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痠痛,肩頸梗?10個必學拉筋手臂動作,告別圓肩滑鼠手(最齊全圖解教學)

長時間對著電腦工作、低頭滑手機,讓你手臂痠痛、肩頸繃緊,甚至出現「滑鼠手」和「圓肩」問題嗎?想徹底擺脫這些惱人的都市病,其實無需複雜器材,簡單有效的「手臂拉筋」就是你的最佳答案。本文為你整合了最齊全的10個必學手臂伸展動作,從胸肌、肩膊、到前臂手腕,每個動作均配有清晰圖解及專業提示,不僅能即時舒緩痛症,更能從根源改善體態。無論你是辦公室上班族還是運動愛好者,立即跟著這份終極指南,告別頑固痠痛!

為何要拉手臂筋?拆解上班族與運動愛好者的3大好處

講到拉筋手臂,很多人可能覺得是運動員的專利。其實,無論你是整天面對電腦的上班族,還是熱愛健身的運動愛好者,定期拉手臂筋都非常重要。這不單是伸展一下這麼簡單,而是為身體帶來多種實質好處的關鍵習慣。下面就為你拆解三大好處。

好處一:預防創傷,緩解痠痛

增加肌肉彈性,減低運動拉傷風險

運動前後的伸展,可以有效增加肌肉與肌腱的彈性。有彈性的肌肉就像一條全新的橡筋,能夠承受較大的拉伸力而不易斷裂。這能夠大大減低你在運動時,因突然發力或動作過大而導致肌肉拉傷的風險。

舒緩因長時間打字引致的肌肉繃緊

如果你是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上班族,肯定很熟悉前臂、手腕和肩膀的繃緊感。持續進行簡單的拉筋手動作,可以直接放鬆這些因為重複性動作而變得僵硬的肌群,有助舒緩「滑鼠手」或手腕不適。

好處二:改善體態,提升運動表現

伸展胸肌,矯正圓肩與駝背

很多人有圓肩、駝背等體態問題,原因不只是背部肌肉無力,胸肌過度繃緊也是主因之一。透過特定的手臂伸展動作可以一併拉開胸前肌肉,讓肩膀自然向後打開,幫助你挺直腰背,改善整體儀態。

增加關節活動幅度,令動作更流暢

拉筋也能增加肩關節、肘關節和腕關節的活動幅度(Range of Motion)。當關節活動得更自如,無論是打網球時的揮拍、健身時的推舉,抑或是從高處取物等日常動作,都會變得更順暢,更有效率。

好處三:促進循環,放鬆身心

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消除手臂水腫

溫和地拉伸肌肉,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當手臂的血液流動更順暢,就有助帶走堆積的代謝廢物和多餘水分,對於改善因長時間垂放或姿勢不良而引致的手臂水腫問題很有幫助。

釋放肌肉壓力,提升睡眠質素

身體的繃緊與精神壓力往往是互相影響的。睡前進行一些簡單的拉手臂筋動作,可以釋放累積了一整天的肌肉壓力,向神經系統發出放鬆的訊號,讓身體進入更佳的休息狀態,從而提升睡眠質素。

拉筋前必讀:4大安全黃金法則

開始任何拉筋手臂動作之前,我們必須先建立一個共識:正確的技巧遠比拉伸的幅度重要。掌握以下四個基本法則,就像為你的身體設定了安全網,確保每一次拉筋都能有效放鬆,並且遠離不必要的傷害。

法則一:徐緩柔和,避免彈震

拉筋時的動作應該是緩慢、平順而且受控的。你可能會見到一些人習慣用快速反彈的方式來拉筋,以為這樣能拉得更深,但這其實是一個相當危險的常見誤區。

切忌猛烈反彈,以防觸發牽張反射

我們的身體有一種聰明的自我保護機制,稱為「牽張反射」。當你突然猛烈地拉扯一條肌肉時,肌肉內的感應器會誤以為有受傷的危險,於是便會反射性地收縮起來對抗這股拉力。結果不但無法放鬆,反而令肌肉更緊張,甚至可能引致拉傷。正確的做法是,緩慢地進入伸展姿勢,直到感到拉力後停留,然後再緩慢地放鬆。

