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麩質有什麼好處?專家詳解8大驚人改變,從腸道、皮膚到大腦全面升級
明明食得清淡,睡眠充足,卻依然長期受腹脹、皮膚敏感及「腦霧」等問題困擾?當您試盡各種方法仍無法改善時,問題的根源可能正隱藏在日常飲食中一種常見的蛋白質——麩質(Gluten)。近年,「戒麩質」飲食風潮席捲全球,但這絕非單純的潮流。對於特定族群而言,戒除麩質是重拾健康的關鍵一步,能為身體帶來從腸道、皮膚到大腦的全面升級。本文將由專家為您深入剖析麩質的真相,並詳細拆解戒麩質後身體可能經歷的8大驚人改變,助您判斷自己是否需要作出這個飲食調整,從而徹底擺脫長久以來的健康困擾。
麩質是什麼?為何越來越多人討論戒麩質的好處?
近年來,討論戒麩質的好處似乎成了一種健康潮流,從歐美明星到本地的健身愛好者,越來越多人分享他們戒麩質後的正面改變。這不禁讓人好奇,這個讓我們日常吃的麵包、麵條變得美味的「麩質」,究竟是什麼?它又為何會和各種身體不適扯上關係?這篇文章會像朋友聊天一樣,帶你由淺入深,一步步解開麩質的神秘面紗,了解它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
麩質的科學面貌與實際影響
要了解戒麩質的緣由,首先要認識麩質本身。它不僅是一種成分,更是一種影響食物口感和人體反應的關鍵物質。
麩質的科學構成:麥穀蛋白與醇溶蛋白的角色
麩質(Gluten),又常被稱為麵筋,普遍存在於小麥、大麥、黑麥等穀物之中。從科學角度看,它其實是由兩種主要的蛋白質——麥穀蛋白(Glutenin)和醇溶蛋白(Gliadin)——組成的蛋白質複合物。這兩種蛋白質攜手合作,構成了麩質的獨特屬性。
麩質的功能:麵包Q彈口感的秘密
麩質最神奇的功能,就是賦予麵糰獨特的彈性和延展性。當麵粉加水搓揉時,麩質就像一張無形的彈力網,將麵糰結構撐起來,並且能夠鎖住發酵時產生的空氣。這就是為什麼麵包能夠做到鬆軟又有嚼勁,麵條能夠爽滑彈牙的秘密。可以說,許多我們喜愛的烘焙食品和麵食,其美妙口感都歸功於麩質。
無麩質的法律定義:並非「零麩質」,而是低於20ppm的標準
一個常見的迷思是,標示「無麩質」(Gluten-Free)的產品代表麩質含量絕對為零。事實並非如此。根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及多國的標準,無麩質的法律定義是指食物中的麩質含量必須低於百萬分之二十(20ppm)。這個標準被認為是絕大多數麩質敏感人士可以安全食用的水平,所以「無麩質」更準確的理解是「極低麩質」。
麩質如何引發身體不適?了解戒麩質的免疫學原因
既然麩質在食物中如此普遍,為何會對某些人造成困擾?這關乎我們身體獨特的免疫反應機制。
人體難以完全分解的蛋白質:多肽小片段的殘留
原因是,麩質的蛋白質結構非常特殊,人體的消化系統難以將它完全分解成最小的胺基酸單位來吸收。結果就是,一些未能完全分解的「多肽小片段」會殘留在腸道中。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小片段不會構成問題,但對某些人來說,情況就不同了。
免疫系統的誤判:將殘留片段視為入侵者並引發炎症
對部分體質敏感的人士而言,他們的免疫系統會將這些殘留的蛋白質片段誤判為外來入侵者,猶如病毒或細菌一樣。免疫系統一旦作出這種判斷,就會啟動防禦機制,引發身體的發炎反應,試圖清除這些「敵人」。這種慢性的內部發炎,正是許多不適症狀的根源。
你可能需要戒麩質嗎?快速自我評估
了解麩質的運作原理後,你可能會想,自己是否也屬於需要考慮戒麩質食物的群體。你可以透過以下兩方面的長期狀況,作一個簡單的自我評估。
