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格燕麥片含除草劑/致癌物?消委會報告拆解3大安全爭議(附即食選購指南)
桂格燕麥片向來是不少港人家庭的健康早餐首選,然而近年網絡上不時傳出其含有除草劑「草甘膦」甚至致癌的說法,加上早前有產品因潛在的沙門氏菌污染而在香港需要回收,令消費者憂心忡忡。這些傳聞孰真孰假?我們日常食用的桂格燕麥片是否安全?香港消委會的報告又提供了甚麼參考?本文將為你一文整合及深入拆解桂格燕麥片的三大安全爭議,綜合消委會及食安中心的官方報告和數據,並附上清晰的即食燕麥選購指南,助你食得安心。
【懶人包】桂格燕麥片三大安全爭議與結論
關於桂格燕麥片消委會的測試結果,以及產品的安全性,一直是許多朋友關心的話題。為了讓你快速掌握重點,我們整理了近期圍繞桂格燕麥片的三大安全爭議,從除草劑風險到細菌污染,一次過為你清晰總結。
爭議一:除草劑(草甘膦)殘留風險
這個爭議源於美國環保組織(EWG)一份報告。報告指出,在多款燕麥產品樣本中,包括桂格的燕麥片,檢測出除草劑「草甘膦」的殘留。草甘膦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雖然桂格官方強調其產品的草甘膦含量符合法規,可以安全食用,但環保組織認為,法規標準不等於對兒童絕對安全的健康標準,因此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爭議二:沙門氏菌污染回收事件
在二零二四年一月,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曾發出指令,要求回收數款由美國進口的桂格燕麥方脆(granola bars and granola cereals)產品。這次回收的原因是產品可能受到沙門氏菌污染。需要特別留意的是,受影響的主要是燕麥方脆零食系列,與大家日常食用的桂格燕麥片即食或原片系列屬於不同生產線。
香港消委會近期有否進行相關測試?
這可能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截至目前,香港消委會近期並沒有就「草甘膦」或「沙門氏菌」這兩項特定問題,對桂格燕麥片或市面上的燕麥產品,例如桂格機能燕麥片香港系列,發布針對性的測試報告。消委會過往曾對燕麥產品進行營養價值及一般安全測試,但並未涵蓋這兩項近期引發關注的特定風險。換言之,目前缺乏香港官方的最新檢測數據來作參考。
深度剖析(一):桂格燕麥片「草甘膦」致癌物爭議
講到桂格燕麥片,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健康早餐,但是近年關於除草劑的爭議,確實令不少人關注。大家都很想知道,到底就桂格燕麥片消委會方面有沒有相關報告?這一切的風波,要從一份來自美國的檢測報告說起。
事件起源:美國環保組織EWG的檢測報告
整件事件的引爆點,源於美國一個相當有影響力的非牟利環保倡議組織——環境工作組織(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 EWG)。在2018年,EWG發表了一份報告,即時在全球的食品安全領域掀起了軒然大波。
EWG報告核心發現:多款燕麥產品含草甘膦
EWG報告的核心發現很直接,就是他們在多款市面上主流的燕麥產品中,檢測出含有化學物「草甘膦」(Glyphosate)。這些產品包括了許多家傳戶曉的品牌,而桂格燕麥片正是其中之一。
數據分析:桂格燕麥片樣本的草甘膦含量水平
報告的數據提供了更清晰的畫面。EWG測試了45款傳統燕麥產品樣本,結果發現高達43款都含有草甘膦。更重要的是,其中31個樣本的含量,超過了EWG單方面為兒童健康而訂立的每日攝取安全基準(160 ppb)。報告中特別點出,桂格燕麥片的樣本錄得較高的含量水平,部分樣本甚至超過1000 ppb。
安全標準爭議:「合法殘留」不等於「絕對安全」?
