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可以跑步嗎?破解經痛、肚子痛迷思,盡覽5大好處與終極訓練全攻略

每個月總有幾天,當經痛與腹部脹痛來襲,妳是否也曾掙扎:「月經可以跑步嗎?」傳統觀念與坊間迷思常勸我們多休息,但如果妳因此而放棄心愛的跑步,或打亂苦心經營的訓練計劃,可能正錯過一個舒緩不適、提升表現的黃金機會。本文將徹底破解經期跑步的種種迷思,從婦產科醫生與專業跑步教練的雙重角度,深入剖析荷爾蒙變化如何影響妳的身體,並揭示經期跑步不僅安全可行,更能帶來緩解經痛、改善情緒等5大科學實證好處。我們更為妳準備了終極訓練全攻略,無論妳習慣按日子還是按症狀調整,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個人化訓練法,助妳將生理週期化為訓練優勢,跑得更強、更自在。

月經可以跑步嗎?破解迷思與發掘意想不到的好處

直接解答:經期跑步絕對可行,更是緩解不適的良方

關於月經跑步,這可能是不少女性跑者每個月都會思考的問題。我們的答案直接清晰:月經期間跑步絕對可行。它不僅無礙健康,更是應對經期各種不適的天然良方。與其完全靜止休息,適度的跑步運動反而能幫助身體找到一個更舒服的節奏,有效舒緩月經帶來的不適感。

雙重專業剖析:婦產科醫生與跑步教練的科學理據

當我們深入探討月經可以跑步嗎這個議題時,單一的答案或許不夠全面。所以,我們從婦產科醫生與跑步教練兩個專業領域出發,為妳帶來雙重科學理據,讓妳跑得安心又有效。

醫生角度:從荷爾蒙與生理安全剖析跑步可行性

從婦產科醫生的角度分析,月經期間進行適度運動,生理上是完全安全的。因為當妳跑步時,大腦會釋放一種稱為腦內啡(Endorphin)的物質。它是一種天然的止痛劑與情緒提升劑,能有效對抗經痛,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女性會發現,月經跑步肚子痛的情況反而得到改善。荷爾蒙的週期性波動確實會影響體能狀態,但這並不代表身體變得脆弱。只要沒有嚴重的痛症或不適,妳的身體結構絕對能夠應付跑步帶來的衝擊。

教練角度:提供可行的訓練調整方案確保安全有效

跑步教練則會從實際訓練的層面提供建議。關鍵問題並非「跑或不跑」,而是「如何跑」。月經期間跑步的智慧,在於學會聆聽身體的即時反應,並作出聰明調整。這意味著妳可能需要將原來的高強度間歇跑,暫時換成輕鬆的慢跑。或者,縮短跑步的距離與時間。無論是月經前跑步,還是正值經期,都可以透過調整訓練內容,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維持運動習慣,讓訓練進度不會因此完全中斷。

經期堅持跑步的5大科學實證好處

許多人對月經跑步抱持觀望態度,甚至認為經期應該完全靜養。其實,只要掌握好強度,月經期間跑步不僅可行,更能為身體帶來意想不到的正面影響。接下來,我們會逐一拆解堅持經期跑步的五個科學實證好處,妳會發現這可能是應對經期不適的絕佳策略。

緩解經痛:釋放腦內啡,妳的天然止痛藥

不少女性因為月經跑步肚子痛而卻步,但科學原理正好相反。跑步這類帶氧運動會刺激大腦釋放一種名為「腦內啡」(Endorphin)的化學物質。腦內啡結構上類似嗎啡,能產生愉悅感,更是一種強效的天然止痛劑。它能有效阻斷疼痛信號傳遞,從而減輕子宮收縮引致的痙攣與疼痛感,是身體自製的最有效止痛藥。

改善情緒:對抗經期荷爾蒙波動引致的煩躁與焦慮

月經前跑步或正值經期時,妳可能會感覺情緒特別容易波動,時而煩躁,時而焦慮。這主要是因為雌激素和黃體素水平急劇下降所致。跑步除了能釋放腦內啡,還能提升血清素(Serotonin)的水平。血清素有「快樂荷爾蒙」之稱,能幫助穩定情緒和改善睡眠質素,有效對抗經期荷爾蒙變化帶來的負面情緒。

