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氣重、壓力爆煲?原來「憋氣」才是最佳解藥:解構7大科學實證好處,高效重設身心系統
都市生活節奏急速,您是否也時常感到「戾氣重」、壓力瀕臨「爆煲」?當焦慮來襲,我們總被教導要「深呼吸」,但如果這個直覺反應反而讓情況更糟呢?事實上,問題的核心或許並非缺氧,而是我們不懂得善用身體內的二氧化碳。本文將顛覆您對呼吸的認知,解構「短暫憋氣」這項被低估的技巧,如何成為高效重設身心系統的最佳解藥。我們將深入剖析其背後的科學原理,列舉7大經實證的好處——從提升運動表現、增強專注力,到高效管理壓力與改善睡眠,並提供一套由淺入深的安全練習指南,助您重新掌握身體的自主權,由內而外尋回平靜與專注。
為何短暫憋氣反而更健康?解構背後的科學原理
提到憋氣,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危險或不舒服。但原來短暫並且有意識地練習憋氣,當中蘊含著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憋氣好處。這並非甚麼神秘魔法,而是有著堅實的科學根據。關鍵不在於吸入更多氧氣,而是在於如何讓我們身體更有效率地運用血液中早已充足的氧氣。要理解這點,我們需要先重新認識一位一直被誤解的「老朋友」——二氧化碳。
重新認識二氧化碳:從「廢氣」到啟動身心健康的關鍵
在我們的認知中,二氧化碳(CO2)似乎只是身體需要排走的廢氣。這個觀念其實只說對了一半。事實上,適量的二氧化碳在體內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調節角色,它就像一把鑰匙,負責啟動身體多項重要的生理機能。簡單來說,二氧化碳主要有兩個核心功能:第一,它負責將氧氣從血液中「釋放」到身體各個細胞;第二,它能幫助放鬆我們的血管與呼吸道。當我們明白二氧化碳的重要性後,就能真正理解為何練習憋氣會對身心健康有正面影響。
破解普遍誤解:過度呼吸(換氣)如何引致缺氧與焦慮
當我們感到壓力大或戾氣重時,呼吸往往會不自覺地變得又快又淺,甚至會用口呼吸。很多人以為這樣能吸入更多氧氣,但結果恰恰相反。這種「過度呼吸」的模式,會讓身體過快地排出二氧化碳,導致體內二氧化碳濃度過低。這會造成一個奇怪的現象:即使血液的血氧飽和度很高,但身體組織和大腦卻接收不到足夠的氧氣。這種細胞層面的「隱性缺氧」,會引致頭暈、精神難以集中,甚至會加劇焦慮和恐慌的感覺,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解密波爾效應(Bohr Effect):提升二氧化碳耐受度,讓氧氣更有效進入細胞
要解釋為何二氧化碳不足會導致缺氧,便要提到一個關鍵的生理學原理——波爾效應(Bohr Effect)。我們可以把運送氧氣的血紅素想像成一輛輛送貨的貨車,而二氧化碳就是那張「簽收單」。當貨車載滿氧氣到達身體各組織時,需要有足夠的二氧化碳作為訊號,貨車才會「卸貨」,將氧氣順利交給細胞。如果因為過度呼吸導致二氧化碳太少,這輛貨車就會緊緊抓住氧氣不放,直接駛過最需要氧氣的肌肉和大腦。透過短暫的憋氣練習,我們能讓體內二氧化碳水平短暫回升,重新訓練身體對二氧化碳的耐受度,確保波爾效應能順暢運作,讓氧氣真正有效地滋養每一個細胞。
身體的天然鎮靜劑:穩定呼吸如何放鬆血管與呼吸道
二氧化碳的另一個重要角色,就是天然的血管與呼吸道擴張劑。它能夠使血管和氣管周圍的平滑肌放鬆。當二氧化碳水平正常時,血管會擴張,血液流動更順暢,血壓會更穩定,手腳也會感覺溫暖。同時,呼吸道也會擴張,讓呼吸感覺更輕鬆、更深入。反之,當體內二氧化碳不足時,血管和呼吸道會收縮,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和胸悶氣短的感覺。因此,透過穩定的呼吸或憋氣練習來維持健康的二氧化碳水平,就等於啟動了身體內建的鎮靜系統,從生理根源上幫助我們放鬆下來。