法則二:感受拉伸,而非劇痛

有效的拉筋,目標是找到肌肉被溫和拉長的「拉伸感」,而不是一種需要強忍的痛苦。學會聆聽身體的訊號,是安全拉筋最重要的一環。

分辨健康的「拉伸感」與受傷的「刺痛感」

健康的「拉伸感」是一種深入而持續的繃緊、痠軟感覺,它告訴你肌肉正在被有效地延長。相反,「刺痛感」則是一種尖銳、突然、像針刺或撕裂般的感覺。這是身體發出的明確警號,代表你可能已超出肌肉能承受的範圍。一旦出現刺痛感,就應立即減輕拉伸的力度或停止動作。

法則三:保持呼吸,切勿閉氣

很多人在專注拉筋時,會不自覺地屏住呼吸,這會讓身體變得僵硬,大大影響伸展效果。

深長呼吸有助放鬆肌肉,提升伸展效果

嘗試在整個拉筋過程中,保持深長而平穩的呼吸。吸氣時準備,呼氣時慢慢加深伸展的幅度。這樣做可以向你的神經系統發出「放鬆」的訊號,同時幫助輸送充足的氧氣到目標肌肉,讓肌肉更容易放鬆和伸展,提升拉筋手部的整體效果。

法則四:分清動態與靜態伸展時機

拉筋並非只有一種方式,最常見分為動態伸展和靜態伸展兩種。這兩種拉手臂筋的方式各有用途,在錯誤的時機進行,效果會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增加受傷風險。

動態伸展:適用於運動前熱身

動態伸展是透過有控制的、重複性的動作來活動關節和肌肉,例如手臂前後畫圈、身體左右轉動等。它的目的是增加血液循環、提升肌肉溫度和關節的活動範圍,為接下來的運動作好準備,所以最適合在運動前進行。

靜態伸展:適用於運動後及日常放鬆

靜態伸展就是我們最熟悉的,將一個伸展動作維持一段時間(例如30秒)不動的方式。它的主要功能是幫助因運動或長時間工作而變得繃緊的肌肉,恢復原有的長度和彈性,有助於紓緩痠痛和提升柔軟度。因此,它最適合在運動後作緩和,或在日常辦公、睡前等時間進行放鬆。

【圖解教學】10個必學手臂伸展動作全攻略

理論說完,是時候活動一下身體了。想有效進行拉筋手臂的動作,關鍵在於掌握正確的姿勢。接下來我們會詳細介紹10個針對不同部位的拉手臂筋動作,由肩膀、上臂、前臂一直到手腕,全部都有清晰的圖解和步驟說明。你可以根據自己當下的需要,挑選幾個動作來練習,也可以跟著我們的情境伸展方案,養成定時拉筋手的好習慣。

動作一:胸大肌伸展 (門框伸展)

針對肌肉與功效:改善圓肩、放鬆胸肌

長時間對著電腦工作,胸肌很容易會變得繃緊,從而導致圓肩和寒背。這個動作可以有效打開胸腔,是改善體態的第一步。

動作步驟

  1. 站在門框旁邊,將一邊手臂屈曲成90度,前臂貼在門框上,手肘應略高於肩膀。
  2. 身體重心慢慢向前傾,同時將與手臂同側的腳向前踏出一小步。
  3. 感受到胸部和肩膀前方有明顯的拉伸感,維持姿勢20-30秒。
  4. 慢慢回到起始位置,然後換邊重複。

專業提示

伸展時,身體應保持挺直,避免過度拗腰。你可以嘗試將手臂放在門框上不同的高度,這樣可以伸展到胸大肌的不同部分。

動作二:後三角肌伸展 (交叉抱肩)

