基本飲食知識、自制力強的健康成年人

如果你是一位健康的成年人,對食物營養有基本的認識,例如懂得分辨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並且自制力較強,能夠嚴格跟隨餐單指引,那麼這個計劃就很適合你。

不適用對象: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病患者及孕婦

若你患有糖尿病、任何心血管疾病或腎臟相關疾病,這個計劃的飲食結構可能會對你的身體造成負擔。同時,懷孕或哺乳期間的女士,身體需要充足而均衡的營養,所以也不適合執行此類快速減重方案。

執行前建議:若有慢性病史,務必先諮詢醫生或營養師

即使你沒有上述提及的疾病,但若有其他任何慢性病史,或者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任何疑問,在開始前都應該先諮詢醫生或註冊營養師的專業意見,獲取個人化的指引。

身體警號須知:減重期間的可能反應與應對

在快速調整飲食的初期,身體可能會出現一些正常的適應性反應。學會辨識這些信號,並懂得如何應對,可以讓你更平穩地度過轉變期。

頭暈、無力等低血糖症狀的緊急處理

執行低碳水飲食初期,有些人可能會因為血糖水平變化而感到輕微頭暈、疲倦或四肢無力。一旦出現這些情況,可以立即飲用一小杯鹽水,或者含一小撮鹽在舌下,通常能快速緩解症狀。

如何透過鹽水或無糖電解質飲品快速補充身體電解質

身體在排水期間,除了水份,電解質(特別是鈉和鉀)也會隨之流失。為了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你可以每天喝一小杯鹽水(約2-3克鹽溶於250毫升水中),或選擇市面上無糖的電解質飲品,作為日常補充。

心理準備:建立正確心態,成功挑戰的一半

身體準備好了,心理狀態同樣重要。一個清晰的目標和合理的期望,是支撐你完成這14天挑戰的強大動力。

設定清晰動機:明確你為何而戰

花點時間問問自己,這次減重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是為了一場重要的活動,例如婚禮或派對?是想在夏天穿上心儀的泳衣?還是純粹想給自己一個煥然一新的開始?把這個動機寫下來,當你感到想放棄時,它會是你最好的強心針。

管理期望:理解這是一個短期衝刺,而非永久方案

我們必須清楚認知到,這個「兩個禮拜瘦身」計劃是一個目標為本的短期衝刺策略,主要用於快速改善體態。它並不是一個可以或應該長期執行的生活方式。完成挑戰後,我們需要過渡到一個可持續的健康飲食模式,才能長久地維持成果。

14天實戰減肥菜單:三階段飲食全攻略

要實現兩個禮拜瘦五公斤的目標,一套清晰的實戰菜單是成功的藍圖。這份攻略將整個兩個禮拜瘦身計劃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目標和執行方法。我們也考慮到不同人的生活習慣,設計了三大飲食方案,讓你無論是自己煮食,還是經常外出用餐,都能輕鬆跟隨。

三大飲食方案:滿足不同生活型態需求

我們明白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同,所以單一的餐單未必適合所有人。為了讓計劃更貼近你的日常,我們準備了三個版本的飲食方案,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合適的一款。

A. 標準版:適合能自己備餐者的黃金減肥食譜

這個版本最適合有時間和條件親自準備三餐的朋友,可以精準控制食材與份量,確保每一餐都完全符合計劃要求。

B. 外食族版:便利店與餐廳的聰明飲食選擇

專為生活忙碌、經常需要外出用餐的都市人設計,教你如何在便利店和餐廳中作出明智選擇,避開飲食陷阱。

C. 素食者版:植物蛋白的高效健康組合

照顧素食朋友的需要,提供以植物為本的蛋白質組合,確保營養均衡,同樣達到理想的減重效果。

第一階段 (第1-4日):極速排水期

這個階段是整個瘦身計劃的衝刺起點。核心是快速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讓你迅速看到體重計上的數字變化,大大提升繼續下去的信心。

目標:極低碳飲食,快速排走體內多餘水份

主要目標是執行極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從而迅速排走體內因醣份儲存而積聚的多餘水份,讓身形看起來更輕盈。

