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時肺部有聲音?小心肺炎警號!醫生教你分辨5大呼吸雜聲,從「呼吸聲好大」聽出嚴重疾病

呼吸時肺部傳來「咻咻」、「啪啪」聲,或單純覺得自己「呼吸聲好大」?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聲音,絕非正常現象,更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警號。許多人因無法分辨這些雜音的差別,而忽略了肺炎、氣喘,甚至心臟衰竭等嚴重疾病的早期徵兆。本文將由醫生為你詳細拆解5大常見的呼吸雜聲,教你聆聽並分辨身體的求救訊號,並深入剖析各種聲音背後的可能成因,提供清晰的求醫指南,助你判斷何時應尋求專業協助,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機。

為何呼吸有聲音?解讀肺部的健康警號

認識呼吸雜聲:為何不應忽視身體的警號

呼吸時肺部有聲音,或許是你最近察覺到的身體變化。有時可能只是短暫的鼻塞引起,但很多時候,這些持續的呼吸有雜聲,其實是身體內部發出的一個重要信號。我們的呼吸系統就像一套精密的儀器,當氣流暢通無阻時,呼吸聲是平穩而寧靜的。一旦出現異常聲音,就代表空氣在體內的旅程中遇到了阻礙或異常,這正是我們需要留意的健康警號。

從「呼吸聲好大」到肺部健康:聆聽身體的早期警示

很多人可能只是覺得自己近來的呼吸聲好大,但沒有深入思考背後的原因。其實,這些聲音可以是肺部健康的早期警示。一個健康的呼吸應該是相對安靜的,不需要特別費力。如果出現異常聲音,例如高音的「咻咻」聲或低沉的痰聲,可能代表氣道收窄、肺部有積液,甚至是肺炎的先兆。學會聆聽並初步分辨這些聲音,是關心自己健康的第一步。

本文指南:助您掌握聲音辨識、成因分析與應對方法

這篇文章就是你的實用指南。我們會一步一步帶你了解不同呼吸聲音的分別。首先,我們會教你分辨幾種常見的呼吸雜聲,描述它們聽起來是怎樣的。然後,我們會分析這些聲音背後的可能成因,從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到更複雜的心肺問題。最後,我們會提供清晰的指引,讓你懂得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尋求專業協助,不再對身體發出的信號感到困惑。

呼吸雜聲辨識指南:您的聲音像哪一種?

當您發現自己或家人呼吸時肺部有聲音,首先要做的就是仔細聆聽。這些呼吸有雜聲的表現,其實是來自您身體內部的信號。不同的聲音特徵,例如音調高低、出現在吸氣還是呼氣時,都對應著不同的潛在原因。接下來,我們將化身為聲音偵探,一起學習分辨幾種常見的呼吸有聲音的情況。

喘鳴 (Wheezing):高音調的「咻咻」聲

聲音特徵:像吹口哨,高音、持續性,呼氣時較明顯。

這是一種高音調、帶有音樂性的「咻咻」聲,很像空氣通過狹窄縫隙時的聲音。通常在您呼氣的時候會聽得比較清楚,有時甚至不需要聽診器也能察覺。

主要成因:氣流通過因發炎或痙攣而收窄的下呼吸道。

想像一下空氣要通過一條變窄了的管道,氣流就會加速,從而產生這種聲音。這種氣管收窄通常由發炎或肌肉痙攣引起。

常見關聯疾病: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支氣管炎。

喘鳴是氣喘的典型症狀。此外,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急、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也常常會出現這種聲音。