憋氣的7大科學實證好處:全面提升生理與心理質素
提到憋氣好處,你可能會先想到自由潛水員的超人表現,但其實溫和的憋氣練習,對我們普通人的身心質素也有驚人的提升效果。這些好處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扎實的科學根據,從運動耐力到情緒管理,甚至睡眠質素都能全面優化。當你感到壓力大、戾氣重的時候,這些簡單的練習,或許就是重設身心系統的鑰匙。
好處一:提升運動表現與耐力
模擬高地訓練:安全刺激身體,提升血液帶氧能力
運動員到高地訓練,是為了讓身體適應低氧環境,從而製造更多紅血球,提升血液運送氧氣的效率。憋氣練習的原理與此相似,它讓身體短暫處於安全的低氧狀態(醫學上稱為間歇性低氧),這個訊號會刺激腎臟產生更多紅血球生成素(EPO),長期下來,血液的帶氧能力自然提升。你不需要登上高山,在平地也能享受到高地訓練的部分益處。
鍛鍊呼吸肌群:強化橫膈膜,延緩運動疲勞
呼吸本身也需要肌肉工作,主要是橫膈膜和肋間肌。憋氣時,這些呼吸肌群為了抵抗壓力,會進行有力的收縮,這等於是一種阻力訓練。當呼吸肌群變得更強壯,它們在運動時的耗氧量就會減少,工作效率更高。這代表身體能將更多寶貴的氧氣,分配給正在運動的四肢肌肉,讓你更晚感到疲勞。
啟動潛水反應(Dive Reflex):釋放脾臟儲備紅血球,瞬間提升體能
這是人體一個非常有趣的遠古生理機制。當我們憋氣,特別是臉部接觸到冷水時,身體會啟動「潛水反應」。這時脾臟會收縮,將儲存的額外紅血球釋放到血液循環之中。這些額外的紅血球就像是體內的「後備軍」,能即時提升血液的帶氧能力,為身體帶來短暫的體能爆發。
好處二:增強專注力與心靈平靜
穩定神經系統:從混亂思緒中找回清晰焦點
我們的呼吸與神經系統緊密相連。憋氣練習,特別是吐氣後的短暫閉氣,能有效刺激迷走神經。迷走神經是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負責放鬆、休息)的關鍵。透過這個方式,我們可以主動將身體由緊張的「戰鬥或逃跑」模式,切換到平靜的「休息與消化」模式,讓紛亂的思緒沉澱下來。
提升正念覺察:透過呼吸感受當下,減少分心
當你嘗試憋氣,你會立刻感受到身體內部傳來的強烈訊號,例如橫膈膜的抽動或想呼吸的慾望。這種強烈的體感,會將你的注意力從外界的紛擾或腦中的雜念,瞬間拉回到自己身體的當下。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強效的正念練習,幫助你培養專注於此刻的能力。
好處三:高效管理壓力與焦慮
快速平息怒火與恐慌:應對高壓場合的即時鎮靜技巧
當你感到怒火中燒或一陣恐慌時,呼吸會不自覺地變得又淺又快,這會讓情況惡化。此時,一個短暫而有意識的憋氣,就像是按下緊急停止按鈕。它能中斷這種失控的呼吸模式,給你一個寶貴的緩衝空間,重新奪回身體和情緒的主導權,在高壓場合瞬間鎮靜下來。
中斷壓力荷爾蒙的惡性循環:從生理層面降低緊張感
長期的壓力與焦慮,會讓身體持續分泌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而過度呼吸正是這種壓力狀態的生理表現之一。憋氣練習透過穩定神經系統,向大腦發出「警報解除」的訊號。當身體放鬆下來,壓力荷爾蒙的分泌也會隨之減少,從生理根源上打破「壓力導致過度呼吸,過度呼吸又加劇壓力」的惡性循環。
好處四:改善睡眠質素
睡前練習:幫助大腦由活躍轉為放鬆狀態
