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愛妥糖減肥」?醫生破解3大致命風險,剖析2類真正有效的科學減重藥物

坊間流傳服用俗稱「愛妥糖」的糖尿病藥物 Actos 可以減肥,這其實是個足以致命的嚴重誤解。愛妥糖 (Actos) 的藥理機制不僅無法帶來減重效果,胡亂服用更可能引發體重增加、水腫甚至心臟衰竭等嚴重健康風險。本文將由醫生為您徹底破解「愛妥糖減肥」的迷思,並深入剖析現時真正獲醫學實證、兼具降糖與減重效能的兩大類藥物:GLP-1 受體促效劑(如善纖達、胰妥讚)及 SGLT2 抑制劑(排糖藥)。我們將為您詳細比較兩者的作用原理、效果、副作用及適用人士,助您建立正確、安全的藥物減重觀念。

釐清「愛妥糖減肥」迷思:為何Actos不應作減重用途?

近期,關於「愛妥糖減肥」的說法在網絡上引起不少關注,許多人好奇這種糖尿病藥物是否真是減重的秘密武器。在尋找捷徑之前,我們有必要先停下來,深入了解事實。接下來,我們會一起拆解這個迷思,從藥物原理到健康風險,逐一釐清為何愛妥糖 (Actos) 並不適合用於減重。

愛妥糖 (Actos) 藥物基本檔案

要探討愛妥糖減肥的可行性,首先必須認識愛妥糖(學名Pioglitazone)是一種怎樣的藥物。它是一種處方藥物,醫學上的正式用途是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它的作用原理並非抑制食慾或排出糖分,而是屬於「胰島素增敏劑」。簡單來說,愛妥糖的功能是提高身體細胞對自身胰島素的敏感度,讓身體能更有效地運用胰島素來降低血糖,但它本身不會增加胰島素的分泌。

探討「愛妥糖減肥」失敗的藥理原因

了解愛妥糖是胰島素增敏劑後,「愛妥糖減肥」為何注定失敗的答案便呼之欲出。胰島素是身體一種主要的合成荷爾蒙,它除了調節血糖,還會促進身體儲存能量,包括將多餘的葡萄糖轉化為脂肪。當愛妥糖提升了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這種能量儲存的效率也可能隨之提高。事實上,醫學文獻和臨床數據早已指出,服用愛妥糖這類藥物的其中一個常見副作用,不但不是體重下降,反而是體重增加。這主要是因為藥物可能引致體液瀦留(水腫)以及增加皮下脂肪組織,與減重的目標完全背道而馳。

安全警示:服用愛妥糖15mg等劑量之健康風險

撇除減重無效這一點,更關鍵的是,非糖尿病患者在沒有醫生處方和監察下,擅自服用愛妥糖或坊間所稱的愛糖妥,會將自己置於不必要的健康風險之中。即使是看似劑量不高的愛妥糖15mg,也可能帶來嚴重的副作用。其中最值得關注的風險包括:

  • 心臟衰竭風險:愛妥糖可引致體液積聚,對於心臟功能本已不佳或有潛在問題的人士,可能誘發或加劇心力衰竭的症狀,例如呼吸困難、足踝腫脹等。
  • 骨折風險:研究顯示,長期服用此藥物,特別是女性,會增加骨折的風險。
  • 肝功能影響:雖然較為罕見,但這類藥物有潛在影響肝功能的可能,因此正規使用者也需要定期監測肝指數。

總括而言,將愛妥糖用作減肥工具,不僅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更可能換來體重上升和一系列潛在的健康問題。這種做法的風險遠遠大於任何想像中的益處。

「糖尿藥減肥」熱潮解構:認識真正具減重效果的兩大藥物

市場趨勢:由「愛妥糖減肥」迷思到科學實證

關於「愛妥糖減肥」的說法,確實曾在坊間流傳,但這其實源於一個美麗的誤會。當醫學界發現某些糖尿病藥物會影響體重時,大眾便開始尋找所謂的「減肥神藥」,而愛妥糖(Actos)這類藥物亦曾被納入討論。然而,正如前文所分析,愛妥糖的藥理機制旨在增加胰島素敏感度,不但沒有減重效果,反而可能引致體重上升。這個趨勢反映了公眾對有效體重管理工具的渴求,同時也推動了科學界更深入的研究。幸運的是,醫學的進步並未停步,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證,目前已有兩大類降血糖藥物,被證實能同時帶來顯著的減重效益,將「糖尿藥減肥」從迷思帶向了科學實證的層面。