促進循環:幫助經血順利排出,減輕腹部脹痛

經期時腹部常有種沉重、脹痛的感覺,部分原因是骨盆腔的血液循環不暢順。適度的跑步運動能提升心率,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環。當流向骨盆腔的血液增加,有助於放鬆繃緊的子宮肌肉,促進經血更順暢地排出。這個過程能直接減輕腹部的壓迫感與脹痛不適。

消除水腫:透過排汗與加速新陳代謝改善身體浮腫

經期前後,身體因為荷爾蒙影響而容易儲存多餘水分,導致四肢和臉部出現浮腫。跑步是解決水腫的有效方法。首先,跑步過程中的排汗能直接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與鈉質。同時,運動能提升身體的新陳代謝率,讓身體更有效率地處理和調節體內液體,從根本上改善水腫問題。

維持訓練節奏:避免因經期而中斷訓練進度

對於有固定訓練習慣的跑者來說,每個月因經期而完全停下腳步,可能會打亂辛苦建立的訓練節奏。其實,只要懂得聆聽身體的聲音,將高強度訓練調整為輕鬆的慢跑或快走,月經期間跑步能幫助妳維持運動習慣與心肺功能。這樣不僅能避免體能倒退,也讓妳在經期結束後,能更快地重返正常訓練軌道。

深入了解:月經週期如何影響妳的跑步表現

要將月經跑步的潛力發揮到極致,首先要理解我們身體獨特的生理節奏。月經週期並非單純的流血與否,而是一個由荷爾蒙主導的精密循環。這個循環直接影響我們的體能、耐力甚至恢復速度。了解這個內在時鐘的運作模式,就等於掌握了個人化訓練的鑰匙,讓妳的每一次跑步都更有效率。

拆解生理時鐘:兩大核心階段如何影響跑步狀態

女性的月經週期,可以簡單分為兩大核心階段:卵泡期與黃體期。這兩個階段由排卵日分隔,各自有不同的荷爾蒙主導,從而塑造出截然不同的身體狀態。將訓練策略與這兩個階段同步,妳會發現身體的反應遠超預期。

卵泡期 (Follicular Phase):雌激素主導,體能與恢復力的黃金時期

卵泡期由月經第一天開始,直至排卵日結束。在月經期間跑步結束後,身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會持續攀升。雌激素是一種強大的荷爾蒙,它有助於增強肌肉力量、提升耐力,並且加快身體的恢復速度。因此,這段時間是妳的體能黃金期。妳可能會感覺精力充沛,更有動力挑戰高強度間歇跑或長距離訓練。把握這個時機,妳的訓練成果會事半功倍。

黃體期 (Luteal Phase):黃體素上升,月經前跑步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排卵後,身體便進入黃體期,一直持續到下次月經來臨。這個階段的主角換成了黃體素。黃體素水平上升,會帶來一系列生理變化,這也是許多女性在月經前跑步時,感覺挑戰變大的原因。妳可能會感到疲倦、身體浮腫,甚至出現輕微的腹部不適。這並不是妳的體能退步,而是身體正在為下一個週期做準備。此時的策略是聆聽身體,適度將訓練強度調整為中低度的慢跑或恢復跑,維持運動習慣。

荷爾蒙的秘密:3大關鍵影響妳的跑步感受與表現

除了將週期分為兩大階段,荷爾蒙的波動更透過三個關鍵機制,直接影響妳在跑道上的實際感受與表現。

體溫調節:為何黃體期跑步特別熱?如何避免中暑風險?