濕囉音 (Crackle/Rales):短促的「啪啪」聲

聲音特徵:像在耳邊搓揉頭髮,短暫、爆裂性,吸氣時較明顯。

這種聲音比較短促,聽起來有點像壁爐裡木柴燃燒的劈啪聲,或是您將一撮頭髮放在耳邊搓揉時發出的聲音。它主要在吸氣的後半段出現。

主要成因:肺泡因積液(如膿液、水分)而在吸氣時被重新撐開。

肺部深處的微小氣囊(肺泡)如果因為感染或積水而塌陷,當您吸氣時,空氣會將它們重新撐開,這個過程就會發出「啪啪」的爆裂聲。

常見關聯疾病:肺炎、心臟衰竭引致的肺水腫、肺纖維化。

濕囉音是肺炎的一個重要警號,因為肺部感染會產生膿液。心臟功能不全導致的肺積水,以及肺部組織變硬的肺纖維化,也會產生這種聲音。

乾囉音 (Rhonchi):低沉的「嘎嘎」痰聲

聲音特徵:類似打鼾,低音、連續性,咳嗽後可能改變或消失。

這是一種比較低沉、粗糙的聲音,有點像打鼾聲。它的最大特點是,當您用力咳嗽後,因為痰的位置移動了,聲音可能會減弱、改變甚至暫時消失。

主要成因:氣流通過被濃痰部分阻塞的較大氣管。

這種聲音的源頭是較大的氣管。當濃稠的痰液黏附在氣管壁上,令通道變得不平滑和狹窄,氣流經過時就會產生這種低沉的震動聲。

常見關聯疾病:慢性支氣管炎、部分肺炎後期、囊性纖維化。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因長期多痰,很常出現乾囉音。一些肺炎康復期間,痰液變得濃稠時也可能聽到。

哮鳴 (Stridor):【緊急】刺耳的高亢吸氣聲

聲音特徵:尖銳、刺耳的高亢聲音,是極響亮的「呼吸聲好大」表現,主要在吸氣時出現。

這是一種非常響亮、尖銳刺耳的聲音,無需聽診器,在一段距離外都能清楚聽見。它與喘鳴最大的分別是,哮鳴主要在吸氣時出現,顯示吸入空氣的過程極度困難。

主要成因:上呼吸道(喉部、氣管)出現嚴重阻塞。

哮鳴的出現,代表喉嚨或氣管等上呼吸道有嚴重的物理性阻塞,例如異物吸入、嚴重的過敏反應或感染導致的喉頭水腫。

處理建議:此為醫療緊急狀況,請立即求醫。

聽到哮鳴聲,代表氣道可能即將完全堵塞,有窒息風險。這是必須立刻前往急症室處理的緊急情況。

胸膜摩擦音 (Pleural Friction Rub):皮革摩擦的「吱嘎」聲

聲音特徵:吱嘎作響或摩擦聲,吸氣和呼氣時都可能聽到。

這種聲音很獨特,像是兩塊粗糙的皮革互相摩擦時發出的「吱嘎」聲。無論是吸氣還是呼氣,只要胸廓在活動,都可能聽到。

主要成因:包裹肺部的兩層肋膜因發炎而互相摩擦。

我們的肺部外面有兩層薄薄的肋膜,正常情況下它們之間有潤滑液,可以順暢滑動。當肋膜發炎變得粗糙時,呼吸時它們就會互相摩擦,產生這種聲音。

常見關聯疾病:肋膜炎,可由肺炎、肺栓塞或自體免疫疾病引發。

胸膜摩擦音直接指向肋膜炎。而引發肋膜炎的原因,則可能包括肺炎的蔓延、肺部血管栓塞,或是某些影響全身的自體免疫疾病。

呼吸有聲音的可能成因:由常見感染到心肺問題

當你發現呼吸時肺部有聲音,這其實是身體內部狀況的一種直接反映。這些呼吸雜聲的成因範圍很廣,從普遍的呼吸道感染,到一些需要特別留意的慢性疾病,甚至是心臟問題。了解聲音背後的不同可能性,是找出根本原因的第一步。

常見的呼吸道感染與發炎

肺炎與支氣管炎:剖析感染如何引致肺泡積水或氣管積痰,產生濕囉音或乾囉音。

肺炎是肺部深處的肺泡受到感染,身體為了對抗病菌,會使肺泡充滿液體或膿液。當你吸氣時,這些原本塌陷的濕潤肺泡被空氣重新撐開,就會發出短促、像爆裂聲的「濕囉音」。另一方面,支氣管炎則是較大的氣管發炎,產生大量濃稠的痰液。氣流通過被痰半阻塞的氣管時,會形成像打鼾一樣低沉的「乾囉音」,這種聲音在咳嗽後,痰的位置改變了,聲音也可能隨之變化或消失。

氣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解釋慢性發炎如何導致氣道收窄,產生典型的喘鳴聲。

氣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共同特點是氣道的慢性發炎。發炎會讓氣道壁腫脹和變得狹窄,有時更會伴隨肌肉痙攣,令通道收得更窄。當空氣被迫高速通過這些狹窄的管道時,就會產生高音調、像吹口哨一樣的「咻咻」聲,這就是典型的「喘鳴」。這種聲音通常在呼氣時會更加明顯,因為呼氣時氣道會自然地再收窄一些。