執行策略:交替進行「禁澱粉日」與「輕斷食日」

具體執行上,我們會採取一種循環策略,交替進行完全不攝取澱粉的「禁澱粉日」和嚴格控制熱量的「輕斷食日」。

飲食規則:總碳水低於30克,蛋白質不少於60克,輕斷食日總熱量控制在600大卡

整個階段,每日的總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必須控制在30克以下,而蛋白質攝取量則要保持在最少60克,以維持肌肉量。在輕斷食日,全日的總熱量攝取上限為600大卡。

餐單範例(標準版):早餐(水煮蛋);午餐(雞胸肉沙律);晚餐(煎三文魚配大量蔬菜)

以標準版為例,一天的餐單可以是:早餐吃1至2隻水煮蛋,午餐是雞胸肉沙律(醬汁選擇油醋汁),晚餐則享用一份煎三文魚,配上大量的綠葉蔬菜。

第二階段 (第5-10日):高效燃脂期

來到第二階段,身體已經初步適應了低碳飲食。我們的目標是乘勝追擊,將新陳代謝推向一個新的高峰,正式啟動高效的脂肪燃燒模式。

目標:提升新陳代謝,讓身體進入高效燃脂模式

本階段的核心目標是進一步提升新陳代謝率,促使身體更有效地利用脂肪作為主要能量來源。

執行策略:維持極低碳飲食,加入二次輕斷食日

我們會繼續維持極低碳飲食的原則,但會增加輕斷食日的頻率,以強化燃脂效果。

飲食規則:碳水放寬至30-50克,維持高蛋白攝取,輕斷食日總熱量控制在600大卡

在非輕斷食日,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可以稍微放寬到30至50克之間。高蛋白質攝取依然是關鍵,確保身體有足夠原料修復和維持肌肉。輕斷食日的總熱量上限同樣是600大卡。

餐單範例(外食族版):便利店雞胸、茶葉蛋、無糖豆漿;餐廳蒸魚、灼菜走油

外食族的朋友可以這樣安排:在便利店選擇即食雞胸肉、茶葉蛋和無糖豆漿作為一餐。到餐廳時,可以點蒸魚、灼菜(記得囑咐「走油」),避開芡汁和醬料。

第三階段 (第11-14日):鞏固穩定期

你已來到最後階段。這幾天的任務是鞏固前期的成果,讓體重穩定下來,並為之後恢復正常飲食做好準備,這是避免體重反彈的關鍵一步。

目標:穩定體重,為恢復正常飲食作準備

這個階段的目標是平穩過渡,在維持減重成果的同時,讓身體逐步適應,為接下來的復食期打好基礎。

執行策略:穩定低碳攝取,為復食期作準備

策略是穩定每日的低碳水化合物攝取量,不再進行熱量極低的輕斷食日,讓身體的代謝系統有一個緩衝和調整的機會。

飲食規則:每日碳水維持50克以下,總熱量控制在1200大卡左右

每日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維持在50克以下,而總熱量則可以提升到大約1200大卡,為身體提供較穩定的能量供應。

餐單範例(素食者版):豆腐、毛豆為主要蛋白質來源,配合牛油果等健康脂肪

素食者朋友可以這樣安排:以板豆腐、毛豆、天貝等作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製作成沙律或簡單的拌菜。同時,可以適量加入牛油果、堅果等優質脂肪,增加飽足感和提供必需的脂肪酸。

加速瘦身成效:四大策略讓效果加乘

要成功達成兩個禮拜瘦五公斤的目標,單靠調整飲食餐單已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想讓整個兩個禮拜瘦身過程更順利,效果更顯著,可以配搭以下四大策略,它們能與飲食計劃產生協同效應,讓你的努力得到加倍回報。

策略一:善用168間歇性斷食法

168間歇性斷食法是近年非常流行而且備受推崇的飲食模式,它並非要你節食,而是聰明地規劃進食時間,讓身體有更長時間進行修復與燃脂。

執行方式:每日進食時間集中在8小時內

執行方式相當簡單,就是將一整天的所有餐點,集中在連續的8小時內完成。然後,其餘的16小時則保持空腹,期間只可以飲用清水、無糖茶或黑咖啡等沒有熱量的飲品。例如,你可以選擇在中午12點吃第一餐,然後在晚上8點前完成最後一餐。