評估一:消化系統長期警號(腹脹、腹痛、腹瀉)
如果你的消化系統長期發出警號,而且一直找不到明確原因,或許與麩質有關。這些警號包括:持續的腹脹、飯後胃氣脹得特別嚴重、原因不明的腹痛或絞痛,以及長期的腹瀉或便秘問題交替出現。
評估二:無法解釋的皮膚與精神狀況(皮疹、腦霧、疲勞)
麩質的影響有時不僅限於腸道,還可能透過全身的發炎反應,體現在其他方面。例如反覆出現的皮膚紅疹、搔癢,或是難以解釋的「腦霧」(Brain Fog)現象,讓你感覺思緒模糊、難以集中精神。又或者,你長期感到莫名的疲倦,即使睡眠充足也無法改善,這都可能是身體對麩質發出的訊號。
詳解戒麩質的8大好處:從腸道到大腦的全面改善
講到戒麩質的好處,很多人可能只聯想到改善腸胃,但它的正面影響遠遠不止於此。當我們開始執行戒麩質飲食,身體會從內到外經歷一系列的轉變,這些改變涵蓋消化系統、皮膚狀態,甚至是大腦功能和情緒健康。現在,我們就來逐一拆解這8大驚人改變,看看實行戒麩質食物後,身體可以迎來怎樣的全面升級。
好處一:告別惱人腸胃問題,重建消化道健康
顯著改善腹脹、胃氣及腹痛絞痛
許多人在吃完麵包、意粉或薄餅後,總會感覺肚子脹脹的,甚至有胃氣或腹部絞痛。這其實是身體對麩質的常見反應。麩質可能引發腸道輕微發炎和異常產氣,戒除麩質後,等於移除了這個刺激源頭,這些惱人的消化道症狀通常會在短時間內得到顯著改善,讓腹部重拾輕鬆舒適的感覺。
緩解慢性腹瀉或長期便秘困擾
麩質會干擾部分人士的腸道正常蠕動規律。有些人會因此出現慢性腹瀉,身體難以吸收足夠營養;而另一些人則可能反過來受長期便秘困擾。戒麩質有助腸道環境回復穩定,讓腸道的蠕動節奏回復正常,從而改善這兩種看似極端卻同樣令人困擾的問題。
修復腸道絨毛,提升營養吸收效率(尤其對乳糜瀉患者)
對於患有乳糜瀉(Celiac Disease)的人士,麩質會直接引發免疫系統攻擊小腸內壁上負責吸收營養的小絨毛,導致其萎縮受損。這會嚴重影響身體吸收維他命和礦物質的能力。當嚴格戒麩質後,小腸不再持續受到攻擊,受損的絨毛就有機會慢慢修復,身體對食物營養的吸收效率也會重新提升。
好處二:重拾穩定健康的肌膚
減少不明原因的皮膚搔癢、紅疹及蕁麻疹
皮膚是身體內部狀況的一面鏡子。由麩質引起的身體內部慢性發炎,很可能會透過皮膚表現出來,例如出現原因不明的皮膚搔癢、紅疹或俗稱「風赧」的蕁麻疹。移除麩質這個潛在的發炎誘因後,許多人的皮膚問題也會隨之減輕。
可能有助於改善濕疹及部分皮膚炎狀況
雖然麩質並非所有濕疹的元兇,但對於部分患者來說,它確實是一個重要的觸發或加劇因素。戒麩質能降低體內的整體發炎水平,為皮膚提供一個更穩定的內在環境,這可能有助於減輕濕疹的嚴重程度和發作頻率。
案例分享:香港上班族陳小姐如何透過戒麩質改善困擾多年的皮膚問題
在中環工作的陳小姐,多年來一直受背部和手臂反覆出現的紅疹困擾,試過多種藥膏和療程,效果都未如理想。一次偶然機會下,她了解到麩質與皮膚發炎的關聯,決定嘗試戒麩質一個月。令她驚訝的是,僅僅三星期後,她皮膚的紅疹和搔癢情況竟然有明顯改善。持續戒麩質後,現在她的皮膚狀態穩定了很多,重拾了穿小背心的自信。
好處三:提升精神清晰度與能量水平
擺脫「腦霧」現象,思路更清晰
你是否試過覺得腦袋像被一層霧籠罩,難以集中精神、思考遲鈍、記憶力好像也變差了?這種「腦霧」(Brain Fog)現象,可能與麩質引發的輕微神經炎症有關。不少人在戒麩質後回報,感覺頭腦變得份外清晰,專注力和反應速度都得到提升。
提升日常能量,告別無故疲倦與嗜睡
當身體需要花費大量能量去應付由麩質引起的腸道發炎和免疫反應時,自然會感到疲倦。加上營養吸收不良,能量供應也會不足。當戒除麩質後,身體的能量消耗回歸正常,營養吸收也得到改善,很多人會發現自己白天的精神和體力都變好了,不再輕易感到疲倦。