嚴重警號:潛藏的心肺及系統性疾病

心臟衰竭:解釋心臟功能不全如何導致肺水腫並產生濕囉音。

心臟和肺部的關係非常密切。當心臟功能衰竭,無法有效地將血液泵到全身時,血液便會倒流回肺部的血管中。血管壓力增加,會迫使液體滲入肺泡,造成肺水腫。這種情況下肺泡同樣充滿了液體,所以當患者吸氣時,也會產生與肺炎非常相似的「濕囉音」,這是心臟問題影響到肺部的一個重要跡象。

肺纖維化:闡述肺部變硬如何影響氣體交換並發出「濕囉音」警示。

肺纖維化是一種肺部組織因為結疤而逐漸變硬、失去彈性的疾病。健康的肺像一個彈性很好的海綿,但纖維化的肺就像一個乾硬的絲瓜絡。在吸氣時,這些僵硬的小氣道和肺泡被強行撐開,會發出一種獨特、像撕開魔術貼一樣的聲音,這也是一種「濕囉音」。這種聲音是肺部結構出現嚴重變化的警示。

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硬皮症等如何攻擊肺部引致雜音。

有時候,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出錯,轉而攻擊自己的器官,這就是自體免疫疾病。像是類風濕關節炎或硬皮症等疾病,攻擊的目標有機會包括肺部,引致肺部組織發炎甚至纖維化。根據肺部受損的類型和位置,可能會產生濕囉音等多種不同的呼吸雜聲。

其他潛在成因

上呼吸道問題:鼻腔阻塞、扁桃腺肥大或胃酸倒流如何造成呼吸聲變大。

有時呼吸聲好大,問題未必出在肺部。例如鼻敏感或感冒引致的鼻腔阻塞、兒童常見的扁桃腺肥大,都會令上呼吸道的通道變窄,氣流通過時便會產生鼻鼾或粗重的呼吸聲。此外,胃酸倒流也可能刺激到喉嚨,引起慢性發炎和腫脹,同樣會讓呼吸聲變得明顯。

異物吸入:提醒這是兒童出現突發性呼吸雜聲的常見緊急原因。

對於兒童,如果突然出現劇烈的呼吸雜聲,例如喘鳴,需要立刻警覺是否意外吸入了異物,例如小玩具、花生等。異物會卡在氣管中造成急性阻塞,這是非常緊急的情況,需要即時處理。

何時應因「呼吸有聲音」求醫?緊急性評估指南

發現自己呼吸時肺部有聲音,或者呼吸聲好大,自然會想了解背後的原因。雖然不是每種呼吸有雜聲都代表緊急狀況,但學會分辨何時需要求醫,是照顧自己健康的重要一步。以下指南可以幫助你評估情況的緊急性。

緊急警號:出現以下情況請立即前往急症室

有些症狀的出現,代表身體可能正處於危險之中,需要立即處理。

嚴重呼吸困難、窒息感,或嘴唇、面色發紫。

這是身體嚴重缺氧的直接信號。當肺部無法有效換氣,血液中的氧氣濃度會迅速下降,可能對重要器官造成損害。

出現高亢的吸氣哮鳴聲 (Stridor)。

這種尖銳刺耳的聲音,代表你的上呼吸道(如喉嚨或氣管)出現了嚴重阻塞。空氣連進入肺部的第一關都非常困難,情況極為危急。

伴隨突發性的劇烈胸痛、咳血或意識模糊。

這些症狀組合可能指向一些致命的急症,例如肺栓塞、嚴重肺炎併發症,甚至是心臟問題。意識開始模糊更代表大腦功能已受影響,刻不容緩。

應盡快預約門診的狀況

如果你的情況未達到急症級別,但出現以下狀況,也應該盡快預約醫生門診,作詳細檢查。

呼吸雜聲持續數天未改善,或懷疑是肺炎症狀。

一般的感冒或輕微感染,症狀通常會在數天內好轉。如果呼吸有聲音的問題持續存在甚至加劇,可能代表感染已深入肺部,演變成肺炎,需要藥物治療。

伴隨發燒、咳出黃綠色濃痰。

發燒是身體對抗感染的反應,而黃綠色的濃痰通常表示有細菌感染。這兩者同時出現,是醫生診斷細菌性支氣管炎或肺炎的重要線索。

症狀影響日常活動(如走路、上樓梯)或睡眠。

健康問題的嚴重性,其中一個指標就是它對你日常生活的影響。當你發現只是走幾步路或上幾級樓梯就氣喘吁吁,甚至因為呼吸不順而無法安睡,這代表你的心肺功能已受到實質影響。