科學原理:延長空腹時間,改善胰島素敏感度,促進脂肪分解

長時間維持空腹狀態,可以讓身體的胰島素水平長時間處於低點。胰島素是儲存脂肪的關鍵荷爾蒙,當它的水平下降時,身體就更容易從「儲存脂肪模式」切換到「燃燒脂肪模式」。這個過程不但能提升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有助穩定血糖,更重要的是能促使身體分解已儲存的脂肪,作為能量來源。

策略二:聰明配搭減肥運動,事半功倍

配合適量的運動,可以讓減重效果更上一層樓。重點在於循序漸進,避免初期過度訓練,為身體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第一週:每日30分鐘低強度有氧運動(如超慢跑)

在計劃的第一週,身體正在適應新的飲食模式,建議進行每日30分鐘的低強度有氧運動。超慢跑、快步走或者輕鬆的單車都是很好的選擇。這樣做的目的,是溫和地提升心率與每日的總熱量消耗,同時又不會讓身體過於疲勞。

第二週:加入每週2次肌力訓練,提升基礎代謝率

進入第二週,可以在原有的有氧運動基礎上,加入每週2次的肌力訓練。肌力訓練的目標是維持甚至增加肌肉量。肌肉是身體燃燒熱量的主要引擎,肌肉量越高,基礎代謝率(BMR)就越高,意味著即使在休息狀態,身體也能消耗更多熱量,這對於建立不易反彈的體質至關重要。

策略三:每日飲水目標2500毫升

飲水是減肥中最簡單,卻也最常被忽略的一環。身體所有代謝過程都需要水分參與,確保飲用足夠的水分,是維持高效燃脂的基礎。

為何要飲足夠水:提升代謝、增加飽足感、協助身體排毒

充足的水分是維持新陳代謝順暢運作的關鍵。脂肪分解的過程中會產生代謝廢物,需要透過水分才能有效排出體外。同時,在餐前飲水可以增加飽足感,自然地減少食量。

飲水技巧:起床及餐前飲水,分時段平均攝取

要達到每日2500毫升的目標,可以運用一些小技巧。早上起床後先喝一杯溫水,啟動身體的機能。在三餐飯前半小時,各喝500毫升的水。其餘的水量則平均分配在一天中其他時段,每次少量多次地飲用,讓身體能持續保持在水潤狀態。

策略四:營養補充品的智慧應用

在熱量與營養素攝取都受到控制的時期,適當地使用一些營養補充品,可以支援身體機能,讓減重過程更順暢。

基礎補充:鎂、B群、魚油

鎂有助於放鬆神經、改善睡眠質素,並參與體內數百種代謝反應。B群則是能量代謝中不可或缺的輔酶,能協助身體更有效率地將食物轉化為能量。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則有助於身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進階選擇:薑黃素與黑胡椒,提升代謝支援

如果想尋求進階的代謝支援,可以考慮薑黃素與黑胡椒的組合。薑黃素是強效的天然物質,而黑胡椒中的胡椒鹼,則能大幅提升薑黃素在人體的吸收率。兩者一同補充,可以為身體提供更全面的支援。

突發狀況應對手冊:三大常見減肥難題拆解

在執行任何飲食計劃時,總會遇到一些預料之外的挑戰。與其讓這些小插曲打亂你的步調,不如事先準備好應對策略。以下我們將拆解三個在兩個禮拜瘦身過程中,最常見的難題,讓你能夠從容面對。

情境一:突然有飯局或聚會怎麼辦?

社交生活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在減肥期間也不需要完全隔絕。關鍵在於如何聰明地應對,讓你既能享受朋友相聚的時光,又能繼續向目標邁進。

赴宴前、中、後的三步應對法,兼顧社交與瘦身

  • 赴宴前:做好準備。 出發前,可以先吃一些高蛋白質的小食,例如一隻水煮蛋或一小杯無糖希臘乳酪。這樣可以增加飽足感,避免因過度飢餓而在餐桌上失控。如果情況許可,預先查看餐廳菜單,心中有個底,想好要選擇哪些較健康的菜式。

  • 赴宴中:聰明選擇。 在點餐時,優先選擇蒸、烤、燉或涼拌的烹調方式,避開油炸或多醬汁的菜餚。多吃蔬菜,並確保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例如魚肉或雞肉。進食時放慢速度,專注於與朋友的交流,而不是食物本身。對於飲品,清水、無糖茶或黑咖啡是最好的選擇。

  • 赴宴後:平常心回歸。 即使不小心吃多了,也不代表計劃失敗。第二天回歸正常的飲食和運動計劃即可。最重要的是保持正面的心態,一頓飯的影響有限,持續的健康習慣才是成功的關鍵。

情境二:壓力大,瘋狂想吃甜點零食?