主流減重降糖藥物比較:GLP-1 vs SGLT2

當我們告別愛妥糖減肥的迷思後,便迎來了真正的主角:GLP-1 受體促效劑與 SGLT2 抑制劑。這兩類藥物雖然都能降糖減重,但它們的策略完全不同,我們可以將它們看成兩位各具專長的體重管理專家。

首先是 GLP-1 受體促效劑,市面上俗稱的「減肥筆」或「瘦瘦筆」大多屬於此類。它的主要策略是模仿人體一種名為「腸泌素」的荷爾蒙,直接與大腦的飽食中樞溝通,同時減慢胃部排空速度。簡單來說,它幫助身體發出「我飽了」的訊號,從而自然地降低食慾與進食量。

另一位專家是 SGLT2 抑制劑,常被稱為「排糖藥」。它的策略非常直接,主要作用於腎臟。它會抑制腎臟對糖分的再吸收,讓多餘的糖分隨著尿液排出體外。這就等於為身體打開了一個額外的能量排泄通道,每天排走的糖分相當於減少了數百卡路里的熱量吸收。總結而言,GLP-1 主要從「減少攝取」方面著手,而 SGLT2 則從「增加排出」方面發力,兩者共同開創了藥物體重管理的新局面。

深入剖析:兩大類減重降糖藥的作用原理、效果與風險

當大家發現「愛妥糖減肥」這條路並不可行後,自然會問,那市面上那些真正有效的「減肥神藥」又是什麼?其實,它們大多源於兩大類的糖尿病藥物。接下來,我們將會像朋友聊天一樣,為你深入淺出地拆解這兩類藥物的原理、效果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詳細解構 GLP-1 受體促效劑(善纖達、胰妥讚等)

首先介紹的是近年非常熱門的GLP-1受體促效劑,代表藥物有善纖達(Saxenda)和胰妥讚(Ozempic)等,也就是俗稱的「減肥筆」。

你可以把GLP-1想像成我們人體進食後,腸道自然分泌的一種荷爾蒙,它的任務就是向大腦發出「吃飽了」的訊號。而這類藥物的作用,就是模擬並強化這個訊號。它的減重原理主要有三個層面:第一,它會直接作用於腦部的食慾中樞,讓你感覺到飽足,自然地減少食量。第二,它會減慢胃部排空食物的速度,延長飽腹感,讓你不會很快就感到飢餓。第三,它能夠在進食後,促進胰臟分泌適量的胰島素,幫助穩定血糖。

正因為它能從根本上控制食慾,所以減重效果相當顯著。不過,它也有一些常見的副作用,初期使用時可能會出現噁心、反胃、肚瀉或便秘等腸胃不適。這些反應通常會隨著身體適應而慢慢減退。

詳細解構 SGLT2 抑制劑(排糖藥,例如: Jardiance、Forxiga)

另一類具有減重效果的藥物是SGLT2抑制劑,坊間稱之為「排糖藥」,常見的例子有 Jardiance 和 Forxiga。

這類藥物的原理就直接得多。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腎臟在過濾血液時,會將血液中的糖分回收再利用。SGLT2抑制劑的作用,就是阻止腎臟進行這個回收動作,讓多餘的糖分只能跟隨尿液排出體外。簡單來說,就是身體每天都會自動「排走」一部分的糖分。

糖分就是卡路里,每天排出約70克的糖,就等於減少了近280卡路里的吸收,體重自然會隨之下降。除了減重和控糖,研究還發現這類藥物對心臟和腎臟有額外的保護作用。

至於風險方面,因為尿液中的糖分增加了,為細菌和念珠菌提供了滋生的溫床,所以會增加泌尿道及生殖器官感染的風險。使用者必須注意個人衛生,並且補充足夠水分,以預防脫水等問題。

安全至上:藥物減肥前必須遵從的專業指引

在了解坊間流傳的「愛妥糖減肥」方法為何不可行之後,我們更要明白,尋求藥物協助減重,首要考慮的永遠是安全。任何有效的醫療方案,都必須建基於專業的醫學指引。這不是一條可以自行摸索的捷徑,而是需要與醫生緊密合作的醫療過程。以下幾個關鍵步驟,能幫助您在安全的大前提下,正確地探索藥物減重的可能性。

尋求專業評估:您是否適合藥物減肥?