這就引申出一個關鍵問題。食品公司普遍回應,其產品的草甘膦含量遠低於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所訂立的法定殘留上限,所以是合法而且安全的。但是,EWG認為,政府的法定標準過於寬鬆,未能充分保障兒童等敏感群體的健康。因此,「合法」與「最安全」之間是否存在差距,成為了整個爭議的核心。
甚麼是草甘膦(Glyphosate)?
要理解整個爭議,我們需要先認識草甘膦是甚麼。簡單來說,它是一種非常普及的除草劑,用途是殺死農田中的雜草,確保農作物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和養分。
「年年春」除草劑的主要成分
草甘膦正是全球知名的除草劑品牌「年年春」(Roundup)的主要有效成分,由化工巨頭孟山都(Monsanto,後被拜耳Bayer收購)開發。因為其高效和廣泛應用,所以在許多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中都會使用。
世界衛生組織的致癌風險評級 (Group 2A)
關於草甘膦的安全性,最具權威性的參考之一,來自世界衛生組織(WHO)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在2015年,IARC將草甘膦列為「Group 2A」級別的致癌物,意思是「可能對人類致癌」。這個評級代表,在動物實驗中已有充足的致癌證據,但在人類身上的證據則相對有限。
各方回應:桂格、孟山都與科學界的觀點
面對EWG的報告與IARC的評級,相關企業和部分科學界人士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令事件變得更加複雜。
桂格官方回應:產品符合法規可安全食用
桂格公司的官方立場一直很明確。他們強調,旗下所有產品均符合各國食品安全法規,可以安全食用。公司指出,草甘膦在農業上應用廣泛,所以食物中可能存在微量殘留,但是這些殘留量都在監管機構訂立的安全標準之內。
為何有機燕麥亦可能受污染?
一個讓很多人感到意外的發現是,EWG在報告中也檢測了16款有機燕麥產品,其中5款同樣發現了微量草甘膦。這可能是因為交叉污染所致。例如,鄰近使用除草劑的傳統農田,其化學物可能透過風力或水源飄散到有機農田;又或者在收割、運輸和加工過程中,有機燕麥接觸到帶有殘留的設備,因而受到污染。
深度剖析(二):香港食安中心因「沙門氏菌」發出回收指令
除了除草劑的討論,另一個與桂格燕麥片消委會報告同樣值得關注的,是一宗更近期的官方回收事件。這次的主角不是化學物殘留,而是可能引致腸胃不適的「沙門氏菌」,顯示了食品安全需要留意的層面相當廣泛。
香港官方行動:食安中心勒令停售及回收
在2025年初,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發出公告,呼籲市民停止食用桂格旗下三款燕麥方脆產品,同時指示業界立即停售和回收相關批次的產品。這項行動迅速果斷,目的是防止潛在有問題的食品在市面上繼續流通。
消息來源:監測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通告
這次行動的起點,正正體現了全球食品安全的監測網絡。香港食安中心透過其「食物事故監測系統」,得悉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發出的通告,指桂格在美國生產的部分產品,可能受到沙門氏菌污染。食安中心在收到警報後,隨即跟進調查,確認有受影響批次的產品曾進口香港,於是立即採取行動。
受影響產品清單與批次(燕麥方脆系列)
如果你家中有桂格的產品,可以花一點時間核對一下。雖然這次受影響的不是大家最常食用的桂格燕麥片即食系列,而是旗下的燕麥方脆小食,但詳細資訊仍然十分重要。
受影響產品包括:
* 產品名稱:桂格燕麥方脆—蜜糖果仁味 (Quaker Granola Bars – Chewy – Chocolate Chip)
* 產品名稱:桂格燕麥方脆—肉桂味 (Quaker Granola Bars – Chewy – Oatmeal Raisin)