很多人睡不著,是因為大腦在睡前仍然高速運轉。睡前進行幾分鐘溫和的憋氣練習,可以啟動副交感神經系統,讓心率減慢、身體放鬆。這個簡單的儀式,等於是給大腦一個清晰的指令:是時候從日間的活躍模式,切換到夜間的休息模式了,有助更快進入夢鄉。
減少鼻鼾與睡眠窒息風險:透過鼻呼吸與呼吸肌訓練
鼻鼾和睡眠窒息症,很多時候與上呼吸道的肌肉鬆弛有關。憋氣練習能強化包括喉嚨、舌頭在內的呼吸道周邊肌肉。強化的肌肉在睡眠時不易塌陷,能保持呼吸道暢通。同時,許多憋氣練習都強調鼻呼吸,養成鼻呼吸的習慣,本身就能改善氣流,對減少鼻鼾有直接幫助。
好處五:強化免疫系統
短暫低氧刺激(Intermittent Hypoxia):觸發身體防禦及修復機制
溫和的憋氣練習所造成的短暫低氧狀態,對身體細胞來說是一種良性壓力。這種壓力能激發細胞啟動內在的防禦和修復機制,例如產生更多抗氧化物,提升細胞對抗壓力的能力。這個過程就像為身體的免疫系統進行定期演習,使其保持警覺和高效。
H44: 提升身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力
一個經常透過憋氣練習,經歷良性壓力挑戰的身體,其整體韌性會更強。當面對真實的環境轉變,例如天氣 đột變、病菌侵襲時,身體的調節和應對能力會更好。這種訓練提升了我們生理系統的適應力,讓我們變得更強健。
好處六:暢通鼻塞及改善呼吸道健康
善用一氧化氮(NO):天然的血管與呼吸道擴張劑
我們的鼻腔會自然產生一種名為一氧化氮(NO)的氣體,它是一種強效的血管和呼吸道擴張劑。當你用鼻子憋氣時,一氧化氮會在鼻竇中累積。當你恢復呼吸,這些高濃度的一氧化氮會被帶到呼吸道和肺部,幫助放鬆和擴張氣管,能非常有效地暫時緩解鼻塞。
訓練鼻呼吸習慣,過濾及濕潤空氣
許多人因為鼻塞而習慣用口呼吸,形成惡性循環。透過憋氣練習暢通鼻子後,就能更輕鬆地練習鼻呼吸。堅持用鼻呼吸,吸入的空氣會被鼻腔過濾、加溫和濕潤,能大大減少對肺部和呼吸道的刺激,保護呼吸系統的整體健康。
好處七:輔助食慾管理與新陳代謝
提升對身體訊號的敏感度:區分真實飢餓與情緒性進食
憋氣等呼吸練習,能提升我們對身體內部感覺的覺察能力(內感覺)。當你對身體的感受更敏銳時,就更容易分辨出什麼是真正的生理飢餓訊號,什麼只是因為壓力、沉悶或習慣而產生的「假肚餓」。這種覺察力,是避免情緒性進食、建立健康飲食習慣的第一步。
短暫低血氧狀態與食慾降低的潛在關聯
有研究觀察到,在高地等低氧環境中,人們的食慾普遍會下降。憋氣練習所創造的短暫低血氧狀態,可能也會觸發類似的生理反應,對食慾產生溫和的調節作用。雖然這方面的機制仍需更多研究,但它為呼吸與新陳代謝之間的關聯,提供了一個有趣的可能性。
自我檢測:您的呼吸效率有多高?BOLT測試30秒看穿抗壓能力
想真正體驗憋氣好處,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起點。就如健身前要了解體能,優化呼吸前,我們也需要一個客觀指標,衡量目前的呼吸效率與壓力水平。這裡介紹一個非常簡單,卻極具啟發性的測試——BOLT測試。它就像一面鏡子,能清晰反映您身體承受壓力的能力,甚至解釋為何有時會感到莫名的煩躁或戾氣重。
了解您的起點:身體含氧量測試(BOLT Score)
BOLT Score的全名是「身體含氧量測試」(Body Oxygen Level Test)。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專業,但它的原理其實非常簡單。它並非測量您能憋氣多久,而是測試您的身體對二氧化碳的「耐受度」。換句話說,它測量的是從您停止呼吸,到您的大腦發出第一個「我想呼吸了」的訊號之間的時間。這個反應時間,直接揭示了您的呼吸系統效率與神經系統的穩定性。
為何BOLT測試比心率更能反映真實壓力水平?