針對肌肉與功效:放鬆肩膀後側、增加水平活動度

這個動作主要放鬆肩膀後方的肌肉,對於經常需要抬高手臂或進行投擲動作的人非常有幫助,也可以舒緩肩關節的壓力。

動作步驟

  1. 身體站直或坐直,將左手臂橫過胸前,盡量保持伸直。
  2. 用右手臂的前臂或手,輕輕扣住左手上臂,然後將其溫和地拉向身體。
  3. 感受到左邊肩膀後側有拉伸感,維持20-30秒。
  4. 放鬆,然後換邊重複。

專業提示

拉動手臂時,記得保持肩膀放鬆下沉,不要聳起。手臂不需要完全鎖死,手肘可以微微彎曲,這樣能讓肩關節更穩定。

動作三:前三角肌伸展 (背後交握)

針對肌肉與功效:打開胸腔、伸展肩膀前側

這個動作與門框伸展有相似的功效,但更集中於伸展肩膀前方的肌肉,有助於改善因長期姿勢不良造成的肩關節內旋。

動作步驟

  1. 站直,雙腳與肩同寬,身體保持放鬆。
  2. 雙手在背後交握,手心可以相對或朝向身體。
  3. 慢慢將手臂伸直,同時將肩胛骨向後夾緊,感覺胸腔被打開。
  4. 將交握的雙手慢慢向上抬高,直到肩膀前方有拉緊的感覺,維持20-30秒。

專業提示

如果雙手無法在背後交握,可以利用毛巾作為輔助工具,雙手各執毛巾一端。抬高手臂時,注意上半身不要過度前傾。

動作四:背闊肌伸展 (側彎伸展)

針對肌肉與功效:放鬆背部側面及腋下

背闊肌是背部最大的一組肌肉,從腋下一直延伸到下背。伸展這部分肌肉有助於增加身體的側面活動度,舒緩背痛。

動作步驟

  1. 身體站直,雙腳打開與髖同寬。
  2. 舉起左手,手臂伸直並貼近耳朵。
  3. 右手可以叉腰或自然垂放,然後上半身慢慢向右側彎曲。
  4. 感受到左邊腋下至腰側有明顯的拉伸感,維持20-30秒後換邊。

專業提示

側彎時,臀部要保持穩定,避免向側面突出。想像身體被夾在兩塊牆之間,動作只在同一個平面上進行。

動作五:肱三頭肌伸展 (上臂後側)

針對肌肉與功效:放鬆「拜拜肉」位置

肱三頭肌就是我們俗稱的「拜拜肉」,位於上臂後側。無論是重量訓練還是日常搬運重物,都很容易令這裡變得緊張。

動作步驟

  1. 舉起左手,手肘屈曲指向天花板,手掌自然放到頸後或背部中央。
  2. 用右手輕輕握住左手的手肘,然後溫和地向右邊拉動。
  3. 感受到左手上臂後側有拉伸感,維持20-30秒。
  4. 放鬆,然後換邊重複。

專業提示

進行動作時,保持頭部和頸部在正中位置,避免被手臂向前推。身體應保持挺直,不要駝背。

動作六:肱二頭肌伸展 (上臂前側)

針對肌肉與功效:伸展上臂前方,適合常提重物者

與肱三頭肌相對,肱二頭肌位於上臂前方,是負責手臂彎曲的主要肌肉。經常提重物或做「彎舉」動作後,就需要好好伸展它。

動作步驟

  1. 側身站在牆邊,將左手臂向後伸直,手掌平放在牆上,手指可以指向後方或上方。
  2. 手臂位置應略低於肩膀,保持手臂伸直。
  3. 身體慢慢向右方(遠離牆壁的方向)轉動,直到感受到左手上臂前方有拉伸感。
  4. 維持20-30秒,然後換邊重複。

專業提示

如果在伸展時感到手部有麻痺或針刺感,可以稍微降低伸展強度,或者嘗試屈曲手指來減輕神經的張力。

動作七:手腕屈肌伸展 (前臂內側)