* 產品名稱:桂格燕麥方脆—原味 (Quaker Granola Bars – Chewy – Variety Pack)
* 淨重:均為14.5安士
* 來源地:美國
* 此日期前最佳:介乎2025年1月11日至2025年10月1日
認識沙門氏菌的健康風險
沙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致病細菌,通常經由受污染的食物傳播。一旦不慎食用了受污染的食品,便可能引發腸胃炎。
感染症狀:發燒、嘔吐、腹瀉
感染沙門氏菌後,常見的症狀包括發燒、嘔吐、腹痛和腹瀉。這些症狀一般會在進食受污染食物後6至72小時內出現,並且會持續數天。對大部分健康成年人來說,身體能夠自行痊癒。
高危群組:對嬰幼兒、長者及免疫力弱人士的威脅
需要特別留意的是,對於嬰幼兒、長者和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士,沙門氏菌感染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後果。在這些高危群組中,細菌有機會入侵血液,引致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甚至有致命風險。
消費者應對指南
面對食品回收事件,保持冷靜和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至關重要。
如何檢查並處理受影響產品
首先,檢查你家中的桂格燕麥方脆產品,仔細核對產品名稱、包裝,以及最重要的「此日期前最佳」日期,是否在上述受影響的範圍內。如果確認是受影響批次,應立即停止食用。無論你購買的是桂格機能燕麥片香港系列,還是其他燕麥產品,養成檢查產品批次的習慣都非常重要。
官方回收渠道及聯絡資訊
食安中心已公布,涉事的本地進口商「百事飲料(香港)有限公司」已設立了回收熱線。如果你持有受影響的產品,可以在辦公時間致電熱線 2236 5480,查詢有關產品的回收事宜。
追蹤香港消委會報告:桂格燕麥片測試結果全紀錄
提到早餐選擇,很多人都會搜尋桂格燕麥片消委會的相關報告,希望了解官方的測試結果。面對近期海外的各種消息,大家自然會想知道香港消委會的看法,以下就為你整理和分析相關的報告紀錄。
消委會近期有否就草甘膦或沙門氏菌測試桂格燕麥片?
檢視最新《選擇》月刊及相關報告
大家最關心的,肯定是消委會有沒有針對除草劑(草甘膦)或沙門氏菌,對桂格燕麥片進行專項測試。我們仔細翻查了近期的《選擇》月刊以及消委會發布的各類食品安全報告,希望找到直接的答案。
目前缺乏針對性專項測試的結論
直接的結論是,截至目前,香港消委會並未發布過一份專門針對「草甘膦」或近期「沙門氏菌」事件而對桂格燕麥片進行的測試報告。所以,我們無法從消委會獲得關於這兩項特定風險的官方數據或評價。
過往消委會報告:燕麥產品營養與安全測試回顧
雖然沒有針對性的報告,不過消委會過往曾對市面上的穀物早餐產品(包括燕麥片)進行過多次測試。這些報告提供了很多寶貴的參考資訊,幫助我們從營養和安全角度去選擇產品。
營養價值比較:膳食纖維、糖、鈉含量
在過往的測試中,消委會一直很重視燕麥產品的營養成分。報告普遍肯定燕麥片富含膳食纖維,特別是水溶性纖維β-葡聚醣,有助於降低膽固醇。不過,報告也提醒消費者留意部分添加了糖漿、水果乾或調味料的即食燕麥片,它們的糖含量和鈉含量可能相對較高。選購時,純燕麥片(原片)通常是比調味即食麥片更健康的選擇。
安全測試項目:重金屬與除害劑殘留
在食品安全方面,消委會過往的穀物測試涵蓋了重金屬(如鎘、鉛)和多種除害劑(農藥)的殘留量。雖然報告未曾點名檢測「草甘膦」,但這顯示了消委會對穀物產品的農藥殘留問題保持著監察。在歷次的報告中,大部分燕麥產品的表現都符合香港的法規標準。
過往報告總結:對消費者的選購啟示
綜合過往報告,消委會給消費者的啟示相當清晰。首先,追求健康應選擇無添加糖的原味燕麥片,不論是桂格即食燕麥片還是一般快熟燕麥片。其次,留意營養標籤,比較不同產品的膳食纖維、糖和鈉含量。即使是主打健康的桂格機能燕麥片香港系列,也值得我們花時間看看成分表,選擇最適合自己健康需求的產品。
安全選購指南:如何揀選合適的桂格燕麥片?