壓力是現代生活的一部分,而它確實會影響我們的飲食選擇。當壓力來襲時,身體會釋放皮質醇,讓我們特別渴望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學會分辨飢餓的類型,是應對這個問題的第一步。

分辨「生理」與「心理」飢餓,並提供健康解饞食物清單

首先要理解兩種飢餓感的分別。「生理飢餓」是身體真正需要能量的信號,通常是逐漸產生,吃任何食物都能感到滿足。而「心理飢餓」則來得突然,通常只針對某種特定的食物(例如朱古力、薯片),即使吃飽了也可能出現,這往往與情緒或壓力有關。

當你意識到是「心理飢餓」在作祟時,可以嘗試以下健康的解饞選擇:

  • 想吃甜的: 一小份莓果(藍莓、士多啤梨)、數片85%以上的黑朱古力、一小杯無糖希臘乳酪。
  • 想吃鹹的或脆口的: 無鹽焗紫菜、青瓜條或西芹條配少量鷹嘴豆泥、一小撮原味堅果(如杏仁、核桃)。
  • 想喝點東西: 氣泡水加檸檬片、花草茶或薄荷茶。

情境三:遇到體重停滯期(平台期)怎麼辦?

在減重過程中,體重數字在某個點停滯不前,是極為常見的現象。這不是你做錯了什麼,而是身體正在適應新的體重和熱量攝取,這是一個正常的生理調整過程。

了解平台期是正常現象,並提供2-3個實用突破策略

當身體習慣了目前的飲食和運動模式後,能量消耗的效率會提高,體重便會進入一個穩定的平台期。這時,我們需要給身體一些新的刺激來突破這個階段。

  • 策略一:檢視飲食日誌。 重新仔細記錄一兩天的飲食內容,檢查是否有無意中攝取了隱藏的熱量或碳水化合物。有時候,一些醬料或飲品可能是體重停滯的元兇。

  • 策略二:改變運動模式。 如果你一直只做有氧運動,可以嘗試加入每週兩次的肌力訓練,例如深蹲、掌上壓或使用啞鈴。增加肌肉量有助於提升基礎代謝率。如果你已經有肌力訓練的習慣,可以嘗試改變訓練的組合、強度或加入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給身體帶來新的挑戰。

  • 策略三:確保充足睡眠與水份。 睡眠不足會影響荷爾蒙分泌,特別是瘦體素和飢餓素,不利於脂肪燃燒。同時,確保每日飲水量充足,因為身體的所有代謝過程都需要水份的參與。有時候,突破平台期需要的只是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水分。

挑戰之後:如何維持成果,告別減肥反彈?

恭喜你完成「兩個禮拜瘦五公斤」這個挑戰,絕對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不過,真正的考驗現在才開始。許多人在快速減重後,最怕的就是體重迅速反彈,讓之前的努力付諸流水。其實,只要掌握挑戰結束後的關鍵策略,就能穩穩守住成果,將短期的成功轉化為長期的健康體態。接下來的內容,就是專為你準備的「成果維持手冊」。

關鍵的「復食期」:第15天起的過渡策略

為何需要復食期:讓代謝系統平緩過渡,避免內分泌失調

你可以這樣想,在過去14天,你的身體像一部進入了超省油模式的汽車。由於熱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極低,身體為了適應,會自然調低基礎代謝率來節省能量。如果挑戰一結束就馬上恢復正常飲食,等於是突然對這部省油模式的引擎灌入大量燃料,身體會因為害怕再次「飢餓」,而將這些突如其來的熱量,以極高的效率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這就是體重反彈的主要原因,甚至可能引發內分泌失調。因此,一個設計周詳的「復食期」就是必要的緩衝區,它能引導你的代謝系統安全、平穩地回到正常運作水平。