針對肌肉與功效:舒緩「滑鼠手」、放鬆抓握肌群

長時間使用鍵盤滑鼠,負責抓握和彎曲手腕的前臂內側肌肉會非常疲勞。這個動作是辦公室一族必學的放鬆技巧。

動作步驟

  1. 向前伸出右臂,手肘伸直,手心向上。
  2. 用左手握住右手的手掌和四隻手指,然後慢慢將其向後及向下方扳動。
  3. 感受到右手前臂內側有拉伸感,維持20-30秒。
  4. 放鬆,然後換邊重複。

常見錯誤

最常見的錯誤是施力點過於集中在手指,導致手指關節承受過大壓力。正確的做法是將力量均勻分佈在手掌和手指上,一同向後扳動。

動作八:手腕伸肌伸展 (前臂外側)

針對肌肉與功效:放鬆控制手腕向上的肌群

這組肌肉負責將手腕向上提起,與手腕屈肌互為拮抗肌。平衡地伸展兩者,才能全面地保護手腕健康。

動作步驟

  1. 向前伸出右臂,手肘伸直,手心向下。
  2. 用左手扶著右手的手背,然後慢慢將其向下壓。
  3. 感受到右手前臂外側有拉伸感,維持20-30秒。
  4. 放鬆,然後換邊重複。

專業提示

這個動作與上一個動作剛好相反,記得動作要輕柔,避免猛力下壓,以免手腕關節感到不適。

動作九:拇指側伸展 (媽媽手伸展)

針對肌肉與功效:舒緩拇指根部及手腕側肌腱

「媽媽手」的學名是「狄奎凡氏症」,成因是控制拇指活動的肌腱發炎。這個動作有助於舒緩拇指根部至手腕側的緊繃感。

動作步驟

  1. 手臂向前伸直,將拇指屈曲,收在掌心。
  2. 其餘四隻手指握拳,輕輕包住拇指。
  3. 手腕慢慢向下(朝向尾指的方向)屈曲。
  4. 感受到手腕拇指側有拉伸感時,維持15-20秒,然後換邊。

專業提示

這個伸展的感覺可以很強烈,所以動作幅度一定要小,速度要慢。如果在動作中感到尖銳的刺痛,應立即停止。

動作十:肩袖肌群伸展 (肩關節深層)

針對肌肉與功效:放鬆肩關節深層穩定肌群

肩袖肌群是包圍在肩關節周圍的四組深層小肌肉,負責穩定和轉動肩關節。放鬆它們有助於提升肩膀的健康和活動靈活性。

動作步驟

  1. 將左手手肘屈曲成90度,手握拳,拳頭置於腰側。
  2. 用右手從身體前方穿過,輕輕將左手的手肘拉向身體的中線。
  3. 感受到左邊肩膀後方深處有輕微的拉伸感。
  4. 維持15-20秒,然後換邊重複。

專業提示

這個動作的重點在於感受深層肌肉的放鬆,而非追求大幅度的拉扯。整個過程中,身體應保持穩定,不要跟著轉動。

3分鐘情境伸展方案:辦公室、運動後、睡前即時放鬆

學會了各個拉筋手臂的動作之後,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將它們靈活組合,應用於不同生活場景。其實要拉手臂筋並不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只需要短短3分鐘,就可以根據你的即時需要,為身體帶來顯著的放鬆效果。以下我們為你精心設計了三個情境伸展方案,讓你無論身在何處,都能輕鬆舒緩手臂的疲勞。