在了解過有關桂格燕麥片消委會報告的潛在爭議後,大家在選購時自然會更加留神。其實要揀選出安心又適合自己的燕麥片,並不如想像中複雜。只要掌握幾個關鍵的技巧,看懂產品標籤上的資訊,就能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作出最好的選擇。
如何閱讀產品標籤:分辨即食、快熟與原片燕麥
走進超級市場,面對貨架上不同包裝的燕麥片,第一步是學會分辨它們的種類。包裝上標示的「即食」、「快熟」與「原片」,正正代表它們不同的加工程度,這直接影響烹煮時間、口感和營養價值。
- 即食燕麥片 (Instant Oats): 這是加工程度最高的一種。燕麥粒經過預先蒸煮、輾壓得非常薄,有些甚至會磨成粉末狀。它的最大優點是方便,用熱水或熱牛奶沖泡即可食用。不過,因為加工程序較多,它的升糖指數(GI值)相對較高,而且市面上很多桂格燕麥片即食裝都可能添加了糖、鹽或調味劑。
- 快熟燕麥片 (Quick Rolled Oats): 這種燕麥片同樣經過蒸煮,但輾壓的厚度介乎即食與原片之間。它需要用熱水煮約三至五分鐘才能食用,口感比即食燕麥片更有嚼勁,並且保留了較多燕麥的天然形態和營養。
- 原片大燕麥 (Rolled Oats): 這是加工程度最少的一種,由完整的燕麥粒蒸熟後直接壓製而成,顆粒最大最完整。烹煮時間最長,通常需要約十分鐘或以上。它的優點是膳食纖維保存得最完整,升糖指數最低,飽足感也最強,是追求天然健康人士的首選。
留意產地來源及完整成分表
看懂了種類,下一步就要仔細檢視包裝背後的詳細資料。產地來源可以為產品的品質提供一些參考,因為不同國家對於農藥使用的法規有所不同。
更重要的是細閱「成分表」。一個黃金法則是:成分表越短,通常代表產品越天然,添加物越少。如果成分表上只有「全穀燕麥」一項,那便是最純粹的選擇。你需要特別留意成分表中有沒有添加糖、鹽、植物奶精(奶末)、香料或其他人造成分。將這些資訊看清楚,就能避免在不知不覺中攝取過多不必要的添加物。
識別不同系列(如機能燕麥片)的特點
除了基本款式,市面上也有不少針對特定健康需求的系列。例如在香港常見的桂格機能燕麥片系列,就是特別配方產品。這些機能燕麥片可能會額外添加水溶性纖維(如菊苣纖維)、beta-葡聚醣(Beta-Glucan)來強化其有助於心血管健康的功能,或者加入鈣質、維他命等特定營養素。
選購這類產品時,你可以先了解自己的健康需要。假如你有管理膽固醇的需求,那麼選擇標明高beta-葡聚醣的產品可能更合適。如果只是想作日常早餐,選擇成分單純的原片或快熟燕麥片就已經足夠。
有機燕麥片是更安全的選擇嗎?
