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乳酪營養成分解密:營養師拆解9大迷思、推薦食法及精明選購指南

香滑濃郁的奶油乳酪(Cream Cheese),無論是塗抹在貝果(Bagel)、多士,還是用作烘焙芝士蛋糕,都是不少人的心頭好。但它亦常常與「高熱量」、「高脂肪」等標籤掛鈎,令注重健康的人士又愛又恨。到底奶油乳酪的營養真相是什麼?減肥期間真的不能吃嗎?全脂和低脂又應該如何選擇?本文將由註冊營養師為你全面解密,從熱量、脂肪等營養成分分析,到破解9大常見迷思,並提供實用的市售品牌選購指南及5個有營食法,助你食得精明又健康。

奶油乳酪營養成分:熱量、脂肪與關鍵數據分析

聊到奶油乳酪,那種香濃幼滑的口感總是讓人難以抗拒。但要真正了解它,我們就要從最實在的奶油乳酪營養成分開始。很多人喜歡將奶油乳酪直接吃,塗在麵包或貝果上,到底這樣一份早餐或下午茶,為我們帶來了什麼?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揭開它神秘的面紗,用數據說話。

一份奶油乳酪的核心營養數據 (約2湯匙/28克)

日常我們最常用到的份量,大概就是兩湯匙(約28克),剛好塗滿一片多士。就以這個份量來看,它的核心營養數據大概是這樣的:

  • 熱量: 約 99 kcal
  • 總脂肪: 約 9.8 克 (其中飽和脂肪約 5.7 克)
  • 蛋白質: 約 1.7 克
  • 碳水化合物: 約 1.6 克

這個份量雖然不大,但熱量和脂肪含量卻不低,這也是它口感濃郁的主要原因。

詳盡奶油乳酪營養列表 (以每100克計算)

為了更標準化地比較和分析,營養學上通常會用每100克作為基準。當我們將奶油乳酪的份量放大到100克時,它的營養輪廓就更加清晰了。

宏量營養素:熱量、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

宏量營養素是我們身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在100克的奶油乳酪中,它們的分佈如下:

  • 熱量: 約 349 kcal
  • 總脂肪: 約 34.9 克
  • 蛋白質: 約 7.6 克
  • 碳水化合物: 約 2.7 克

從數據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脂肪是奶油乳酪中最主要的宏量營養素,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佔比相對很小。

維他命與礦物質:維他命A、鈣、鈉含量

除了宏量營養素,奶油乳酪也提供了一些微量營養素。

  • 維他命A: 每100克約含 308 微克 (μg)。維他命A對維持視力健康和皮膚黏膜功能很重要。
  • 鈣: 每100克約含 97 毫克 (mg)。作為乳製品,它含有鈣質,有助於骨骼健康。
  • 鈉: 每100克約含 296 毫克 (mg)。鈉是維持身體機能必需的,但這也提醒我們在選購不同品牌的奶油乳酪推荐產品時,可以留意鈉含量的標示。

熱量來源拆解:為何脂肪是主要貢獻者?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奶油乳酪的熱量這麼高?答案就在於它的熱量結構。我們可以簡單計算一下:脂肪每克提供9千卡熱量,而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每克只提供4千卡。

以100克奶油乳酪為例,超過八成的熱量都是由脂肪貢獻的。這就是為什麼即使只吃少量,也能感受到飽足感和濃郁風味的原因。了解這個熱量來源,有助我們在享用美味的同時,更懂得如何控制份量,將它聰明地融入均衡飲食之中。

奶油乳酪對健康的影響:營養師專業解讀

談及奶油乳酪營養成分,很多人首先會聯想到它的脂肪含量,並且對其健康影響抱持疑問。實際上,只要了解其特性和適量攝取,奶油乳酪也可以在均衡飲食中佔一席位。接下來,我們會從幾個層面,深入探討奶油乳酪與健康的關係。

飽和脂肪的迷思:全脂乳製品與心血管健康新觀點

過去,大眾普遍認為全脂乳製品中的飽和脂肪是心血管健康的敵人。不過,近年一些大型研究為我們帶來了新的看法。例如,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的研究指出,適量攝取奶油乳酪等全脂乳製品,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增加沒有直接的關聯。這項發現意味著,偶爾享用全脂奶油乳酪,不一定會對心臟構成威脅。但研究同時發現,如果將飲食中的乳製品脂肪,換成來自堅果、種子或植物油的多元不飽和脂肪,或者來自全穀物的優質碳水化合物,則能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關鍵不在於完全戒絕某種食物,而是懂得選擇更優質的營養來源。