妳是否發覺在月經前的黃體期跑步,總覺得身體特別熱,更容易出汗?這是因為黃體素會使我們的基礎體溫輕微升高。這個變化雖然微小,但在運動時會讓身體的散熱效率降低,感覺更加辛苦,也增加了在炎熱天氣下中暑的風險。應對方法很直接:選擇清晨或傍晚等較涼爽的時間跑步,穿著透氣的衣物,並且確保在跑步前、中、後都補充足够的水分。

能量運用:碳水化合物與肝醣的週期性變化對耐力的影響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部引擎,而碳水化合物儲存而成的肝醣就是主要燃料。荷爾蒙的變化會影響身體儲存和使用肝醣的效率。在雌激素水平較高的卵泡期,身體運用能量的效率較高,有利於長時間的耐力表現。而在黃體期,身體代謝模式可能稍有改變。因此,跑手應根據週期調整飲食,特別是在進行長距離或高強度訓練前,確保攝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為身體補充足夠的燃料。

血液攜氧能力:經血流失與鐵質補充對跑步表現的重要性

月經期間跑步,我們會流失的不只是經血,還有寶貴的鐵質。鐵質是構成血液中血紅素的重要元素,而血紅素負責將氧氣輸送到全身肌肉。鐵質流失可能導致血液的攜氧能力下降,讓妳在跑步時感覺氣喘吁吁、力不從心。對於有固定跑步習慣的女性來說,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的鐵質尤其重要。多進食紅肉、菠菜、豆類等富含鐵質的食物,有助維持良好的運動表現,避免因貧血而影響訓練。

終極指南:兩大個人化月經跑步訓練法

談到月經跑步,每個人的身體反應都大不相同。與其執著於「月經可以跑步嗎」這個單一問題,更聰明的做法是學習如何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制定個人化的訓練方案。這裏提供兩種主流的調整方法:一種是根據月經週期的「日子」來規劃,另一種是直接回應身體發出的「症狀」信號。這兩種方法可以獨立使用,也可以互相結合,幫助妳在週期的任何階段都能跑得更舒適、更有效率。

按「日子」調整:傳統月經週期訓練法

這個方法是基於女性荷爾蒙在28天週期內的規律性波動。透過了解不同階段的生理特點,我們可以預先規劃訓練的強度與跑量,讓訓練效果事半功倍,同時避免因過度訓練而加劇不適。

第1-7日 (月經期):低強度慢跑與動態伸展,促進恢復

在月經期間跑步,重點在於「動」而非「操」。這幾天雌激素和黃體素都處於低水平,身體可能會感到疲倦和能量不足。建議進行低強度的輕鬆慢跑或快走,時間不用太長。跑步前可以多做一些動態伸展,例如大腿前後擺動、髖關節環繞等,有助促進骨盆腔的血液循環,對緩解經痛有正面作用。

第8-14日 (卵泡期/高效期):把握時機,逐步提升訓練強度與跑量

月經結束後,雌激素水平開始回升,身體的能量、耐力與恢復能力都會顯著提升。這是整個週期中進行高強度訓練的黃金時期。妳可以逐步增加跑步的距離或速度,例如安排間歇跑、配速跑等訓練課表。身體對訓練的反應會更好,肌肉修復速度也較快,是挑戰個人紀錄的好時機。

第15-21日 (黃體期前期/維持期):維持跑量,密切注意身體反應

排卵後,黃體素開始分泌並逐漸上升,它的作用是讓身體的基礎體溫升高。妳可能會發現在這個階段跑步特別容易感到熱和喘氣。這時候,訓練的目標應是「維持」而非「突破」。保持現有的跑步里數和強度即可,不需要刻意加量。同時要特別留意身體的反應,確保水分補充充足,避免在炎熱天氣下進行高強度訓練。

第22-28日 (黃體期後期/減量期):逐步減量,為下一次經期作準備

進行月經前跑步,身體可能會發出需要休息的信號。隨著雌激素和黃體素水平急速下降,經前綜合症(PMS)的症狀,如腹脹、情緒波動、疲勞等可能會出現。這是身體準備進入下一個週期的階段,適合逐步減少訓練量。妳可以縮短跑步時間,降低配速,或者將其中一兩次跑步換成瑜伽或散步,讓身體有足夠時間休息和恢復。

按「症狀」調整:傾聽身體信號的個人化策略

有時候,身體的實際感受比日曆上的日期更重要。這種策略的核心是學會聆聽並解讀身體發出的信號,然後靈活地調整當天的訓練,讓跑步成為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