我們習慣用心率快慢來判斷壓力,但心率很容易受短暫因素影響,例如一杯咖啡、一陣興奮或快走幾步。BOLT測試則不同,它測量的是一個更深層、更穩定的生理指標:您對二氧化碳的敏感度。當一個人長期處於壓力之下,神經系統會變得繃緊,不自覺地引發慢性過度呼吸。這種呼吸模式會讓身體習慣於低二氧化碳的狀態,變得對二氧化碳極為敏感。因此,一個偏低的BOLT分數,意味著您的身體可能長期處於一種隱性的「戰鬥或逃跑」模式,這比單純看心率更能揭示您真實的、日積月累的壓力水平。
詳細步驟指南:如何準確地進行BOLT壓力水平測試
這個測試最好在早上睡醒後,身體最放鬆的時候進行。請跟隨以下步驟,過程務求輕鬆自然:
- 找個舒服的位置坐直,放鬆身體,用鼻自然地呼吸約兩至三分鐘。
- 用鼻輕輕吸一口氣,再用鼻自然地呼出。
- 呼氣結束後,立即用手指輕輕捏住鼻子,同時開始計時。
- 保持閉氣狀態,直到身体發出第一個想呼吸的明確訊號。這個訊號可能是喉嚨有吞嚥的衝動,或是腹部肌肉不由自主地抽動一下。
- 一感覺到這個訊號,立即鬆開鼻子停止計時,並用鼻恢復平靜的呼吸。
測試的關鍵在於,恢復呼吸時應該是從容的。如果您需要張大口喘氣,表示您閉氣的時間太長,超出了身體的自然反應點,這次的測試結果便不準確,需要休息幾分鐘後再試一次。
解讀您的分數:從<20秒到>40秒,了解您的健康與體能潛力
您的BOLT分數,是您身體狀態的一個快照。您可以根據以下標準,了解自己的潛力所在:
-
低於20秒:
這表示您的身體對二氧化碳非常敏感,呼吸效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您可能容易感到氣喘、疲倦,專注力較難集中,睡眠質素亦可能受到影響。這種生理狀態也與情緒波動有關,是導致戾氣重、容易煩躁的潛在原因之一。這是一個清晰的訊號,提示您需要從基礎開始調整呼吸習慣。 -
20至40秒:
這是一個不錯的水平,代表您的呼吸系統運作正常,具備良好的健康基礎。持續進行呼吸優化練習,能助您進一步提升抗壓能力、運動表現及整體精神狀態,讓您在面對挑戰時更加從容不迫。 -
超過40秒:
恭喜您,這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分數。它代表您的呼吸效率極高,身體對二氧化碳有很好的耐受度。您的生理系統強健,神經系統穩定,無論在體能還是心靈層面,都擁有應對高強度挑戰的絕佳潛力。
了解自己的BOLT分數,並不是為了比較,而是為了找到一個清晰的起點。無論您現在在哪個區間,都可以透過接下來介紹的方法,逐步提升,親身感受呼吸效率改善後的身心轉變。
安全第一:練習憋氣前必須知道的風險與禁忌
雖然正確練習的憋氣好處眾多,甚至有助我們處理戾氣重的問題,但在開始任何練習前,我們必須先清晰了解其潛在風險與禁忌。這不是為了製造恐懼,而是建立一份專業的尊重。任何強大的工具都需要正確的使用說明書,呼吸練習也不例外。清楚知道界線在哪裡,才能讓我們安全、長久地享受練習帶來的好處。
不當練習可能引發的生理反應
血壓的過山車效應:錯誤練習如何加劇心血管負擔
當我們過度用力或不正確地憋氣時,身體內的壓力會產生戲劇性變化。在憋氣過程中,胸腔內的壓力會上升,這會阻礙靜脈血液順利流回心臟,導致心臟泵出的血量減少,血壓會因此短暫下降。問題出在憋氣結束的一刻。當我們恢復呼吸,胸腔壓力瞬間釋放,大量之前積壓的血液會馬上湧回心臟,心臟需要非常用力地工作才能泵出這些額外的血液,結果就是血壓急速飆升。這種血壓的大幅波動,就像坐過山車一樣,對心血管系統會造成沉重負擔。
大腦缺氧的警號:從頭暈到長期的健康風險
大腦是身體對氧氣需求最高的器官,對含氧量變化極為敏感。如果在練習中push得太盡,超越了身體的極限,便會引發大腦短暫缺氧。初期的警號包括頭暈、噁心、耳鳴,甚至眼前一黑。這些都是身體發出的明確停止信號。如果長期忽視這些警號,讓大腦反覆處於缺氧狀態,身體可能會啟動代償機制,例如增加紅血球數量來提升運氧能力,但這同時會使血液變得黏稠,長遠而言可能增加心血管相關的健康風險。
哪些人士需特別謹慎或避免練習?