全脂 vs. 低脂點樣揀?解構「好脂肪」的真正意義

面對貨架上的全脂和低脂奶油乳酪,許多人會直覺地選擇後者。但低脂並不一定代表更健康。為了彌補脂肪減少後流失的風味和口感,部分低脂產品可能會添加額外的糖、鈉或食品添加劑。與其糾結於總脂肪量,我們更應該關注脂肪的「品質」。對心臟健康有益的「好脂肪」,主要是指不飽和脂肪,它們常見於牛油果、堅果醬、橄欖油等植物性食物中。因此,一個更明智的健康策略,有時並非選擇低脂奶油乳酪,而是直接以一份牛油果醬來代替,這樣不僅能攝取到好脂肪,還能獲得膳食纖維和其他營養素。

奶油乳酪與均衡飲食:每日建議攝取量及份量控制技巧

將奶油乳酪納入健康飲食的秘訣在於「份量」。根據衛生部門建議,成年人每日的飽和脂肪攝取量應低於總熱量的百分之十。一份標準的奶油乳酪(約2湯匙或28克)含有約5至6克飽和脂肪,已經佔了每日建議上限的一部分。因此,控制份量非常重要。這裡有幾個實用技巧:首先,不要直接用刀從盒中挖取塗抹,最好先用湯匙量出固定份量。其次,將它視為增添風味的「配角」,而非「主角」。即使想將奶油乳酪直接吃,也應搭配高纖維的全麥麵包、蔬菜棒或水果,增加飽足感和營養價值。對於有高血脂或心血管問題的人士,在食用前最好先諮詢醫生或註冊營養師的意見。

抹醬營養大比拼:奶油乳酪 vs. 其他選擇

大家都喜歡奶油乳酪的香滑口感,不過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了解奶油乳酪營養成分,並且與其他常見抹醬比較一下,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符合健康需求的飲食選擇。很多人會好奇,到底奶油乳酪、牛油、還有其他芝士在營養上有什麼分別?接下來,我們就來一場抹醬營養大比拼,看看它們各自的優缺點。

奶油乳酪 vs. 牛油 (Butter):成分與健康影響比較

奶油乳酪和牛油都是早餐餐桌上的常客,但它們的成分和對健康的影響其實大有不同。牛油主要是由鮮奶油攪打而成,脂肪含量極高,通常超過80%,所以熱量和飽和脂肪都相當高。相比之下,奶油乳酪是由牛奶和鮮奶油發酵製成,水分含量較高,全脂版本的脂肪含量大約在33%左右。這代表在相同份量下,奶油乳酪的熱量和脂肪通常比牛油低。此外,奶油乳酪還含有少量蛋白質和鈣質,這是牛油幾乎沒有的。因此,如果想在兩者中選擇一個熱量較低的選項,奶油乳酪會是比較好的選擇,但兩者都應該適量攝取。

奶油乳酪 vs. 其他芝士:軟質、硬質芝士熱量有何不同?

芝士的世界千變萬化,不同種類的芝士,熱量和脂肪含量可以相差很遠。一個簡單的原則是,芝士的硬度與其營養密度成正比。硬質芝士,例如車打芝士(Cheddar)或巴馬臣芝士(Parmesan),在製作過程中流失了大量水分,所以脂肪、蛋白質和鈉含量都非常濃縮,每100克的熱量可以高達400卡路里以上。相反,軟質芝士的水分含量較高,營養成分相對稀釋,奶油乳酪就是其中一種。不過,軟質芝士中也有例外,例如用純鮮奶油製成的馬斯卡邦尼芝士(Mascarpone),其脂肪含量和熱量甚至比很多硬質芝士更高。因此,在比較時,不能只看軟硬,還要留意其製作原料。雖然奶油乳酪的熱量密度不及硬質芝士,但我們平時的食用份量往往較多,例如將奶油乳酪直接吃,在貝果上厚厚塗一層,所以控制份量才是關鍵。

5款更健康的替代品:比奶油乳酪更低卡的有營選擇

如果你正在尋找比奶油乳酪更健康、更低卡的選擇,或者想為餐單增添一些變化,這裡有幾款出色的奶油乳酪推荐替代品,不妨試試。

  1. 希臘乳酪 (Greek Yogurt): 它的質地濃稠,帶有微酸風味,與奶油乳酪非常相似。希臘乳酪的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和熱量則低得多,而且富含益生菌,有助腸道健康。

  2. 茅屋芝士 (Cottage Cheese): 這是另一款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選擇。你可以直接使用,或者用攪拌機將它打至順滑,口感就會更接近奶油乳酪,非常適合用作蘸醬或抹醬。