執行步驟:以週為單位,逐步增加碳水與總熱量攝取

復食期的核心概念是「漸進」。你需要以「週」為單位,有耐性地逐步增加飲食份量,特別是碳水化合物的攝取。

  • 第一週(第15-21天): 在維持高蛋白、高纖維飲食的基礎上,每日可以增加約25-50克的「優質碳水化合物」。你可以選擇一餐加入半個番薯、半碗糙米飯或一片全麥麵包。同時,密切觀察身體的反應和體重變化。

  • 第二週(第22-28天)及之後: 如果體重維持穩定,你可以繼續每週增加25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直到找到一個能讓你維持理想體重,同時又感到精力充沛的平衡點。這個過程是個人化的,需要你細心感受身體的訊號。

建立可持續的長期健康飲食習慣

將計劃中的優良習慣(如多喝水、多吃原型食物)融入日常生活

這個兩個禮拜瘦身計劃的真正價值,不只在於減去的公斤數,更在於它幫助你建立了一系列健康的飲食習慣。現在的任務,就是將這些好習慣無縫接軌地融入你的日常生活,讓它們成為你身體的自然反應。

  • 持續多喝水: 維持每日飲用2000至2500毫升水的習慣,這有助於維持新陳代謝和身體機能。
  • 擁抱原型食物: 繼續以新鮮蔬菜、優質蛋白質(雞肉、魚、蛋、豆腐)和健康脂肪(牛油果、堅果)作為你餐盤的主角。
  • 練習份量控制: 你已經學會了如何聰明地選擇食物,現在要繼續練習感受飽足感,吃到七、八分飽就停下來。

將這些原則內化成生活的一部分,你就不是在「減肥」,而是在經營一種更健康、更輕盈的生活方式。

關於「兩個禮拜瘦身」的常見問題 (FAQ)

在執行這個「兩個禮拜瘦五公斤」的計劃時,你可能會遇到一些疑問。我們整理了幾個最常見的問題,希望能為你提供清晰的解答,讓你更順利地完成挑戰。

跟著餐單執行仍感飢餓怎麼辦?

執行初期感到飢餓是身體適應熱量赤字和低碳水飲食的正常過程。首先,請確保飲用足夠的水,有時身體會將口渴的訊號誤判為飢餓。若飲水後飢餓感依然強烈,可以適量增加餐單中非澱粉類蔬菜的份量,例如西蘭花、菠菜或青瓜。這些蔬菜富含纖維,能提供飽足感,但熱量和碳水化合物極低,不會影響整體計劃。另一個方法是將一天的蛋白質份量,平均分配到每一餐,確保餐餐都有足夠的蛋白質來維持飽足感。

減肥菜單含雞蛋會否導致膽固醇超標?

這是一個相當普遍的迷思。現代營養學研究已指出,對於大部分健康人士,飲食中的膽固醇對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影響甚微。身體會自行調節膽固醇的生成,真正影響心血管健康的關鍵,其實是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的攝取。雞蛋是優質蛋白質的極佳來源,富含維他命、礦物質以及有助脂肪代謝的卵磷脂。根據《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研究,即使每週食用12隻雞蛋,亦不會對血脂水平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按照餐單建議適量食用雞蛋是安全且有益的。

計劃期間可以喝咖啡或茶嗎?

可以的,但前提是必須是「無糖、無奶」的齋啡或純茶。黑咖啡(例如美式咖啡)和無糖的茶(例如綠茶、烏龍茶)近乎零熱量,其中的咖啡因更能適度提升新陳代謝率,有助燃脂。它們也是斷食期間的好選擇,有助抑制食慾。不過,需要注意避免在睡前幾小時飲用,以免影響睡眠質素,因為優質的睡眠對於荷爾蒙平衡與減重成效同樣重要。

如果中斷了一天,計劃是否就失敗了?

絕對不是。減重旅程追求的是「持續進步」,而非「完美無瑕」。偶爾因聚會或突發狀況而偏離軌道,是很常見的情況。關鍵在於不要陷入「破戒就等於失敗」的思維陷阱。正確的處理方式是,不要試圖用極端節食來「補償」前一天的失誤。只需在下一餐立即回歸原定計劃,繼續執行即可。將這次中斷視為一個學習機會,坦然面對,然後重新專注於目標,才是通往成功的正確心態。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