同時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或持續感到極度疲勞。

體重無故下降和極度疲勞,是身體發出的系統性警號。這可能表示身體正長期對抗慢性感染或更嚴重的疾病,消耗了大量能量,絕對需要找出根本原因。

醫生如何診斷?拆解專業的診斷與治療流程

當你因為呼吸時肺部有聲音而求醫,醫生會展開一套系統性的診斷流程。這就像偵探查案一樣,從線索搜集到驗證推論,每一步都有它的目的。整個過程旨在準確找出導致呼吸有雜聲的根本原因,然後制定最適合你的治療方案。

診斷第一步:詳細問診與聽診

醫生與你的對話和聽診器的初步檢查,是整個診斷過程的基石,很多時候能提供最重要的線索。

關鍵問診:症狀持續時間、聲音特徵、相關病史及生活習慣

醫生首先會詳細了解你的情況。他會問你的呼吸聲音持續了多久,聲音是怎樣的,例如是高音的「咻咻」聲還是有痰的「嘎嘎」聲。他也需要知道你是否有長期病患,例如心臟病或哮喘病史,還有你的吸煙習慣。這些問題很重要,因為不同的答案會指向完全不同的可能性。例如,短期的雜聲加上發燒,可能與肺炎有關;長期的喘鳴聲,則可能指向氣喘。

聽診器的角色:醫生如何透過聽診器,專業地判斷雜音的來源與性質

聽診器是醫生最直接的工具。醫生將聽診器放在你胸部和背部的不同位置,聆聽氣流進出肺部的聲音。這不只是簡單地聽聽呼吸聲好大,而是專業地分析聲音的特性。醫生能透過聽診,判斷雜音是來自上呼吸道還是下呼吸道,是乾性還是濕性的聲音,甚至能在咳嗽前後比較聲音的變化。這些細微的差別,有助醫生初步鎖定問題的根源。

診斷第二步:輔助檢查以確診

問診和聽診提供了初步方向,但要準確診斷,通常需要一些客觀的檢查來證實。

影像學檢查:胸部X光及電腦斷層掃描在診斷肺炎及其他肺部結構問題的作用

胸部X光是檢查肺部最基本和快捷的方法,能夠清晰地顯示肺部是否有發炎、積水或明顯的陰影,對於診斷肺炎非常有效。如果X光結果不清晰,或醫生懷疑有更複雜的結構問題,便可能安排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CT掃描能提供更仔細的肺部橫切面影像,有助發現微小的病變。

肺功能測試:評估肺活量與氣流,主要用於診斷氣喘及COPD

這個測試需要你用力向一部儀器吹氣。它能量度你的肺活量,和你吹氣的速度與力度。這個測試對於診斷氣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至關重要,因為這類疾病會影響氣流進出肺部的順暢度。

其他檢查:如血液檢查、心電圖、過敏原測試等

根據你的具體情況,醫生也可能安排其他檢查。血液檢查可以評估身體是否有感染或發炎。如果懷疑呼吸聲音與心臟功能有關,心電圖(ECG)便是必要的檢查。對於懷疑是過敏引發的氣喘,過敏原測試有助找出致敏源頭。

治療方案概述:針對根本原因的策略

診斷明確之後,治療的重點就是針對病因。治療方法五花八門,但目標都是解決引致呼吸雜聲的根本問題。

感染治療: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治療肺炎

如果診斷出是細菌性肺炎,醫生會處方抗生素。若是病毒感染,則可能使用抗病毒藥物或採取支持性治療,幫助你的免疫系統對抗病毒。

氣管舒張與抗炎:使用吸入式藥物控制氣喘及COPD

對於氣喘和COPD,治療的核心是控制氣管的慢性發炎和收窄。醫生會處方吸入式藥物(俗稱「吸劑」),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快速舒張氣管的藥物,用於即時紓緩症狀;另一類是含有類固醇的抗炎藥物,需要長期使用來穩定病情。