改善因麩質引發的偏頭痛問題
對部分人士而言,麩質是偏頭痛的直接誘因。如果你有偏頭痛的煩惱,而且一直找不到觸發點,可以嘗試記錄一下飲食日記。如果發現偏頭痛總在吃了麵食等含麩質食物後出現,那麼戒麩質或許能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改善。
好處四:穩定情緒,減少大幅波動
降低因身體慢性發炎引致的焦慮與煩躁感
腸道健康與大腦情緒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這就是所謂的「腸腦軸線」。身體的慢性發炎狀態會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令人更容易感到焦慮、緊張和煩躁。透過戒麩質來降低身體的發炎水平,有助於為情緒穩定打下良好的生理基礎。
改善與麩質相關的沮喪情緒
持續的身體不適,例如腸胃問題或皮膚困擾,本身就足以影響心情。當這些由麩質敏感引起的症狀得到緩解,身體感覺舒暢了,心情自然也會隨之變得輕鬆和積極。對某些人來說,戒麩質是改善沮喪情緒的其中一個輔助方法。
好處五:輔助體重管理
自然減少精緻澱粉與加工食品攝取
戒麩質飲食本身並非減肥餐,但它確實有助於體重管理。因為當你開始戒麩質,你會自然避開大部分由精製麵粉製成的食物,例如麵包、餅乾、蛋糕、意粉等。這些食物通常熱量較高,營養價值卻有限。取而代之,你會選擇更多原型食物,例如米飯、蔬菜和肉類,整體飲食結構會變得更健康。
減輕因身體發炎引起的水腫,身型更輕盈
身體的慢性發炎會導致水份滯留,造成水腫,讓人感覺臃腫。當透過戒麩質改善了身體的發炎情況後,水腫問題也會隨之減輕,即使體重數字變化不大,身型看起來也會更顯輕盈和緊緻。
好處六:減輕關節疼痛與身體炎症
降低全身性的發炎指標
麩質是部分人士體內慢性發炎的來源之一。醫學研究發現,對於麩質敏感者,戒除麩質可以幫助降低血液中某些發炎指標的水平,例如C-反應蛋白(CRP)。這代表身體整體的發炎程度正在減輕。
緩解非特定性的關節及肌肉痠痛
如果你經常感到關節或肌肉有不明原因的痠痛,但又檢查不出特定的關節疾病,這可能與麩質引發的全身性發炎有關。這種發炎反應不只局限於腸道,而是會影響全身。因此,戒麩質後,一些長期的身體痠痛問題也可能得到緩解。
好處七:改善部分自體免疫疾病症狀
為何戒麩質對橋本氏甲狀腺炎等疾病有幫助
這背後的原理稱為「分子模擬」(Molecular Mimicry)。簡單來說,麩質蛋白的分子結構,與人體某些組織(例如甲狀腺)的結構長得十分相似。當免疫系統被啟動去攻擊外來的麩質時,有可能會「認錯」,同時攻擊了結構相似的自身組織,引發或加劇自體免疫疾病的症狀。
減輕自體免疫反應的潛在誘因
對於患有橋本氏甲狀腺炎、類風濕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的人士,戒麩質就等於移除了這個可能混淆免疫系統的誘因。雖然這不能治癒疾病,但可以減少對免疫系統的刺激,有機會幫助減輕症狀和穩定病情。
好處八:促進甲狀腺健康
麩質蛋白與甲狀腺組織的分子模擬性
正如前述,麩質蛋白的結構與甲狀腺組織的相似性,是麩質影響甲狀腺健康的關鍵原因。對於有自體免疫傾向的人,免疫系統在攻擊麩質的同時,也可能錯誤地攻擊甲狀腺,導致甲狀腺功能失調。
戒麩質如何幫助穩定甲狀腺功能
當停止攝取麩質後,免疫系統就不再需要針對麩質蛋白產生抗體。這減少了「誤傷」甲狀腺的機會,為甲狀腺提供了一個較少受攻擊的環境,有助於穩定甲狀腺功能,對甲狀腺健康有著正面的促進作用。
我需要戒麩質嗎?三類最能感受戒麩質好處的族群
看過以上眾多戒麩質的好處,你可能會問:這是否代表所有人都應該開始戒麩質?答案並非如此。事實上,戒麩質飲食並非適合每一個人,但對於特定族群而言,其帶來的正面改變卻是相當顯著的。以下三類人士,最能直接感受到身體的轉變。