首先,藥物減肥並非適用於所有人,也不是為了追求輕微體態調整的美容選項。它是一項嚴謹的醫療介入,專為面對肥胖相關健康風險的人士而設。醫生在評估您是否適合時,會考慮幾個核心因素。

最主要的指標是身體質量指數(BMI)。根據亞洲人的標準,若BMI超過27,或BMI介乎25至27之間,但同時患有一種或以上與肥胖相關的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前期或睡眠窒息症,醫生才可能將藥物治療納入考慮範圍。

此外,醫生會詳細了解您的病史,評估您的肝腎功能,並且排除其他可能導致體重增加的潛在病因,例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等。這個全面的評估過程,目的在於確保藥物對您是安全有效的,並且能對症下藥,處理肥胖根源。

就醫行動指南:如何與醫生有效溝通您的需求

決定向醫生求助後,充分的準備能讓溝通過程更順暢有效。您可以將這次會面,看作成一次與健康夥伴的策略會議。

出發前,整理一下您的「健康履歷」。這包括您過去的減重經驗,例如嘗試過哪些飲食或運動方法、效果如何、持續了多久。同時,清晰地告訴醫生您目前的飲食習慣、生活作息及遇到的困難。

在會面時,請坦誠地表達您的減重目標和期望。更重要的是,主動提出您的疑問,例如:「根據我的身體狀況,有哪些藥物選項?」、「這些藥物潛在的副作用是什麼?」、「除了藥物,我還需要配合哪些生活方式的改變?」。這種雙向溝通,有助醫生為您制定最個人化而且可行的治療方案,您也會更清楚整個療程的全貌。

停藥後的體重管理:如何避免「打回原形」?

許多人會關心一個問題:停藥後,體重會否反彈?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考量。減重藥物,特別是像GLP-1受體促效劑這類抑制食慾的藥物,其真正的價值在於提供一個「黃金機會窗口」。

藥物在療程期間幫助您控制食慾,讓您更容易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當您習慣了較小的食量、選擇了更健康的食物,身體和大腦便會慢慢適應這種新的模式。因此,藥物的角色是輔助者,協助您在初期掃除實行健康生活的最大障礙。

成功的關鍵,在於您能否利用這個窗口期,將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內化成生活的一部分。當療程結束後,即使沒有藥物的幫助,您已經建立的良好生活模式,就是對抗體重反彈的最強武器。所以,將藥物視為一個起動器,而非終身依賴,才能達致可持續的體重管理效果。

關於愛妥糖及糖尿藥減重的常見問題 (FAQ)

問:既然愛妥糖減肥無效,我可以直接要求醫生處方「減肥筆」嗎?

很多人在了解愛妥糖減肥並非可行選項後,自然會將目光轉向經醫學實證有效的藥物,例如俗稱的「減肥筆」(GLP-1受體促效劑)。不過,這些並非可以隨意要求的藥物。醫生處方這類藥物前,需要進行專業和嚴謹的評估。醫生會根據你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是否合併有其他與肥胖相關的健康問題(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前期)等因素,去判斷你是否適合使用。所以,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要求,而是一個需要與醫生深入溝通,共同制定的治療決策。

問:服用有減重效果的糖尿病藥物,會引致低血糖嗎?

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新一代具有減重效果的降糖藥,例如GLP-1受體促效劑和SGLT2抑制劑,其藥理機制相對智能。它們主要在血糖升高時才發揮較強的降糖作用。如果單獨使用,引致低血糖的風險相對較低。但是,如果將這些藥物與其他傳統的降糖藥(例如磺胺尿素類藥物或胰島素)合併使用,低血糖的風險便會顯著增加。因此,整個治療方案必須由醫生全面評估和監察,切勿自行組合藥物。

問:在香港,這些減重藥物受規管嗎?可以自行在藥房購買?

在香港,所有具備減重效果的糖尿病藥物,例如GLP-1受體促效劑及SGLT2抑制劑,均屬於處方藥物,受到衛生署的嚴格規管。這意味著,你必須持有註冊醫生的處方,才可以在註冊藥劑師監督下的藥房購買。自行在沒有處方的情況下購買,不僅是違規行為,更會讓你暴露在未知的健康風險之中。醫生處方的目的,正是為了確保藥物對你是安全和適用的。

問:與其尋找藥物捷徑,透過減重逆轉「糖尿病前期」是否更佳?

這絕對是處理體重問題與「糖尿病前期」最理想、最根本的策略。透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來達致可持續的體重下降,是改善胰島素阻抗、逆轉糖尿病前期的黃金標準。生活方式的調整能夠從根源上改善身體代謝,其益處是任何單一藥物都無法完全取代的。藥物應被視為一個輔助工具,在生活方式調整未能達標,或醫生評估有需要時才介入。將焦點放在建立健康的長遠生活習慣上,才是管理體重和預防慢性病最可靠的路徑。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