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癲癇患者
基於前述的血壓過山車效應,任何患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壓的人士,都應該極度謹慎。血壓的急劇波動對他們來說可能是危險的。此外,憋氣會改變血液中氧氣與二氧化碳的濃度,這種變化有機會誘發癲癇,因此相關患者應避免自行練習,必須先諮詢醫生的專業意見。
孕婦及有特殊健康狀況者
懷孕期間,身體的氧氣需求本已增加,任何可能影響穩定供氧的練習都應避免,以確保胎兒的健康。同樣,若您有其他未提及的特殊健康狀況,例如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或眼壓問題,在開始任何新的呼吸練習前,尋求醫療專業人士的建議是保障自身安全的基本責任。
安全指引:務必在安全、無水的環境下練習
這是練習憋氣的黃金法則。絕對、絕對不要獨自在水中進行憋氣練習,包括泳池或浴缸。因為練習引致的暈眩或意識喪失在水中是致命的。所有憋氣練習,都應該在一個穩定、安全的陸上環境進行,例如坐在舒適的椅子上或躺在瑜伽墊上,確保即使感到暈眩,身體也能處於安全的位置。
您的專屬呼吸優化藍圖:根據BOLT分數安全地開始練習
要發掘憋氣好處,關鍵在於一套度身訂造的練習計劃。這份藍圖將根據你的BOLT分數,提供一個由淺入深、安全有效的訓練路徑。不論你是想改善日常壓力導致的戾氣重問題,還是提升運動表現,一切都應從最基礎的呼吸習慣開始。這個過程就像是為你的身體系統重新編寫程式,讓你在面對壓力時,能夠更平靜、更有效率地運作。
基礎訓練:從口呼吸轉為鼻呼吸
在探索任何閉氣練習之前,首要任務是鞏固最根本的基礎:全天候使用鼻子呼吸。這一步看似簡單,卻是整個呼吸優化系統的地基。假如你仍然習慣用口呼吸,身體就無法有效利用氧氣,任何進階練習的效果都會大打折扣。所以,讓我們由這最重要的一步開始。
鼻呼吸的四大好處:過濾、加溫、增氧、產生天然放鬆劑
養成鼻呼吸的習慣,就像為身體安裝了一套高效能的空氣處理系統,帶來四大核心好處。
首先是「過濾」,鼻腔內的鼻毛與黏液能有效阻擋空氣中的灰塵、花粉與病菌。
其次是「加溫」,吸入的冷空氣經過鼻腔通道時會被加溫和濕潤,保護脆弱的肺部組織。
第三是「增氧」,鼻腔呼吸的阻力比口腔大,這反而能減慢氣流,讓肺部有更多時間吸收氧氣,吸收量可增加達10-20%。
最後是「產生天然放鬆劑」,鼻竇會持續產生一種名為一氧化氮(NO)的氣體。它能幫助擴張血管與呼吸道,促進血液循環與氧氣輸送,是身體內置的天然鎮靜與效能提升劑。
如何在日間及睡眠時,自然地養成鼻呼吸習慣
將鼻呼吸變成一種不假思索的習慣,需要在日間和晚間雙管齊下。
日間,你需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在工作、閱讀或走路時,時刻留意嘴巴是否緊閉,舌頭應輕輕抵在上顎。可以設定手機鬧鐘,每小時提醒自己檢查一次呼吸方式。
睡眠時,要維持鼻呼吸的挑戰更大。一個溫和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專為皮膚設計的透氣膠帶,例如藥房常見的3M Micropore膠帶。睡前取一小段,垂直地貼在嘴唇中央,它的作用並非要將嘴巴完全封死,而是作為一個溫柔的提醒,讓嘴唇在無意識中保持閉合。
初階練習(BOLT < 20秒):重建二氧化碳耐受度
如果你的BOLT分數低於20秒,代表你的身體對二氧化碳的反應比較敏感。現階段的目標並非追求長時間的閉氣,而是要溫和地讓身體重新適應血液中正常的二氧化碳水平,重建身體的二氧化碳耐受度。
練習一:3-5秒短閉氣循環法,應對突發壓力