第一類:乳糜瀉患者 — 必須嚴格戒麩質
嚴重的遺傳性自體免疫疾病
乳糜瀉(Celiac Disease)並非單純的消化不良,而是一種嚴重的遺傳性自體免疫疾病。當患者攝取麩質後,其免疫系統會產生錯誤的判斷,將麩質視為入侵者,進而攻擊並傷害自己的小腸組織。
麩質會直接攻擊並損害小腸,必須終身嚴格執行
這種免疫攻擊會導致小腸內壁的絨毛萎縮發炎,嚴重影響身體吸收營養的能力。對乳糜瀉患者來說,執行嚴格的無麩質飲食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這並非一種飲食選擇,而是必須終身遵守的醫療手段。
第二類:非乳糜瀉麩質敏感者 — 感受好處最明顯的族群
不涉及自體免疫或小腸損傷,但會出現類似腸胃及身體症狀
這類人士在醫學檢查中,並未發現乳糜瀉的自體免疫反應或小腸損傷,但在攝取麩質後,依然會出現各種不適症狀,例如腹脹、腹痛、腹瀉、便秘、腦霧、疲倦或皮膚問題。
戒除麩質後,這類人士能最直接感受到身體改善
由於症狀與麩質攝取有直接關聯,這類人士在開始戒除麩質食物後,通常能在短時間內最直接、最明顯地感受到身體狀況的改善,許多長期困擾的問題都可能因此而消失。
第三類:小麥過敏者 — 以戒麩質作為預防手段
典型的食物過敏反應,可能引發皮膚、呼吸道症狀
小麥過敏是一種典型的食物過敏反應。身體的免疫系統對小麥中的蛋白質(包括麩質)產生過度反應,可能在短時間內引發皮膚紅腫、蕁麻疹、呼吸困難甚至過敏性休克等急性症狀。
避免麩質是預防過敏反應的根本方法
對於小麥過敏者,避免所有含有小麥及麩質的食物,是預防過敏反應發生的根本方法。這種情況下,戒麩質飲食扮演的是一個預防性的角色。
如何判斷我是否需要開始戒麩質?專業自我檢測指南
如果你懷疑自己的身體不適與麩質有關,可以考慮在諮詢醫生或營養師意見後,嘗試以下簡單的自我檢測流程。
步驟一:執行為期3週的「麩質排除期」
首先,你需要徹底地在飲食中排除所有含有麩質的食物,為期至少三週。這包括麵包、麵條、餅乾,以及含有隱藏麩質的醬料與加工食品。
步驟二:詳細記錄身體在排除前後的變化
在這段期間,詳細記錄你的身體感受。例如消化狀況、精神狀態、皮膚狀況、睡眠質素與能量水平等。關鍵是比較開始戒麩質前的狀況與執行期間的變化。
步驟三:少量重新引入麩質食物並觀察反應(嚴重過敏者切勿嘗試)
三週後,如果感覺身體有明顯改善,可以嘗試少量地重新吃一些含麩質的食物,並密切觀察身體在接下來的2至3天內是否有不良反應。如果症狀復現,代表你很可能對麩質敏感。請注意,若你懷疑自己有嚴重的小麥過敏反應,絕對不能嘗試此步驟。
對一般健康人士的建議:無需盲目跟從,但可視為健康飲食契機
如果你沒有上述任何症狀,身體亦無任何不適,那麼你並不需要刻意、嚴格地執行戒麩質飲食。盲目戒除一整類的天然穀物,反而可能導致膳食纖維或特定維他命B群攝取不足。不過,你可以將這股潮流視為一個重新檢視日常飲食的契機,減少攝取精緻麵包、糕點與加工食品,並增加蔬菜、水果及原型食物的比例,這本身就是一個邁向更健康飲食模式的好開始。
戒麩質飲食實踐手冊:給香港外食族的生存指南
當你了解眾多戒麩質的好處,並且決定開始嘗試時,最大的挑戰往往來自日常生活,尤其是在外食文化盛行的香港。要實行戒麩質飲食,並不是要你放棄所有美食,關鍵在於懂得如何選擇。這份實踐手札,就是專為香港人設計的生存指南,讓你無論是在家中自煮,還是在外用餐,都能輕鬆應對。
可安心選擇的戒麩質食物總覽
開始戒麩質的第一步,是建立你的「安全食物清單」。你會發現,天然、未經加工的食物,大部分都是你的好朋友。把焦點放在這些食物上,戒麩質生活其實比想像中簡單。
澱粉類:米飯、糙米、藜麥、粟米、番薯、薯仔