面對除害劑殘留的疑慮,很多人會直接轉向購買有機燕麥片。這確實是一個降低風險的方向,但我們也需要全面了解有機認證的實際意義。
有機認證的優點與局限性
有機認證最大的優點,在於其耕作標準嚴格禁止使用合成化學除害劑(包括備受爭議的草甘膦)、化學肥料和基因改造成分。這代表從源頭上已大大減少了燕麥接觸這些化學物的機會,讓消費者能吃得更安心。
然而,有機認證並非萬無一失。它是一個流程標準的認證,代表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遵循了有機規範,但它並不能完全保證最終成品是「零殘留」。加上有機產品的價格通常較高,這也是消費者需要考慮的因素。
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分析
有機燕麥片仍可能含有微量除害劑,主要原因來自於「交叉污染」。想像一下,即使一塊農田採用有機耕作,但如果旁邊的傳統農場正在噴灑農藥,這些化學物便可能透過風力或水源飄散過來,造成非故意的污染。此外,在收割、運輸、儲存或加工過程中,如果所使用的機器或廠房同時處理傳統及有機穀物,也可能發生交叉污染。
總括而言,選擇有信譽的有機認證產品,依然是顯著降低攝入除害劑風險的有效方法。雖然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純淨,但其殘留量通常遠低於傳統耕作的產品,對注重食品安全的人士來說,仍然是更理想的選擇。
桂格燕麥片安全常見問題 (FAQ)
我家中的桂格燕麥片不是回收批次,可以安全食用嗎?
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首先要釐清,早前因沙門氏菌風險而回收的產品,是美國桂格旗下特定的燕麥棒及穀物早餐系列,而在香港受影響的主要是「燕麥方脆」系列。食安中心公佈的回收指令有非常清晰的產品名稱、批次編號和此日期前最佳食用日期。如果你家中的桂格燕麥片,例如是常見的原片、即食或快熟燕麥片,並不在官方公佈的回收名單之內,根據現有資訊,它們並未受該次沙門氏菌事件影響,可以繼續食用。每次遇到這類事件,最穩妥的做法是核對清楚食安中心的官方公告,確認產品資料完全不符,便可釋除疑慮。
消委會對即食或機能燕麥片有何評價或推薦?
關於桂格燕麥片消委會的最新測試報告,是許多消費者關心的重點。過往消委會曾對市面上的穀物早餐,包括燕麥產品進行測試,但報告重點多數集中在營養成分比較,例如膳食纖維、糖分和鈉含量,以及檢測常規的安全問題,如重金屬或某些除害劑殘餘。就近期海外關注的草甘膦或沙門氏菌問題,消委會暫時未有發布針對桂格燕麥片的專項測試報告。因此,在選購桂格燕麥片即食產品或桂格機能燕麥片香港系列時,我們可以參考消委會過往的通用建議:細閱營養標籤,選擇高纖、低糖、低鈉的產品。對於標榜「機能」的產品,應留意其額外添加的營養素是否符合個人需要。
如果食用了受污染的燕麥片後不適,應該怎麼辦?
假如你懷疑自己因食用任何食品(包括燕麥片)後感到不適,例如出現發燒、嘔吐、腹痛或腹瀉等症狀,首要步驟是立即求醫,由專業醫生診斷和治療。在情況許可下,你可以將剩餘的食物和包裝袋儲存好,因為它們可能成為後續調查的重要樣本。同時,你可以向食物安全中心報告個案,提供詳細資料,例如購買地點、時間及食後反應,這有助於當局追蹤食物中毒事件的源頭,保障公眾健康。
香港與海外的食品安全標準有何不同?我應以哪個為準?
香港與海外(例如美國、歐盟)在食品安全標準上確實可能存在差異。不同地區會根據當地的居民飲食習慣、風險評估模型和科學研究,來制定自身的法定標準,例如除害劑的最高殘餘限量(MRLs)。以草甘膦為例,美國環保局訂立的標準,就與一些環保組織(如EWG)提出的健康基準有很大距離。作為香港的消費者,我們應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公佈的本地法規為基本準則,因為所有合法在香港銷售的食品,都必須符合本地的安全標準。不過,海外的報告和標準也有參考價值,它們可以為追求更高安全水平的消費者,提供額外的資訊來作出個人選擇。簡單來說,本地法規是食品安全的底線,而參考海外更嚴格的標準,則是一種個人化的健康管理選擇。