辦公室「鍵盤手」放鬆組合

長時間使用鍵盤和滑鼠,肩膊、前臂到拇指的肌肉都容易變得僵硬痠痛。這個專為辦公室「鍵盤手」設計的拉筋手組合,能精準地針對這些部位,快速舒緩因重複動作引致的繃緊感。

建議動作:後三角肌伸展 + 手腕屈伸肌伸展 + 拇指側伸展

跟練模式:每邊動作維持30秒,共3分鐘

先從右邊開始,順序完成三個動作,每個動作維持30秒。然後換到左邊,重複同樣的動作順序與時長。整個過程剛好3分鐘,是辦公室小休的理想選擇。

運動後「黃金緩和」伸展組合

運動後的緩和與熱身同樣關鍵,它能幫助肌肉恢復彈性,減少痠痛。這個拉手臂筋組合特別適合上肢訓練後進行,能有效伸展胸、背、臂等主要肌肉,促進恢復。

建議動作:胸大肌伸展 + 背闊肌伸展 + 肱三頭肌伸展

跟練模式:每個動作30秒,重複循環至3分鐘

將三個動作視為一個循環。順序完成胸大肌、背闊肌及肱三頭肌的伸展,每個動作維持30秒(若為單邊動作則每邊15秒)。完成一輪後,再次從頭開始,重複整個循環,直至完成3分鐘的伸展。

睡前「手機族」舒緩組合

睡前習慣滑手機,長時間低頭、屈肘和用拇指滑動的姿勢,會對肩頸和手臂造成累積性壓力。這套舒緩組合有助於釋放這些部位的張力,讓身體以更放鬆的狀態進入睡眠。

建議動作:拇指側伸展 + 肱三頭肌伸展 + 後三角肌伸展

跟練模式:每邊動作維持30秒,共3分鐘

這個跟練模式與辦公室組合相同。先集中完成右邊的所有動作,由拇指開始,然後到三頭肌,最後伸展後三角肌,每個動作維持30秒。接著,為左邊進行同樣順序的伸展。

拉手臂筋常見問題 (FAQ)

在學會了以上的拉筋手臂動作後,你可能會對實際操作有一些疑問。我們整理了幾個關於拉手臂筋的常見問題,希望能為你提供清晰的解答,讓你的伸展過程更安全有效。

拉筋的最佳時機是什麼時候?

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你的目的。伸展運動主要分為動態伸展和靜態伸展,它們適合的時機並不相同。動態伸展,例如手臂打圈,是透過有控制的活動來熱身,增加肌肉溫度與關節活動度,所以它最適合在運動前進行。而我們這篇文章介紹的靜態伸展,是將肌肉維持在拉伸狀態一段時間,目的是放鬆肌肉與增加柔軟度,所以它最適合在運動後,或者在辦公室、睡前等日常時間進行,幫助身體緩和放鬆。

每個伸展動作應該維持多久?

一般而言,每個靜態伸展動作應維持15至30秒。這個時間足以讓肌肉的神經訊號有時間適應,從而達到放鬆和延長的效果。比起死守秒數,更重要的是專注於身體的感覺。你應該感到目標肌肉有溫和的拉扯感,而不是尖銳的刺痛。在維持姿勢時,記得保持深長而平穩的呼吸,這有助於肌肉進一步放鬆。每個動作可以重複2至3組,效果會更理想。

可以每天都拉手臂筋嗎?

答案是可以的。對於需要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上班族,或者經常重複手臂動作的人來說,每天進行溫和的拉筋手部練習非常有益。規律的伸展有助於維持肌肉彈性,抵銷因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所帶來的繃緊與不適。不過,大前提是必須聆聽身體的聲音。假如你感到任何劇痛,就應該給予身體休息的時間,而不是強行伸展。

為何拉筋後反而更痛?應該如何處理?

拉筋後感到更痛,通常源於幾個原因。第一,可能是伸展過度。當你將肌肉拉伸得超出其承受範圍,就可能造成微小的撕裂傷,引致痛楚。第二,可能是技巧不當,例如以彈震或猛拉的方式進行,這會觸發肌肉的保護性收縮,反而令肌肉更緊繃甚至受傷。第三,你可能在不知情下,伸展了本身已經受傷或發炎的肌肉組織。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首先應立即停止引致疼痛的動作。你可以觀察痛楚的性質,如果是輕微的肌肉痠痛,可以先休息一至兩天。如果疼痛是突發的、尖銳的,或者伴隨腫脹,可以先用冰敷處理15分鐘。最重要的是,重新檢視自己的伸展技巧,確保動作緩慢而溫和。若疼痛持續不減或者加劇,就應該尋求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的專業評估。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