應對經痛與腹部不適:熱敷原理與動態伸展建議

當月經跑步肚子痛成為主要困擾時,可以先在跑步前用暖水袋或熱毛巾熱敷下腹部約10-15分鐘。熱力有助於放鬆繃緊的子宮肌肉,增加局部血液循環,從而減輕痙攣。接著,進行一些溫和的動態伸展,例如貓牛式、輕柔的軀幹轉體等,進一步舒緩腹部不適。如果疼痛劇烈,可以將跑步改為溫和的散步。

提振情緒與動力:善用腦內啡與15分鐘跑步課表

經期前後的荷爾蒙波動,有時會讓人感到情緒低落、缺乏動力。跑步能促使大腦釋放腦內啡(Endorphins),這是一種天然的情緒提升劑和止痛劑。當妳完全不想動的時候,可以嘗試一個極低門檻的15分鐘跑步課表:快走5分鐘熱身,慢跑5分鐘,再慢走5分鐘緩和。即使只是短暫的運動,也足以啟動腦內啡的分泌機制,幫助妳重拾好心情。

克服黃體期不適:調整呼吸節奏與跑步降溫技巧

黃體期體溫升高,加上黃體素會輕微刺激呼吸頻率,讓跑步時感覺特別辛苦。針對這個問題,可以主動採取降溫措施,例如選擇在清晨或傍晚等較涼爽的時段跑步,穿著透氣輕薄的衣物,或在跑步中途用水潑灑在頸部和手腕降溫。在呼吸方面,可以專注於深長而有節奏的腹式呼吸,確保身體獲得足夠氧氣,有助於穩定心率,讓跑步過程更順暢。

月經跑步必讀:安全守則、飲食與裝備全攻略

掌握正確的策略,月經跑步其實可以很輕鬆自在。要解答「月經可以跑步嗎?」這個問題,關鍵不在於完全停止,而是學會聰明地調整。從水分補充到飲食選擇,再到貼身的運動裝備,每一個細節都足以影響你在月經期間跑步的體驗。

水分與電解質補充策略

為何月經期間跑步更容易脫水?

月經期間跑步,身體對水分的需求會悄悄增加。這主要是因為荷爾蒙的變化,特別是黃體素的水平上升,會使你的核心體溫輕微升高。體溫高了,身體就需要排出更多汗水來降溫。結果就是,你會比平時流失更多水分和電解質,脫水的風險也隨之提高。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在月經前跑步或來經時,你會覺得特別熱、特別容易疲倦。

跑步前、中、後的精準補水建議

要應對 erhöhte(increased) 的水分流失,你需要一套精準的補水計劃。

  • 跑步前: 在開跑前幾個小時,就要有意識地多喝水,確保身體在最佳的水合狀態下開始運動。
  • 跑步中: 不需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建議每跑20分鐘,就補充大約110至170毫升的液體。如果跑步時間超過一小時,可以考慮飲用含有電解質的運動飲品,補充隨汗水流失的鈉和鉀。
  • 跑步後: 訓練結束後,補水工作還沒有完結。你需要繼續補充水分,幫助身體恢復。一個簡單的方法是觀察尿液顏色,淺黃色代表水分充足。

經期跑步飲食智慧:營養師建議的關鍵營養素

吃對食物,能為你的經期跑步表現加分,甚至有助舒緩月經跑步肚子痛等不適。

補充鐵質:推薦食物清單,預防運動性貧血

經血流失會帶走體內的鐵質,而鐵質是製造紅血球血紅素的關鍵元素,負責將氧氣輸送到全身肌肉。鐵質不足會讓你感到疲勞、氣喘,直接影響跑步耐力。

  • 動物性鐵質(較易吸收): 紅肉(牛肉、羊肉)、家禽、魚類、豬肝。
  • 植物性鐵質: 深綠色蔬菜(菠菜、莧菜)、豆類(扁豆、鷹嘴豆)、豆腐、黑朱古力。
  • 飲食貼士: 進食富含鐵質的食物時,可以同時攝取維他命C(例如橙、奇異果、燈籠椒),這樣有助提高鐵質的吸收率。