亞洲飲食以米飯為主,這對戒麩質的朋友來說是一大優勢。所有種類的米,包括白米、糙米、糯米,都是無麩質的。此外,近年流行的健康食材藜麥,還有粟米、番薯、薯仔等根莖類蔬菜,都是優質又安全的碳水化合物來源。
蛋白質類:所有未經加工的肉類、海鮮、雞蛋、豆類
天然的蛋白質來源基本上都不含麩質。你可以放心選擇新鮮的豬、牛、雞肉,各式魚類和海鮮,還有雞蛋和豆腐、豆漿等豆製品。重點在於「未經加工」,只要避開經過醃製或裹粉的肉品,就沒有問題。
其他天然食物:蔬果、堅果與種子
所有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都是無麩質飲食的重要部分,它們提供豐富的維他命、礦物質和纖維。而原味的堅果與種子,例如杏仁、核桃、腰果、奇亞籽等,也是健康的脂肪和蛋白質來源,適合作為餐間小食。
必須避開的隱藏麩質陷阱:香港外食攻略
認識了安全食物,接下來就要學會辨認「隱藏地雷」。在香港外食,許多看似無害的菜式,其實都可能含有麩質,尤其是在醬料和加工食品中。
醬料類:部分豉油、蠔油、沙律醬、白汁
這是最常見的陷阱。傳統釀造的豉油和蠔油,成分中常含有小麥。西餐中常用的白汁(Béchamel sauce)是用麵粉和牛油煮成,而許多沙律醬為了增加稠度,也會加入含麩質的成分。點餐時,可以的話盡量選擇「走醬」或選擇較簡單的調味。
加工食品:肉丸、香腸、炸物外層的麵衣、勾芡菜式
許多加工肉製品,例如火鍋常見的肉丸、魚皮餃,或者早餐的香腸,為了增加口感和黏合度,都會混入麵粉。各種炸物外層酥脆的麵衣,更是麩質的主要來源。中式菜餚中用來讓醬汁變濃稠的「勾芡」,通常也是用太白粉或粟粉,但有時亦會用到麵粉,需要多加留意。
飲品類:啤酒、麥精飲品
啤酒主要由大麥釀造,是含麩質的代表性飲品。此外,一些麥精或麥芽飲品,例如阿華田,同樣含有麩質,需要避開。
香港外食族無麩質點餐攻略
即使挑戰重重,只要掌握訣竅,在香港一樣能享受無麩質的外食樂趣。以下針對幾個常見的用餐場景,提供一些實用的點餐策略。
便利店篇:如何配搭出無麩質的一餐?(烤番薯、沙律、茶葉蛋)
便利店是上班族的好夥伴。一頓簡單又均衡的無麩質午餐,可以這樣組合:一條暖烘烘的烤番薯作為主食,配上一盒新鮮沙律(醬汁要小心選擇,日式和風醬相對安全),再加一顆茶葉蛋或烚蛋補充蛋白質。
茶餐廳/快餐店篇:安全選擇與避開選項(湯飯/米粉、走醬多士)
茶餐廳是麩質陷阱重災區,但仍有安全牌。各式湯飯或湯米粉是最佳選擇,只要確保湯底沒有加入含麩質的調味料。粉麵、通粉、意粉、出前一丁等,則必須完全避開。多士、三文治等麵包類也一樣。想吃炒蛋或奄列,記得要「走多士」。
火鍋篇:湯底與配料的選擇(揀選清湯、避開加工丸類及餃類)
打邊爐是相對容易實踐無麩質的聚餐選擇。湯底建議選擇清湯、番茄湯或芫荽皮蛋湯等較天然的款式,避開沙嗲或麻辣等成分複雜的湯底。配料主攻新鮮肉片、海鮮、蔬菜和豆腐,避開所有加工丸類、餃類、響鈴卷(通常是油炸豆皮,但製作過程可能受污染)和即食麵。
自助餐篇:聰明選擇策略(主攻沙律吧、海鮮、烤肉區)
自助餐的選擇眾多,是無麩質者的天堂。你可以主攻幾個區域:沙律吧(自選配料和油醋汁)、凍海鮮區(生蠔、長腳蟹、蝦)、刺身區、以及烤肉區或燒烤區(選擇原味燒烤的牛扒、羊架或雞翼)。避開麵包、意粉、薄餅、焗批和甜品區的大部分蛋糕西餅,就能安心享用大餐。
常見問題:開始體驗戒麩質好處前的注意事項
執行戒麩質飲食的潛在風險與營養考量:營養師觀點
在深入了解戒麩質的好處並準備開始實踐前,從專業角度審視潛在的風險與營養考量是十分重要的一步。這能確保你在追求健康的路上,不會因為忽略了細節而引致其他問題。一個周全的計劃,能讓戒麩質的過程更順利。
營養素缺乏風險:如何補充膳食纖維、維他命B群及礦物質?