  3. 鷹嘴豆泥 (Hummus): 這是一款來自中東的植物性抹醬,由鷹嘴豆、芝麻醬、檸檬汁和橄欖油製成。它富含膳食纖維、植物蛋白和健康的不飽和脂肪,是鹹味抹醬的絕佳替代品。

  4. 牛油果 (Avocado): 將成熟的牛油果壓成泥,就是最天然、最簡單的抹醬。牛油果含有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鉀質和纖維,質感同樣幼滑,營養價值非常高。

  5. 瑞可塔芝士 (Ricotta Cheese): 這種意大利芝士質地柔軟,帶有淡淡的甜味。特別是脫脂或低脂版本的瑞可塔芝士,其熱量和脂肪含量都比奶油乳酪低,是製作甜味或鹹味抹醬的理想選擇。

香港市售奶油乳酪選購指南

想深入了解奶油乳酪營養成分,就要從學懂選擇開始。市面上的奶油乳酪品牌眾多,包裝上的資訊亦五花八門。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技巧,你就能輕鬆地在貨架上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如何閱讀營養標籤:選購時必睇三大指標

選購任何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都是你的好幫手。面對密密麻麻的數字,只需要集中看以下三個指標,就能快速作出判斷。

指標一:總脂肪與飽和脂肪含量

奶油乳酪的主要熱量來自脂肪。因此,總脂肪含量是第一個要注意的數字。更高的總脂肪通常代表更高的熱量。不過,更關鍵的是飽和脂肪的含量。飽和脂肪與心血管健康的關係較為密切,所以比較不同產品時,可以優先選擇每100克飽和脂肪含量較低的一款。

指標二:鈉含量

鈉質是另一個需要留意的重點。為了調味和延長保質期,奶油乳酪一般會加入一定份量的鹽。攝取過多鈉質會增加身體負擔。選購時,不妨花點時間比較一下不同品牌的鈉含量,你會發現它們之間可以有頗大差異。選擇鈉含量較低的產品,是對健康更負責任的做法。

指標三:成分表與食品添加劑

除了營養數據,成分表也透露了很多資訊。一般來說,成分表的排序是按含量由多到少排列的。一份理想的成分表應該是簡潔的,主要由牛奶、忌廉、鹽和發酵菌種組成。有些產品會加入如角豆膠等穩定劑來維持順滑的質地,這是常見的做法。如果成分表過長,而且出現很多你不熟悉的化學名詞,可能代表它經過較多加工。

品牌推薦清單:「好、更好、最佳」營養評比

為了讓你更容易作出選擇,這裡提供一份簡單的奶油乳酪推荐清單,將市面上的選擇分為「好」、「更好」與「最佳」三個層次。

「好」的選擇:傳統品牌 (如Philadelphia) 的經典配方

傳統的全脂奶油乳酪,例如大家熟悉的Philadelphia牌,是經典的選擇。它的優點是風味濃郁、質感幼滑,無論是製作芝士蛋糕,還是作為奶油乳酪直接吃,塗在貝果上,都能提供絕佳的口感。只要控制好份量,將它視為偶爾的風味點綴,它仍然可以在均衡飲食中佔一席位。

「更好」的選擇:低脂或減鈉版本的營養差異

對於更注重健康的人士,市面上許多品牌都推出了低脂或減鈉版本。這些產品的總脂肪、飽和脂肪和熱量通常會比原味版本低大約三分之一,鈉含量亦有所下調。它們在保留奶油乳酪基本風味的同時,減輕了身體的負擔。不過,口感上可能會比全脂版本稍為遜色,奶香味也可能較淡。

「最佳」選擇:以全食物 (如牛油果醬) 作替代的優勢

從純粹營養角度出發,「最佳」的選擇其實是使用全食物來替代。例如,將成熟的牛油果壓成蓉,加入少許檸檬汁和鹽,就能製成質感同樣幼滑的塗醬。牛油果醬的優勢非常明顯,它富含對心臟有益的單元不飽和脂肪、膳食纖維和多種維他命,營養價值遠高於經過加工的奶油乳酪。

5個奶油乳酪健康食法與有營食譜

了解奶油乳酪營養成分後,要將它融入健康飲食其實不難。關鍵在於食法與配搭,以下為你介紹幾個簡單又有營的食譜,讓你食得滋味又安心。

基本原則:控制份量,作為風味配角而非主角

想享受奶油乳酪的美味,又不對身體造成負擔,秘訣在於「角色定位」。我們應該將它視為提升食物風味的配角,而不是大快朵頤的主角。每次使用一至兩湯匙的份量已經足夠,它能為餐點增添濃郁奶香與滑順口感,同時避免我們攝取過多熱量與脂肪。記住這個原則,就能輕鬆駕馭這位美味的「配角」。