處理根本疾病:如利尿劑治療心臟衰竭,或免疫抑制劑控制自體免疫疾病

有時候,肺部雜音只是其他身體疾病的其中一個症狀。例如,心臟衰竭可能導致肺積水而產生濕囉音,治療上便需要使用利尿劑(去水丸)來減輕心臟負擔。如果問題源於攻擊肺部的自體免疫疾病,則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來控制免疫系統。

輔助性治療:氧氣治療、肺部復健及生活方式調整

除了藥物治療,一些輔助性治療也十分重要。對於嚴重缺氧的病人,氧氣治療能改善生活質素。肺部復健透過一系列運動和呼吸技巧訓練,幫助增強心肺功能。同時,調整生活方式,例如戒煙和避免接觸致敏原,也是控制病情不可或缺的一環。

呼吸雜聲與肺炎的常見問題 (FAQ)

呼吸有聲音就一定是氣喘或肺炎嗎?

聽到自己呼吸時肺部有聲音,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是不是氣喘發作,或者得了肺炎?」這個想法很合理,因為這兩種病的確會引起呼吸有雜聲。不過,答案並非如此絕對。

鑑別診斷的重要性:雜音與疾病的多元對應關係

事實上,呼吸系統發出的聲音就像一個警號,但一個警號可以對應多種不同的狀況。例如,我們之前提過的喘鳴 (Wheezing),除了氣喘之外,也可能由支氣管炎或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同樣地,與肺炎相關的濕囉音 (Crackle),有時也可能是心臟衰竭導致肺積水的信號。所以,單憑呼吸有聲音這一點,是無法直接斷定為特定疾病的。專業的鑑別診斷非常重要,醫生會結合其他症狀、病史和聽診結果,才能找出真正的原因。

小朋友呼吸聲好大,和成年人的成因有什麼不同?

家長們經常會留意到,小朋友呼吸聲好大,這確實和成年人的情況有些分別。

兒童與成人的常見成因及呼吸道結構差異

最主要的分別在於呼吸道的結構。小朋友的氣管、支氣管本身就比成年人狹窄,而且軟骨支撐力較弱。所以,只要有少量痰液積聚,或者黏膜輕微發炎腫脹,就很容易造成氣流受阻,產生明顯的呼吸雜聲。成因方面,成年人的呼吸雜聲較多與慢性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吸煙等生活習慣有關。而小朋友則更常見於急性感染,例如病毒引起的細支氣管炎、哮吼 (Croup),或者因扁桃腺、增殖腺肥大造成的阻塞。

為何躺下時,呼吸雜聲會更明顯?

不少人發現,平躺下來睡覺時,呼吸的雜聲會變得特別明顯。這背後有幾個物理和生理上的原因。

姿勢對呼吸的影響:肺部積液與上呼吸道變化

首先,如果肺部有積液(例如肺炎引起的膿液或心臟衰竭造成的肺水腫),平躺時地心吸力會讓這些液體流向背部,覆蓋更大範圍的肺部組織。這樣會影響更多肺泡的開合,導致濕囉音 (Crackle) 變得更易被聽到。其次,對於上呼吸道問題,平躺時舌頭和咽喉的軟組織會因重力而向後墜,使本已狹窄的通道變得更窄。這就是為什麼鼻鼾聲或因扁桃腺肥大造成的呼吸聲,在躺下時會加劇的原因。

喘鳴 (Wheezing) 和哮鳴 (Stridor) 如何分辨?

喘鳴 (Wheezing) 和哮鳴 (Stridor) 這兩個詞聽起來很相似,但它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呼吸雜聲,代表的緊急程度也相差很遠。

關鍵區別:聲音位置(下呼吸道 vs 上呼吸道)、特徵與緊急程度

  • 喘鳴 (Wheezing)
  • 聲音位置:主要來自下呼吸道,即肺部深處的支氣管。
  • 聲音特徵:是高音調、像吹口哨的「咻咻」聲,通常在吐氣時比較明顯。
  • 關聯情況:常見於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氣管收窄的疾病。

  • 哮鳴 (Stridor)

  • 聲音位置:源於上呼吸道,即喉嚨、聲門或氣管的上半部分。
  • 聲音特徵:是更刺耳、尖銳的高亢聲音,主要在吸氣時出現,而且聲音非常大,無需聽診器也能清楚聽到。
  • 緊急程度:這是一個緊急醫療警號。它代表上呼吸道有嚴重阻塞,氣體難以進入肺部,需要立即求醫處理。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