許多人日常攝取膳食纖維、維他命B群及礦物質的主要來源是全麥等穀物。當你開始戒麩質,尤其是戒除這些全穀物時,就需要有意識地從其他食物中補充這些營養。你可以多攝取糙米、藜麥、豆類及大量蔬菜水果來確保膳食纖維足夠。同時,肉類、魚類、蛋、深綠色蔬菜及堅果,則是補充維他命B群、鐵質與鎂質的優質來源。
成本考量:無麩質認證產品價格可能較高
開始戒麩質飲食後,你可能會發現購物開支有所增加。這是因為標示「無麩質認證」的產品,例如麵包、餅乾或意粉,其生產過程和原材料成本通常較高。一個聰明的應對方法是,將飲食重心放在天然、本身就不含麩質的原型食物上,例如米飯、薯仔、粟米、各種蔬果和肉類,而不是大量購買昂貴的無麩質替代品。
社交挑戰:外出用餐的溝通與選擇
外出用餐確實是實行戒麩質飲食的一大挑戰,因為許多醬料和菜式的烹調過程都可能含有隱藏的麩質。溝通時,可以清晰地向侍應說明你的飲食需求,例如詢問菜式是否用麵粉勾芡,或者豉油是否含小麥成份。選擇菜式時,以清蒸、烤或水煮的烹調方式會較為穩妥,例如蒸魚、烤雞扒配沙律,並盡量避免油炸或醬汁濃稠的菜餚。
關於戒麩質好處的常見問題解答 (FAQ)
以下整理了幾個大家在探索戒麩質好處時最常遇到的問題,希望可以為你解答疑惑。
燕麥是否含麩質?了解燕麥與交叉污染的關係
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疑問。純淨的燕麥本身不含引致乳糜瀉的小麥麩質,它含有一種稱為燕麥蛋白(Avenin)的蛋白質,大部分麩質敏感者可以正常代謝。不過,問題的關鍵在於「交叉污染」。由於燕麥經常與小麥在同一塊田地種植、或使用相同的機器收割和加工,因此市面上大部分燕麥產品都可能含有微量麩質。如果需要嚴格戒麩質,建議選擇包裝上明確標示「無麩質認證」(Certified Gluten-Free) 的燕麥產品。
戒麩質飲食是否等於健康飲食或減肥飲食?
這是一個常見的迷思。戒麩質飲食不一定就等於健康飲食或減肥飲食。市面上有許多無麩質的零食,例如薯片、蛋糕和餅乾,它們為了彌補口感,可能添加了更多的糖和油份,熱量反而更高。許多人因為戒麩質而變瘦或感覺更健康,真正原因通常是他們減少了進食精緻澱粉及加工食品,轉而選擇了更多蔬菜、水果和蛋白質等原型食物,是整體飲食結構的改善帶來的好處。
開始戒麩質初期,身体可能會出現什麼反應?
開始戒除麩質食物初期,身體的反應因人而異。對於因麩質而長期腸胃不適或有腦霧現象的人,可能會很快感受到症狀顯著改善,精神變得清晰。也有一部分人,特別是之前習慣以麵包、麵條為主食的,身體在適應期可能會出現短暫的疲倦、頭痛或對碳水化合物的渴求。這通常是身體正在調整能量來源的正常過程,一般在持續一至兩星期後便會逐漸消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