這個練習非常簡單,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特別適合在感到壓力、焦慮或憤怒時使用,作為一個快速的身心重設按鈕。
首先,用鼻子正常吸氣,再正常呼氣。
接著,輕輕捏住鼻子,閉氣3至5秒。
然後,鬆開鼻子,恢復平靜的鼻呼吸約10至15秒,感受身體的放鬆。
重複以上循環數分鐘,直至心情平復下來。
練習二:每日5分鐘「輕慢呼吸法」,降低整體壓力水平
這個練習旨在透過減少呼吸量,從根本上提升二氧化碳耐受度,降低你整體的壓力基線。
首先,找個舒適的地方坐直,放鬆肩膀。
然後,開始用鼻子緩慢、輕柔地呼吸,目標是讓呼吸變得非常細微,幾乎難以察覺。
你需要刻意減慢呼吸節奏、減小呼吸幅度,直至身體產生一種輕微但可控的「空氣飢渴感」。
保持這種狀態,持續練習5分鐘。每天堅持練習一至兩次,你的身體將會逐漸適應,日常的呼吸模式也會變得更有效率。
進階練習(BOLT 20-40秒):提升抗壓力與運動表現
當你的BOLT分數穩定在20至40秒之間,代表你的基礎已經相當穩固。現在,你可以開始挑戰一些更能提升抗壓力與運動表現的進階練習。
練習一:動態閉氣步行,在活動中保持冷靜與效率
這個練習將閉氣與輕度活動結合,訓練身體在動態與輕微缺氧的狀態下,依然能保持冷靜與運作效率。
首先,以正常速度步行,並用鼻子平靜地呼吸。
在一次正常的呼氣後,捏住鼻子開始閉氣。
接著,繼續保持步行,同時在心中默數步數。
當你感覺到第一個明確的呼吸慾望時,便應鬆開鼻子,恢復鼻呼吸。
練習的關鍵是,恢復呼吸時應該能在2至3次呼吸內平復下來。如果需要大口喘氣,代表你閉氣的時間太長了。
練習二:結構化二氧化碳耐受度訓練,從容應對挑戰
這是一種更系統化的訓練方法,目的是有規律地挑戰身體的二氧化碳耐受極限,讓你從容應對各種高壓挑戰。
它的原理是進行一系列固定時間的閉氣,但每次閉氣之間的休息時間會逐漸縮短。
例如,你可以嘗試以下組合:閉氣30秒,休息60秒;然後閉氣30秒,休息45秒;再閉氣30秒,休息30秒。
如此重複數個循環。這種結構化的壓力刺激,能高效地訓練你的神經系統,讓它在面對真實世界的挑戰時,反應更為沉穩。
如何將憋氣訓練融入日常生活與運動
了解了眾多憋氣好處後,您可能會想,這是否需要每天抽出特定時間來練習。其實,將呼吸訓練融入您既有的生活與運動習慣中,是更有效率且可持續的方法。這樣做不僅能節省時間,更能讓您在實際場景中體會到身心狀態的轉變。
提升您的運動成效
跑步與單車:加入間歇性閉氣練習,高效提升耐力
在進行跑步或單車這類耐力運動時,加入間歇性的閉氣練習,是一個模擬高地訓練的絕佳方式。您可以在熱身後,嘗試在一次正常呼氣後,輕輕閉氣並維持5至10步(跑步)或5至10次踩踏(單車)。然後,恢復用鼻呼吸一段時間,讓呼吸平復下來。重複這個循環數次,身體會逐漸適應在輕微缺氧狀態下運作,從而提升紅血球的帶氧效率,並增強您對二氧化碳的耐受度,讓您在運動後段感覺更輕鬆,耐力自然提升。
游泳:透過控制換氣頻率,進行高效靜心與體能訓練
游泳本身就是一項極佳的呼吸控制運動。想進一步提升訓練效果,您可以有意識地控制換氣的頻率。例如,將原本每兩次划手換氣一次的習慣,逐漸延長至每三次、五次,甚至七次。這個過程不僅能極大地挑戰您的肺活量與二氧化碳耐受度,強化呼吸肌群,同時,專注於數算划水次數與維持身體的平穩,能讓大腦進入一種專注而平靜的狀態,達到高效的靜心效果。
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會議或演講前:快速鎮靜,提升表達清晰度
面對重要會議或公開演講的壓力,心跳加速與思緒混亂是常見的反應。這時候,一個簡單的閉氣練習就能發揮即時的鎮靜作用。您可以在開始前的幾分鐘,找個安靜的角落,用鼻子平靜地吸氣與呼氣。然後,在一次正常呼氣後,閉氣5至10秒。重複這個過程三到五次。這個動作能溫和地刺激迷走神經,幫助您的神經系統從緊張的應激狀態,切換至平穩的放鬆狀態,讓您的心跳減慢,思緒更清晰,表達自然更具說服力。