補充碳水化合物:確保高強度訓練的能量供應

碳水化合物是身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就像是汽車的汽油。月經期間,荷爾蒙的波動可能會影響身體儲存和使用肝醣的效率。攝取足夠的優質碳水化合物,可以確保你有充足的能量完成訓練,避免因血糖過低而感到無力。

  • 推薦食物: 燕麥、糙米、全麥麵包、番薯、藜麥等複合碳水化合物,它們能提供穩定而持久的能量。

運動衛生用品選擇:跑得舒適又安心的關鍵

選擇合適的衛生用品,是讓你專心跑步、忘卻經期煩惱的關鍵。市面上有衛生棉、衛生條、月經杯和月經褲等多種選擇。跑步時的考量點在於舒適度、防漏能力和減少摩擦。建議在日常訓練時多嘗試不同產品,找出最適合自己跑動時使用的那一款,這樣就能避免在重要比賽或長跑時才發現不合用的尷尬情況。

跑前熱身與跑後緩和:不可或缺的防護步驟

無論是否在經期,熱身和緩和運動都是跑步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在月經期間,身體可能比較敏感或僵硬,這兩個步驟就顯得更加重要。

  • 跑前熱身: 進行5至10分鐘的動態伸展,例如大腿前後擺動、高抬腿、開合跳等。這能有效提升心率,增加肌肉的血液流量和溫度,為接下來的跑步做好準備,同時也有助舒緩經期常見的下腹悶痛感。
  • 跑後緩和: 跑完後不要立刻停下,可以先慢行幾分鐘,讓心率慢慢回落。然後進行靜態伸展,拉伸大腿、小腿、臀部等主要肌群,每個動作維持20至30秒。這有助於肌肉放鬆,加速身體恢復。

關於月經期間跑步的常見問題 (FAQ)

月經期間跑步會唔會令經血量變多或變少?

許多跑者對月經跑步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運動會否影響經血量。跑步會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並且會用到腹部肌肉,這些因素加起來,可能會讓經血在運動期間或運動後排出得更順暢或者更集中。所以,妳可能會感覺到流量暫時增加了,但這並不代表整個週期的總經血量會變多。月經的總量是由子宮內膜的厚度決定的,適度的月經期間跑步並不會改變這個生理基礎。反過來說,長期過度訓練加上營養不足,才有可能導致荷爾蒙失調,引致經期紊亂或經量異常減少,但這與單次經期中的適量跑步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月經前跑步會唔會影響月經週期的規律性?

對於大多數女性而言,維持規律的月經前跑步習慣,不但不會影響週期,反而有助穩定荷爾蒙,舒緩經前綜合症(PMS)帶來的情緒波動與不適。週期的規律性主要取決於體內荷爾蒙的平衡。會對週期造成負面影響的,通常不是跑步這項運動本身,而是過度訓練、熱量攝取嚴重不足,或是身體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當身體處於極度透支的狀態,便可能暫停非必要的生理功能(例如排卵),從而導致週期延遲或變得不規律。因此,只要妳的訓練量是在身體可承受的範圍內,並且確保有充足的營養與休息,月經前跑步對維持週期規律其實是相當有益的。

經痛到甚麼程度,應該完全避免跑步並以休息為先?

這是個非常個人化的問題,因為每個人對疼痛的感受與忍耐程度都不同。與其用一個數字來衡量痛楚,不如透過觀察身體的具體信號來判斷。當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時,就應該以休息為優先:第一,當月經跑步肚子痛的程度,已經嚴重到影響妳的跑步姿勢,例如需要彎腰或改變跑姿才能繼續,這會增加受傷風險。第二,除了腹痛,還伴隨頭暈、噁心、冒冷汗或虛弱乏力等症狀。第三,疼痛的性質是尖銳的刺痛,並且在妳開始活動後明顯加劇。在這些情況下,強行跑步只會為身體帶來額外負擔。聆聽身體的聲音,選擇完全休息,或者進行一些溫和的伸展,才是最明智的決定。

Peter Cheung

Peter Cheung

資深健身專家及體能教練,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認證。Peter 致力於推廣科學化健身,專長於體態塑造及運動表現提升。

Peter 曾任 Perfect Medical 的特約健康顧問,就運動科學與體態管理提供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