早餐食譜:配搭高纖全麥多士與新鮮蔬菜

早餐想吃得健康,與其將奶油乳酪直接吃,厚厚地塗滿白麵包,不如嘗試一個更豐富的組合。這份奶油乳酪推荐食譜,首先選用高纖維的全麥多士或酸種麵包作為基底,薄薄塗上一層奶油乳酪。然後,發揮你的創意,在上面鋪滿新鮮配料,例如切半的小番茄、幾片牛油果、爽脆的青瓜片或是一小撮菠菜苗。這樣不僅增加了膳食纖維、維他命與礦物質,而且口感層次更豐富,飽足感也更持久。

輕食食譜:自製高營養鹹甜蘸醬

市售的蘸醬或沙律醬往往含有不少添加糖、鈉和防腐劑。其實,利用奶油乳酪作為基底,可以輕鬆在家自製更健康、更天然的鹹甜蘸醬,無論是作為派對小食,還是平日的下午茶點都非常適合。

健康鹹味蘸醬:香草大蒜奶油乳酪

這款鹹味蘸醬製作非常簡單。將兩湯匙奶油乳酪、一個壓成蓉的蒜瓣、少許新鮮切碎的香草(例如番茜、刁草或蔥)和一小撮黑胡椒混合均勻。如果想增加清新的風味,可以加入幾滴檸檬汁。這款香草大蒜醬帶有淡淡的辛香,非常適合用來配搭甘筍條、西芹條或青瓜條,是補充蔬菜的好方法。

低糖甜味蘸醬:肉桂莓果奶油乳酪

如果你偏好甜食,這款低糖蘸醬會是你的好選擇。將兩湯匙奶油乳酪與一湯匙無糖的希臘乳酪混合,增加蛋白質含量並使其質地更輕盈。然後,加入少量肉桂粉和幾粒壓碎的新鮮莓果(例如藍莓或覆盆子),利用水果的天然甜味代替砂糖。這款蘸醬充滿果香,用來配搭蘋果片或全麥梳打餅,就是一份美味又滿足的健康小食。

奶油乳酪營養常見問題 (FAQ)

減肥期間可以吃奶油乳酪嗎?

關於奶油乳酪營養成分,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它的熱量。減重的朋友經常會問,減肥期間是否需要完全戒掉奶油乳酪。答案是,不一定需要完全放棄,關鍵在於份量控制。一份標準份量(約兩湯匙)的奶油乳酪熱量接近100卡路里,而且大部分來自脂肪。如果想在減重期間享用,建議將份量減半,例如只用一湯匙塗抹在全麥麵包上,再配搭大量新鮮蔬菜如番茄和青瓜,增加飽足感。這樣既能滿足口腹之慾,又不會對熱量控制造成太大負擔。市面上亦有一些低脂的奶油乳酪推荐選擇,它們的脂肪和熱量較低,也是一個不錯的替代方案。

奶油乳酪含有對心臟有害的反式脂肪嗎?

談到脂肪,很多人會立即聯想到反式脂肪。那麼,奶油乳酪是否含有這種對心臟有害的脂肪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比簡單的是或否要複雜一些。奶油乳酪的確含有微量的反式脂肪,但它是屬於天然反式脂肪,主要是一種稱為共軛亞油酸(CLA)的物質。這種天然反式脂肪與我們常說的人工反式脂肪(來自氫化植物油)在化學結構和對健康的影響上都有所不同。目前科學研究指出,適量攝取乳製品中的天然反式脂肪,並不像人工反式脂肪那樣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在均衡飲食的前提下,正常食用奶油乳酪,其中的天然反式脂肪含量並不足以構成健康威脅。

哪些人士需要特別注意奶油乳酪的攝取量?

雖然大部分人都可以適量享用奶油乳酪,但基於其營養成分特性,有幾類人士需要特別留意食用份量。第一,關注心血管健康或有高膽固醇問題的人士。因為奶油乳酪的飽和脂肪含量較高,過量攝取可能影響血脂水平,所以需要將其納入每日飽和脂肪的總攝取量來計算。第二,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士。雖然發酵過程會降低部分乳糖,但奶油乳酪仍然含有乳糖,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第三,需要控制鈉攝取量的人士,例如高血壓或腎臟病患者,應注意奶油乳酪中的鈉含量。最後,對牛奶蛋白過敏的人士則應完全避免食用。如果你屬於以上任何一個群體,在飲食上做出調整前,最好先諮詢醫生或註冊營養師的專業意見。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