感到疲倦時:代替咖啡因,溫和地喚醒身體
下午三四點,當睡意來襲,許多人會習慣性地尋求咖啡因的幫助。其實,您可以嘗試一個更天然的提神方法。進行數次短暫的閉氣練習,每次呼氣後閉氣約5至8秒。這個動作能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輕微上升,促使血管擴張,特別是腦部的血管。這會改善大腦的血液循環與氧氣供應,從而帶來一種溫和而清晰的覺醒感,有效驅散疲勞,而且完全沒有咖啡因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關於憋氣與呼吸練習的常見問題(FAQ)
每天應該練習多久才能看到效果?
要體驗到完整的憋氣好處,關鍵在於持之以恆,而非單次練習的長度。即使每天只抽出5至10分鐘進行專注的呼吸練習,大部分人也會在一至兩星期內感受到初步變化,例如思緒變得更清晰,或在壓力下的即時平靜能力有所提升。至於更深層的生理改善,例如BOLT分數顯著提升、睡眠質素改善或運動耐力增強,則通常需要持續練習一至三個月。最重要的是將練習融入生活,讓它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身體自然會回饋給你正面的改變。
練習時感到橫膈膜抽動是正常的嗎?
這是一個完全正常的生理反應,甚至是練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身體訊號。這種不自主的抽動,並非因為身體缺氧,而是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一定水平時,觸發了腦幹的呼吸中樞,提醒身體「是時候呼吸了」。你可以將它視為身體的一個溫馨提示。對於初學者而言,當第一次抽動出現時,便是恢復呼吸的最佳時機。對於進階練習者,這個訊號則標誌著訓練的有效階段正式開始,他們會在此基礎上繼續挑戰,以提升身體對二氧化碳的耐受度。
呼吸練習能改善因長期壓力引致的健康問題嗎?
絕對可以。很多人之所以感到壓力大、甚至戾氣重,是因為身體長期處於「戰鬥或逃跑」的模式,交感神經系統過度活躍,導致呼吸變得短而淺。呼吸練習,特別是緩慢的鼻呼吸與短暫閉氣,能夠直接刺激負責放鬆與修復的副交感神經系統。這個生理上的切換,有助於中斷壓力荷爾蒙的惡性循環,從根本上舒緩身體的緊張狀態。長期堅持,對於改善因壓力引起的失眠、消化不良、高血壓等問題,有相當正面的輔助作用。
哼唱(Humming)時練習呼吸有額外好處嗎?
有,而且這個好處非常獨特。在透過鼻子哼唱並呼氣時,鼻腔內一種名為「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的氣體產生量會大幅提升。一氧化氮是人體天然的血管與呼吸道擴張劑,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壓,並且能有效暢通鼻腔。因此,如果在練習中加入哼唱的元素,特別是在感到鼻塞時,可以更有效地幫助呼吸道擴張,讓呼吸變得更順暢,同時享受到一氧化氮帶來的額外健康益處。
進行呼吸練習的最佳時間是飯前還是飯後?
飯前練習通常是較佳的選擇。因為許多呼吸練習都需要橫膈膜大幅度地活動,如果胃部充滿食物,可能會限制橫膈膜的移動空間,引致不適或影響練習效果。此外,飯後身體的血液和能量會集中在消化系統,此時進行較劇烈的呼吸訓練,或會干擾正常的消化過程。若真的只能在飯後練習,建議至少等待一至兩小時,並選擇較溫和的練習方式,例如輕柔的慢速呼吸,避免進行強度的閉氣訓練。其實,清晨起床後或晚上睡前,都是進行練習的理想時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